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957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docx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在第二章和第五章中已经作了一些分析,这里首先系统地阐述一下有关理论,然后再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发展战略问题。

一、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说:

“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

……可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

)从最本质的意义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的发展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

反过来,不断扩大的市场又能促进生产的不断扩大。

这种情况,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非常明显的。

  另一方面,交换领域虽然是在生产运动的控制之下,但它还服从于本身的运动,并且它的发展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性。

马克思指出:

“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

但是,产品贸易一旦离开生产本身而独立起来,它就会循着本身的运动方向进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85页。

)因此,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典作家一向重视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

“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见了同样的二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4页。

)在这里,马克思根据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对外贸易曾经起过的巨大作用。

列宁也同样重视对外贸易的作用,他指出:

“没有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

)我们在第四章分析世界市场时,曾经引用过列宁关于资本主义需要对外贸易的三因素的著名理论,也说明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

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

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

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个国家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

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需求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

  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

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

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他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

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

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能够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倾向,促使经济增长。

总之,李嘉图认为,通过进口廉价初级产品,阻止土地收益递减、工资上涨和利润率下降倾向,就可保证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参见[英]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五、六、七章,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以国内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门的扩张是通过从进口替代部门转移资源来实现的,涉及进口替代部门的缩减,就这一点而言,并不必然得出经济总量同时增长的结论。

因此,“剩余产品出口”理论可与比较成本说互补。

  较为系统地论述贸易的发展利益的古典经济学家,是英国的约翰·穆勒。

他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论述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

他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

他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

直接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际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二是通过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

间接利益则表现在,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和引导新产业的成长;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引进进口竞争,刺激储蓄的增加,加速资本积累,等等。

穆勒还指出,贸易通过下列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

“外国工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外国资本的引进使生产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本国居民的节约和精打细算,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激励性的示范,向人们传输了新的观念。

”(转引自许心礼等: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约翰·穆勒的这些精辟论述对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贸易利益问题。

  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的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问题。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forGrowth)学说。

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命题是D.H.罗卜特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50年代,R.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这一理论认为,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

(1)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

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

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它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

(2)出口的增长也趋向于使有关国家的投资领域发生变化,使它们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它们各自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3)出口使得一国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

国内市场加上国外市场比起单独的狭小的国内市场就能容纳得下大规模的生产;(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业;(5)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同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转引自姚曾荫主编:

《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澳大利亚国际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

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特别强调外贸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科登认为一国进行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将发生以下5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收入效应。

即通过贸易,提高了收入水平,贸易的静态利益转化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第二,资本积累效应。

当派生于贸易利益的一部分收入增加额被用于投资时,该国的资本积累就会增加;第三,替代效应。

如果投资品是进口含量较大的产品,则由于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

因为投资成本的下降,人们更多地将收入用于投资了。

投资率的提高无疑会带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第四,收入分配效应。

贸易的发生将会使收入转向出口生产大量使用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大大提高。

如果各个生产部门或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同的话,则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化又会影响储蓄率的高低。

例如,当收入更多地分配于储蓄倾向较高的部门或要素所有者,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储蓄率就会提高,因而提高了资本积累率;第五,要素加权效应。

假定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一致,那么产出的增长率就可视为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

当出口扩大,并且出口生产使用的是那种增长更快的生产要素时,出口生产的增长率往往会提高得更快。

科登认为,所有上述效应都是累积性的,这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和斯文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变动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

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

基于这一事实,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技术变动内生化,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

一种是被动的,即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称之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另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称之为技术革新(Innovation),它是研究与开发(R&D)的结果。

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来促进一国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增长:

一方面,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通过国际贸易有意无意地将技术传播到别的国家,使别国的生产者逐渐学会和掌握了这些技术;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将保证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参见海闻: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深化,人们对国际贸易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对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利益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了。

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国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当然,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现实的推动作用,这要取决于一系列内外部条件。

对此,第二章中已作了分析。

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1.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它是指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少数情况下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由于国际上,特别是各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上对对外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问题并没有用相对统一的专有词汇来表述,故外贸依存度有多种提法,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都是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从横向比,一国外贸依存度越高,则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多,经济开放度也越高;从纵向比,如果一国的外贸依存度提高,则表明其外贸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经济开放度提高。

  如果分别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出口依存度(DegreeofDependenceonExport)和进口依存度(DegreeofDependenceonImport)。

许多欧美学者将出口依存度定义为外贸依存度,而不用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作比较,原因在于:

第一,避免重复计算;第二,出口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如实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故用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某种国际惯例。

不过,从长期来看,由于一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基本平衡,因此,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相差不大。

  一般而言,为了保持国际可比性,外贸依存度的计算要求将国内生产总值按一定汇率折算成美元,用同种货币计量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

因此,影响外贸依存度数值大小的技术因素主要有三个:

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汇率。

由于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方法的不同,出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值往往有一定的差异。

按国际惯例,出口额一般按海关统计,其统计的范围和口径是按联合国制定的外贸进出口货物的统计标准设计、编制的,因而全面、可靠,具有国际可比性;相对而言,各国在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上统一性要差一些,如中国第三产业的统计范围明显小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口径,非贸易产品中农村非货币收入项目统计不全面或未统计在内。

尽管如此,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仍不乏可比性;汇率也是决定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折算。

在折算时,一般采用年平均汇率,如果汇率波动较大,则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用近三年的平均汇率折算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此外,外贸依存度的高低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综合相关。

如果一国实行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重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外贸依存度就可能较高。

相反,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应的一定是较低的外贸依存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一国经济发展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时(如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主要从事进口原料、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因此,其外贸依存度会上升,而当完成工业化以后,这一比值会趋于稳定;大国(这里更多指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大,可以更多地依靠本国力量发展经济,其外贸依存度往往较小国要低。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与钱纳里(HollisChenery)对1965年许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外贸率(进出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相关,使两个具有相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国家具有不同外贸率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原因则是人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将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即各国外贸依存度长期波动向上。

所谓外贸依存度的上升,从外部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并非是指该国对外部经济的单方面依存,而是指一国与其贸易伙伴国及整个世界的相互依存,即“双向依存”。

在这种“双向依存”的关系中,双方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影响、互为牵制。

各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表明这种双向依赖性的增加。

二战后,美日、美欧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最终都以各方的妥协得到解决,正是“双向依存”的最好说明。

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越大,并不一定成为削弱其经济自主性的理由。

 2.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为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有必要引进进口收入弹性的概念。

  进口收入弹性:

           

  式中M代表进口额,Y代表国民收入。

  进口收入弹性这个概念表示国民收入增加1%时,进口增加百分之几的比率,它是边际进口倾向(ΔM/ΔY)除以进口依赖度(M/Y)(又称平均进口倾向)的结果。

把Y理解为国民净生产量,也可称为进口的产出量弹性。

如果进口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称为顺贸易偏向(Pro-trade-biased)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增进,并且可以解释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情况相反,即进口增长率小于国民收入增长率时,则进口依赖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即ε<1,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这说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退;如果国民收入和进口处于平行增长(ε=1),进口依赖度不变(即中性增长),也不能认为贸易的作用已经消失,反而可以说,这是一种国内外生产要素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的一种最佳状态。

([日]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240页。

)这是因为难以计量的贸易作用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当然,对外贸易是为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服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助手,而不是主角。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进出口结构,以便保持最适当的贸易依赖度。

国际贸易是否能够经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是同国内经济和贸易结构顺利转变的能力,或者说结构调整能力密切相关的。

如果缺少这种能力,贸易反而会牵制经济的发展。

  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又该如何衡量呢?

毫无疑问,出口依赖度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可以认为出口对该国的经济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

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通过计算若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测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R.F埃默里(R.F.Emery)检验了在1953—1956年期间5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他计算所得的系数是0.82027。

赛伦(Syron)和沃尔什(B.M.Walsh)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与GN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6,而发展中国家为0.62。

B.巴拉萨(BelaBalassa)研究了1960~1973年期间1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与经济成长之间的关系。

他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在1960~1973年期间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生产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09,而全部出口与全部生产的相关系数是0.888。

根据这些人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成长曾起到很大的作用。

(姚曾荫主编:

《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9—70页。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3814亿

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2899亿美元,17年间增长了近7倍;同期外贸年均增长速度达14%,高出国民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外贸依赖度不断提高。

见表10-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这17年,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很明显,对外贸易的迅速

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以及贸易条件也有重要影响,这在第五章已有详细分析。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哈罗德和小岛清的观点。

  对于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哈罗德(R.F.Harrod)提出了以下三个命题:

  

(1)如果Ⅰ国的经济增长率大于Ⅱ国,Ⅰ国就会有入超倾向。

假定国民收入增长率ΔY/Y和进口增长率ΔM/M相等,M/Y=ΔM/ΔY=常数,因而假定进口收入弹性ε=(ΔM/M)/(/ΔY/Y)=1。

加上表示Ⅰ国Ⅱ国的下标之后,第一个命题就是:

如果ΔY1/Y1>ΔY2/Y2,则(ΔM1/M1)>(ΔM2/M2),如果初期是M1=M2,则ΔM1>ΔM2,即Ⅰ国产生入超倾向。

  

(2)如果Ⅰ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即出口产业)中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Ⅰ国就会具有出超倾向。

以E1表示Ⅰ国的出口,在出口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后,会相应地生产出产量增加额ΔE1,当ΔE1/E1大于ΔY1/Y1时,因ΔY1/Y1=ΔM1/M1,所以ΔE1/E1>ΔM1/M1,即Ⅰ国产生出超倾向。

  (3)如果Ⅰ国工资增长率小于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Ⅰ国就会有出超倾向。

如果我们把工资除以每人平均生产量(生产率)的结果称为效率工资,那么,如果效率工资低,就会产生出超倾向。

很明显,如果一国的效率工资比外国便宜,则会导致:

第一,出口商品成本更为低廉,从而增强该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量将会增大;第二,以前不能出口的商品也能出口了,出口商品的范围将会扩大;第三,进口商品将会相对显得不那么便宜了,因而进口数量将减少;第四,以前能进口的范围将缩小。

由于上述情况,必将使该国发生出超。

哈罗德没有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而不能认为他的命题是完善的。

但哈罗德在假定贸易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

(参见[日]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1987年版,第242~243页。

)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把经济增长模型划分为五种类型。

他根据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的增长率同出口商品生产增长率相比是相等、较大还是较小的情况,把增长划分为中立型的增长、偏于进口产业型的增长和偏于出口型的增长;另外,作为极端的情况,还有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绝对减少的情况和出口商品生产量绝对减少的情况,这分别称为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和超偏于进口产业型的增长。

(参见[日]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1987年版,第246页。

)如果用y表示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生产量,x表示出口商品生产量,上述情况可以表述如下:

  ①中立型增长:

dx/x=dy/y

  ②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逆贸易)的增长:

dx/x<dy/y

  ③偏于出口型(顺贸易)的增长:

dx/x>dy/y

  ④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

dx>0而dy<0

  ⑤超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的增长:

dx<0而dy>0

  总之,一国中性的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只限于规模和数量,而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即增长是发生在进口竞争行业还是发生在出口行业,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和构成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与第五章所介绍的罗勃津斯基定理的结论是一致的。

  前面多方面的分析表明,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

在当代国际分工发展日益深入,各国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的情况下,要想获得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

但是,国际贸易能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与该国能否选择适当的贸易发展战略,并适时加以调整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加以分析,这一节先介绍有关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发展战略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对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向、结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所作的战略性决策,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因此,一国选择什么样的贸易发展战略,与该国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

  一般地,发展中国家有两种发展战略或发展方式:

一是外向型发展战略,二是内向型发展战略。

所谓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让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换,参加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寻找机会,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形成适合本国特点的、有利于发挥本国优势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态势,优化资源配置,并从经济开放中获得比较利益,从而带动本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