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384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docx

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案

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本章主要叙述在实验过程中因不幸发生人身事故时,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先在实验室立刻进行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有些地方,也简单涉及专门的医疗处理。

此外,对化学工作者必须懂得的苏生法,也略为详细说明。

1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1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

1.1.1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

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

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

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

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

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1.1.2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⑴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关于人工呼吸法,见后)。

1.1.3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

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1.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

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2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2.1强酸(致命剂量1毫升)

⑴吞服时:

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⑵沾着皮肤时:

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

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

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

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进入眼睛时 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1.2.2强碱(致命剂量1克)

吞食时:

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沾着皮肤时:

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

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

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进入眼睛时:

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1.2.3氨气

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

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

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1.2.4卤素气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汽;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1.2.5氰(致命剂量0.05克)

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

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

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

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

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

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

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

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

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1.2.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

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1.2.7砷(致命剂量0.1克)

吞食时,使患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500毫升牛奶。

再用2~4升温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

1.2.8汞(致命剂量70毫克(HgCl2))

饮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脱脂奶粉作沉淀剂。

立刻饮服二巯基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

1.2.9铅(致命剂量0.5克)

保持患者每分钟排尿量0.5~1毫升,至连续1~2小时以上。

饮服10%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计)。

或者,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20%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10毫升为止。

1.2.10镉(致命剂量10毫克)、锑(致命剂量100毫克):

食时,使患者呕吐。

1.2.11钡(致命剂量1克)

将30克硫酸钠溶解于200毫升水中,然后从口饮服或用洗胃导管加入胃中。

1.2.12硝酸银

将3~4茶匙食盐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饮服。

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饮牛奶。

接着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镁泻药。

1.2.13硫酸铜

将0.3~1.0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

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1.2.14利用重金属螯合化而解毒

如上各项所述,当吞食重金属时,可饮服牛奶、蛋白或丹宁酸等,使其吸附胃中的重金属。

但是,用螯合物除去重金属也很有效。

重金属的毒性,主要由于它与人体内酶的SH基结合而产生。

因而,加入的螯合剂争先与重金属—SH中的重金属相结合,故能有效的消除由重金属而引起的中毒。

重金属与螯合剂形成的络合物,易溶于水,所以容易从肾脏完全排出。

再者,服用螯合物的同时,还可利用输液(10%右旋醣酐溶液,或20%甘露醇溶液)的方法,促使其利尿。

医疗上医生常用的螯合剂有以下这些物质:

Ca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Pb,Cd,Mn;BAL(2,3——二巯基丙醇)—Hg,As,Cr;?

,?

—二甲基半胱氨酸—pb,H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三水合物等。

但是,镉中毒时,用螯合剂会使肾的损害加剧,因此,遇此情况时,尽量不用螯合剂为好。

对有机铅之类物质中毒,用螯合剂解毒则无能为力。

此外,螯合剂对生物体所必需的重金属也起螯合作用,因而,使用时需加以注意。

洗胃方法:

患者躺下,使其头和肩比腰略低。

在粗的柔软胃导管上,装上大漏斗。

把涂上甘油的胃导管,从口或鼻慢慢地插入胃里,注意不要插入气管。

查明在离牙齿约50厘米的地方,导管尖端确实落到胃中。

其后,降低漏斗,尽量把胃中的物质排出。

接着提高漏斗,装入250毫升水或洗胃液,再排出胃中物质。

如此反复操作几次。

最后,在胃里留下泻药(即于12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镁制成的溶液),拔出导管。

各种化学药品中毒时,其相应的洗胃液列在表3—1上。

最好在实验室里常备有洗胃导管。

表3—1 特殊洗胃液

此外,活性炭加水,充分摇动制成润湿的活性炭,或者温水,对任何毒物中毒,均可使用。

1.3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3.1烃类化合物(致命剂量10~50毫升)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超过1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1.3.2甲醇(致命剂量30~60毫升)

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

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

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氢钠。

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3~4日内,每隔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50%的乙醇溶液。

1.3.3乙醇(致命剂量300毫升)

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

然后,一点点地吞服4克碳酸氢钠。

1.3.4酚类化合物(致命剂量2克)

吞食的场合马上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

接着反复洗胃或催吐。

然后,再饮服60毫升蓖麻油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

不可饮服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

烧伤皮肤的场合先用乙醇擦去酚类物质,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涤。

脱去沾有酚类物质的衣服。

1.3.5乙二醇

用洗胃、服催吐剂或泻药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

然后,静脉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钙,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

同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为无害物质。

1.3.6乙醛(致命剂量5克)、丙酮

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

随后服下泻药。

呼吸困难时要输氧。

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毒。

1.3.7草酸(致命剂量4克)

立刻饮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

在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液;

大量牛奶。

可饮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镇痛剂。

1.3.8氯代烃(致命剂量CCl4:

3毫升;Cl2HCCHCl2:

1克;Cl2C=CHCl:

5毫升)

把患者转移,远离药品处,并使其躺下、保暖。

若吞食时,用自来水充分洗胃,然后饮服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

不要喝咖啡之类兴奋剂。

吸入氯仿时,把患者的头降低,使其伸出舌头,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关于确保呼吸道畅通的方法,见下面7.1项)。

1.3.9苯胺(致命剂量1克)

如果苯胺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净。

若吞食时,用催吐剂、洗胃及服泻药等方法把它除去。

1.3.10三硝基甲苯(致命剂量1克)

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

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泻药。

1.3.11有机磷(致命剂量0.02~1克)

使患者确保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

万一吞食时,用催吐剂催吐,或用自来水洗胃等方法将其除去。

沾在皮肤、头发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机磷,要彻底把它洗去。

1.3.12甲醛(致命剂量60毫升)

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

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

1.3.13二硫化碳

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1.3.14一氧化碳(致命剂量1克)

清除火源。

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躺下并加保暖。

为了使其减少氧气的消耗量,要保持安静。

若呕吐时,要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充分的进行输氧。

2烧伤

造成烧伤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处理原则基本相同。

2.1烧伤程度的判断

为了确定处理方法,必须首先判断烧伤程度。

其判断方法,可根据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两项以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的加以判断。

烧伤面积

烧伤面积,用其占人体全部表面积的百分数表示。

为了简便的计算人体各部份的表面积,归纳有《9的规律》的算法(见图3—1)。

烧伤深度

从热的强度及被烧的时间来确定其烧伤深度,并从皮肤的症状及有无疼痛加以判断(见表3—2)。

实际上,烧伤深度的判断相当困难。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烧伤程度往往逐渐加深。

表3—2 烧伤深度与症状的关系

2.1.1轻度烧伤

Ⅱ度烧伤15%以下,Ⅲ度烧伤在2%以下。

很少发生休克。

2.1.2中度烧伤

Ⅱ度烧伤占15~30%,Ⅲ度烧伤在10%以下。

据以往的病例,全都有休克的危险性。

必须送入医院治疗。

2.1.3严重烧伤

Ⅱ度烧伤占30%以上,Ⅲ度烧伤在10%以上。

或者,脸、手及脚均Ⅲ度烧伤,而呼吸道有烧伤的可疑。

常常伴有电击、严重药品伤害、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等症状。

必须在受伤后2~3小时之内,将患者送入医院治疗。

患者Ⅲ度烧伤在50%上时,常常死亡。

2.1.4休克症状

手、脚变冷;

脸色苍白;

⑶出冷汗;

想吐,呕吐;

⑸脉搏次数增加;

情绪不安、心情烦躁。

一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1~2小时内发生。

多数情况,由于得到安静,于受伤后约2小时即复原,很少死亡。

一般认为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所致。

二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早则于6~8小时内发生,通常经过2~3天才发生。

一般认为是由于从大面积烧伤部位失去大量液体所致。

此时,若不立刻施行适当的治疗,则往往发生死亡。

呼吸道烧伤的判断:

大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常可看到呼吸道烧伤的情况。

在封闭的空间受伤,其后,吸入火焰及高温气体而使呼吸道被烧伤。

此时,由于氧气不能及时到达肺部,以致多数发生死亡。

如果患者受伤后1~2日内症状恶化,脸或头等部位受伤并烧去鼻孔毛时,可怀疑其呼吸道被烧伤。

若看到鼻腔和口腔粘膜红肿,声音嘶哑,发出“沙——沙——”的呼吸声,并诉说呼吸困难、痰多,特别痰中混有黑色煤灰时,则烧伤就涉及到呼吸道了。

2.2烧伤应急处理方法

2.2.1冷却

烧伤时,作为急救处理措施,将其进行冷却是最为重要的。

此一措施要在受伤现场立刻进行。

烧着衣服时,立即浇水灭火,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服,并慢慢切除或脱去没有烧坏的部分,注意避免碰伤烧伤面。

至少连续冷却30分钟至2小时左右。

冷却水的温度在10~15℃为合适,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

为了防止发生疼痛和损伤细胞,受伤后采用迅速冷却的方法,在6小时内有较好的效果。

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2~3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

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

若患者口腔疼痛时,可给其含冰块。

即使是小面积烧伤,如果只冷却5~10分钟,则效果甚微。

因此,烧伤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冷却。

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要将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

同时,还应考虑到有发生休克的危险以及“尽快入医院”这一原则。

因此,严重烧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烧伤面,如果可能则一面冷却,一面立刻送医院治疗。

2.2.2治疗烧伤应注意的事项

如果在烧伤面上涂油或硫酸锌油之类东西,则容易被细菌感染,因而决不可使用。

用酱油涂擦是荒谬的。

消毒时要用洗必泰或硫柳汞溶液,不可用红汞溶液,因涂红汞后,很难观察伤面。

3由冷冻剂等引起的冻伤

轻度冻伤时,虽然皮肤发红并有不舒服感觉,但经数小时后即会恢复正常。

中等程度冻伤时,产生水疱;严重冻伤时,则会溃烂。

3.1应急处理方法

把冻伤部位放入40℃(不要超过此温度)的热水中浸20~30分钟。

即便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需把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包扎任何东西,也不要绷带,保持安静。

没有热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如耳朵等部位,可用体温(手、腋下)将其暖和。

要脱去湿衣服。

也可饮适量酒精饮料暖和身体。

但香烟会使血管收缩,故要严禁吸烟。

[注意]:

不可做运动或用雪、冰水等进行摩擦取暖。

4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

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

大量流血时,有发生休克的危险。

4.1紧急止血法

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

即使损伤动脉,也可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损伤部位,即可止血。

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

若不除去,当压迫止血时,即会把它压深。

损伤四肢的血管时,可用手巾等东西将其捆扎止血,以前有用止血带止血。

但其操作麻烦,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例如残留有玻璃碎片时,才使用它。

一般情况下,手巾完全可以代用。

用手巾止血,要把它用力捆扎靠近损伤部位关键的地方。

但长时间压迫,末稍部位产生非常疼痛时,可平均5分钟放松毛巾一次,约经过一分钟再捆扎起来。

4.2特殊的外伤部位

4.2.1头部

头部受伤时,虽然因其血管多而容易出血,但同时不易化脓。

其头部皮下血管,纵然被切断也不能收缩,因此,即使小伤也会引起大出血。

头部受伤出血时,最好用手指压迫靠近耳朵附近触及脉搏的地方。

其后,用包头布把头部周围紧紧包扎起来。

4.2.2脸部

同头部一样,血管很多,容易出血,但也容易痊愈。

此部位因有鼻、嘴等器官,因此当脸部外伤出血时,有堵塞呼吸道的危险。

要使患者俯伏着,这样容易排出分泌物或流出的血,也可防止舌头下坠堵塞气管。

4.2.3颈部

此部位因密布着重要的内脏器官、血管和神经,故颈部受伤时,必须进行恰当的处理。

大量出血时,可压迫颈部稍后的颈总动脉。

但要注意防止窒息。

出现休克症状时(参阅烧伤部分2.1.4项),要把下肢抬高。

4.3刺入异物

摘除刺入的异物,虽然容易认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常是一项相当麻烦的手术。

不疼或不妨碍运动时,完全没有什么危害,可以不摘除。

5电击

直流电比交流电的危险性小,而高频率的高压交流电比低频率的低压交流电的危险程度要小。

但是,即使是3伏特的低压直流电,也曾发生过烧伤的事例。

5.1应急处理方法

救护人员一面注意防止自身触电,一面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其方法是:

切断电源;用木柄斧头切断电线;使电流流向别的回路;或者用干燥的布带、皮带,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拉开。

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脉搏停跳时,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关于心脏按摩方法,见下7.3项)。

6被放射线照射

由于现在全无适当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放射线必须以预防为主,高度注意为好。

6.1应急处理方法

全身被放射线照射时,要避免再被照射,让其保持安静并增加营养。

皮肤上沾有放射性物质时,要立刻把它洗去。

若吞食时,要设法尽可能把它排出体外。

7苏生法

所谓苏生法,是对处于假死状态的患者施行人工操作,以抢救将要失去的生命为目的的急救方法之一。

吹入呼出气的人工呼吸法,比历来用手进行的人工呼吸法效果更好,且操作容易。

再者从体外进行压迫心脏的心脏按摩法,现在也重新推广使用。

这里所叙述的苏生法,不仅与医疗工作者有关,而且,对一般人也是应予普及的知识。

7.1确保呼吸道畅通的方法

患者失去知觉时,舌头往往向后下坠而堵塞呼吸道。

开通呼吸道,确保输送空气的道路畅通,是极为重要的急救措施。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患者仰卧着。

若口中有异物或呕吐物,要把它除去。

然后,将头部尽量往后弯,则呼吸道就畅通了。

为此,用两手将患者的下腭用力拉着即可达到目的(见图3—2所示)。

7.2人工呼吸法

7.2.1口→鼻法

这是用于患者停止呼吸时进行的人工呼吸法。

据说,用此法10岁的小孩也能够使摔跤选手复苏。

其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的要领确保呼吸道畅通。

然后救护者充分吸气,把嘴张开,从患者的鼻孔吹气。

此时要用拇指闭合患者的嘴(见图3—3所示)。

待患者的胸部涨起,即停止吹气。

其后,放开患者的嘴,这样患者即自行呼气。

若患者不吸气,救护者可用游自由泳时的要领,横着脸进行吸气。

救护时,开始的头10次要快速地用力吹,如果有脉搏后,可每5秒钟吹一次。

7.2.2口→口法

从患者的嘴吹气。

此时,要用一只手闭合患者的鼻子,也可以用手帕盖着患者的嘴和鼻。

它的操作要领与口→鼻法相同。

7.3心脏按摩

当患者突然失去知觉、停止呼吸或者呼吸急速、发生痉挛的场合,以及摸不到脉搏、瞳孔散大,怀疑心脏停止搏动时,可立即施行心脏按摩。

如果在发生事故3~4分钟内即开始按摩,有救活的可能性。

其操作方法是,先将患者转移到地上或硬板上。

若在床上进行,则要在患者背下垫上木板。

救护者将手指自然伸开,重叠两手,放在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的地方。

手肘不要弯曲,在手指伸开的位置加上体重,压迫胸腔凹陷4~5厘米(见图3—4所示),然后放开。

心脏按摩以平均每秒钟一次连续进行。

若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法同时使用时,其操作方法如图3—5所示。

图3—4 心脏按摩法。

图中黑点为压迫部位。

由一人救护时:

由二人救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