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96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docx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

广西南宁二中2010届高三月考(理综)

审核人:

巧洁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定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12H1O16Na23N14Mg24Cu64K39

第Ⅰ卷(共21题,共126分)

CO2O2

释放量吸收量

a100

b83

c64

d77

一、选择题(共13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

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2.下列关于健康人体内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B.用班氏试剂检验尿液,不能看见砖红色沉淀

C.血液中脂蛋白含量偏高会导致脂肪肝

D.苏氨酸可通过氨基转换合成丝氨酸

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I

II

III

IV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I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不同

D.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开始下降

4.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分子

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

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

D.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

5.下图是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细菌种群生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请你仔细分析曲线所包括的内容,分析在生长速度的哪一段变化时期,细菌容易形成芽孢()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NCl3的电子式为

C.氢硫酸的电离H2S+H2OH3O++HS-

D.CrO5的结构式为,该氧化物中Cr为+5价

7.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8g乙烯和28g丙烯中均含有6NA对共用电子对

B.在熔融状态下,1mol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C.7.8g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D.在含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9.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10.某晶体由两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和结晶水组成,取少量该晶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晶体置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

②待试管冷却后,加水使固体全部溶解

③向试管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同时加热,沉淀的物质的量先增多后减少,但最终仍有沉淀未溶解,在此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该晶体是()

A.NH4Al(SO4)2·12H2OB.KAl(SO4)2·12H2O

C.(NH4)2Fe(SO4)2·6H2OD.KCl·MgCl2·6H2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

HCO-3+Ca2++OH-=CaCO3↓+H2O

B.将标准状况下112mL氯气通入10mL1mol·L-1的溴化亚铁溶液中:

2Fe2++4Br-+3Cl2=2Fe3++6Cl-+2Br2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2-3+2Cl2+3H2O=2SO2-3+4Cl-+6H+

D.酸性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2Fe2++H2O2+2H+=2Fe3++2H2O

12.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n

C.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D.若m+n=p+q,则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13.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6.6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假设列车从静止开始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00m的路程后,速度达到360km/h。

整个列车的质量为1.0×105kg,如果不计一切阻力,在此过程中牵引力的最大功率是()

A.4.67×106kWB.1.0×102kWC.1.0×108kWD.4.67×109kW

15.某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

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

为零。

在图示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

点的动能最大?

()

A.t1B.t2

C.t3D.t4

16.一个质量为0.3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为4m/s。

则碰撞前后墙对小球的冲量大小I及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的功W分别为()

A.I=3kg·m/s,W=—3JB.I=0.6kg·m/s,W=—3J

C.I=3kg·m/s,W=0JD.I=0.6kg·m/s,W=3J

17.把一个小球以v1的速率竖直向上抛出,当它回到抛出点时速率为v2,且v2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Q点上方

D.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Q点下方

18.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质量相同的两块滑冰板上,开始时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

19.将甲、乙两物体沿同样的光滑斜面同时向上推出,甲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乙的质量为2m,初速为v/2。

若不计一切阻力,斜面足够长。

取推出点所在水平面的重力势能为零,则()

A.乙先达到运动的最高点

B.甲和乙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C.落回地面时,甲的动量的大小比乙的大

D.落回地面时,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2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21.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

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

起由静止开始上升。

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

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

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A.Wl>W2

B.W1

C.EKB>EKC

D.EKB

第Ⅱ卷(共13题,174分)

22.(4分)

如图所示用细绳将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球心到悬点

间距为R,球的质量为m。

现在把悬线拉成水平(如图),

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下落至最低点过程中用时T秒钟,

则该过程小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绳子拉力的冲

量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为g)

23.(14分)

如图(a)所示,将包有白纸的总质量为1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马达上并随之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

当烧断挂圆柱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落下,毛笔就在圆柱棒面上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b)所示,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mm、42mm、58mm、74mm、90mm、106mm。

已知马达铭牌上有“1500r/min”字样,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

由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g=9.8m/s2):

 

①毛笔画的线距时间间隔T=_______,乙图中圆柱棒的________端是悬挂端.(填“左”或“右”)。

②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C时,圆柱棒下落速度vC=______,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速度vD=_______,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在这段位移上,圆柱棒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为:

_。

24.(16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大小为F=2mg的恒定外力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求AB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25.(18分)

如图所示,为光电计时器的实验简易示意图。

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光滑水平导轨MN上放两个相同物块A和B,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今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6×10-3m的两块黑色磁带分别贴在物块A和B上,且高出物块,并使高出物块部分在通过光电门时挡光.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8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6m/s匀速传动.物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质量mA=mB=1kg.开始时在A和B之间压缩一轻弹簧,锁定其处于静止状态,现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和B,迅速移去轻弹簧,两物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读数均为t=9.0×10-4s.g取10m/s2.试求:

(1)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B沿传送带向右滑动的最远距离sm;

(3)物块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大小。

 

26.(20分)

如图所示,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它以

的初速度由A点开始向B点滑行(AB=5R),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1/4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

若滑块滑过C点后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则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27.(15分)

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

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

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注意:

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8.(18分)

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

X有5个原子核。

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已知:

X+Y

Z+W,回答下列问题:

(1)Y的电子式是。

(2)液态Z与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

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

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

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4)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

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

逐渐变为红棕色。

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

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若保持T2,增大压强,

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29.(12分)

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

3A(气)+B(气)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__。

(2)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

α(A)________α(B)(填>、=或<)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4)在t℃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人_______(填A或B)_______mol(用a表示)。

30.(15分)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C2O2-4+□MnO-4+□H+=□CO2+□Mn2++□H2O

(2)称取6.0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第二份溶液滴加0.10mol/L酸性KMnO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变为_________。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5分)

31.(9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②将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

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体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区。

32.(10分)

青霉菌是营孢子生殖的微

生物,青霉素作为治疗细菌感

染的药物,是20世纪医学上

的重大发现,是抗生素工业的

首要产品。

[注:

冷冻干燥孢子:

在极低温度(—70℃左右)、

真空干燥状态下保藏的菌种。

米孢子:

生长在小米或大米培

养基上的孢子。

]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

与大肠杆菌相比青霉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显著特点是。

据图可以判断青霉菌的代谢类型是。

(2)在生产和科研中,青霉素在期积累最多,故生产中常用的方法延长此时期。

(3)培养基的配制要满足青霉菌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若在该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从化学成分上看该培养基可称为培养基。

种子罐2又叫繁殖罐,可推测②属于发酵工程中的阶段。

发酵罐接种(前/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33.(11分)

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1)开始时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

方式进入血液。

30min后,在较高浓度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

(填图1中的数字序号)可能会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该激素与、

拮抗调节血糖,同时,血糖调节还受到某一区域有关神经的作用。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或非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

据上图可知,肥胖是导致(某种病)的危险因素。

(3)可以预见,120min后非肥胖者的血糖走向是(上升、下降或不变),调节其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34.(12分)

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

某同学发现,有氧呼吸可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氧化碳,使亚甲基蓝溶液变弱酸性,由氧化态的蓝色变成还原态的无色,二氧化碳越多,褪色程度越大。

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1)实验材料:

100毫升量筒、培养皿、洗碗水、高压锅、试管、滴管、0.01%亚甲基蓝溶液

(2)实验步骤:

①取样:

静置3天后,同时加盖取回。

②检测:

A.分别取等量放置过的洗碗水放入4支试管中,

B.

(3)实验结果分析:

(4)经观察,放置在教室的洗碗水颜色最浅,放置在实验室的洗碗水颜色最深,说明

(5)该实验检测到的是细菌的相对数量。

参考答案

物理部分:

14.B15.B16.A17.BC18.BC19.AD20.A21.A

22.(每空2分,共4分)

23.(每空2分,共14分)

(1)0.04s左

(2)1.25m/s1.65m/s0.58J0.57J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4.(16分)解:

设圆周的半径为R,则在C点:

①(3分)

离开C点,滑块做平抛运动,则

②(3分)

③(2分)

由B到C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④(3分)

由A到B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⑤(3分)

由①②③④⑤式联立得到:

(2分)

25.(18分)解:

(1)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B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

(4分)

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4分)

(2)物块B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滑动的距离最远。

由动能定理得

(3分)

(1分)

(m)(2分)

(3)当物块B滑回水平面MN时,也只有摩擦力做功,故根据动能定理

(2分)

(2分)

26.(20分)解:

设滑块至B点时速度为

,对滑块由A点到B点应用动能定理有

(4分)

解得

(1分)

滑块从B点开始运动后机械守恒,设滑块到达P处时速度为

,则

(4分)

解得

(1分)

滑块穿过P孔后再回到平台的时间

(4分)

要想实现题述过程,需满足

(4分)

(2分)

化学部分:

1—8CDADADCD

27.(15分)

(1)2Mg+CO2===2MgO+C(3分)

(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3)②4NH3+5O2

4NO+6H2O(3分)

(4)⑤C+4HNO3(浓)

CO2↑+4NO2↑+2H2O(3分)

(5)2NH4++2e-=2NH3↑+H2↑(3分)

28.(每空3分,共18分)

(1)

(2)2NH3(l)NH-2+NH+4

(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②P2O5+6OH-===2PO3-4+3H2O

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30.7

29.(12分)

(1)4(3分)

(2)2:

1(3分)(3)CD(3分,只写一个且对的给2分)

(4)B(1分)a/4(2分)

30.(15分)

(1)52161028(3分,对完才给分)

(2)①0.005(3分)

②无色(2分)紫红色(2分)

③21%(5分)

分析:

因为和NaOH反应时,H+来源于H2C2O4·2H2O和KHC2O4,而和KMnO4反应时,C2O2-4也来源于二者。

设试样中含H2C2O4·2H2O、KHC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题意得…………1分

………………3分

解之得:

x=0.01mol,y=0.03mol。

故m(H2C2O4·2H2O)=126g·mol-1×0.01mol=1.26g………………4分

则试样中H2C2O4·2H2的质量分数

=21%…………5分(其他合理解法都给分)

生物部分:

1—5DCBDC

以下未特殊说明,每空均为1分

31.(9分)

(1)①固体;玉米淀粉;②野生菌株;

③(诱发野生菌株发生基因突变)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2分)

④(透明圈)浅色范围大(2分)

(2)编码区;非编码区

32.(10分)

(1)次级;有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细胞核;异养需氧

(2)稳定;连续培养

(3)碳源、氮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