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5763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

  重庆四十九中学夏永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教师:

夏永

时间:

二○○一年八月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特拟订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在上学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本期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字词积累能力;

二、培养学生能运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课文,能注意阅读效率,能基本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出作者的行文要点;

三、鉴赏一定篇目的古典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为以后的高考和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学期安排五次以上的听说课,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本期的写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情真实健康,故而要求学生能恰当的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作文。

六、要求学生在课余背诵本学期要求的古诗文40首以上。

七、本计划可根据年级和学校教学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八、教学进度表附后。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安排备注

第一周9.3-9.7第一单元

第二周9.10-9.14第一单元以及练习

第三周9.17-9.21第二单元

第四周9.24-9.28第二单元以及练习

第五周10.1-10.6国庆放假

第六周10.8-10.12第三单元

第七周10.15-10.19第三单元以及练习

第八周10.22-1026半期考试

第九周10.29-11.2第四单元

第十周11.5-11.9第四单元以及练习

十一周11.12-11.16作文以及听说练习

十二周11.19-11.23第五单元

十三周11.26-11.30第五单元

十四周12.3-12.7第六单元

十五周12.10-12.14第六单元

十六周12.17-12.21期

十七周12.24-12.28末

十八周12.31-1.4复

十九周1.7-1.11习

二十周1.14-1.18

第一单元诗歌

一、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的

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2、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的精妙构思。

3、品析词中的词语,了解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来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情怀、抒写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的;

2、分析词中的重要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朗读或者背诵《沁园春·雪》

2、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1)、词牌

(2)、词的发展史

二、背景分析介绍

1、本词写于1925年;

2、“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3、毛泽东和湖南农民运动

三、朗读背诵课文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四、分析作品的立意

1、思考:

中国古人一提到秋,总是伤感、寂寞无可奈何居多,为什么这首词里面的秋景图画如此绚丽多姿?

2、作者随后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问题,秋景和它的关系是什么?

3、讨论:

作者这首词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五、讨论作品的语言特色

形象、精当、极富表现力。

六、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指名学生小结课文的内容;

2、结合《沁园春·雪》,说一说“沁园春”这一词牌形式上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看(写景):

(远)峥嵘

染正茂(意气)

方遒

争(近)问:

谁主沉浮忆:

记: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动击(仰)指点

激扬(言行)

翔(俯)粪土

第一单元诗歌

二、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的现代诗歌,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了解新诗的历史,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象征。

教学重难点

1、对现代诗歌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赏析诗篇所蕴涵的深沉的思想感情,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章法整齐、讲究格律、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再别康桥

——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

一、课前引入

1、背诵《沁园春·长沙》

2、简介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二、背景介绍

1、关于《再别康桥》诗写作时间和缘起的几种说法

2、关于新格律诗

3、关于徐志摩和闻一多

三、新课学习

1、示范朗读或听配乐朗读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呢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学生齐读

3、学生分小组讨论:

这两首诗歌的线索分别是什么?

4、逐节朗读诗歌,分析归纳相应的内容

四、诗歌鉴赏

1、这是两首韵律优美的抒情诗,请你分析它们的押韵的特点,并划分出每一句诗歌的节奏。

2、这两首诗的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的意境其实是相同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表现在什么地方?

4、体会《再别康桥》的意境的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5、《死水》的寄托和象征

6、《死水》反讽手法的运用

7、《死水》绘画美的语言色彩(新月派诗人的新诗主张: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五、小结和课外迁移训练

1、指名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再别康桥》的韵律在意境的营造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中的那淡淡的忧伤主要就是通过韵律来传达的,请你借鉴这种写法,写一首20行左右的抒情诗。

3、课后学习几首徐志摩的诗歌

“起造一座墙”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拜献

山,我不赞美你的壮健,海,我不歌咏你的阔大,风波,我不颂扬你威力的无边;但那在雪地里挣扎的小草花,路旁冥盲中无告的孤寡,烧死在沙漠里想归去的雏燕,——给他们,给宇宙间一切无名的不幸,我拜献,拜献我胸胁间的热,管里的血,灵性里的光明;我的诗歌——在歌声嘹亮的一俄顷,天外的云彩为你们织造快乐,起一座虹桥,指点着永恒的逍遥,在嘹亮的歌声里消纳了无穷的苦厄!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一棵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愁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雨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第二课时我爱着这土地

赞美

一、课前引入

1、背诵《再别康桥》和《死水》

2、指名复习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二、背景介绍

1、关于作者艾青和穆旦

2、关于诗歌的境界和意象

三、新课学习

1、示范朗读或听配乐朗读

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我爱着这土地》的写作背景——1938年的抗日战争

4、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歌的内容大意

5、思考讨论(分小组):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的含义是什么?

6、鉴赏要点:

(1)、写实和象征交织

(2)、强烈的抒情色彩

7、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赞美》诗的结合赏析,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进行讨论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学习。

四、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2、上节课布置新诗写作的朗诵比赛

第一单元诗歌

三、中国当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的当代诗歌,培养学生对当代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解新诗的历史,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象征。

教学重难点

1、对当代诗歌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人们如何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寄寓在鲜明的意象之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山民

一、诵读提示

1、舒婷诗歌的语言节奏美

2、《山民》诗歌的纯客观叙述性语言

二、写作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的发展

2、朦胧诗的特点

三、内容鉴赏

(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讨论诗歌的内容:

贫困、落后的历史——人们的希望——祖国的新形象——我与祖国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2、作者意象的新颖:

从不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

(二)、《山民》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齐读

3、分小组讨论:

在诗歌中,“山民”的代表意义是什么?

四、迁移思考:

1、怎样理解评价《山民》?

2、《山民》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第二课时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课前引入

回顾朦胧诗的特点

二、写作背景

1、梁小斌的作品的风格

2、韩东与诗坛上的“后新潮”

三、内容鉴赏

1、自读分析《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的平静与平凡(重点品赏秋天的自然)

2、自读分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内容大意(注意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鉴赏几首朦胧诗

倔强邵燕祥

从地狱出来,便不再有恐惧,如摒绝了天堂,也便永远不回去。

——要这一股倔强劲。

------1947年12月(原载北平《经世日报》)

夜光杯

有朋友从酒泉来,赠我一对夜光杯。

哪儿能得这样的美酒——使我燃烧而清醒不醉?

1956年(诗集《为青春作证》)

嫉妒

一棵树看着一棵树恨不能自己变成刀斧一根草看着一根草甚至盼望着野火延烧

1982年8月21日(诗集《岁月与酒》)

断句

走在秋天的田野上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1987年2月23日(诗集《也有快乐也有忧愁》)

拟哈姆莱特

是人?

是畜类?

这还是一个问题

1986年元旦(诗集《也有快乐也有忧愁》)

第三课时诗歌朗诵会

要求:

1、精心准备,挑选最受感动的诗歌来朗诵

2、用普通话

3、能写诗的最好是自己写的,可以模仿

4、作为一次平时考试

对门

生活周刊1989.7.2

王杰平中国

对门是门我喜欢对门如喜欢一本书你的对门也是门无意间对峙了两种意象我常常开门随即重重关门音量很大那是故意的如你雨天出门有一天我开门终于忘了进门吃惊是依然的如那小孩叫你一声妈妈是依然的从此夜变得冗长我的门与我的对门似两张嚅动的嘴唇就这样一住就是几年

单人牢房

莲子

珍藏我从不打开紧锁的心房那是一个苦涩而甜蜜的百宝箱所有的早晨和夜晚所有的琴声和欢唱都在里头珍藏我知道记忆在沉默里才不会褪色思念在孤独中才能生长我不祈求我的呼唤引起寂寞的心声也不希望我的等待兑付最初的梦想我只愿一个默默的故事在黄昏摇起轻柔的铃铛在我们违心告别之后岁月再洗印出我的一颦一笑一忧伤秘密树叶跟我一起呼吸露珠跟我一道赛跑它们知道我前世就已将你跟定虽然你自己却无从知道你遗落的光明我一片片收藏凭借它们我一直闯进你的微笑这是值得封存一个世纪的秘密我不会登上山顶向世人宣告当我将星星一只只放飞在你的眼前你却被我的突然到来吓了一跳你不明白我怎能闭着眼睛穿过黑夜密密的丛林将你找到你和我早晨是颗巨大的泪滴记载我无望的追寻从旭日东升的海面出发我追你没入夕阳西下的群峰我已变成你孤独的身影我已变成你漂泊的命运虽然你的世界只赋予我梦想却不赋予我爱情推声嘶力竭的我入万丈苦海你唯一的权利是你的冷酷判满身伤痕的我服无期徒刑我唯一的罪过是我的痴情我的徒劳是你徒劳的结局你的无奈是我无奈的延伸我注定追不上你飞逝的脚步你注定逃不出我多雨的眼睛频频拒绝里,老了你的微笑苦苦追寻里,荒了我的青春黑夜写下你我的故事一场无始无终的战争

就这样

蓝天中国

就这样偷偷地将你的名字写在纸上像是写在天上又被笔迹的云涂去了就这样偷偷地将你的名字写在桌角像种子撒在垄台又被手指的风拂去了就这样偷偷地将你的名字写在手心然后攥成一只拳头一个封闭的小屋深深地藏着你等我放你出来时请不要怨恨每个少女的心中都是这样藏过自己爱慕的人

《时代青年》高天星

遥远的友情思念迢迢,山高水远,友情,遥望在风景线。

人人都有自己的春夏来冬,友情是四季高扬的风帆。

一曲炽热的友情交响乐,人与人之间甜美的和弦;常相思、常相忆、常相知,伴心海的春潮律动、回旋……尽管人生风雨如盘,尽管人生要承受艰难磨难;生命之旅不能没有色彩,花开岁月追求的应是奉献。

奉献需要友情相扶相伴,色彩靠友情方能织成花环;甜美的友情属于甜美的人生,似彩虹系在你我他之间!

晓雪

星星与晨雾星星挂在天上,又高又远,它才那么闪光。

晨雾飘在湖上,朦朦胧胧,它才令人神往。

你远在海角天涯,总是见不到,才倍加令人怀想。

也许,幸福就在于:

不断的追求与等待,不停的向往与盼望。

《光明日报》我的人生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

信念告诉我的人生:

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

无愧无悔才是人生:

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

愿我们永远像两个孩子愿我们永远像两个孩子,用好奇的眼睛望着世界。

望着炊烟、小鸟,和欢跳的小溪。

愿我们永远像两个孩子,用心中的歌声赞美人间。

赞美纯洁、善良、和季节般的诚实。

愿我们永远像两个孩子,你痛苦的时候,我用阳光的语言告诉你:

天空多么晴朗。

我忧郁的时候,你用鲜花的声音告诉我:

人生多么美丽。

让我们永远说:

阳光和鲜花是我们的!

《徐志摩抒情诗》徐志摩

难得,夜这般的清静,难得,炉火这般的温,更是难得,无言的相对,一双寂寞的灵魂!

也不必筹营,也不必评论,更没有虚矫,猜忌与嫌憎只静静地坐对着一炉火,只静静地默数远苍的更。

喝一口白水,朋友,滋润你干裂的口唇;你添上几块煤,朋友,一炉的红焰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人们方始珍重难得的炉薪;在这冰冷的世界方始凝结了少数同情的心。

余光中中国

天问水上的霞光呵一条接一条,何以都没入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一盏接一盏,何以都没入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一天接一天,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把我接走的,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与永恒拔河输是最后总归要输的连人带绳都跌过界去于是游戏终止——又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但对岸的力量一分神也会失手,会踏过界来一只半只留下脚印的奇迹,愕然天机唯暗里,绳索的另一头紧而不断,久而愈强究竟,是怎样一个对手踉跄过界之前谁也未见过只风吹星光颤不休剩我与永恒拔河

你的名字

纪弦中国

用了世界上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烯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呵呵,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缪斯走了……”

●〔苏〕阿赫玛托娃

○陈耀球译

缪斯走了,踏着一条秋天的、陡峭的羊肠小路,一双黝黑的脚沾满了大颗大颗的晨露。

我久久地向她恳求和我一起等到冬天再走,而她说:

“你怎能在这里呼吸?

这里可是一座坟墓。

”我本想送她一只鸽子——笼子里最白的那一只,可是这小鸟已经自己随着我的俏丽的客人飞去。

我默默地望着她的背影,我爱的就是她一个人,天空那一道道彩霞,像是她的国土的大门。

故土

●〔苏〕阿赫玛托娃

○乌兰汗译

我们不把它珍藏在香囊里,佩在胸前,我们也不声嘶力竭地为它编写诗篇,它不扰乱我们心酸的梦境,我们也不把它看成天国一般。

我们的心灵里不把它变成可买可卖的物体,我们在它的身上患病、吃苦、受难,也从来不把它挂念。

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套鞋上的土,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它是牙齿间的沙,我们踩它、嚼它、践踏它,什么东西也不能把它混杂。

可是,当我们躺在它的怀抱里,我们就变成了它,因此,我们才如此自然地把它称为自己的家。

十月2019.2落叶●赵迤

终于解脱了寒风欺凌困扰,投归于根坦然无言的怀抱;将难离难舍的情怀和孤寂,留给了曾相依为命的枝条。

未曾辜负过根默默的托付,去呵护花的色彩果的丰饶;难为了根执著的撑持滋养,到头来却只能以残躯相报。

翠绿成荫常迎着晨光微笑,历尽风霜终究会焦黄苍老;并未刻意追求生命的价值,何必计较今生今世的辛劳。

芸芸众生,万籁不绝喧闹,茫茫宇宙,一叶何其渺小;春来冬去,梦幻生息延绵,地久天长,我自零落飘摇!

(王兆禹摘)

雨落●张奇斌

此刻,我的血液与空灵融合汇成律动柔美的雨露星星缀我,月色洗我,阳光暖我我要将一切在纯净中赤裸思念的目光找到高贵的颜色把多情的音符缀满寂寞我的微笑是铁的微笑我的影子在烛光中消磨我要用飓风的马车追赶在拂晓前走出影子的漩涡我要用心声唤绿每一片诗叶让思想在雨露的滋润中深刻

第一单元诗歌

四、外国诗四首

教学目的

1、体会外国诗歌象征性强、形式优美、哲理深刻、形式鲜明的特点;

2、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对外国诗歌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对比中外诗歌在表达意象方面有何异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致大海

一、背诵检测引入新课

二、普希金简介

三、示范朗读或者听读录音课文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

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

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四、学生齐读

五、各自诵读,诵读提示:

全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六、鉴赏要点(师生共同讨论)

1、作者借助大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2、全诗浓烈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诗人和大海的关系是什么?

七、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指名学生小结

2、课后迁移:

怎样品诗和写诗评

(1)、培养读诗的兴趣,由兴趣上升到品诗

(2)、尽量结合背景材料,分析诗篇的多义的内蕴和主旨

(3)、诗评,要揭示诗歌的主观情怀与客观意蕴

第二课时孤独的收割人

一、课前引入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写作背景

华滋华斯简介

三、诗歌的内容大意

1、第一节:

收割女的孤寂

2、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