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11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docx

《修真十书上清集》全文古籍

修真十书上清集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之三十七

海南白玉蟾着

游仙岩记

黄叶飞云,新雁篆空,庭蕙破玉,篱菊铸金。

有客来自琼州,蓬发垂颐,面赤足,缯草文躯,露经半程,横锡袒肩,气□越尘。

所适上清之三华,谒云谷君於薄暮。

竹锁翠烟,檐铎檄风,宠灯微红,栖鹊呼雏,客乃弛怀,饮瀑茹芝,丁宵御枕,偃仰无梦,婴然托窗,鼓唇而歌曰:

梧桐枝上秋风起,碧水连天天映水。

残鸦几点暮山紫,斜阳影落芦花里。

蜂衙罢声蛙作市,藜杖落肩寝蕈桃。

天黎明,月痕消,安得异人兮仙岩作逍遥。

云谷君起而歌曰:

酒初醒,睡初醒,有客长歌远玉屏,我将治亮昌兮振瑶领,顺风一叶碧潭清,收拾千岩万壑之爽气,归来高卧乎松棂,与君结诗盟。

翌晓,驾小系柳于鲤鱼岩之下。

平田铺暮,鸦鹭分黑白;乱山开尽,松竹自笔墨。

释览之鸡笼石,山花眩眼,岩乌聒耳。

放浪登天竺峰,古寺空四壁,柏子袅深殿,红峦际天,绿嗽架空,猿啸黄昏,月横枯树,虎吼清夜,风号万窍,疏锺入云房,持瓢访丹井。

盘陀无尘坐歌一诗云:

峰头鸠声呼晓雨,淡烟锁断岩前路。

夜来湛露滴寒松,断云无家风掣空。

拥锡兮理屦,乘风欲归去。

云谷君至是稽首话刀圭之妙,客抚石而歌曰:

偃月炉中乌兔,朱砂鼎内龙虎,黑汞入红铅,红炉一粒圆。

云谷君、琼州客既归,猿啼古壑,鹤唳玲泉,水国无舟,曳竹陆陆,孤村牛眠,流水白云,潇条然如庐阜。

间,云谷君还旧,客已徜徉矣。

因笔识其行。

云窝记

武夷山,一洞天也。

神仙有无,或隐或显。

昔此地钱铿饵紫芝,能乘风御气;神姹采黄木,能呼风檄雨。

若张魏诸真君,男女得仙者十三辈,不知何年中秋之夕,玉帝宴曾孙也,一杯既罢,萧鼓回空,当时诸君,霞裙霓袂,然已仙。

后世有炼丹岩、换骨岩者,盖飘当时事也。

世传止止庵有李道士,幔亭峰有李铁笛,毛竹洞有李磨镜,一李耶?

三李耶?

升仙洞下有张金蟾,鼓子洞下有张草衣,一张耶?

二张耶?

及如鼓楼岩之詹,灵岩之葛,与夫先辈道士昊怀玉,皆山中有人见之者,动辍腾风架空,浮叶泛水,丹鬓绿发,行步如飞,或蜕形,或尸解,或遁或存,使人欲慕之不可得与语者。

第相错愕,不谓千载之下,仙躅寥寥,惟青草白云尚无恙,猿啼鹤唳,诚不忍闻。

蓦而丹枢陈先生辟谷不粒,年已七八旬,犹方瞳漆发,其颜犹童,未知何许人。

而终日凝神不语,兴寝笑谈与常人异,所附身仅一破袖,一日一存乎五曲之间,吟晦翁先生诗山高云气深之句,平林烟雨,尚如昨也。

於是诛茅伐竹,经营一庐,目其庐曰云窝。

后倚大隐屏,前望三教峰,左则仙掌,右则天柱,面丹炉之石,枕铁象之岩,龙之形虎之状,奇哉。

束距仁智堂,西抵仙游馆,皆百举武。

松之青、竹之翠、草之绿也,寒猿唤晓,碧烟蒙蒙,楼鸦催暮,紫霞漠漠,云飞白花,乌放脆声,何况山之苍,水之碧,风又清,月又白,悄无人迹之地。

以人问一年,此洞中一日,亦不为过。

噫,真乐足矣,宜乎丹枢老者。

至於人亦庐,庐亦人,与溪山相忘,与风月俱化,则有红鸾紫唇,青乌白鹤之事,先生知之。

云窝既覆茅,嘉定之乙亥九月望,烟霞叶古熙如是。

驻番)堂记白玉蟾结茅於武夷,偶一日起湖海之兴,杖屦飘飘,未数举步,回首旧庐,猿惊鹤唳,一二扬袂问,不觉已铅山矣。

道遇一褐,挈乎归堂,循一灶柏子故事,罢战茗几碗,应言云水滋味如此枯淡,如此孤介。

又言学道如此艰苦,如此玄奥。

予遂有言曰:

此去不远八万四千余里,上有太清之都,玄圃丹丘,珠林玉洞,宝花异卉,满目琳琅,丽雀珍禽,声声韶濩,中有长倨大袂汉千辈,举身如鸿毛,一日一戏青鸾舞白鹤,瞥然於五浊恶世之顶,所视苦趣众生,生死死生如蚁旋磨,不忍为之鼻酸。

於是胎其神於尘胞,范其形於色界,自褪褓以及丫冠,不昧夙昔常生修真养元之念,发猛勇心,办精进力,易服毁形,问津於道家者流,以此可见其慈悯众生之美意。

或垢面而松发,或赤足而秃鬓,或冠逍逼如意之冠,或服灵静清淡之服,或青巾纸袄,或巨剑长琴,或单瓢只笠,或华杖芒鞋,徜徉乎井里,萧散乎鏖陌。

世之人以目争观,以手争指,耆以告稚,甲以谕乙。

此则道人也。

夫道不可得而名言,惟弘之在人耳。

所以前辈着述丹经,又形而为之歌诗、契论,皆显露金丹之旨,必欲津筏后学,率归仙吵。

所谓铅银汞砂者,即龙虎水火也,所谓乌兔房壁者,既马牛龟蛇也,所谓夫妇男女者,即君臣子母也,所谓乾坤坎离者,即天地日月也。

喻之为丁公黄婆,名之为婴儿姥女,假之为黄茅白雪,不过阴阳二字。

觊乎尸解,积渐乎飞升。

以要言之,形与袖也,身与心也,神与气也,性与命也,其实一理。

钻五行而聚五气,会三性而结三花,如是而修谓之丹,如是而入谓之道。

则道人在天地问,固非庸常物。

呜呼,昔年穴土以为庐,辑草以为窠,寒则纫兰,馁则茹芝,在於林下,一两声铁笛,发出无穷天地之秘,未得登天以前,巢其身,灰其志,惟恐闲名落人耳,又恐异状碍人目,与溪山鱼乌相忘,与风月烟霞俱化。

白云悠悠,青草芋芋,茂松青竹之下,虽不敢望肉生翅,且图千百岁坐视桑田沧海如何,此则道人也。

良由世丁叔运,时鼓浇风,后进鱼龙,各自菽麦,遂建留云驻鹤之居,以宅此辈,使之宴坐乎绳林,偃仰乎蕈榻,飘雨骤风不能残其身,凝冰积雪不能冽其体,宜乎身安道隆也。

幸而阅阖中往往有奇人志士有大人君子之心,筑堂以居此徒,借粮以饭此徒,赖得金丹之旨,一丝之脉不绝,代不乏人以呜此道。

铅山道堂置之久矣,四明周道明乃瓢笠中翘楚者也,遂启创堂话柄,有皇甫汝禀、汝渠,素志闲雅,酷慕清虚,旧有栖仙迎真之意,所恨独掌不呜锺也,此意与周道明颇相契券。

梓人运斤,陶氏涎臂,倨鸠旱庸,弹指就绪,目之日驻云。

予所喜者,玄纲中兴而妙通老人香篆不灭,及乎观之,专炉,茶鼎潇洒之甚,复有蒲团、革毡、新博、素壁,殊不坠旧典,早昼擅粥,香积有余,云集贴然,巾单挂壁。

其问分形化气之士,又谁不知金汞返还之妙?

出没隐显,人岂堪测。

於篇诗斗酒之余,弹一两操琴,舞三四歇剑,狂歌野舞,翔然归宿,晨香夕灯,规绳整整,使江湖烟雨之叟,楚越风月之士,源源而来,柄柄而止,方见蓬莱三岛,移在目前,羽衣霓裳,端可顾揖,斯则道堂之设不虚也。

向时,刘安王修仙於汉,昭明太子修仙於梁,李元操修仙於唐,皆宗室中有此挺挺奇特汉,今是堂之主人,此之流也。

异日阅籍於天台,换骨於武夷,皆始乎今日建堂纳士之举。

前所谓天上神仙,应世玩形而为道人,然则然矣,返本还源,归根复命,独不止此,当有一段奇特,世所希有。

何哉?

丹炉之火玲矣,白云之鹤飞矣,顶飞云玉灵之冠,衣宝华玄素之服,乘云中之青绉,驾天表之彩鸾,登霄极,谒天皇,此时也,神仙应世之事毕矣。

虽不至人人皆锺吕,吾恐其中问有一二。

苟能具眼目,得遇青童漆发之人,手持博山,请所愿学,道堂之意如是,道人之事如是。

随喜书此结绿。

嘉定丙子雨水后两日,援笔为记云。

橘隐记

太微官中,奎星之精化而为松,松之魂,松之魄,戏白龙,翔青凤,矫娇郁郁,然其问则有七松处士。

太微宫中室宿之星,化而为柳,柳之声,柳之奥,呼黄鹏,入紫鸾,垂垂袅袅,然淡烟疏雨之问,其问则有五柳先生。

古人所以隐於松者,盖欲示其孤高峭劲之节,古人所以隐於柳者,盖欲彰其温柔谦逊之志。

岂不知七松处士、五柳先生若人在於简册中,自有没世耳目,吾未闻橘之为物果何如焉?

扬州厥包橘柚,锡贡江陵千株橘,其人与千户侯等,如是橘可贵也。

《风土记》名橘曰胡柑,巴人有橘革中藏二叟语,如是则橘可奇也。

潇湘有橘乡,洞庭有橘泽,云梦有橘里,彭泽有橘市,如是则橘可嘉也。

陆绩怀橘而遗母,李靖食橘而思兄,如是则可以存孝义。

李德裕作《瑞橘赋》,张华作《灵橘歌》,如是则可以入文章。

李元有朱实似悬金之句,沈休文有金衣非所悟之句,唐蓬莱殿六月九日赐草臣橘,秦阿房宫正月一日赐草臣橘,耽湖之多橘,寒洲之盛橘,人孰不知橘之为美亦不易多得,故古今多记录,则橘果为异物也。

言其橘园,则天涯散星宿也,观其橘实,则木杪罗珠玑也,皮薄而瓣丰,肤气而味甘。

刘禹锡之甘瑜萍实、寒比拓浆,又何况其花如龙涎,其叶如鸭髻,其颗如蜡,其霜如琼,所以吕真人譬喻金丹大如弹丸、色如朱橘。

吾今知橘如此也。

束南之邦武夷之山玄化之洞冲佑之观静廉之庵,有道士焉。

陈洪范,字天锡,道号日造斋,生平於琴书外,偏有橘僻,酷嗜橘林,又多种橘。

吾意其所爱者,非爱橘也,盖喜吕真人譬金丹之意,所以一堂风月,满林烟雨,朝吟暮酌,逍遥自居,必竟内有所养,外有所玩,造次颠沛,常持一金一粒金丹,刻意若是,宜乎隐居於此。

则视七松处士、五柳先生,大不相俾。

其所居名橘隐,吾是以广大其意,彰丽其名,不为谬矣。

陈天锡之风神骨范,如秋之未霜,如夜之正月,如水之晓绿,如山之春青,一掬精神,已可健羡。

平居暇日,闲於轩窗,几案惟蓄一琴,复事一剑,可谓苍梧紫埙之琴,青萍赤蒋之剑也。

多焚桐脂以捣鲸胶,又於筱节以缚毛锥兔颖,大率惟杜松门、空四壁,往来无俗丁者。

以此而观,故可与溪山鱼乌争清闲、夺恬静,又可与松竹烟霞斗魂爽、战滋味也。

吾所以喜陈天锡之意如此。

一日一抚琴长歌属饮欲罢,请淘泓、毛颖辈梼予求一篇,盖欲发明橘隐之意。

昔者维山之仙子有诗曰:

修炼还丹苦,不忍见甘橘。

青城丈人有诗曰:

几回误吞橘,便欲升云天。

此皆古人托意之妙,如此陈天锡所以隐乎橘者,盖得维山青城二君子之意。

况乎夜欲阑,风正清,月皎皎,又下猿啼一声,千林忽晓,栉盥之暇,抱琴於橘林之滨,岂无深深妙妙之意?

子於此时,吾侑子以一曲,日:

橘成林,橘成林,一亩白云空翠深,中有仙翁抱一琴,夫谁知此心?

以是可以见橘隐一片滋味也。

海南道人白玉蟾记。

棘隐记

丹枢先生结庐於武夷五曲之奥,肩户绝粒,一日一有女道人自束阳而来,诉所求道之状。

遂历试以恬淡,复语之以风俗薄恶,又言居岩谷之难如此,学道业之难如此,诛茅戮草之难,馈粮给膳之难。

然良久而谓先生云:

粝粒可以为粥糜,弊执可以为垢衣,华蕾可以餐,储储可以炊,但欲觅片地,可以安茅茨,编兰而为蓑,猾拙之火亦可煨,无使雨我头,无使霜我肌,父母未生前,寒暑何所思,枯骨既火后,无复可诉饥,山中已如此,办道亦可宜,俄而道果成,鸾鹤满空飞。

先生笑而日:

入道之易如穷猿投林,叛道之易如游鱼跃岸,道之在心,即心是道,汝能终始,吾何幸焉。

於是纳之。

此道人者,刘妙清。

若疑议,其童年时娉婷妩媚,使人骇心动目,据以道眼观之,臭皮袋裹一泓秽脓,是酸苦之蛊,钓迷之饵也。

故妙清於红尘中,卓卓然作撑撑大丈夫气盘,吾意其仙游之梦、禅化之魄,所以能蔓然回观返照,把本来面目作自己本命元辰,向髑髅中打翻筋斗,譬如洗面摸着鼻孔,岂费纤毫力耶?

妙清亦作数橡茅屋,栖附先生之庐,取名日棘隐,盖取何仙姑所谓幽居山林问、荆棘隐此身之句。

青松翠竹,潇洒偷然,鹤唳猿啼,寒烟漠漠,风魂月魄,萧洒无际,此棘隐之乐也。

夫棘隐之中,其所用心者何如哉?

吾谓如此棘隐之设,渠必欲觊觎片云只鹤作长倨大袂辈也,渊然如垫龙之未雷,宜然如海鸥之正睡,湛然如春空之不云,寂然如秋潭之有月,悠然如游鱼之跃藻,潇然如寒鸦之栖芦,爽然如梧桐之晚风,寥然如芭蕉之晓雨,恍然如昼梦之已觉,涣然如沉病之脱体,了然如久讼之释囚,杳然如竹径之夕肠,的然如孤松之夜雪,冲然如耆叟之欲耄,溃然如婴兄之未孩,安然如海上之三山,洒然如江心之万顷,悄然如千林之初晓,浩然如万物之正春,泠然如泛水之点萍,渺然如浮空之一叶,快然如刚刀之破竹,述然如寸丝之系石。

其为妙也,不可得而形容,其为机也,不可得而测识,此又非棘隐之用心乎?

故不有用也,吾必置之於空闲无用之地,使其与溪山鱼乌相化,而为一团清虚玲淡之气,又使其与林泉风月俱点,而为些子奇特清妙之气味,既如此,其人必蓬莱之霓裳,弱水之羽衣也。

蓬莱弱水之问,乌飞不尽,而云烟渺茫,自非若人,岂容百十举武、一程两程而可以亭堠其地乎?

古人有《列仙传》,亦有《列女传》,皆女流中之大丈夫人也,如此谓如张天师之妻能飞升而女亦飞升,许旌阳之妻能飞升而女亦飞升,葛仙翁之妻能尸解而其女亦尸解,刘洞天师之妻能尸解而其女亦尸解。

夫修真炼元之士,炼谷食为精,炼精为血,炼血为髓,炼髓为气,炼气为神,炼神为道,炼此一念之道,而为圣人。

自非内有所养,而外有所固,则古人、列女何以羽化登仙若是也?

玉皇殿前之仙姬,一紫微宫中之天媪,广寒之月女,蓬莱之云嫔,大有洞天掌岌之妃,妙梵天府司香之妪,谓如骊山老姥,与夫青城之萧氏、王室之童氏、霍童之葛氏、武夷之胡氏、李氏、鱼氏,至於何仙姑辈。

又闻秦时毛女、汉时黎女,及乎巫山洞庭问,皆有神女所居。

而庄子亦言藐姑射之处女形状。

如此形状,如此神仙,有无?

人多半其疑信,若古今所传,简册所述,则女仙信乎有之。

仙果可学也,学仙成道,何患乎其不仙乎?

人既返老还婴,则必能回阳换骨,人既能留形住世,则必能变化飞升。

用神仙之心,信神仙之事,学神仙之道,证神仙之果。

学仙非为难,出尘离欲为甚难哉,神仙长生久视之道既可学也,则出尘离欲夫何难之有。

刘妙清既如此用心,则必可望也。

吹箫之女尚能跨凤,采桑之女犹可驾鹤,吾所以为之点头仟来求志,援笔书所可言者。

题棘隐壁三绝

苔空绿钱死,松死清阴瘦。

结庐卧白云,柏子烧春昼。

幽乌噪岩谷,寒烟琐薜萝。

忽遇金蟾蛛,无人自呵呵。

碧草正春风,雨晴竹落涕。

白鸟忽飞来,点破一山翠。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之三十七竟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之三十八

海南白玉蟾着

题三清殿后壁

些儿顽石些儿水,画工撑眸几睥睨。

忽然心孔开一窍,呼吸攘来归幅纸。

白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大槐宫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

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

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

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

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裹。

老松今已几年梢,毛竹于今复生米。

岩上无人花自红,幽乌自呜呜自止。

笑将铁笛起清风,白云飞过看无踪。

夜来月影挂梧桐,莓苔满地绿容容。

丹崖高处药炉空,洞前云深千万重。

我亦偶来还自去,一夜潇潇江上雨。

飞廉怒作满空雪,天柱峰前飞柳絮。

题丹枢先生草庵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探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莲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担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乌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卫,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十方三世佛。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蒙蒙,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小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窍。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赠赵大虚画竹石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竿竞青翠,吹风饮露千年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着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鹅溪住。

先生把笔无遗巡,造物不敢私为春。

新梢劲节森寒玉,鸾凤无处栖梦魂。

晋人神仙如孙且(音沮),画竹每每天作雨。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雁呜。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两竿发於酒。

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

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

有时持出风竹叶,银海不寒皆震摄。

有时持出雪中枝,恍如冻碧欺涟漪。

复能濡墨作石块,天然峭拔古且怪。

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莱卖。

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性命。

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我今珍藏数本画,云鹤来也公归天。

赠画鱼者

昔日僧县所画鱼,三十六鳞依翠蒲。

沈询画中多画鱼,鼓鳞扬鬣今为图。

古人妙画犹不朽,今人妙处古未有。

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画鱼第一手。

画到妙处手应心,心匠巧甚机智深。

纸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铁鳝三二尾。

金鳞锦鬣红玉髻,圉圉洋洋戏波裹。

小鱼如针同队行,跃身嗜水弄浮萍。

掷头掉尾浮沉势,三聚二散浮跃意。

笔分浓淡计万鳞,划须点眼匀墨痕。

状如抛尺量波练,复似穿梭掷水纹。

宛然鳜鳜巢青藻,渔翁未钓先吹火。

壁上鱼跃水不流,稚子睥睨敲针钓。

君今画到入神处,此画一出声尤着。

鱼虽无肠有活意,玉波浸符澄寒渚。

深恐后夜或雷雨,化作龙飞禹门去。

赠郭丞务芦腰

画士郭熙画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断。

其裔复有郭万里,胸中丹青饱无限。

为谁作此芦雁图,杰出南斋宇文焕。

烟水潇潇风卷芦,沙边鸿鸦暮相呼。

潇湘洞庭此秋景,世问此画知有无。

幻出楼鸦三四只,八九叶芦横古碛。

欲宿未宿嘹唳声,渔舟泊岸山烟黑。

秋风吹落梧叶黄,过雁往往归衡阳。

横空书字人不识,飞过有影沉沧浪。

落霞浸水江村暮,数只翱翔回古波。

引颈举喙啄荷花,飞越戍楼西畔去。

云寒月淡西塞秋,几声凄切惹人愁。

岸头飞共丹枫落,打团成阵访沙鸥。

似此景物似此意,君今画之不难事。

数幅鹅溪冰雪嫌,须臾扫出芦雁市。

世问岂无学画者,未必有与君相似。

我欲置之筐笋问,满笋爽气生秋寒。

恐君此画无人见,有画闻者谁敢战。

挂於幽轩素壁问,一日须看千百遍。

清虚堂咏雪

长空惨惨昼如夜,严风刮得云片下。

寒猿傍树不敢声,江梅羞开恐易谢。

万山无限落叶愁,处处凝烟缠草舍。

枯搓冻僵不复活,飞廉截住阳春赦。

馁虎呼雏入岩卧,过乌如梭钻树坛。

园林萧索无一物,几夜霜威煞无藉。

欲雨不雨数点霰,雪意沉吟天似诈。

满空飞起杨花驾,三日两日冻不化。

眼前幻出白玉楼,不敢登陆空嗟讶。

肌肤生粟鼻流水,前村新酷复增价。

渔翕溪畔笑收网,鱼亦不知钩有麝。

洗铛簇火煎雪荼,垂帘迭足说清话。

呼童凿碎砚中冰,呵手团乐结诗社。

诗成此景尚自尔,安得王维收入画。

纯阳会

一点熏风舞绿槐,祝融衮火从南来。

海棠落地蜂蝶去,池馆无人莲未开。

溶溶一掬清和髓,纯乾已作牝马矣。

岳渎将此英雄气,收来顿在葫芦裹。

阶前十有四荚莫,谏议夜来梦麒麟。

披懈老访自鼻笑,胞胎未兆天元春。

洞宾弄巧翻成拙,蓬莱路上空明月。

墙头梅子枝上蜡,池畔榴花叶裹血。

生来挺挺其精神,所适性癖穷天真。

蓦然悟得铅汞机,敢谓大道无楚秦。

忽尔金丹成九转,十月胎圆人不问。

撼动乾坤走鬼神,青云白鹤方解闷。

天下后世思真人,常与真人庆诞辰。

樱厨开正来日,释氏亦欲制蜡人。

不知故事自谁始,实自五代谯陵起。

王诜建会集冠褐,飞来白鹤不知几。

次则萧氏建宅仙,七闽万户生祥烟。

一郡二郡渐风化,骏骎知省洞宾贤。

城南城北走几次,人亦不知回老是。

但见老松作人语,先生携墨归谁氏。

太平寺裹作篇诗,又道磨镜嫌人痴。

岳阳市心一长啸,铁笛无声今几时。

宝姿有人潘氏子,功名愿足心肺喜。

奢年崇奉迄今日,四海杖屦纷如蚁。

万指丛中见玉蟾,不作衣衫蓝缕嫌。

题诗祝君励金石,晨香夕烛增肃严。

妙通老人暗抚掌,何年熊熊入梦想。

待渠峥嵘欲及羿,整顿衣钵福无量。

半千白鹤呼青云,青云深处琼梅新。

有人要问飞升事,只看天边日月轮。

赠城西谢知堂时通

蓬莱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乔如松。

双眸炯炯黑於漆,脸边隐隐如桃红。

有时仰天笑开口,撮起昆仑归右手。

忽然虚空跌落地,不觉满腹藏星斗。

有时惊起老龙号,一口吸尽沧浪波。

打破混沌揣出骨,拈起芥子贮山河。

偃月炉中煮天地,煎炼日魂并月髓。

笑把葫芦禁鬼神,杖头挑起山和水。

乐巴嘤饭飞成蜂,左慈剪艾化为龙。

夏月梅花冬月电,似此仗俩问吕锺。

撮土为香犹是假,水底麟麒取作鲜。

鬼神眼精突出外,无根树下骑铁马。

工夫到处戏极时,拈弄造化如儿嬉。

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

女娲要补西天窍,炼石不得羲皇笑。

秦皇凿山通四淇,汉帝掣之一长笑。

先生手持没底篮,出有入无犹不凡。

拥此道卫问四海,洞宾今正觅同参。

盏裹绵包或聚散,火裹游鱼水裹膈。

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锺离看。

水盆搅散五色沙,满地写出龙蛇花。

自将一盏遗巡酒,敢向人前化作茶。

第篱裹面一条路,透入青霄云外去。

十字街头开铺席,翻手覆手成云雨。

如今天下觅无人,似君道卫真入神。

踏遍江湖今几春,都来一个云水身。

端午述怀

方瀛山上风飕飕,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鹤飞去,万顷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赊落丹井,琪林深锁寒烟暝。

满天白露点苍苔,蛙市一散万籁静。

三树两树啼断猿,树玲栖禽夜不眠。

数点飞萤恋沙径,山腰石涧悲寒泉。

钟声隔断华胥路,不知蝴蝶飞何处。

摩娑两眼折纸袅,人道今辰正端午。

晓雨初霁梅子肥,龙孙脱摔新鸾飞。

山居萧然无一物,摘姜捣麦充晨炊。

忆着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鸾溪市。

龙艘破浪浆万枝,釭鼓聒天旗掣水。

纸钱飞起屈原祠,行人往来如蚁移。

桐花入鬓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

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莒蒲斟绿醋。

美鹅鳍鲤办华筵,玲浸水团包角黍。

今年寂寞坐空山,山雨山风生晓寒。

默庵令我休噫气,作诗略述山居意。

安得两腋生飞翰,与君飞上沈寥问,免使在世赋辛酸。

仙岩行

醉擭七尺霜前竹,云锦山前湾几曲。

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玲浸一壶玉。

梦花锦岸红欲流,稻田高下铺赛局。

碧岩耸出碧天半,乌不敢飞缩双足。

古洞无人石酒榨,峭壁仙仓积天粟。

老梢指顾犹惊呼,神利鬼划出崖谷。

捣药声乾人已仙,万丈丹井一泓泉。

风击古松飞翠盖,日射苍苔铸绿钱。

藤萝拽树擘轻烟,黄鹤一去今何年。

天欲夕阳空呜蝉,夜深岭月向人圆。

萧寺老屋留数橡,残僧亡一掩柴门。

铁像面壁萧萧然,瓦炉无火古殿前。

寒鸦到窗檐息溜,暮云衰草觉山瘦。

褚袅不暖不成眠,虎声入耳猿声叫。

几点疏星落梧桐,丹峦紫壑高相斗。

燕岩行

何当汗漫跨青牛,晓露泠泠白玉楼。

有客来从天竺峰,渡头恰趁一篙风。

秋风着力送行李,吹入骛岩松竹裹。

松竹赓凄天作秋,空来空去空中浮。

高岩万丈耸空碧,仙爷骑鹤去无迹。

丹炉不火草芋芋,数问岩屋掩寒烟。

下有龙潭绿无底,瀑布悬崖千尺水。

夜来月影空满山,石锺一响生秋寒。

王骛何年岩下舞,飞时化作满天雨。

尽言此岩多仙灵,白鹤点破一山青。

烟雾罩山石常润,莓苔满地翠无尽。

我欲他年此炼丹,夺取人问千岁闲。

有个高人陆岩主,抱琴对我弹中吕。

劝我他年归去来,此岩莫被烟云埋。

胡东原香锦亭

东皇剖破勾芒腹,锦心绣肠香馥郁。

绛都风雨倨亿春,花魂无主自精神。

黄鹏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缓。

放出一点两点红,墙头红腮微笑风。

东原去后花无主,春工亦懒施机杼。

亭前忽遇诗酒仙,花亦喷出些龙涎。

风催雨钻花不辨,满庭芬芳生烂慢。

牡丹吐火花欲然,日将锦绣铺苔毡。

诗狂梦与花神饮,酒醉不与花神寝。

酒阑令我忆束原,花木虽在人恻然。

此诗终不为花作,惆怅束原此丘壑。

而今赏花不见人,但见蜂蝶飞闲亭。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之三十八竟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之三十九

海南白玉蟾着

云游歌二首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

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

思量寻思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

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江村宿孤馆,乌啼花落千林晚。

明朝早鳝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

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潇潇欲送春。

惟有一身赤骯髓,囊中尚有三两文。

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痛痒都生虱。

茫茫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不得。

争奈旬余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

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

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主僧时作别。

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

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

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

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

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

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

偎傍茅檐待天晓,村翁不许茅檐头。

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

耳边且闻惭愧声,阿谁肯具慈悲眼。

忆着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

家家门前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

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

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蓝缕。

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

些兄馊饭玲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

江之束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

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

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

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

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

于今历练已颜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