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04 测量物体的密度.docx

配套K12中考物理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04测量物体的密度

专题04测量物体的密度

1、应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1)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

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

量筒

使用前应看清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量筒(或量杯)的所示体积单位一般是ml,即cm3。

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

尤其是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水不能少得淹不住物体,也不能多得溢出量杯。

  读数时要注意两点:

①将量筒(或量杯)置于水平桌面上;②观察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如水银等)或凹面底部(如水等)相平。

下图所示三个图中,A图是正确的读数法。

  

(2)测不规则固体物质的密度

原理:

ρ=

(1)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方法一: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

③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记下V2,得V=V2-V1;

④密度为ρ=

(2)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密度的固体)

方法二: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

③再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记下V2;

④密度为ρ=

  (3)测液体密度

原理:

ρ=

器材:

天平、烧杯、量筒、被测物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

ρ=

(4)怎样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体积

  如测木块、石蜡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的体积,浸入量筒中时将浮在水面上,怎样利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呢?

  方法一:

用细棒将物体顶入水下。

  方法二:

物体下挂一重物,先把重物浸入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的读数,再把重物拉着待测物体一起浸没在水中,再读出这时水面的读数,两次读数

的差就是待测物体的体积了.

  2、 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3、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密度与温度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

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它们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2)水的反常膨胀,如图

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①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水在0~4℃时,温度升高,体积缩小;水在4℃以上时,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②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降低;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降低。

由此可见,4℃的水的密度最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利用公式ρ=

计算出密度,依据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来鉴别物质。

典型例题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解析】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

本题中研究的是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的关系,在实验中,由于容器有自身有质量,当液体体积为零时,容器质量不为零。

在坐标图上体现出当横坐标为零时,纵坐标不为零。

同种液体,体积越大,其质量也越大,所以总质量是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的,故选B。

【答案】B

针对练习1小萱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已经调节好,搬到另一地方直接使用

B.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她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直接将小石块投入到量筒内

D.她觉得如果先量体积,再称质量,会使测量的密度偏大

针对练习2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酒精

的体积,有下面四个选项可供选用,选哪种量筒测量比较合适?

()

A.量程为50ml,最小刻度为mlB.量程为100ml,最小刻度为2ml

C.量程为1000ml,最小刻度为10mlD.量程为250ml,最小刻度为5ml

2.D解析:

酒精的体积为:

V=m/ρ=100g/0.8g/cm3=125cm3=125ml;A和B中的量筒,酒精体积超过其量程,不能盛下酒精;C和D中的量筒,均能盛得下酒精,但C中的分度值较大,测量时准确度小,所以用D中的量筒,而不用C中的量筒,故选D。

针对练习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移才能使横梁平衡。

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85g;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人量筒中(如图7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_cm3。

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7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1、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上,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2)小明这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接着又测定某液体密度.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上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计算液体的密度为kg/m3。

1.

(1)2.6×103;

(2)偏大;(3)1×103解析:

(1)由图可知小金属块的质量是50g+2g=52g,金属块的体积为80cm3-60cm3=20cm3,因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ρ=m/V=52g/20cm3=2.6g/cm3=2.6×103kg/m3;

(2)本题中先测量的是金属块的体积,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这样金属块上沾有水,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因此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偏大;

(3)图象中的质量不是液体的质量,而是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便液体的体积为零时,质量是不为零的,这个质量就是烧杯的质量,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是10g.容器和液体的质量是30g,所以液体的质量是:

m′=30g-10g=20g,液体的体积是20cm3,所以液体的密度是:

ρ′=m′/V′=20g/20cm3=1g/cm3=1×103kg/m3。

2、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马上调节平衡螺母,你认为该同学在操作上的明显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

(2)如图甲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_g。

(3)如图乙、丙所示,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从而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3、测量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有多大,可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为使天平衡量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

(2)由图(丙)可知,矿石质量m=   g.通过计算可知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右;23.4;2.34×103解析: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为使天平衡量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称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2)由图(丙)可知,矿石质量m=20g+3.4g=23.4g,由图乙可知矿石的体积V=10mL,所以矿石的密度ρ=m/V=23.4g/10cm3=2.34g/cm3=2.34×103kg/m3。

4、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46题图丙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

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

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为:

_________。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

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

6、【2014年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

(二)】小红和小明一起做“测石块密度”的实验。

实验中有托盘天平、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塑料绳、滴管、小石块(不吸水)。

(1)小红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下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乙所示,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下图丙所示,则石块密度是kg/m3。

(2)小明认为这个实验中即使没有砝码,利用剩余器材仍然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

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③,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

④在量筒中盛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⑤用塑料绳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

在量筒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⑥石块密度表达式:

6、

(1)①右②2.4×103 

(2)②右盘内放相同的烧杯,并用滴管在杯内加减水的质量;

③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⑥ρ=ρ水V0/(V2-V1)

1.【2016·郴州卷】小明想知道花生米的密度,为了使结果更准确,他选择了以下器材:

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把一粒花生米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花生米沉入水中,这是因为花生米的密度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B.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