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41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docx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编号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申报表

 

所属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经济系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金融学

课程负责人叶耀明

申报日期2008.3

课程网站地址

 

同济大学教务处

二○○八年三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叶耀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55.5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教授

电话

65983566

学位

博士

职务

系副主任

传真

所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

E-mail

yelaoshi@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货币银行学本科周学时598级-04级380人

中央银行学本科周学时398级-04级300人

国际金融学研究生周学时398级-04级180人

指导毕业论文6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国际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研究校教务处04-2至05-3

国际金融教学手段改革研究校教务处05-4至06-7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研究课题:

产业国际化研究上海市科委2005.9-2006.9主持人

长三角金融合作研究上海市政府2007主持人

学术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基于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经济问题探索2007(4)

关于金融市场化减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7

(1)

FDI对亚洲发展中东道国技术转移行为分析亚太经济2005(5)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上海金融2004(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国际接轨当代财经2003(12)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

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

潘勤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06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5982655

学位

博士(在读)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

E-mail

Panqh4902@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研究方向

金融管理产业经济与国际化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基础课:

货币银行学本科周学时:

402级-05级400人

国际金融与管理学本科周学时:

502级-05级500人

现代经济学(双语)本科周学时:

504级-05级60人

现代经济学(英语)国际班周学时:

502级-05级200人

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周学时:

302级-04级60人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35人

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国际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研究校教务处04-2至05-3

主编教材:

《货币金融学》04-9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研究课题:

建筑企业海外融资研究建工集团海外事业部主持人2008-2009

学术论文:

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实践研究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6)

完善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现代管理科学2005(10)

论我国收入不平等与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性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2005(8建立证券投资基金评级机制可行性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3(3)

中小银行更应重视负债管理  上海金融 2002(11)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及研究对策 上海大学学报 2002

(2)

教学表彰:

2004同济大学教学奖教金一等奖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李奕滨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年9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讲师

电话

65982655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经济金融系

E-mail

Yibin_li@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逸仙路655弄3号601室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投融资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基础课:

西方经济学本科/研究生周学时:

502级-07级1000人

西方经济学(双语)本科周学时:

506级-07级120人

国际经济合作本科周学时:

304级-05级300人

货币银行学本科周学时:

304级-05级130人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50人

参与教学研究课题:

国际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研究校教务处04-2至05-3

主编教材:

《国际经济合作》05/3立信会计出版社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学术论文:

中国邮政储蓄的市场定位金融研究2007(10)

我国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对比财经界2007(12)

我国治理通货紧缩对策的回顾与思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6)

接轨国际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发的思考上海金融2004(3)

教学表彰:

2003年获得三菱奖教金

2004年获得澳洲学院奖教金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阮青松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1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28655990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

E-mail

Rqs2000@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研究方向

金融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基础课:

货币银行学本科周学时:

304级-05级130人

财政学本科周学时502级-03级150人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50人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学术论文:

基于中国背景针对经济人假设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2006

“理性”经济学的回归[J].经济学家,2003

(1).

社会认可与群体规则的激励涵义:

转轨时期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分析框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我国开展跨国资产证券化的策略与模式研究[J].亚太经济,2003(5).

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影响国企经理改革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

(2).

期望理论及其对股本溢价的一个行为金融学解释[J].财经论丛,2005

(1).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叶欣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3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讲师

电话

27391939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

E-mail

sonia_ye@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200092)

研究方向

金融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基础课:

货币银行学本科周学时:

304级-05级100人

国际金融与管理本科周学时302级-03级150人

国际金融辅修本科周学时304级-05级50人

金融学研究生周学时304级-05级30人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学术论文:

开放条件下外资竞争对新兴市场本国银行稳健性影响的研究

(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基金课题)主持人2004-2005

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世界经济2004

(1)

外资银行监管模式之借鉴经济观察2003(6)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叶耀明

55.5

教授

金融

授课

潘勤华

62.6

副教授

金融

授课

阮青松

71.3

副教授

金融

授课

李奕滨

71.9

讲师

金融

授课

叶欣

76.3

讲师

金融

授课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学历结构:

博士100%

年龄结构:

30-40岁教师:

60%;40-50岁教师:

40%

学缘结构:

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大北大

师资配置:

教授:

副教授:

讲师1:

2:

2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教学研究课题:

  国际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研究校教务处04-2至05-3

国际金融教学手段改革研究校教务处05-4至06-7

出版教材:

《货币金融学》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9

《国际金融与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3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注重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让年轻的博士参与教学和教材的编写,使他们

得到很好的锻炼。

培养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学缘结构:

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作为我院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货币银行学》的教学沿革经历了与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发展同步的历史进程。

    在改革开放前,除金融学专业外,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开设《货币银行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领域发生了巨变,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人们对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货币金融运行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陆续开设了《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我院也将本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系统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金融学理论及其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

     90年代中期,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趋势,金融创新不断深化,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由此在本科生中加强本门课程的教学已日显重要。

1998年起本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基础主干课开设。

我们在教学中密切关注金融领域的变化,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共性以及我国金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势,我们在立足现代金融,结合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以及高等院校金融学教学的实际水平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环节的改革。

2004年,在本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重新编写了《货币银行学》教材,学院也已将本课程作为经济与管理学类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开设,并且受到普遍重视,目前正在筹备建设该课程的双语教学。

目前,该课程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课程教学梯队,现有主讲教师5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经济与金融实践的深入发展,该课程也正处于发展变化中,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不仅是本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银行学都产生极大的兴趣,迫切希望了解现实金融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但是随着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传统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反应变化中的我国金融业的实际。

为了适应我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分析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本科生,我们感到,只有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拓宽我们教学的新视野,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来能在我国金融事业上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第六章商业银行(4学时)

第七章中央银行(3学时)

第八章货币理论(6学时)

第九章货币政策(6学时)

第十章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4学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第二章信用经济(5学时)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5学时)

第四章金融市场(6学时)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6学时)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总复习(2学时)

考试(2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从货币及信用入手,逐一阐明了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信用经济中的运行、地位及作用,论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的关系以及对由此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教学的重点是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央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教学的难点是西方的利率理论、货币供求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等及在我国金融发展、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2-5创新与特点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第一、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教材体系

(1)以2004年出版的《货币金融学》教材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同等优秀教材,结合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教材的修订。

(2)与《货币金融学》教材相配套,编写《货币金融学案例辅助读物》(正在进行中),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

(3)根据所任课班级的性质不同,适当选用一些外文版教材,增加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上力求全面系统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上应涵盖金融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央行与货币政策、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

教学内容应当反映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实践成果。

教学内容应阐述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过程中兼顾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及时更新。

由于教材内容相对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讲解补充新内容以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的最新动态,加强理论性和实务性的统一。

这样不仅可以吸纳最新成果,而且还可以保证教材的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

第四、在条件成熟时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内容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力求教学方法上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性,具体措施如下:

(1)在既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在讲授之前,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含多媒体课件简约版)、进度安排、参考书目以及考试类型等告知选课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之初对该门课程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前沿性内容、争议性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在课程教学周期中组织学生进行二至三次的课堂演讲和辩论赛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到社会实际部门参观、实习,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授课,介绍最新的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及知识更新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组织学生调查上海的一些国有银行、中外资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了解银行发展史。

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探讨与编写。

4-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5.自我评价

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货币银行学》既研究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一般规律,现代金融经济运行的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又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规律。

其内容既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又具有微观性、个别性、适用性。

本课程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和深化,又是金融经济本身运行规律、规则及经营管理方法的概括与升华。

  学习本课程,应该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基本规则,了解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联系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5-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

在我国几所著名大学里都建立了《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如: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大学等。

由此可见《货币银行学》课程均受到中央和地方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由于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年轻教师上岗的时间还不长,再加上经费上的

短缺,目前《货币银行学》课程的信息资源库还处于建设中,还尚未完善。

在与社会联系上,(如请进来,走出去)缺乏更多更有效的手段,困难

较大。

6.课程建设规划

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2008年完善《货币银行学》多面体课件制作,建立《货币银行学》教学资源信息库

(2)2009年选择适当班级和部分课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部分外文版教材内容,增加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3)2009年:

参考国内外同等优秀教材,结合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对2004年出版的《货币金融学》教材进行一次教材的修订。

 

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院(系)的政策措施

所在院(系)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院(系)审核意见:

 

签名(盖章):

日期:

 

8.说明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