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344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docx

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江苏先锋塑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

生技部编码:

6.3

设备管理规定

批准日期:

2013-3-1生效日期:

2013-3-1

编制:

李春审核:

杜凯批准:

欧世明

0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机械设备管理,明确管理职责,提高装备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为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经济效益服务。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所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2职责

2.1生产部机械设备管理职责

a.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b.提出年度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目标,指导生产车间设备管理工作;

c.编制公司的年度机械设备购置计划,并组织实施;

d.负责设备固定资产的帐、物管理,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帐、编号手续,做到帐、物清楚,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e.负责公司内部机械设备的调配;

f.不定期检查、监督生产车间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和大修情况;

g.按时收集机械设备保养计划和完成情况报表,做好统计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工作,及时、准确地报出各种统计报表;

h.办理机械设备购置费审核和核销;

i.组织对拟报废设备的检查审定工作,并办理机械设备的报废手续;

j.负责机械设备事故的管理工作,组织重大机械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2生产车间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a.贯彻执行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的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规定;

b.不定期检查、监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和大修情况;

c.编制机械设备月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d.按时、准确填报机械设备保修计划完成情况报表;

e.负责机械设备申请报废前的检查工作,对应报废的设备提出报废申请;

f.组织一般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配合公司对重大机械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3专(兼)职机械设备管理员职责

a.贯彻执行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规定;

b.检查、监督在用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的配置情况、设备状况和使用、维护情况。

协调好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的关系,防止拼设备的短期行为,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c.指导、检查操作人员正确、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d.检查机械设备短期停滞期间的安全防护情况;

e.完成领导交办的现场其他有关设备管理工作。

3工作程序

3.1机械设备购置管理

3.1.1按照公司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总体要求,公司每年必须做好机械设备规划、选型、购置、验收及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

装备规划要以公司生产计划和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需要制定。

生产部年底根据生产需要编制下一年度《年生产机械购置、更新计划》。

3.1.2机械设备选型,要考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要求,应采用技术先进、高效低耗、经济耐用、安全可靠、有利于环保、方便维修以及便于管理的机械设备。

3.1.3重要的、新型的或投资较大的机械设备的购置,应在分管经理的主持下,生产部会同经营计划、财务、技术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生产部组织拟购置重点设备的考察工作,收集设备的资料和各种技术参数,为公司决策提供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并由公司领导例会研究决定。

3.1.4机械设备购置、更新计划,经公司批准后由生产部组织实施。

a.生产部组织生产车间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商务谈判,并签订设备的购置合同;

b.设备的购置合同应包括保修、保用、保赔条款。

3.1.5生产部组织新购重点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工作,对验收、调试过程进行监控和把关。

3.1.6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新购设备的实物和技术资料验收,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

3.1.7新购置设备按照合同约定验收。

a.验收包括随机资料、设备本体、附件、工具和配件的数量点收,外观检验和质量性能检验;

b.对于验收中发现的损坏或不合格情况,视程度轻重采取更换、修理等措施。

对配件短缺、技术资料不全的应列出缺项清单及时向供货厂家索取;

c.设备性能的验证和随机资料、设备本体、附件、工具和配件数量的点收。

3.1.8安装调试包括设备的试运转和负荷试车。

安装调试过程中要做好试运转记录。

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车间主任要及时督促设备维人员进行修理和更换。

涉及索赔的按合同约定提出书面索赔资料报供销部,由供销部组织进行索赔。

3.1.9未经公司批准,擅自以自筹资金等名义购置机械设备的,除当事人要作出书面检查外,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同时按设备原值的5%予以罚款(领导3%、经办人员2%),罚款由责任单位从个人工资中扣除,全额上缴公司财务部。

3.2设备的资产管理

3.2.1凡为生产装备的机械设备、车辆、仪器、仪表,使用年限在二年以上,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均为固定资产。

3.2.3机械设备按国资委《固定资产目录》结合我公司机械设备实际分为7大类:

大类号名称

14气体压缩机

33生产机械

46其他行业专用设备

53运输机械

60电机

74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

76专用仪器仪表

3.2.4机械设备编号由两节号码组成。

第一节用六位数字表示,前二位数字表示大类号,第三、四位数字表示中类号,第五、六位数字表示机械名称;第二节用三位数字代表实物的顺序号,由生产部统一编号,不得自行编号。

3.2.5根据机械设备的作业性质和重要程度划分为A、B、C三类。

A类设备:

价值较高、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

如冲床、剪板机、、焊接设备、切割机等;

B类设备:

介于A类和C类之间,如气泵等;

C类设备: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而且价值不高的普通机械。

如冲床、试验设备等。

3.2.6生产部分别建立《机械设备台帐》。

设专人管理,做到帐目清楚,内容完整、准确。

属于固定资产范围内的机械设备都要统一编号、喷号。

3.2.7设备折旧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凡属固定资产范围内的机械设备,应按规定提取折旧基金。

折旧基金上缴公司,由公司统一安排,用于全公司设备的购置和更新。

3.2.8机械设备报废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可以申办报废手续。

a.已达到使用年限,且丧失使用价值的;

b.磨损严重,基础件损坏,再进行大修理已达不到使用和安全环保要求的;

c.技术性能落后,无安全保障,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d.地方交通部门、建设部门不准许使用的;

e.因意外灾害或事故使主要结构和总成备件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或一次性修理费超过现值一半以上的;

f.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3.2.9已达到报废条件的机械设备,应及时办理报废。

机械设备的报废程序:

a.生产部对拟报废设备逐台进行实物和档案的核查,确已达到报废条件的报分管经理审批;

b.经批准报废的机械设备由生产部统一组织评估并做回收处理,处理款项上缴公司财务部。

生产部回收报废的机械设备后,向原设备生产厂家出具回收单,生产部依据回收单办理报废注销手续;

c.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原则上不准使用,特殊情况需临时使用的必须经过认真修复和技术鉴定,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和主管领导鉴定方可,起重设备和涉及安全健康与环保的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不得擅自转让和使用。

严禁车间管理设备负责人进行自行处理。

3.3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3.3.1机械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实行专人负责和机长负责制,做到台台机械有人管。

多班作业的机械设备,要实行交接班制度。

3.3.2操作人员要做好日常维护和季节维护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或机械设备在非完好状态下“带病”作业,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

3.3.3属于十六大类范围内的机械设备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其他设备视重要程度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是否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3.3.4特种设备的操作必须由具有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作业前须依据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资料编制操作方案,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组织操作。

设备安装后须进行自检,并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检测合格,发放检验合格证后方准使用。

3.3.5特种设备必须按规定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检测合格,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3.4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3.4.1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和修理的目的是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恢复技术性能,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定保养三种。

a.例行保养:

指设备在作业前,运转中、作业后所进行的“清洁、检查、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和更换少量易损件”,由操作人员实施;

b.定期保养:

实行二级保养制

(1)一级保养:

除进行例行保养外,以润滑、紧固为重点,并检查各部油面,清洗三滤装置(机油、燃油、空气滤清器),由操作人员实施;

(2)二级保养:

除进行一级保养外,以检查、调整、更换易损零件为重点,必要时解体清洗检查,消除内部隐患,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由专业人员、专业修理厂实施;

c.特定保养:

主要包括走合期保养、换季前保养、转移前保养。

(1)走合期保养:

指对新购、大修后的设备在走合期进行的保养,应按不同设备的具体要求执行,由操作人员实施;

(2)换季前保养:

指入夏、入冬前对设备进行的保养,主要是更换适应本地区、本季节的燃油和润滑油,由操作人员实施;

(3)转移前保养:

大型设备转移前结合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一次二保,由专业人员、专业修理厂实施。

3.4.2保养计划的编制、实施。

a.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应有计划的进行。

负责编制机械设备月保养计划,将《设备修理计划》报生产部。

b.严格按保养计划实施,实施后报生产部。

若因极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进行的,应列入下月保养计划,并说明原因。

c.机械设备的保养必须保证其保养质量。

保养应严格按规定的作业项目和工艺流程进行。

d.生产部不定期对各机械设备状况进行检查。

3.5机械设备的维修

3.5.1机械设备的维修分整机大修、项修、小修三种。

其中整机大修和项修均属设备大修范围。

小修是机械设备运行性修理,主要消除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局部损坏,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3.5.2机械设备维修发生的费用要及时进入生产成本。

3.5.3质检部根据大修理条件及设备实际状况编制下一年度《设备修理计划》。

报公司分管经理审批,批准后列入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3.5.4为保证大修理计划的完成,生产部不定期对机械设备大修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掌握大修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3.5.5公司下达的年度大修理计划,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到指定的具有资质的专业修理厂委托大修。

a.设备送修时,送修单位和承修单位必须签订维修合同。

维修合同应对修理工期、修理质量、验收标准、保修服务以及结算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b.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大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c.设备大修完成后,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大修的设备组织检查验收,对大修质量是否达到了维修合同的约定和大修理出厂技术标准要求进行鉴定。

3.5.6验收合格的大修设备,按原出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走合期考核,并记录走合期情况。

3.5.7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索取、核对修理厂提供的备件消耗清单、费用清单和出厂合格证。

3.6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

3.6.1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机管部门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有重要管理责任。

各级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要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

3.6.2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安全装置必须齐全有效,符合要求,操作和维护人员应当经常检查安全装置,对故障、损坏和动作失灵的安全装置要及时修复和更换。

3.6.3凡因指挥不当、操作失灵、违章作业、保养不良、修理质量低劣或管理不善导致机械设备发生非正常损坏者均属机械事故。

a.直接经济损失值在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为一般事故,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