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97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白居易的美学观点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诗歌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

所谓“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

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

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

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

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

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说:

“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于是六义尽去矣。

”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

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

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白居易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

B.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

C.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D.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答案 D

解析 对照第二段“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

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可知,白居易并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

2.下列文学作品的内容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硕鼠》

B.《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C.《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D.《声声慢》(李清照)

答案 A

解析 依据“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判断。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创作不应该脱离社会生活。

B.白居易认为诗歌最重要的本质是“诗言志”,但他也没有忽略诗歌的另一特性:

抒情。

C.在白居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唐代的统治者都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从而有力地巩固了统治。

D.梁、陈时期的诗歌创作多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没有体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由第三段可知C项错误。

4.从第一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有哪些?

请概括出两点。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②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诗言志”决定的。

5.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②统治者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③批评梁、陈以来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杜甫在夔州

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

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鸟巢一般。

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

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竖立鸡栅……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

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

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城二首》之一)。

另一方面,给杜甫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

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

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

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

“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

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

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

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

他写《壮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传。

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作《八哀诗》,但它们只有历史价值,在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

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

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

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

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又在《解闷十二首》里说“颇学阴何苦用心”。

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词藻:

这好像又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了。

但杜甫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

这些诗里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不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可是这些宝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住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

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了分歧。

与此相反,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

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

他在这种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

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内容和思想上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三峡里山城的雄壮险恶,这说明诗人十分注重以恰当的文字形式表现作品内容。

B.“晚节渐于诗律细”“颇学阴何苦用心”,说明杜甫晚年作诗时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功夫。

C.杜甫的一些注重音节与词藻的诗使读者迷惑与陶醉,以至于翻来覆去地诵读也难以知道诗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D.“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在老病时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责任,质朴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品格。

答案 C

解析 原文“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

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是说读者读诗时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7.下列对影响杜甫创作的因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山城夔州雄壮险恶的山川。

B.夔州人民贫富之间巨大差异的生活。

C.与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动荡。

D.把一部分精力用于雕琢字句、推敲音律。

答案 C

解析 “生活动荡”错,应是“生活平静”。

8.第四段说杜甫“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你认为“变”在何处?

这一改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请依据文本加以阐述。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在注重雕琢字句和推敲音律上,这从他创作的《秋兴八首》和《诸将五首》以及指导儿子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词藻上可以看出。

(2)诗歌中触及社会实际问题的内容被蒙盖在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里,使后来的读者迷惑陶醉于诗的形式而忽略了它的内涵,这反倒不如《写怀》《宿江边阁》这样质朴的诗歌亲切感人。

9.从文中看,杜甫在夔州时的诗歌创作题材上具有哪些特色?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的诗歌颂夔州美丽的山川景物,如《上白帝城二首》;②有的诗歌反映人民生活的苦难,如《负薪行》《最能行》等;③有的诗歌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还有一些诗歌怀念友人,如《壮游》《八哀诗》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 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

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B.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C.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D.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答案 B

解析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河北”“国”“身”等作出判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孤:

古代王侯自谦之称。

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

B.孝廉:

汉代开始,地方长官按期向中央推举各科人才,分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

C.僭号:

一是指冒用帝王的称号,二是指超越本分的封号。

文中是第一个意思。

D.执事:

管事的人。

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在文中可译为“您”。

答案 D

解析 “表示尊敬对方”错,在本文中不是对对方的敬称,而是指朝廷统率军队的主管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操一直以来的志愿是做一个好太守,好好搞政教来建立名誉,因此他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却因豪强权贵的嫉恨而辞官。

B.曹操辞官还乡后,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准备秋夏时读书,冬春时打猎,曾一度产生老于荒野、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C.收编了黄巾军的三十多万人后,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自己也当上了宰相。

他认为,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愿望。

D.曹操主动提出辞退三县的封地,但绝不放弃兵权。

他这样做,既是为子孙打算,考虑到自己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又考虑到自己垮台后国家会有颠覆的危险。

答案 A

解析 “一直以来”错,文中的意思是“年轻时”;“因豪强权贵的嫉恨而辞官”错,应是“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

(得分点:

“图”“清”“举”,句意)

(2)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得分点:

“更”“过”,表原因的判断句,句意)

14.曹操表明自己不能把兵权交付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

参考译文

我刚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

因而为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

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

所以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学舍,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

但是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

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

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

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

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

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

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

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

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

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

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

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我之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

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啊。

为什么呢?

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

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得不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迫不得已啊。

先前,朝廷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

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而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

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

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两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 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 ①《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重振专权,莫有至者。

《秋兴八首》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了长安的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颈联是诗人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答案 A

解析 “闻道”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而不是“强调事情并无依据”。

16.本诗尾联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的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

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的家园之思。

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的家园之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

大概看来它(    )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    )、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信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几乎  变换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几乎 变幻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C.可能 变换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D.可能 变幻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答案 A

解析 几乎:

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可能:

表示估计,不很确定。

变换:

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变幻:

不规则地改变。

浑然天成: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相得益彰:

互相帮助,互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