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612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docx

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OC

摘要

2010年11月3日,美国财政局再次正式重启动量宽松货币政策,这是美国为了尽快逃出金融危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在2011年3月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日本当局政府已累计向市场注资1.24万亿美元,高达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的两倍多。

随着灾后重建日本政府可能会加大注资救助。

发达国家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就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索,并为中国应对宽松货币政策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

整体说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达国家推出的货币政策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第二部分:

全面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由来及起因。

第三部分:

详细论述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铜价、房产、贸易的影响。

第四部分:

针对我国经济当前面对的严峻冲击提出四条对策。

第五部分:

总结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途径和应对分析。

 

关键词:

量化;货币政策;金融经济;热钱

 

目录

摘要1

一、引言3

二、量化货币政策概述3

2.1、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3

2.2、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由来3

2.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原因4

2.3.1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

8个月内增购8500亿-9000亿美元长期国债4

2.3.2、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5

三、货币政策对产出、物价的影响5

3.1、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的途径6

3.1.1、流向实体经济6

3.1.2、流向虚拟经济6

3.1.3、金融体系内部循环6

3.1.4、流向国际市场6

3.2、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总体影响7

3.3、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8

3.4、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房产价的影响9

3.5、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铜价格的影响9

3.6、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10

四、中国应对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方法10

4.1、强化金融监管11

4.2、推进外汇管理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的改革11

4.3、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和产业机制12

4.4、提高我国内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发展13

五、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13

参考文献:

13

 

一、引言

在近20年内,金融全球化的脚步明显加快。

目前,据数据显示,发达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的资本流动量都有明显的增加。

资本流动增加是金融加速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范围蔓延的关键原因。

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低迷和失业率持续高涨的整体状况相继出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推出,马上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以及异议,在短期内已经对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造成了很多国家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发达国家面临着热钱浸入、物价走高等严峻危机。

发达国家在不考虑对全球经济情况下,为了本国经济尽快复苏、失业状况得以缓解而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资金,这一行动造成了超量的流动性货币涌向以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该类国家物价上涨、经济混乱。

一旦全球经济形势逆转,美联储升息,利息恢复正常水平,大量热钱就会回到发达国家,将会使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危机。

当下,我国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热钱涌入和物价上涨成为首要重点。

分析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起因、冬季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物价的影响以及应对宽松货币政策应当采取的对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量化货币政策概述

2.1、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easingmonetarypolicy)又称定量宽松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在实行通过大量印钞,以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贷款,购买资产等手段,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超额流动性资金旨在使市场利率在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干预方式。

一般是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特殊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政策。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

2.2、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由来

最先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是日本国家,日本央行在2001年宣布他们将使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在此之前还没有国界和地区使用过该类政策。

不久之后美国也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2008年11月25日,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美国很多金融机构都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流动性危机,很多大型金融机构相继破产,随后,信贷急剧紧缩、市场信心迅速恶化,实体经济受到波及,世界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继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逐渐恢复,美国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低迷、失业率持续走高等困境,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在2012年11月3日,又推出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减缓市场资金紧张、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同时却也会给大宗商品的价格、国际资本流、人民币汇率等向带来明显的影响,进而也影响到中国的经济。

2.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原因

量化宽松政策一般是鲜见使用的,通常只有在持续通货紧缩的环境下才会启用。

目前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复苏缓慢,并且失业率持续走高。

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以及降低失业率,美国推出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这继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明显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可见在这次量化宽松政策的背后隐藏着美国很多的目的。

2.3.1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

8个月内增购8500亿-9000亿美元长期国债

美联储在2010年8月份就已经在为推出第二次量化货币政策做准备了,预期量化规模大约在6000亿到10000亿美元之间。

2010年11月3日,美国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有:

第一,在接下来的8个月内,增加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平均每月购买750已美元。

第二,保持在投资政策,就是把第一次量化宽松时购买的相关债权的到期资金投资到长期国债,预计能够增加购买2500亿-300亿美元。

第三,美联储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两项购买活动的速度和规模,以保证提高就业率和稳定物价。

第四,美国购买国债的期限集中于2-10年内,平均时期为5-6年

(见图表一)

 

图标一美联储第二次量化货币计划购买国债的期限与比重

国债的名义期限分布通胀保护债券

期限(年)

1-2

2-4

4-5

5-7

7-10

10-17

17-30

1-30

比重(%)

5

20

20

23

23

2

4

3

资料来源:

美联储

为了增加方案的可操作性、保证购买量,美联储可以暂时放松持有单一期限国债的比例稍高一些,但是不得超过35%。

11月10日,美国在第二次量化宽松的第一个月内,注入了1050亿灭元的资金,750亿美元用于购买计划的月均金额,其余的用于购买到期债权。

11月12日,美国首次购买了72.29亿美元的国债。

2.3.2、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

虽然美国的这一政策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并且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和质疑,但是从美国实情来看,这也是不得已的决策。

失业率久久不降,通货膨胀率持续走此,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政治的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居民消费能力回升幅度不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2009年后贸易赤字再次扩大,再次前经济调整计划效应淡弱的情况下,美国把希望寄托在这第二次的量化宽松政策上。

美国的设想是通过这次量化宽松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复苏。

金融危机中,美国经济受创程度相比较欧洲和日本较低,复苏的更快,但是,美国不顾国际社会态度而推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还可能出于更多的利益因素。

首先,继续掩盖国内坏账风险。

近十几年来,美国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信贷累计超过10万亿美元,房价下跌形成的金融体系内的隐形坏账远远超过了刺激抵押贷款所显露的数据。

美国一直运动各种手段来降低失业率,稳定房价,但是坏账风险一直潜在威胁,因此希望通过“印钞”来刺激经济快速复苏,防止经济再次衰退。

其次,忽视国际责任,加大美元贬值。

为了赢得贸易竞争优势,同时减轻庞大的外债负担,美国有充分的动力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大量美元注入市场促使投资者将廉价的美元投入新兴市场,加剧新兴市场的通过膨胀和资产泡沫。

三、货币政策对产出、物价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为了解决金融危机后经济低迷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宽松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实际上是在接近零的利率水平下向市场内注入大量货币,超量的货币必然会在全球寻找获利的机会,它们以各种形式进入了投资和盈利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就是热钱涌入新兴市场国家。

造成了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资产泡沫、物价飙高等众多影响。

3.1、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的途径

超量的货币(美元)一旦被注入市场,就必然流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热钱的流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3.1.1、流向实体经济

在这时,货币产于产品和服务的交换,促进真是经济的增长,造成价格水平上升,也就是通货膨胀。

3.1.2、流向虚拟经济

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会提高经济虚拟化的水平。

跟流入实体经济相比较来看,超额的货币往往是先流入类似素食、房产等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市场,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大量货币流入股市、房市时,就会照成该市场产品价格膨胀的情况。

3.1.3、金融体系内部循环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主体对市场前景不乐观,造成经济社会信用创造机制退步,资金无法大量贷出,货币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流通数量很少,资金大量贮备在银行体系内部。

3.1.4、流向国际市场

一种是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像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追逐该国家货币升值以及信息差扩大而产生的利益。

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通过膨胀或者资产价格泡沫。

例如中国的物价上涨就跟热钱流入有很大关系。

另一流向是最住大宗商品,主要为石油、黄金以及农产品等。

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由上述流向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热钱的流入和过多的美元追逐有限大宗商品引起的价格暴涨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3.2、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水平的总体影响

热钱(HotMoney)是只为最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其目的是纯粹投机盈利,而非制造商品、服务或就业。

热钱炒作的对象是股票、黄金、房产、乃至农产品等。

受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市场。

据统计显示,去年三季度,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达1940亿美元,创了1997年以来的单季新高。

其中,三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为6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为229.1亿美元,因主要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和因资产价格变动导致以美元计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约867亿美元。

但是,新增外汇储备中还存在190.9亿美元的增加额来源不明。

更值得注意的是1940亿美元外储中有1005亿美元是9月份新增的,那么明显的资金涌入说明了热钱正在流入中国。

热钱流入中国,使外汇所占款额扩大,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

在银行宽松的房贷政策盛行下,外汇占款的增加又会引起经济中广义货币M2供应的快速增长。

2010年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5289.5亿元,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9.3%,增幅再创前五个月的新高。

由于大量热钱涌入所造成的货币供应的别动增加,一部分货币流入实体经济,如炒作农产品等,造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很大部分的货币也涌入了股市、房市等资产市场,导致股市、房产价格的快速上升,目前我国房价居高不下。

虽然资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容纳短期逐利资本,从而避免超量的流动性货币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但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大量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资产价格膨胀给经济带来的危机仍然不可小觑。

更何况资产市场中的超量货币本身难以驾驭,或迟或早容易流入实体经济,造成实际物价水平的增长。

接下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升值以及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差的扩大和热钱涌入中国的趋势将会持续存在,因此,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加大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局势。

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还会增加国际市场美元供应,促进美元的进一步贬值。

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美元贬值与泛滥的全球流动性将大力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增长。

调查显示,2010年7月至10月期间,国际市场天然气、原材料、金属和黄金等价格已累计曾涨7.6%、17.6%、11.4%、和21.1%;其中,原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超过100%,一桶原油价格达到了80美元的高位。

美国洲际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在10月份曾达到19世纪以来最高水平。

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迅速地传导至我国,引起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

2010年10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0%和8.1%,涨幅比上月扩大0.7和1.0个百分点。

超市里的食用油、食糖等日常食品也分别上涨10%~13%,

3.3、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进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对我国外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促进我我国对美国市场的进口,一直了我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

即有对中国有利的方便,也有对中国不利的方面。

有利的方面是,第一,减缓了贸易摩擦。

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的经济体制过程中,很快成为了贸易大国。

其中产生的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矛盾,也使得与发达国家贸易关系不断恶化。

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人民币相对升值,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进口贸易,减化了外贸顺差,在2011年,降至1551,4亿美元,所占的比重也降至了4%以下。

达到了贸易基本平衡。

贸易顺差的降低,很大的降低了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矛盾。

第二、改善贸易条件。

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降低了国内企业进口的成本的同时也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利润增加,很大程度的改善了我国的贸易环境。

第三,推动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外贸增长一直以来都属于资源性、劳动密集型,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高,利润率偏低,这加剧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

然而在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下推出导致的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必定加速我国出口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帮助中国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整合全球资源。

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在国外开展分基地,这在减弱外部储备增长素的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用低成本来整合全球资源,最终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多我国不利的影响。

第一是,减慢了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速度。

美元贬值,弱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大大降低了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考验。

第二、限制了我国的外资吸引。

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全年FDI增长仅为9%,比往年偏低,而12月份的FDI的投资跟10年相比较下降的幅度达到了21%。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本身经济低迷,此外,因为人民币升值直接提升了外资企业的出口成本,造成了中国吸引的外资规模降低。

第三,就业困难,由于国际大量货币流入中国市场,迫使我国加大人民币的投放一位置供需平衡,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大,很多企业实行了裁员措施,造成了就业困难。

第四,低价出口行业面临冲击。

我国的出口行业大多数外贸以来过高,价格低廉。

美元贬值抑制了我国低价产品的出口。

3.4、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房产价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几年一直在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国际资本的注入在房地产投资中的比重非常大,国际资本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从1995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吸引外商注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吸收外资的产业。

这都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密切的联系。

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游资。

国际游资就是“热钱”,是一种试图短期获利的流动资本。

灵敏度高、收益性高、风险性大、流动性高是热钱的基本特征,投机性的热钱多是进行置业投资,或者是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途径进入我国市场。

房地产是高利润行业,这是外资选择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原因。

财政部调查显示,普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超过10%,一般保持在7%-8%之间,但是,2005年我国房地产业平均利润率达到了26.79%,远远超过了普通行业很多。

最近几年,服务业地位不断上升,使房地长成为了外商的青睐对象。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人民币逐渐升值,这时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

2009年数据显示,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数额在逐渐上涨,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2725.95亿美元,其中统计出的不明确资金高达809.62亿美元。

另外,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新兴市场成为了全球热钱的重要出口,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加剧了热钱的涌入势头,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房价日益上涨。

3.5、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我铜价格的影响

铜的价格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造成的美元贬值等影响必将与铜的价格变动有密切的关系,美国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美元汇率,长远看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随着物价格的上涨,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就变大,美国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利率水准提高,当物价下降时,利率水准随之下降。

所以,长远看来,铜的价格与利率水平是正向相关。

而美元指数也与利率水平正相关,所以当利率水平降低时,货币资金会流出美国市场,造成美元贬值。

而据统计显示,从1993年到现在,同价与美元指数长期的负相关高达67.5%,可见美元的贬值,与铜价上涨存在的密切关联,虽然从2003年至今,中国在全球铜价跌的定价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美元汇率对铜价的影响还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2006年的由于流动性过剩引发的期铜市场大规模挤空和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铜价持续下跌中,美元指数对铜价的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看来,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美元贬值,一定会推动铜价的一路走高。

3.6、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

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测推行下,美元持续贬值,而大宗商品价格在持续上涨。

在2010年11月4月,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的次月,大宗商品的市场就出现明显上涨。

美国黄金的期货价格涨幅达到3.4%。

原油价格也大幅上涨,同年12月份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也几乎涨到87美元,上涨幅度约为3%。

铜、铝、锡、镍等金属盒玉米香蕉等大宗商品均出现明显的上涨。

由于美元贬值和热钱流动的双重推动下,国际市场中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黄金市场中国黄金的价格更是长势迅猛,不断创出历史的新高,在11年3月4号已经价格达到恶劣300元人民币每克。

近期来看,全球经济短期内不会复苏,之后大宗商品的价格会随着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不断上涨,尤其会带动中国的石油、黄金和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

我们都知道,大宗商品价格除了受市场需求、供应能力、生产成本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受作为主要计价单位和结算货币的美元影响。

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造成美元贬值,这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很多发达国家都会效仿、跟进这种货币政策,目前英国、日本已经采取这种紧紧的政策,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进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实施该办法时,欧元、澳元、英镑日元相对美元升值的幅度更大,最终收益的还是美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面临失去货币储备地位的威胁不断严峻,目前不仅没有采取减缓的方案,反而只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在美元贬值的推动下,造成现在大宗上品价格不断上涨。

大胆设想,从长远来看,不可排除美国会逐步衰落,美元信用崩塌的这一可能性。

但是近期来看,美元地位依然无可撼动。

四、中国应对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方法

尽管我国一直对跨境资本流动都采取严格、谨慎的监控,但是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所造成的威胁还是非常明显。

在当下,我国应该多管齐下,积极调整对策,严格监控高风险的资金流入,减少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礼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写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采取多种手段来应对外部经济冲击。

4.1、强化金融监管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金融逐渐发展向金融自由化。

我国加入WTO后,正在进一步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强与外部技术、管理和相关资源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更大范围资源配置的有效率,也为今后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优势的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在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同样会带来严峻的挑战,目前总体来分析,当今世界的国际金融秩序还是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主控。

我们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候很容易掉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之中,欧洲货币危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鲜明的例子,所以我们在融入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同时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通常来讲,金融的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中风险最高的领域之一,所以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该格外谨慎关注金融的对外开放,一定要加强必要的金融监管。

尤其是目前来讲,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出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我国物价上涨、热钱涌入,货币政策、外汇政策进队两难。

所以,我国金融监管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像征收非贸易外汇结算税等相关手段,来限制热钱的自由流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4.2、推进外汇管理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的改革

面对当前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应该及时推进国内相关体制的改革,同时主动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相关制度的改革。

准对国内改革来讲,首要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汇率形成机制。

参考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84年,这一阶段中,我国人民币汇率实现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又到但以汇率的改变历程。

第二阶段为1985年-1993年,这一阶段中,我国人民币汇率为官方牌价和外汇调剂借个并存时期,挂牌式单一汇率再次向事实上的复汇率转变。

第三阶段为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是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四阶段为2005年7月21日至今,需要注意的是,从2003年2月开始,由于911事件造成的世界经济不景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个国家的财长联合要求人民币升值,并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对我国是施压,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外斗争的焦点。

面对发达国家的施压以及我国汇率的实际情况,我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0日宣布从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并在21日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调了21%,此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针对美元,而是同时关注多种货币。

结合我国近几年以来金融市场的运转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现有的汇率机制比原来的汇率机制更能够适应国际货币形式的变化。

但是,现在的这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还非常有限,尤其是面对发达国家出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的不断贬值,国内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和西方国家施压的理由。

所以,遵循坚持、自主、渐进、可控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成为了重要任务。

从今往后,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积极推进国际货币从而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现在,我国政府已经同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并且启动了俄罗斯的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

伴随类似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