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87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docx

如何做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

如何做好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今年很幸运的通过了山东省考笔试,申论成绩76分。

在公考的复习过程中走了些弯路,也有一些体会,希望在这里跟各位公考达人分享下我对申论的一些理解,尤其是在听完课程之后的一些感悟。

听课之前对申论基本没什么了解,也不愿花心思在申论上,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较差,而且最害怕的就是作文,一看见就头疼。

当时想好好复习行测,申论最后看看热点突击一下就差不多,复习也提高不了多少。

 听完课程之后就不由的后怕,如果真的按照之前的想法去复习的话,估计大多数情况就是真的炮灰,因为之前对申论的认识的确有很大的偏差。

下面分享下申论课程的浓缩的内容。

第一,热点并非重点,方法才是王道。

现在有很多人问我复习申论的经验,问我看了什么热点,怎么看热点,是不是考试前自己压中了热点。

大部分人的确对申论一知半解,认为热点复习很重要,其实并非如此。

现在热点太多了,看也看不完,看完了也不一定在考试的时候用上。

上课的时候老师给看了一些官方的评分标准,要点都是从材料中可以找到的。

要想拿到高分,应该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取出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要点组织一起才是王道。

第二,背范文非明智之举,吃透材料才能高分。

以前不会写文章,觉得应该去背些范文,但是这是一个误区,幸好没背,因为写最后一篇文章的时候也要依据材料,如果背诵范文套用的话会得分很低。

但是一些政府机关常用语还是应该好好的去读一读,找找感觉,不然写的时候会较学生气。

我读了些评论员文章,人民网,新华网的,都比较不错。

在用的时候根据材料加上一些规范表述,可以顺利拿下!

第三,卷面务必整洁,“表面工作”不可少。

卷面就如同一个人的脸面,尤其是现在电脑阅卷,卷面整洁更加重要。

同样的内容,如果卷面不整洁最多可以影响5分左右,5分可以往前提好多名次。

平时练习的时候用下格子纸,养成习惯,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公务员考试必读:

历年申论真题复习的必要性

长知识技能。

众所周知,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首要乃至“唯一”依据。

如果把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视为一个“黑箱”的话,那么已经出现过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则为考生提供了命题者的思维是如何演绎的最佳样本。

显然,对真题的练习是无法穷尽的,即使仅仅是阅读真题,就可以为考生备考增长大量鲜活知识,而这些知识都可能在下次公务员考试中得到运用。

这是因为,公务员考试近二十年来,国家级、省级各类公职人员选拔考试累计数百场/次,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热点话题都已经被考过了。

这意味着,命题者想完全跳出过去曾经考过的题材几乎不可能,不过是角度出新,结合中央最新政策而已。

因此,熟悉真题曾经考过的题材就为下次“遇见”真题中类似的题材做好了准备。

不仅如此,真题的材料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组织的题材,其信息含量极为丰富,与考生平时积累、“乱枪打鸟”的阅读资料、收集热点信息相比,更像压缩饼干,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比如,最近,重庆卫视立志打造“红色”频道,引发了各界热议,不同的声音也不少,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呢?

请看:

2010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这一年考的是“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凝聚了党心民心,发展了当地经济,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属利国利民之举。

这就为我们如何看待“红色频道”奠定了基调,“红色频道”弘扬了主旋律,顺应了人民群众反“三俗”、反“恶搞”、反广告泛滥、甚至“娱乐至死”的呼声。

不仅如此,2010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还有一道题,即第一题,要求对“红色”的内涵进行解释,这样的设问完全可以再次出现。

考生不信,请看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就是网络问题,其中有一题就是问考生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几乎完全一样的设问在2009年天津、陕西、湖北联考题中就出现了,还是第一题,即要求指出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又如,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出现的现代雷锋“郭明义”则为考生在道德先锋方面提供了最新事例,可以作为论证的“时尚”论据。

再比如,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题材是低碳经济,在我国当前低碳经济方兴未艾,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再次命题毫不稀奇,从考题里就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低碳经济的知识。

拓展视野。

正如文章《申论应试必杀技:

答其所问说审题》中提到的,审题技能本身需要反复练习,要看出命题者的意图,分析出考题究竟是考查什么,是概括?

还是分析?

还是对策?

写一篇什么文章?

策论文、政论文、评论文?

通过阅读、练习真题就可以看清命题者命题设问的各种方式。

如2010上半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真题最后一题作文题:

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

这是一篇什么文?

政论文还是评论文?

写成政论文是可以的,分别按照题目中“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三方面展开论述,谈健康对上述三方面的重要性,结尾处提出实现健康的办法(篇幅约10%-20%),是可以的。

不过,写成政论文,难度较大,论证过程容易虚浮、空洞。

写成策论文可以吗?

也可以,只不过一定要围绕主题。

题目中涉及的“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三方面都是要解决好“健康”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要明确传递给阅卷老师“没有跑题”的信息,就必须在“为什么”部分把三方面原因讲充分,可以占文章篇幅的30%,然后再去根据材料题解决“健康”问题的对策(约占篇幅的40%),那就驾轻就熟、顺理成章了。

  再比如,2010江西省公务员考试题最后一题,以“红色旅游·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考生可能会对这种并列式的命题发懵。

其实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最后一题作文就是“真情·真心·真话”,要求围绕领导干部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见过那道题,2010江西这道题就不会那么为难了,不过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展开罢了。

  忆精义。

老师授课的时间是短暂的,只有强化练习才能真正把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比如,材料中出现领导人讲话、中央文件往往包含中央态度、立场和举措。

请看2010年吉林公务员考试题,材料最后就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作为附加材料。

这一部分看似附件,却揭示了材料的中心思想,属于材料的“内核”。

这样的材料设置出现在2009重庆、辽宁、福建、海南公务员考题中,材料最后附上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文件。

看到这样的命题,如果考生能够想到老师讲过的方法、技巧的精义,才算真正达到了练习的效果和目的。

否则,处于一种“不思”的状态,不把老师讲过的方法用到练习中去,练习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五大常见问题

  国考笔试大战在即,相信部分考生已经对申论进行了完备的复习,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会有一部分考生,现在依然处于迷茫状态,在申论考试作答中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

中公教育专家依据最新研发现,由于考生在申论作答中出现阅读不规范、归纳概括不到位、分析思路不清晰、对策的质量不高、议论文写作没有思路这五大问题,造成了申论得分不高的现象。

在此,我们就针对此五大问题来答疑解惑,为考生查缺补漏。

相信在最后几天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本文的突破技巧加强练习,在申论作答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轻松取得高分。

  问题一:

阅读不规范,阅读太“沉重”

   当前,考生普遍存在阅读不规范,阅读太“沉重”的现象。

所谓阅读太“沉重”是指考生阅读给定材料时,同时兼顾阅读材料、把握逻辑关系、抓取作答要点、加工整理要点,考生一心多用,思维活动压力很大,最终导致这三项工作都没有做好。

反映在答卷上,就是考生总有要点遗漏的现象。

   突破技巧:

考生如果依然存在要点有遗漏的情况,这很可能是阅读不规范导致的。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规范的阅读流程应当按照如下步骤:

首先,审题,抓取题目中的作答对象,带着问题进入阅读过程,阅读给定材料是为作答题目服务,材料当中包含全部的要点,没有问题意识的阅读时盲目、抓不住重点的。

第二,阅读给定材料时,思考所读内容与作答题目的关系,根据作答题目的对象勾划相关字句。

第三,读完一则材料,及时眉批或在草稿纸上写明该则材料的观点,一个自然段可能反映不出一个要点,但一则材料足够反映出一个或若干个要点,因此把握要点要以每一则材料为单位进行,对并列枚举要标记数字区分。

第四,读完全部给定材料,根据眉批或在草稿纸上列举的要点,把握给定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逻辑关系对看清整个材料的脉络以及题目作答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考试大纲做出的明确要求。

考生按照以上四个步骤阅读给定材料,可以保证要点抓取不会出现遗漏。

  问题二:

归纳概括不到位,错把描述当概括

  归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情背后的道理,这背后的道理可能是操作层面的,可能是制度层面的,可能是意识层面的,可能是政府角度的,可能是企业角度的,可能是个人角度的,只有归结到“道理”的层面才算归纳概括到位。

很多考生只是在描述,比如:

为什么污染?

很多考生的回答是企业排污。

这样的回答没有归结到企业的利益驱动的意识层面上来,只是在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必然是不得分的。

  突破技巧:

归纳概括能力是考察考生的提炼能力,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那么考生在作答申论时,必须区分出什么是描述,什么是概括。

概括是一种归纳思维,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考生在加工整理过程中,脑子里要绷住一根弦:

不能单纯把给定材料中的事例进行描述和解释,要看到背后所蕴含的操作、制度、意识层面的道理。

如果仅仅描述原因、影响、对策,这还远远达不到归纳概括的高度。

但有的材料意在说理,可能已经把操作、制度、意识层面的道理讲明白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考生才能直接专用原文中的字句。

  问题三:

答题思路不规范,分析问题模棱两可,尤其以二、三小题最为明显

  很多考生一意孤行,看到哪里写哪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答思路很混乱,答卷上总是“一团”文字,没有条分缕析地说清楚。

其实考生心里对问题的答案是很明白的,只是表达不通顺。

这主要是考生答题缺乏思路所致,没有一个正常的逻辑顺序贯穿于整个答案当中。

作答混乱的后果是阅卷人没有耐心评判考生的最后结果,虽然要点都有,虽然归纳概括准确,但分数依然不高。

只有思路清晰,考生才能把问题说清楚,阅卷人才能把答案看明白。

   突破技巧:

正确的思路无非是围绕把问题说清楚展开的。

只要是分析问题,那首先肯定是说出问题是什么,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最后谈相关的对策举措,这样才是完整的。

因此,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在提对策的问题中,不管是写宣传纲要还是内容要点,不能瞎拼乱凑,首先分析一下对策所要针对的大环境,也就是对策提出的背景,然后分析一下对策的目的,再接着列举一下当前的一些问题,最后列举出相关对策,这就好像打靶的过程,只有先树立起靶子,把枪端正好方向,才能准确的命中目标。

所以对策类问题的回答思路是“背景、目的、问题、对策”。

  问题四:

提出的对策质量不高,处理不好对策的细节

   到现在,很多考生提出对策的能力依然很差,有以下几个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

一、没有从政府立场出发。

针对治理污染问题,有考生提出意见:

企业自觉安装治污设施。

这样的作答没有从政府的立场出发,标准的表述应当是:

政府引导企业安装治污设施,监管好企业的排污情况。

二、对策没有针对性。

对策应当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不能信口开河,偷梁换柱。

有的考生在考前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背景,这反而引起考生作答时脱离材料,对策很漂亮,但没有和给定材料相结合的地方。

三、对策不具备可行性。

考生提出的对策或支持的对策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法律、人伦的基本要求,不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对策。

比如如何解决粮食危机,有的考生回答:

建议合理分配全球的粮食,这样的对策就缺乏可行性。

有可行性的对策可以是:

政策扶持,科技支持,生产安全,节约用粮。

四、对策不具备可操作性。

这是考生当前最普遍的问题,大部分考生能大概列举出几条对策,但是对策的内容却很抽象,不够具体,这样的作答不深刻,不具有可操作性。

   突破技巧:

针对此种情况,中公教育专家提出四大突破技巧:

一、政府立场的处理。

如果要点指向了企业、民间组织、个人等主体,考生也要从政府立场出发,利用政府的引导、鼓励、支持、监管等手段提出对策。

二、针对性的处理。

对策一定是针对问题展开的,而问题一定是给定材料中所阐述的,因此保证对策的针对性就必须首先保证对策立足于给定材料,这样的对策针对性才强。

三、可行性的处理。

对策的可行性需要保证对策具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四个方面的条件,不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对策如同空中楼阁。

四、可操作性的处理。

可操作性强的对策要做到具体,非常具有实践性。

这牵扯到考生的积累。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临考前看一看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每一个大的对策后面都有详细的具体措施内容,考生可以作为补充资料进行梳理记忆。

相信考生处理好以上四个细节,对策的质量能有明显的提高。

   问题五:

议论文写作没有思路,总论点不突出

   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总感觉没有语言可写,其实这是没有写作思路的表现。

考生在考场上阅读写作都很浮躁,缺乏对给定材料反映问题的清晰认识,写作没有头绪,提笔就写,没有大纲作支撑。

结果导致总论点与材料主题脱节,分论点与总论点脱节,具体内容与分论点脱节,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支离破碎,表现在写作过程中就是语言匮乏,其本质依然是思路问题。

考生拼凑这些零星的点,没有一个整体布局,最终导致思路断断续续,没有连贯性,所以耗时耗力去串联要点,表现于外的只能是语言力不从心。

   突破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保持好心态的稳定。

首先,抓住给定材料所揭示的本质问题,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写作前要确定一个总论点,总论点必须是立足于给定材料。

再次,梳理一个大纲,按照规范的思路,起承转合式、总分总式都可以,但没有提纲之前,不要动笔写议论文,否则一旦进入死胡同就会有转不出来的可能性。

最后,议论文写作时,注意把总论点清晰表达在标题、开头段、结尾段中,分论点之间要尽量保持对仗工整,结尾句要回扣段首句。

这样的议论文在考场上四平八稳,能保证议论文写作不吃亏。

   总体而言,在备考冲刺的最后环节,考生一定要解决审题、阅读材料、提炼要点、书写答案的规范性问题。

这是考生在最后一周能够做到的,也是提高分数最快的。

很多考生申论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写作水平、思维能力、政策理论水平有限所致,反而就是因为这些不规范的做法所致。

因此,考生一定要把这些规范性问题解决好。

指导: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五大流程

  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头戏,对考生命运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本周末,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将如约而至。

相信广大考生已经是信心满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考场上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佳的答题效果,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广大考生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申论作答思路,帮助广大考生从容应对申论考试。

  一、整体浏览材料

  主要看给定资料共有几则。

很多考生在拿到试卷的时候会有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边翻看试卷,查看有无问题的同时边看共有几则材料,做到心中有数,以防遗漏,而不是急于去看问题是什么或者急于仔细阅读材料内容。

  二、阅读材料首段

  浏览材料后,就要对本次考试的主题或者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可通过阅读材料首段或者阅读题目要求,了解材料的背景,判断材料的主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考试状态。

  三、阅读作答要求

  审题准确、全面与否直接决定了作答的结果,因此,审题是申论作答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所谓审题,是通过对申论作答要求的审视、思考、分析,了解作答的基本要求,确定作答采用的方式、文体,大致明确作答的中心任务和立意方向。

明确了问题之后才能在作答时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去阅读材料。

  审题过程中要注意,有题目中会出现“给定资料几(或几到几)提到……”,阅读时要理清给定材料和本题目的关系,不要盲目的只看这一则或者几则材料,很多情况下,这类语句只充当引语。

审题过程中,不是要求必须要找到或者列出作答任务、作答对象、作答条件后方可继续阅读,读懂题目要求,顺利作答是审题的最终目的。

对于复习资料中介绍的审题的具体方法,要因人、因题而异,灵活处理,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四、提取材料要点

  明确问题后,就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用要点。

带着问题,回到材料,边看边标记,把自己觉得有用的要点全部标记出来,宁多勿少,以便在形成答案是挑选使用。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以下提取材料要点时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要注意看段落首句和尾句。

首句一般是总括性的句子,有提纲挈地作用;尾句有总结性的作用。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看这些句子,能最快的抓住主要信息。

  二是要注意抓题目要求和材料中的关键词。

如与“问题”有关的;与“看法”有关的;与“对策”有关的等等。

  三是要注意做标记。

做标记的目的是提高作答效率。

标记时要突出句子的关键词语,例如,标明可用作“问题”、“分析”、“对策”、“作文”等等,作答时提取相关材料就能更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五、归结整理答案

  要点找好后,就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演绎。

归纳要点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对相同或相近要点进行合并;

  2、对同一层次要点进行升华。

  演绎就是依据相关的材料要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申发论述,并且提出充分合理的答案。

材料中提取的要点可能是一句话或者两句话,但申论的作答要求常常要求规定作答要达到一定的字数,又不能直接引用材料原文,这就需要考生组织自己的语言,就要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扩充。

 

2007-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分析

  距离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大家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进行针对性复习的第一步,是对国家公务员常考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国家公务员网专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2007年——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2007年-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分析

  2007年——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的考试题材、题型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供考生参考: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建设是这一阶段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5年内总共出现了4次,尤其是2011年以前,几乎都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命题的。

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水电开发、耕地保护、产业升级、粮食保护等。

2007-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统计表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自2007年开始采用四题模式并延续至今,其中,前三题属于字数要求比较少、分值比较低的题目,第四题为文章论述题。

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的八条建议

    

  一、备考申论一定要搞清楚申论会考什么主题。

  要想搞清申论会考什么主题,不如先搞清楚申论不会考哪些主题。

  1.涉及外交、台海、国防等相关问题的主题,即使再热门也不会考。

申论考查的是考生处理公务的能力,对于更广泛的公职人员来讲,这些问题是不需要他们思考的。

因此,这类问题不会考。

  2.在实践工作中并没有形成较成熟解决方案的社会问题不会考。

这类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处在摸索阶段,经验尚不成熟,如果拿来做申论主题,对出题、判卷标准设置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考。

  3.被考滥了的主题,肯定不会再考了。

在近年,国考、省考中出现过,甚至反复出现过的申论主题,一般也不能作为申论考试的主题了。

  二、切忌认为一切答案均从答案中找。

  申论不同于语文阅读题。

从原文摘抄的方法是很难得到高分的。

申论作答讲究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如果每个考生都在考场上照抄、照搬材料,那么如此千篇一律的答案会使判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故而你的成绩只可能趋于平庸。

因此,作答申论题目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

  三、挑一本好书,平心静气的阅读。

  在备考申论时,一本好的申论教材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切实了解到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阅卷规律,以及学会评判怎样的申论作答是能够获得高分的,怎样的申论作答是拘泥于套路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问题,才有可能在申论备考中有针对性,才有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分数。

  四、申论一定要动笔练习

  古语有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申论成绩的提高读书很重要,但又不能仅仅靠“读”书。

只有“读”、“练”结合才是复习申论的王道。

通过阅读参考书籍,首先明白了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申论文章后,再行练笔才是事半功倍的申论复习方法。

否则只读不练是徒劳无功的假把式,只练不读是事倍功半的傻把式,必须做到先读再练,才能攻克申论。

  五、一定要把字写好

  练字,是主观题答题中亘古不变的制胜要诀。

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因此,练好字也是申论考试取得高分的杀手锏。

但是这里说的练字并非要求考生练到“颜柳欧赵”大成之境,而是只要做到所写文字工整、易辨认即可。

工整的字体显现出考生对考试重视、认真的态度,而字体易辨认使得阅卷者阅读起来更加方便,对你的试卷平添好感。

分数,自然也就不会太差。

  六、对可能考到的主题深入备考

  从不同的主题角度进行复习,是备考申论的重要方法。

将热点主题(怎样分辨是否热点见第一条)各个击破,多阅读相关材料以及范文。

多多思考这些热点主题的对策,做到心里有数。

另外,要学会将各个主题联系起来,将使你的申论知识储备形成网络,待到考场之上便可以做到调用起来得心应手了。

  七、建议不要依赖《半月谈》等杂志、报刊

  《半月谈》上面的文章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具备一定的水平。

但是把阅读杂志、报刊作为申论复习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

因为类似《半月谈》等杂志、报刊上的文章虽然都是关注的我国的热点问题,但是记者或评论员所属身份和所处角度使得他们在写作时笔锋更锐利,并且更多的内容是分析社会现象、挖掘社会问题。

这实际上是与申论考场上考生所处的角度有很大偏差的,因为考生以准公务员的身份答题,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而非一味的挖掘、分析问题。

因此,《半月谈》等相关杂志、报刊可以作为开阔眼界的课外读物,切不可以此为复习的主要依据,还应回归教材。

  八、重视积累,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在申论考场上取胜,同样需要把功夫尽可能多的下在平时。

待人处事不偏激,学会客观、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遇事学会应对,并且会举一反三。

这些都是一个公职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样是答好申论试卷的基本方法。

实际上,公务员考试终归是人才测评的手段,无论申论也好,行测也罢,只要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真的符合优秀公务员的标准了,那么,在公务员考试中取胜也就顺理成章了。

窗体顶端

2012年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