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A.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09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网络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网络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网络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网络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A.docx

《网络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A.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A.docx

网络A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有哪两部分组成?

答:

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由资源子网和和通讯子网两部分构成

1数据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

2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信道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4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单向通信:

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双向交替通信:

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3)双向同时通信:

又称为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基带信号指直接用高、低两种电压来表示数据1、0的信号(多数指数字信号低频)。

宽带信号指将基带信号调制后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

信道中的各路宽带信号的频谱不会重叠,可以允许多路信号共存。

6信号频率是指每秒钟信号值(比如电压)改变的次数,即每秒传送码元的个数。

每秒钟信号值变化的次数用波特(baud)度量。

7波特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波特为每秒传送1个码元;bps(即bit/s)表示单位时间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个数。

8①数据率:

即数据传输率(S),单位是bps。

设T为电脉冲信号的周期S=(1/T)log2N(bps)

②调制速率(B):

即波特率或码元速率。

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的电信号单元(码元)数,即模拟信号每秒钟的变化次数。

若T为调制周期则:

B=1/T(波特)③信道容量(Smax):

信道能传送的最大的数据率。

它是信道的一个极限参数。

9最大数据率的公式:

Smax=2W(Baud)=2Wlog2N(bps)这里W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可表达为C=Wlog2(1+S/N)bps其中:

W为信道的带宽(以Hz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问题:

电话线上最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已知Wmax=3100HZS/N=2500,C?

C=3100log2(1+2500)=3100*11.29=34999=35kbps(V.34)

10信道的传播速率:

信号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距离。

吞吐量:

它是信道或网络性能的一个参数,等于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总信息量,单位是bps。

“带宽”是指在信道上(或一段链路上)能够传送的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数据率或比特率。

11,信号调制将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转换成适合模拟信道传输的波形:

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12共享点到点信道的方法:

空分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复用WDM。

13时延(delay或latency)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是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1)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2)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3)排队时延:

这是数据在交换结点等候发送在缓存的队列中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

14数据报数据报子网内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各数据报文均要携带信宿地址,传输时子网对各数据报文单独路由,即互联设备根据当时子网内的资源情况,将要转发的数据报文沿一条合适的路径发送出去。

PCM编码过程为采样、量化和编码。

基带同轴电缆是指50Ω的同轴电缆。

它主要用于数字传输系统

将数字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有三种方式,即调频、调幅、调相

一个TCP连接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数据通信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大类。

7.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8.数据通信方式按照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方向,可以分为: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9.典型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其中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网络层

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网络层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

4、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5、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6、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提供可靠服务

7描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是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8.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9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11以地理范围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12.局域网常用的基本拓扑结构有分组型13.协议是(不同系统)之间的规约。

14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提供CPU运算速度

15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B、报文交换

1.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叫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是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3.因特网中的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而且这个IP地址在全网中必须是唯一的。

4.TCP协议能够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传输层

5.ISO/OSI中OSI的含义是开放系统互连。

6.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

7.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8.数据通信方式按照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方向,可以分为: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1.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叫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是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是决定各种局域网特性的三个要素。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TCP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服务

防火墙是设置在可信任网络和不可信任网络的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其目的是(A)

A.保护一个网络不受病毒的攻击

粗缆铺设时,安装在粗缆上两个工作站点间的距离是2.5的整数倍

屏蔽双绞线由4对相互扭绞的线对组成,这8根线外面有保护层包裹。

8根线的颜色不相同。

其中绿色、白绿色线对是6、3线对

OSI/RM各层作用:

1应用层:

提供网络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界面。

2表示层:

转化特定设备的数据和格式,使通信与设备无关。

3会话层:

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和会话,并验证用户身份。

4传输层:

提供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5网络层:

实现节点间数据包的传输,处理通信堵塞和介质传输速率等问题。

6链路层:

保证在数据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7物理层:

规定物理线路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8实体:

指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

位于不同系统内同一层次的两个实体。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服务数据单元: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TCP协议能够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传输层

5.ISO/OSI中OSI的含义是开放系统互连。

6.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

通信协议为了完成两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称为通信协议

TCP/IP的协议1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CMP)2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4IP协议差错处理(由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负责传送差错报文、网络控制信息。

IP协议的主要功能:

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数据报寻址,差错管理

物理层:

尽可能屏蔽传输媒体的差异,透明传送和接收比特流.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

(1)机械特性:

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

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3)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即规定接口信号所具有的特定功能;(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即规定在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之间完成物理层功能的动作序列和动作规则。

非导向传输媒体:

无线电短波,无线电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激光通信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对高层屏蔽传输介质物理特性,在相邻两节点间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给上层提供无错的信道服务;提供数据链路的流量控制,以保证发送方不致因为速度快而导致接收方来不及正确接收数据;检测物理链路产生的差错,一旦发现差错,就要求发送方重发。

和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也要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链路的连接。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

数据链路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

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即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流量控制(flowcontrol)-发方发送数据的速率必须使收方来得及接收。

当收方来不及接收时,就必须及时控制发方发送数据的速率

差错控制-在计算机通信中,一般都要求有极低的比特差错率。

为此广泛地使用了编码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前向纠错,即收方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能自动将差错改正过来。

这种方法的开销较大,不适合于计算机通信。

另一类是检错重发,即收方可以检测出收到的帧中有差错,于是就让发方重复发送这一帧,直到收方正确收到这一帧为止。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通信中是最常用的。

透明传输-所谓透明传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当所传数据中的比特组合恰巧与某一个控制信息完全一样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收方不会将这样的数据误认为是某种控制信息。

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透明的。

寻址-在多点连接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每一帧都能送到正确的地址。

双方也应当知道发方是哪一个站。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体间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功能。

停等协议:

在发方和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分别有一个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若进行双工通信,则在每一方要同时设有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缓冲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通信线路上数据是以比特流的形式串行传输的,但在计算机内部数据的传输则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并行传输。

因此,必须在计算机的内存中设置一定容量的缓冲区,以便解决数据传输速率不一致的问题。

前提:

实际的信道不满足理想化的数据传输的假设。

流量控制方法:

等待发送。

差错控制:

发送方在数据帧中加入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由接收方检查;若出错,则返回否认帧NAK,发送方收到NAK后重发。

连续ARQ协议:

基本原理:

发送方可以连续地发送若干数据帧,若在此过程中收到接收方的肯定应答,可以继续发送;若收到接收方其某一数据帧的否认帧,则从该帧开始的后续帧全部重发。

选择重传ARQ协议:

为进一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可设法只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帧或者是计时器超时的数据帧。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1)工作方式:

非平衡配置又分点到点工作和多点工作两种。

平衡配置只适用于点到点的链路,由两个复合站组成。

2)3种数据传输方式:

 正常响应方式NRM:

数据传输由主站发起,次站响应主站的轮询异步响应方式ARM:

从站可主动向主站发送响应帧异步平衡方式ABM:

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平等地发起数据传输

HDLC帧的结构:

信息帧:

若控制字段的第1比特为0,则该帧为信息帧。

第5比特是P/F字段(询问/终止字段)。

主站或复合站要询问从站或者复合站时,将P比特置为1表示询问,要求对方立即发送响应;当从站/复合站发送最后一帧信息帧时将F比特置1,以表示终止,即表示要发送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监督帧:

若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为10,则对应的帧即为监督帧S

无编号帧:

若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都是1时,这个帧就是无编号帧U。

不存在N(S)和N(R)。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同步

局域网局域网是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它允许很多彼此独立的计算机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传输速率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适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CSMA/CD)

一个局域网(LAN)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服务器、工作站、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

是将小区域的计算机,终端和外围是被等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性能:

高数据率(0.1~100MB/S)短距离(0.1~2.5km)和低误码率。

常为广播信道和对称结构

(2)广域网是大区域的计算机网络(3)城域网是在性能上介于LAN和WAN之间的网络③按网络技术分,有陆地网,卫星网,和分组无线网。

简答: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有哪两部分组成?

答:

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由资源子网和和通讯子网两部分构成。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协议和协议三要素?

计算机网络体系: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所有功能层次和对等层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和对等层通信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的集合。

协议:

为了能在两个实体之间正确的进行通信,通信双方必须遵守共同一致的规则和约定,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协议。

协议三要素:

语法,语义,定时。

3、InOSI/RM每一层的作用?

会话层:

对方是谁?

传输层:

对方在何处?

网络层:

走那条路可以到达该处?

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

每一步该怎么走?

负责差错控制。

物理层:

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在对等层之间交换信息的一层。

传送二进制比特流。

5、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在体系结构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

不同点:

OSI/RM体系结构分为7层,从下而上依次称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体系结构分为5层,主要包括: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物理层。

6、试阐述服务和协议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服务时在同一开放系统中相邻层间使用的,协议时不同开放系统中对等层实体间虚通信必须遵守的约定

(2)对等层实体通过协议进行通信,完成一定的功能,从而为上层实体提供相应的服务。

7、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1)、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数据是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而不是保存在节点的外存中,从而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动态分配信道的策略,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4)、为了保证通信子网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分组交换过程中通过协议等采取了一些专门的措施,以保障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的性能。

(5)、分组交换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

分组数据在节点存储转发是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由于分组数据中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一定的额外开销

8、什么是调制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

调制速率:

每秒钟发送的信号码元的个数。

数据传输速率:

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的个数,又称比特率。

9、简述香浓定理的内容。

香浓定理推导出的是:

带宽受限制且有随机热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并且在理论上认为此速率可以做到无差错传输,根据此定理,带宽为B的有噪声信道,其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为C=B*log2(1+S/N)(b/s)。

10、什么是帧的封装和拆装?

封装: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要将从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附上目的地址等数据链路控制信息构成帧。

拆装:

到达接收方,将接收到的信息上交到网络层之前,要将发送方附上的数据链路控制信息去掉,讲纯信息上交网络层。

11、两种常用的流量控制策略是什么?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停-等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

停-等协议:

控制简单,当发送方发完一帧后,即停止发送,等待对方应答。

如果收到对方的肯定应答,则接着发送下一个帧;如果收到否定应答或超过规定的时间没有收到肯定应答,则重发该帧。

滑动窗口协议:

设备改造成全双工工作模式,线路合并,数据帧和应答帧在一个信道上传输,暂时延迟待发确认,以便附加在下一个待发数据帧技术。

虽然复杂,但充分利用信道带宽,减少帧的数目意味着减少“帧到达”中断。

12、虚电路服务和数据包服务的特点?

特点虚电路数据包建立和释放连接必须有不要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都有目的的站的全地址分组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递交主机到达目站时可能不按发送顺序差错处理由通信子网负责由主机负责流量控制由通信子网负责由主机负责

13、一个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应具有哪些特点?

1.正确性2.简单性3.坚固性4.稳定性5.公平性6.最佳性重点

14、TCP协议的功能特点?

1.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2.面向数据流3.缓冲传输4.提供可靠性5.全双工连接

针对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请列举出两种相同的处理问题方法,以及两种不相同的处理问题方法。

两种模型都是基于分层协议。

它们都有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两种模型中,传输服务都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字节流。

另一方面,它们有也一些不同点。

层的数量不同,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OSI模型的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络层上只有无连接通信

1.局域网特点有哪些?

描述CSMA/CD的基本思想。

答:

局域网的特点:

(1)地理范围比较小。

(2)数据传输速率高。

〔3〕误码率低。

(4)局域网一般为一个单位或部门所独有。

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是:

某站点想要发送数据,必须首先侦听信道。

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信道忙,继续侦听信道,直到信道变为空闲,才继续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

如果站点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它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重复上述过程。

2.试比较网络互连设备网桥、路由器、网络协议变换器对应协议层功能方面的主要区别。

3.答:

A.网桥用于数据层以上相同的网络,用于连接多个网段和多个服务器网际过滤

B.路由器用于网络层以上相同的网络,对转发路径进行选择。

C.各层均不相同的网络,对不同类型网络协议进行转换。

2、试比较网络互连设备网桥、路由器、网章协议变换器在对应协议层功能方面的主要区别。

A.网桥用于数据层以上相同的网络,用于连接多个网段和多个服务器网际过滤。

B.路由器用于网络层以上相同的网络,对转发路径进行选择。

C.各层均不相同的网络,对不同类型网络协议进行转换。

简述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分别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通信子网由两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即传输信道和交换单元。

传输信道也称为通信信道。

通信信道应包括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它是建立在传输介质之上的。

传输介质是指用于连接2个或多个网络节点的物理传输电路,例如,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信道(channel)是通信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包含发送信息、接收信息和转发信息设备。

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时,一

条物理传输介质上可以建立多条通信通道。

交换单元主要指通信子网总的各种中间设备。

通信子网负责整个网络的纯粹通信部分。

资源子网即是各种网络资源(主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的集合。

资源子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共享的软、硬件资源。

2、简述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网络协议。

这些协议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3、简述在何种情况下用路由器替代已有网桥。

答:

路由器执行的功能与网桥类似,例如学习、过滤及转发。

而不同的是,路由器具有内置的智能,以便研究网络交通及快速适应检测到的网络变化。

路由器工作于OSI模型网络7层协议的第3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能从包中解释更多的信息。

更适用于LAN与WAN联接大型网络。

4、经典加密方法主要使用了哪些加密技术?

答:

经典加密方法主要使用了3种加密技术:

(1)替换加密:

用一个字母替换另一个字母。

这种方法保留了明文的顺序,可根据自然语言的统计特性(例如字母出现的频率)破译。

(2)换位加密:

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排字母的顺序。

计算机网络需要哪几方面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安全性:

(1)保密性:

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包括显示、打印等,也包含暴露信息存在的事实)。

(2)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

(3)可利用性:

具有访问要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得到密文

几种10Mib/s以太网的规范:

类型线缆型最大长度每个结点个数拓扑优点

10base5粗电缆500100总线适用于主干网

10base2细电缆18530总线价格最便宜

10baseT双绞线1001024星形易于维护

10baseF光缆20001024—适用于楼间联网

4.试说明TCP/IP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功能?

答:

TCP/IP参考模型将互连网分为4层,分别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这是TCP/IP模型的最低层,负责接收从IP层交来的IP数据报并将IP数据报通过低层物理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低层物理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互联网层:

互联网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传送。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

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目的结点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第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数据报的合法性,然后进行路由选择,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目的结点(本机),则去掉报头,将IP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相应的传输层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目的结点,则转发该数据报。

第三,处理ICMP报文:

即处理网络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问题。

TCP/IP网络模型的互联网层在功能上非常类似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

传输层:

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作用与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作用是一样的,即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定分组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