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376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docx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

华东师大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克,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克

B.0.6克

C.0.8克

D.0.9克

2.如图所示,以下实例所例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

A.

船在水的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

B.

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C.

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

D.

当杠铃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小科同学用动滑轮拉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的重力为G动。

在提升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速度大小保持v不变,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一直是(G物+G动)/2

B.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至少为(G物+G动)v

C.在提升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小科拉绳子的机械效率为G物/(G物+G动)

4.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A.

B.

C.

D.

5.关于下图中四个实验操作及评价正确的是()

A.图甲:

取药液时挤入空气

B.图乙:

木条炭化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

C.图丙:

能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图丁:

鉴别硝酸铵时闻气味

6.下列方程式不符合变化事实的是()

A.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C.金属铝防腐蚀的原因:

4Al+3O2=2Al2O3

D.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2Cl3+3H2O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8.如图所示的各个过程中,有关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B.蹦床运动员从高处下落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势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

C.滚摆上升的过程中,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热气球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9.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

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³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³W

10.以下四种溶液:

①MgSO4②NaOH③CuSO4④KCl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11.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

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酸雨呈酸性的原因:

CO2+H2O=H2CO3

B.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2Fe+6HCl=2FeCl3+3H2↑

13.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

C.

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可以区别开硬水与软水

B.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蛋白质与化学肥料碳酸氢铵都含有C、H、O、N元素

D.煤、石油、氢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15.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二、填空题

16.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_________。

①液氧;②过氧化氢(H2O2);③氧化铁;④高锰酸钾(KMnO4);⑤冰水混合物;⑥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

(2)硅烷(SiH4)与甲烷的性质具有许多相似性,如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Si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17.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各个校园.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钾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那么,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19.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

(1)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容易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课堂上老师做了其中一个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3mL氯化铁溶液,然后滴加1~2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共享单车不仅为出行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健康,环保,近来风靡全国,走向世界。

(1)在通过很长的下坡路段时,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因为长时间刹车会使刹车片的_____能(填能量形式)明显增大,容易损坏刹车片。

(2)如图为单车的车篮子示意图,BAC可视为一个杠杆。

若以A为支点,物体放在篮子中心C点,则紧固螺丝B处对篮子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_____(选填“F1”、“F2”或“F3”),己知AC长12厘米,AB两点距离6厘米,当车篮子载物为5千克时,B处受力大小至少是_____牛。

(车篮子重力不计)

21.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

(2)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2.用大于,小于,等于填空   

(1)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________开始时水的温度   

(2)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20℃熟石灰的溶解度________50℃熟石灰的溶解度   

(4)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溶质质量________  原浓盐酸中溶质质量.

2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________ 

2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如图所示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2)铜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___________。

(4)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某废液中含有ZnCl2、FeCl2和CuCl2,要从中全部回收金属铜.我们可先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再往滤渣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25.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重力0.06倍。

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拉力的做功功率为________W。

 

三、探究题

26.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米/秒)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0

1450

E

0

4900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铁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______次敲打声。

27.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

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A

3

6

10

B

30

90.9%

(1)在表中的

A.B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得出结论后小明进一步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于是用另一滑轮组做了第四次实验(如图乙)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4

2

5

1

15

66.7%

比较实验1和实验4,小明发现虽然所挂钩码相同,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同,这是因为两次实验所用滑轮的重力不同,于是小明得出另一结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力有关.但小华认为小明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还不够合理.请简要说明小华的理由:

.

28.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高温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