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2331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问答及答案.docx

经济问答及答案

经济问答及答案

【篇一:

经济问题拓展题及答案】

>1、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2、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成本)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问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3、开明出版社出版的某种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10%,但是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本利润下降了40%,那么今年这种书的成本在售价中所占的百分数是多少?

4、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尽早销掉剩下的商品,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扣销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的期望利润的82%,问:

打了多少折扣?

5、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个可以获得45元钱的利润.现在按定价打85折出售8个,所能获得的利润,与按定价每个减价35元出售12个所能获得的利润一样.问这一商品每个定价是多少元?

6、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一商品,共订购6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对商店经理说:

“如果你肯减价,每件商品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3件.”商店

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差价4%,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原来一样多的总利润.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7、甲、乙二人原有钱数相同,存人银行,第一年的利息为4%,存人一年后利息降至2%,甲将本钱和利息继续存人银行,而乙将一半本钱投资股市及房地产.获利20%.两年后.甲赚到的钱比乙赚到的钱的一半还少146元,则甲原来有多少元?

8、商品甲的成本是定价的80%;商品乙的定价是275元,成本是220元.现在商店把1件商品甲与2件商品乙配套出售,并且按它们的定价之和的90%定价出售.这样每套可获得利润80元.问商品甲的成本是多少元?

经典拓展题(经济问题)参考答案

因此全部卖价是

实际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

1.17-1=0.17=17%.

答:

这批笔记本商店实际获得利润是17%.

2、解:

设乙店的进货价是“1”,甲店的进货价就是0.9.

甲店的进货价是

答:

甲店的进货价是144元.

设乙店进货价是1,比设甲店进货价是1,计算要方便些.

3、解:

设去年的利润是“1”.

在售价中,去年成本占

答:

今年书的成本在售价中占88%.

因为是利润的变化,所以设去年利润是1,便于衡量,使计算较简捷.

4、解:

设商品的成本是“1”.原来希望获得利润0.5.

现在出售70%商品已获得利润

剩下的30%商品将要获得利润

因此这剩下30%商品的售价是

因此所打的折扣百分数是

答:

剩下商品打8折出售.

从1至5,解题开始都设“1”,这是基本技巧.设什么是“1”,很有讲究.希望读者从中能有所体会.

5、解:

按定价每个可以获得利润45元,现每个减价35元出售12个,共可获得利润

出售8个也能获得同样利润,每个要获得利润

不打折扣每个可以获得利润45元,打85折每个可以获得利润15元,因此每个商品的定价是

答:

每个商品的定价是200元.

由于60件每件减价4元,就少获得利润

这要由多订购的12件所获得的利润来弥补,因此多订购的12件,每件要获得利润

这种商品每件成本是

100-4-20=76(元).

答:

这种商品每件成本76元.

12121212

【篇二: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1、引力模型的作用:

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

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其方程式为:

tij=a*yi*(yj/dij)其中,a是常量,t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

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

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

(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

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

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

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

);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

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

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

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

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

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

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

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

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

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1、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这两个原因都有助于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

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即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达到规模经济。

2、工资体现了劳动生产率,贸易规模体现了相对劳动生产率。

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在于:

它允许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4、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时,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的优势。

5、李嘉图模型(ricardianmodel)——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6、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laborrequirement),是指生产每一单位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7、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图中一般表示为直线pf,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产品替代的情况。

其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机会成本。

8、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是指若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则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的优势。

9、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10、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是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11、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demandcurve),图中一般表示为曲线rd,是指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

12、相对供给曲线(relativesupplycurve),图中一般表示为曲线rs,是指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

13、世界均衡相对价格有曲线rd和曲线rs的交点确定。

曲线rs呈阶梯型,曲线rd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替代效应。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一种贸易产品对另一种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停留在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之间。

14、贸易所得(gainsfromtrade),是指国家通过行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进行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利益。

15、相对工资(relativewage),是指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16、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部门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率,而一个国家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17、贫民劳动论(pauperlaborargument),是指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本章重点习题(p49~50)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

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2=600

边界如下所示:

b.pa/pb=ala1.5。

它表示需要三个单位的劳动收获苹果,但只需要两个单位的劳动收获香蕉。

如果一个人放弃收获苹果,这释放了三个单位的劳动,这3个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收获1.5个香蕉。

c.劳动力流动确保每个部门拥有共同的工资和竞争确保商品的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

因此,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它等于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工资除以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工资。

由于假设各部门的工资都是一致的,所以价格比的比值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值,即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3/2=1.5。

2、本国的情况与第1题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

外国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国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800/5=16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800/1=800;以香蕉的产量为纵轴,以苹果的产量为横纵,可画出国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由确定苹果供应相对于香蕉供应的每个相对价格。

最低的相对价格是用本国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进行计算,即ala/alb=3/2=1.5。

在这个价格,相对供给曲线

**是平的。

最高的相对价格是用国外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进行计算,即ala/alb=5/1=5。

当苹

果的相对价格位于最高和最低相对价格之间时,苹果的相对供应量(l/ala)**/(l/alb)=(1200/3)/(800/1)=0.5。

以苹果的相对价格为纵轴,相对产量为横轴,可得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3、假定世界相对需求的表示如下:

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价格/苹果价格。

a.在相对供给曲线的同一张图上画出世界相对需求曲线。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多少?

c.描述本题的贸易模式。

d.说明本国和外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a.由题目可得,相对需求曲线包括点(0.2,5),(0.5,2),(1,1),(2,0.5)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而在这里,这个交点是(0.5,2),所以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2。

c.本题的贸易模式是本国只生产苹果,国外只生产香蕉,然后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对方的产品,从而进行贸易。

d.在没有贸易的时候,由上述情况可以知道,本国的两个苹果可以获得三个香蕉,而国外的五个香蕉可以获得一个苹果。

贸易允许每个国家用两个香蕉去换一个苹果。

由上述情况中,本国可以用两个苹果去换四个香蕉,而国外可以用两个香蕉去换一个苹果。

每个国家都更好地去权衡贸易。

4、假定本国现有2400名工人而不是1200名,求新的均衡价格。

请评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生产效率和两国之间贸易所得的分配。

本国工人人数的增加使相对供应曲线移出导致其转折点由(0.5,1.5)和(0.5,5)变成了(1,1.5)和(1,5)。

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现在在较低的水平段,在点(2/3,1.5)。

所以新的均衡价格为1.5。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仍从贸易中获利,但长期来说无论贸易与否国外的香蕉的机会成本和本国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一样的,所以本国在贸易中既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

6、“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0.50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个水平。

你不可能只进口10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0.50美元的工资率。

”分析这段话。

这段话是这一章中贫民劳动论讨论的一个例子。

重点是相对工资率不会凭空得来,它们是由比较生产力和商品的相对需求来决定的。

在本章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中国的低工资大概反映了中国的生产力比美国的大多数行业的生产力低的事实。

文中的例子说明,一个高生产力的国家与一个低生产力的国家进行贸易,对低工资国家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提高而不是降低。

第四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1、生产要素充裕(abundanceofproductivefactor),又称生产要素丰富是指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其它生产要素而言比较充裕。

2、生产要素密集(intensityofproductivefactor),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theory),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两种产品的总产值由下式表示:

v=pc*qc+pf*qf式中,pc与pf分别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

等价值线(线上任何一点的产出价值不变)的斜率是-pc/pf。

经济在q点生产,q点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最大等价值线的切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q点的斜率是-pc/pf。

因此,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用粮食计量)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5、要素价格(factorprice),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又称生产投入品价格。

6、在相对价格上的变化将通过提高用两种商品衡量的实际工资——同时降低用两种商品计算的实际租金,明确无疑地提高工人的购买力,降低土地购买者的购买力。

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使得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上的所有者的利益受损。

7、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biasedexpansionofproductionpossibilities),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幅度不一样。

8、预算约束(budgetconstraint),是指一个国家能够进口的产品是有限的,或者说受到其出口产品数量的限制。

等式表示为:

df-qf=(pc/pf)*(qc-dc)。

9、一个开放国家预算约束线有两大特点:

第一,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c/pf,即棉布的相对价格;第二,预算约束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于一点,该点表示在棉布相对价格给定时的产出组合。

10、充裕要素(abundantfactor),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多的生产要素。

11、稀缺要素(scarcefactor),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少的生产要素。

12、要素价格均等化(equalizationoffactorprices),是指两国间开展贸易后,产品相对价格的趋同导致了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的趋同。

13、特定要素(specificfactors),是指锁定在产业中的生产要素。

14、尽管收入分配的影响确实很重要,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般不强调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

如果所有的经济变革都只有在衡量了收入分配效应之后才能被允许实行,那么经济进步就会停滞。

(2)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

(3)在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中,受损者一般比受益者要有组织。

因而,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更加重视国际贸易的潜在收益,而不是一味强调一个国家中某些集团可能会受到的损失。

本章重点习题(p78)

2、假定在现有要素价格下,棉布生产中每用1英亩的土地就需要投入20小时的劳动,而在生产粮食时,每用1英亩的土地只需投入5小时的劳动。

a.假设该经济拥有的总资源量为:

600小时的劳动和60英亩的土地。

请画图说明资源应如何分配。

b.现在假设劳动供给首先上升到800小时,然后是1000小时,再然后是1200小时。

请用一幅如图4-9的图展示出资源分配变化的轨迹。

c.如果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a.依题意可知,用盒状图表示,盒宽为劳动总供给,即600;盒高为土地总供给,即60。

lc/tc=20/1=20,lf/tf=5/1=5,lc+lf=600,tc+tf=60,联立方程组,解得(lc,tc)=(400,20),

【篇三: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重要)2】

问答题

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

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答:

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很难想象存在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资源的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2)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总是不足的。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就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的,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这就是稀缺性既绝对又相对的理论。

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使经济学的诞生成为必要和可能。

2.什么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

它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

选择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如下:

(1)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生产多少?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

因此,它必须对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及其生产多少做出必要的选择。

(2)如何(how)生产?

确定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后,就存在如何生产的问题。

如何生产就是要解决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问题,如用石油发电,还是用煤炭发电,或是用水力发电?

而同样的产品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人们必须决定这种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经济效率。

(3)为谁(forwho)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

为谁生产即如何分配的问题。

生产的经济物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根据什么原则?

采用什么机制进行分配?

分配的数量界限如何把握?

等等。

3.你要完成大学学业有哪些机会成本?

答:

上大学除生活费以及交纳学费、书费外,实际上还存在时间成本,如果把这段时间用来工作可以挣得工薪,因此时间成本也是上大学支付的机会成本。

第2章习题答案

四、问答题

1.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

影响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某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需求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其需求量增加。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

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3)相关商品的价格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商品有两种情况:

一是替代商品,即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一种欲望,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这种情况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则会增加,反之亦然。

(4)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取决于消费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及个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欲望,也取决于社会消费时尚和风俗习惯。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包括消费者对自己的未来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

这种预期影响购买意愿,从而影响需求。

一般而言,消费者如果预期其未来收入水平提高、商品价格上涨,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降低、商品价格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6)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变动

人口数量的增减会使需求数量随之变化。

人口数量增加时,需求数量增加;人口数量减少时,需求数量减少。

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结构,从而影响对某些商品的需求。

(7)政府的有关政策

政府的有关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影响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微观或宏观的经济政策。

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会减少消费,而实行消费信贷制度则会鼓励增加消费。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主要影响需求的欲望,有些主要影响需求的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

影响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