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46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docx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

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

张诗亚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课程前言

田桐:

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当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那么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这么说,他说造成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使用汉字,或者是汉语的人数达到了16亿之多,那么汉字的起源究竟在何时,又经过了哪些发展和演变呢?

在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汉字的传承和输出对于中华文化有哪些传播和影响?

就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非常容幸地有请到了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来为我们解答以上问题。

解说:

张诗亚,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领头人,主编《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等丛书,代表性专著有《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惑论——教学过程中认知发展突变论》等,并出版《无名堂吟稿》诗集两部,先后到伯尔尼大学、苏黎世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讲学。

田桐:

张教授,我们刚才在开场白的时候也已经提到,就是在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当中,已经有16亿这样一个数字,那么中国的汉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张诗亚:

从外部讲呢,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增国势,开放广交往,继而国际上对汉语,对中国人的交往多了以后,对汉语的需求自然就广起来了。

再有一个呢,现在的数码技术的发展,给了汉字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前所未有的空间。

第三呢,我们的软实力不断地增长,孔子学院已经办到了全世界。

田桐:

对。

张诗亚:

第四呢,多样化的星球,已成全球共同遵奉的原则,这是外部。

从我们汉字的内部看呢,一,使用汉字的人口最多,也就说汉字生长的土壤是块丰饶的大地。

第二,汉字自身的独特性,当我们随着汉字的使用,汉字经历了很悲惨的际遇,曾经有人提出要消灭汉字,要彻底扫除汉字,汉字要拉丁化,可是就那么弄,这些年来汉字不仅没有消亡,反倒生命力日增,这是什么呢?

汉字内在的东西,等会儿我要讲这个话题。

所以呢它的生机盎然,一方面广袤的大地,丰饶的大地,一方面生机盎然,它的内在生命力极其顽强,再加上我们倘若把汉字借用现代数码技术,它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田桐:

我觉得现在数码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双刃剑,因为对于年轻一代的孩子们来说,经常是面对电脑,打电脑,他们很容易面对什么提笔忘字,甚至很多字他们都慢慢地去忘记怎么写了,您觉得会不会有一点担心这个现实情况?

张诗亚:

你谈的这个情况普遍存在,但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汉字的学习经历了一个可以说巨大的波折,向拉丁化,向拼音看齐,这使得我们学汉字的方法出了问题。

我说的用多媒体,用数码技术,是还原汉字产生时候的,汉字跟物有天然的联系,比如日,太阳,任何民族看见这个太阳都是一个反应,叫法不同,英国人把它叫Sun,中国人把它发音叫日,可是,对不起,无论你怎么叫,对这个意思的理解只有一个,而英文的发音让我们想不到它的形,汉字本来就从形来,所以天然联系,那么我刚才说的数码技术,这可以让我们重新回到汉字产生时候的那个生境,继而建立起它的发展系列,这个过程,为汉字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田桐:

那您认为我们汉字的影响力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张诗亚:

所谓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以前打仗的时候说,一手硬是军队,武力,另外是文化,可是现在不打仗了,真正的硬实力往往理解为经济,而软实力是什么呢?

一个国家要做自己的梦,要发展,要成强势,文化崛起是其关键要义,而文化崛起当中,文字居于文化的基因中轴地位,几乎没有东西跟它无关。

因此我们的汉字可以说是我们文化的中轴,中国梦能不能成,文化崛起是关键,而文化崛起中,汉字的某种意义上的重新飞腾又是关键。

田桐:

好的,非常感谢张教授,那么接下来呢,有请张教授带来今天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有请。

解说:

从汉唐起,经由丝绸之路,汉字文化圈开始形成,西方的传教士对于汉字的输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汉字文化又是如何影响着西方的学者?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西学的强盛,汉字又经历了怎样跌宕的命运?

《世纪大讲堂》《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正在播出。

一、汉字的影响力和跌宕的命运

张诗亚:

我想讲的《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是个大话题,汉字的影响力打从汉字形成就开始有,一,秦汉、唐,这是一段,二,明清,三,现代。

在秦汉以前,我们就有周天子西游、西行,到哪儿呢?

到昆仑,干嘛呢?

找玉,会见西王母,这是个神话,在《穆天子传》当中记载很详,那么那个时候已经有汉字,汉字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西行。

到了秦汉,尤其是汉,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汉的西传传到西域,至今出土了很多东西。

吐鲁番,居延汉简,可以说出土的文物相当多,因为我们知道汉字是什么呢?

汉字背后是物,我们所谓的丝绸,其实丝绸之路远远不是只是丝绸,是以丝绸为特色,为代表的整个一条中西交流的通途。

这个丝路带去的不仅仅是物、瓷器、丝绸,到后来的这个茶叶,都是大宗的贸易,大量中国的特色的东西,有其物背后就有其字,这个字是什么呢?

汉字。

所以汉字传出去以后,非常典型的一个字,西方有个字,叫汉学,汉学是什么呢?

汉学的英文是这么写,Sinology,而这个字呢,是两部分构成,前面sin是它的词根,后面是后缀,而这个后缀是,凡西文当中涉及什么什么论,什么什么学便由此构成。

因此前面这个字的字根什么意思呢?

据李学勤先生说,这就是“秦”,实际上我们现在“秦”的拼音是qin,你看就差那么一丁点,只是古人的发音不同,因为我们现在是用现在的发音来拼现代汉语,因此这个就是古,而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汉字的,可以说是源头,那么这个源头呢相当久远。

丝绸之路传播,不仅仅是从西域方面形成了交流的这个通道,西南也有丝绸之路,海上也有丝绸之路,而这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网。

到了唐更是,盛唐之盛,几乎是世界的中心。

海纳百川,泱泱大国,八方来朝,形成了一个极其辉煌的,可以说是大国气象,大唐的气象必然有很多外来者,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来学汉语,于是从汉到唐开始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那么单就狭义的字而言,汉字所影响的相当广泛,比如西夏大量出土的西夏文,是吧,女真文、契丹文、彝文、壮文、水书、侗书等等,对外,日文、朝鲜文、越南文等等。

而这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汉字文化圈,以至于像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这些国家,它们不光全盘接收了汉字,连他们自己的历史划分都是按照中国的这个朝代来划分的,你比如说在这个朝鲜、韩国就有三国时代,像这些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可以说中国的这个传出去的汉字是在唐一代达到顶峰。

然后进入明清,明清之际随着传教士进入,那么开始传汉字,从万历二年开始,就有西方传教士进来,这些传教士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西学,带来了基督教,另一方面,他们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土,又把大量的中学带出去了,所以这个是双向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于是形成了一个平等交往这么一个局面。

中国的文化跟西方平等交往,在明清之际是非常典型的。

于是这个时候的这个西方的传教士学西学,比如加戈神父在1555年的时候,就把六个字介绍到了西方,这六个字是,一个是灵魂的魂,一个是生命的生,一个是日月的日,一个是月亮的月,再有一个呢,就是这个天、人,这六个字介绍到西方以后呢,他是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呢,他里面觉得这几个字很稀奇,寄回了西方,后来西方把它发表了。

发表以后呢,西方一些哲学家看到了,其中呢比如著名的培根看到了以后呢,他就非常震惊,说中国人在远东使用了一种真实的字符,它不是像西文,像拉丁文一样是用拼音的,拼音不是真实的,它是发音跟具体事物,跟这个东西是脱节的。

而文艺复兴的一个著名的大诗人,意大利的但丁呢,当时就认为这个希伯来语是人类的第一种语言,因为当时的西方文艺复兴的学术界呢,正在讨论两个事情,一,什么是最早的语言,第二,起源在哪儿。

可是看到了那六个字以后呢,韦伯,就是那个《韦氏大词典》的作者,最早的词典。

他就说中国的汉字是最早的字源,所以中国的汉字输出直接影响了西方很多学者。

另外一个呢,很著名的便是莱布尼茨,莱布尼茨看了一个叫米勒的写的一个《汉语入门》,看了以后呢,他就提出“十四问”,那么这个“十四问”当中,第一,你这个字典是不是靠得住,第二,中国的汉字不是语言而是东西,是物。

这个观点呢,这个哲学家很睿智,看到的中国汉字最根本的东西,它代表着一个物,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文。

所以呢,他希望这个汉字能引用到欧洲,甚至他都能用这个汉字写文章,他这“十四问”,可以说是哲学家对中国汉字的很深入的思考。

那么汉字那个时候传出去到西方,西方人了解,是吧,可以说是随着中国的古籍,中国的很多文献图书传出去的,《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是吧,马端临的这些著作都随着这些出去了,还有孔子的《论语》、《四书五经》等等,这些东西出去以后呢,那么使西方人呢,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

那么这个需要指出的是呢,在前期的这个传出去的过程中,中西双方的交流是平等的,尽管有很多幼稚的,有很多可笑的地方,互相不一定马上,一认识就认识,是吧,就了解得很深入。

但是绝对没有居高临下,绝对没有这种指手划脚的,单向的输入的。

可是随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势开始走下坡路,日本人很快就,因鸦片战争中国输了,这个日本人从来把中国奉为这个神圣的,这么大的泱泱大国居然输给小小的英伦,输得那么惨,割地赔款,所以英国人胜利,使得日本人提出了“脱亚入欧”的思想,然后这个东西随着西方殖民者的进入,导致了一个西方的殖民者又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而以前在汉字圈里的这些个国家,日本、朝鲜,包括韩国、越南纷纷地进行了所谓的文字改革,弃汉字而改拉丁。

那么这样一个趋势呢,带来了一个对中国自己的学者,对我们自己的文字的这么一个反思。

这个反思可以说是随着革命一块到来,把中国的汉字等同于落后,等同于可以说是蒙昧,中国的学者很多人认为汉字必须改,甚至这个鲁迅说的非常极端,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在1935年的时候,可以说是600多,668位中国的这些精英们,联合发表要把汉字改拉丁化的这么样的声明,而这个做法是随着革命一块到来,为啥呢?

当时的这个全盘向西化,全盘学西方,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

用陈序经他谈胡适全盘西化的观点的时候说,我们百事不如人,不是一件事不如人,百事不如人,什么都不如人家了,既然什么都不如人家,那我们就得把我们自己的抛弃,就得把我们自己的改掉,这个相当相当厉害。

于是这个厉害带来的是什么呢?

带来的是对我们(文化),对我们汉字,以及汉字背后文化的全面的颠覆,于是开始了字母注音,一直到现在的拼音这个过程。

那么总结一下刚才讲的这个,以前汉字圈的形成,明清传教士的来华,前段尤其是明清,前段是平等交往,西学有东渐,中学有西渐,可是到了后来,完全变成单向的,我们低着头,仰着脸,跪在地上去看人家,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把我们的汉字,完全当做垃圾,当做糟粕,唯恐去之不速。

因此呢,这个是个极其不好的趋势,可是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们对汉字的认识仍然是对它动刀,动大手术,彻底改。

所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再那么浅薄了。

解说:

在历经沧桑以后,人们对于汉字的认识终于告别了浅薄,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此文化基因何以生成?

什么是汉字的根本?

数码时代又将如何延伸汉字的影响力?

《世纪大讲堂》《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正在播出。

二、汉字的根本和对中国梦的作用

张诗亚:

我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现在我们的的汉字应该有一个崭新的文化自觉,文化复兴,汉字在当中起到中轴的作用,这个中国梦离不开它。

为什么如此呢?

是因为汉字有其根本,汉字产生的根本是什么呢?

人跟物打交道,凡人生下来一定要看他的外部世界,要看人自身,于是看人的外部世界,看人自身,就形成几种关系,人跟物的关系,跟自然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

那么汉字怎么形成的呢?

我5月初到大英博物馆,我专门看了文字起源的很多东西,那么中国的汉字已有的定论是说,从商开始,夏有一点,3500年左右,而这个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6000多年,是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6000到与5500年,印度恒河的这个印章文字5500到5000年,腓尼基字母也比中国早,而中国的汉字最晚,这个事实随着现在考古的成就要改写了,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贾湖的这个遗址就有汉字,就有甲骨文,龟板上,陶器上,有十几处刻画的符号,笔划、次序、位置,在龟板上刻的位置都跟后来殷墟的甲骨文一致,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

是至今,距今上限是九千年。

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的起源完全要改写。

中国的甲骨(文)的起源是什么呢?

是认识了物,怎么认识物?

仰观俯察。

什么叫仰观?

仰观看天,从天上取,日月风雨,从地上俯察,俯察含章,大地我们看到的万物,山、川、木、石等等,是吧,水土,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画成文字了,然后再取诸我们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我们身上是什么?

我们的眼睛变化了目,我们的口变成了木,是吧。

所有人体的身上的这些器官,我们都把它画成了字,所以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那么这个汉字的起源又因为它是取诸物,取诸身,必然我们中国古人认为它是很神圣的。

一方面这个文字最早起源是占卜的文字。

以前我们说占卜是封建迷信,错,明天下不下雨,你怎么知道?

要占卜,这个占卜,看什么?

比如我们现在看蚂蚁搬家,看的是动物,动物的行为改变,预示着天象,是不是,然后看植物,是吧,植物蔫了,叶子耷下来了,太阳大,要干,所有的这些东西,古人的占卜的东西,都是古人非常积极的一种,想通过动物植物的系统的演变来看人事,这个建立起来的联系使文字产生,又因为这个文字产生是刻的,刻是刻什么?

刻直线。

既然刻直线,那么直线,这是日,刻曲线不好刻,直线好刻,所以出现了方块字,你看这个日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这个,看见没有,日。

你看中国汉字里边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叫独体曰文,合体曰字,合起来的两个文,合在一块叫字,凡是单独的,不能再拆的,再分的叫文,日就是文,月就是文,石是文,木是文等等等等,所有的我们现在的偏旁结构,部首,都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东西又决定了一,方块字,独体的方块字,又因为它是神圣的,它不能瞎刻,它必须非常非常慎重,绝没有废话,多余的话。

我们认识汉字一点不费事,为啥呢?

因为汉字的学习最符合人类学习的规律,从形象到抽象,它不是只学了一个声音,发了一个音,没办法跟物联系起来,因此呢,我们讲这个汉字的背后的这个道理,又决定了我们汉字,这个字,汉字跟物的关系是谁发明的呢?

谁又把它刻下来的呢?

不是一个人。

用一个学术的话语,叫集体意向,是很多人都参与了它的创造,它又被创造出来,存储在很多人的大脑当中,我们又是很多人都在使用它,因此它又反过来能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维,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又使我们跟大自然,跟物有天然的亲和,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声音符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呢,汉字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中国的汉字天人合一。

那你比如刚才的这个字,太阳,太阳下面添一横,元旦的旦,在中国字当中最下面一横永远代表大地,因为地在下,在上面的呢,则代表天,所以你看,恒久的恒,在天地之间,你看见没有,所以它就久。

人在天地当中,把它变一变,变成了什么呀?

这是王字,看见没有,人,因为大就是人,双腿一分,双手一排,这是大,大是什么?

大是人,人的头上是天,人的脚下是地,所以它的这个跟物的,被创造的物的亲和性是天然的,所以呢,我们这个汉字,天人合一不是瞎说的,从上往下,汉字这个写法也是这样的,以前都是竖着写,后来学西方,只有写西文才是从左到右,最后一笔,看到第一笔,这是西文的字母的写法,我们生搬硬套的东西相当多。

那么这个便是我们的,可以说是,中国的汉字的创生。

而这个汉字的创生,它的传输是什么呢?

它的传输是全方位的。

我们知道,什么叫全方位?

假如我们把这个字,这个字是木头的木,上面竖着往上的,朝天上的是树杈,树枝,往下的是根,是吧,把它变一变,变成现在写的这个样子,这是木,看见没有,而这个木中间繁体,太阳,太阳在树梢上,什么字?

东方的东,东方的东,你看这个字中国人创造的时候多么精采,东方的东,就太阳升起的部位,方位,在树梢上的那个位置,像这样的字比比皆是,那么这个东,我们亲和了自然。

我们的传输,我刚才说,假如我们把太阳升起的画面拍下来,用现在多媒体技术、电脑,非常容易地再把它演变成,渐变成,因为其他树枝都剔掉了,只剩这一枝头,最后变成现在的字。

你看这个过程,我们通过电脑,通过所有的数码技术,是不是可以非常容易做到,实际上我们现代已经在做了。

这样做到了以后,我们学到的这个汉字,既学到了它的生境,又学到了这个字演变的过程,古人的思维过程,既学到了人跟物的关系,还学到了人的思维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发展过程。

那么这个全方位的传输是现在的数码技术提供的。

以前做不到,以前做不到。

所以我为什么说数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这么一个机遇呢?

插上这个翅膀我们能腾飞,汉字能复兴。

中国字,正因为这个字的多样性,丰富性,背后体现的是物的多样性,丰富性,没有物的丰富性、多样性、变化性、生发性,没有我们文字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发性、变化性。

所以文取决于物,正因为物的多样性、丰富性通过文,所以我们发展我们的思维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发性、变化性,便有了根据,通过这个使得我们人的大脑就不再是机械的。

所以这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中国梦要形成,发展中国人,增强中国人的全球华人的认同,汉字非常重要,为啥?

汉字背后凝聚了民族心理场,民族文化心理场是通过汉字有形地体现出来了。

你使用汉字,你使用汉语,你无形当中就被它的思想,就被它背后的生境所影响,你就趋同,这样子的东西在我们今天要把这个中国梦这篇文章做好,离开了全球华人,离开了文化崛起,办不到,非好好地把自己的汉字认识透,继而用现代多媒体数码技术完成它的腾飞转换,我们既不因循守旧,不是复古,可是我们要复兴,这个汉字复兴,我以为时代到来了,中国梦便在汉字复兴中冉冉地升起,谢谢。

解说:

作为一种文字传承的形式,如何看待简体字与繁体字之争?

为了延续汉字的影响力,该如何改善我们的汉字教育?

什么是汉字美学?

汉字的美体现在哪里?

《世纪大讲堂》《汉字的影响力与中国梦》正在播出。

三、现场提问

田桐:

非常感谢张教授您刚才精采的演讲。

张诗亚:

谢谢。

田桐:

听完您演讲之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从小学习,运用到现在的汉字觉得特别的自豪和光荣。

现代一些学者的观点,就是说简体字的推行其实是对于我们汉字的一种,无论是美感还是象形意义是有一点破坏的,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张诗亚:

这个观点这个话题呢,不好简单的说,为啥呢?

简体字的产生有它必然性,当没有这些多媒体技术的时候,我们依靠写,写繁体肯定比写简体麻烦,学简体肯定比学繁体简单,这毫无疑问,但是这是个机械的认识,这个里边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我们曾经提倡汉字的拉丁化,这个思维呢就认为西文字母,比如说英文二十六个字母,可以拼出那么多来,这个多省事,但是这里面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假问题,什么假问题呢?

他以为拼声音简单,就以为着声音的拼出来可以等于物的拼出来,这个拼不出来的,那么多物,你没法替代,而中国的汉字,刚才说了它跟物有天然的亲和性,它是因物,仰观吐曜,俯察含章,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跟物有天然联系,所以我们看到汉字,我们能想到物,这个声音不可能有,刚才我举的这个日的例子,所以这是一个,拼音可以拼音,但是你注意拼音拼音,永远是拼出来的,拼出来什么东西呢?

比如一个笔,Pen,Pen,轻音、辅音、元音、重音、浊音等等,它是拼出来的,拼是先有规则,而后再来拼,先从局部,再到整体,所以它的反应慢得多,汉字不同,汉字是写出来的,是形,是意,我不会读,我们读书也不一定相同,因为中国那么大,方言那么多,说一个东西,名称多了去了,可是我们都能懂,懂在哪儿?

我们的根据带哪儿?

在我们文同,中国人有句话,同文同种,同种基因,文,文化,文当中又是我们的文字为主。

因此呢,简化字产生有其必然,怎么必然呢?

学习方便,就相当于喂婴儿,你把一个苹果,你把它拆成碎片才能喂他,否则他没法吃,可是你不能因为婴儿吃苹果要切成碎片,你就把满树的苹果,一个林子的苹果全都让它长成碎片,他们是这个思维,回过头来要去改造整个林子,错了,因为吃苹果的不都是婴儿,婴儿只是人类的一个阶段。

所以以前的汉字学习,比如启功先生他就说的,他的汉字学习除了错误,没什么语法,他是个教汉字的专家了,他说老人,旁边的人纠正我,他们一笑我就知道错了,久而久之我就知道对了,为啥?

标准不是存在规则中的,是存在我们的习惯风俗,人们的生活中的,那是活的标准。

谁都可以纠正你,可以帮助你,于是你的语言自然就好了,以前没有这些西文的,这些东西之前,可以说他们那代人,启功他们那代人,甚至更早的那代人,学私塾的那代人呢,他们的语言功夫比我们现在这些人好得多,没法比,差别太大了,所以简化字,它的问题相当多。

田桐:

而且很复杂。

张诗亚:

对对对。

田桐:

不是一会儿能说得清楚的。

张诗亚:

对对对。

田桐:

那么我们这个现场的同学们有很多也是专业的是学习文字的,他们有一些问题想和您做一个交流和探讨。

同学们有问题,可以向张老师举手。

前面这位女生。

现场观众:

张老师您好,刚才您一直在强调这个汉字的传承非常重要,那这个传承在我们国内这个汉字教育来说的话,您觉得我们现在这个情况怎么样?

或者是您有什么给他们的建议吗?

张诗亚:

汉字举个例子吧,我们以前在领跑,跑到前面,不光因为我们早,也不光因为我们从未有间断,更因为我认为汉字背后直接和物的亲和,因为人学习所谓的符号,就是通过这个符号,这个文继而去识物,继而物的复杂性再转化为人的复杂性,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添上中间一个替代的拼音,这个环节是多余的,不是说已经添了没办法了,可以,但是你把以前的丢掉,因为我们相当以前在领跑,结果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再跟着人家后面屁颠屁颠地跑,这个麻烦了,这是我们现在汉字学习的,可以说是一个状态,这个比喻呢,当然是比喻总是跛脚的,有点不是那么太准确,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汉字,这个教学是非常糟糕,再加上我们的汉字刚才说了,曾经受过革命的影响,应该说现在还受到它的庞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就麻烦了。

那么我们汉字学习必须改,怎么改?

刚才说了,回到它的生境,回到生境,建立全过程,让学习者得到一个提升。

这个恐怕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是个庞大的工程。

2:

40

现场观众:

近些年有一些学者提到汉字的美学这个问题,我想请问张老师,就是您认为这个汉字的美学指的是什么呢?

谢谢。

张诗亚:

汉字美,形美,神更美,很多人往往看其形,我们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书法的神品不用说,那么多大家,相当美,外国人更是看热闹。

可是呢,这个是只看到了它的外在,汉字还有它的音韵,它的音韵,诗词歌赋里面多得很,这个美呢,你读诗词歌赋里边,你的感觉是会很深,我不展开讲,我要讲的是呢,它的神美,神美呢讲话不多,恰好汉字,我举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山、水,山的这个字是个典刑的象形字,从古到今没有改过,从它创生到现在都这样,它就是山的形,哪怕是个老外,看到山他读不出来,可是他知道那是山的意思,那么这个山,以前是什么山?

比如真实的山是物的山,我们画的这个山的符号是次生的山,原生的,次生的,这是对它的模仿,于是这个是替代物,这个替代物,次生的,跟那个山是形而下的东西,极其象形。

渐渐我们向形而上过渡,比如中国山水诗人是吧,谢灵运,陶渊明,那些山水诗你读起来非常非常美,是吧,悠然见南山,那个南山的境,不识庐山,是吧,庐山飞瀑,李白的,这些诗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山水诗了,你注意,从形,直接描绘山,然后对神山圣水的崇拜,在各个民族当中相当多,是吧,然后山的山水画,中国的山水画是蔚为壮观的一大派,大画家多了去,我不展开说,更重要的是,把山稍微换一换,把山换成河山,换成山河,你听听那个意境一下就变了,意思完全没变,同样是山跟水的关系,是不是。

到孔子那儿,山水,仁山智水,对不对,一下变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君子精神所在,仁山智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不对。

然后到了岳飞那儿,还我河山,变成了爱国主义,变成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洒热血,渴饮匈奴血,对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