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78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docx

北京四中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一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cm

cm

mm

cm

实验测试二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

经过测量,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A点处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分别编为0、1、2、3、4、5.因不小心,已打好的几条纸带都撕断了,如图8所示,则B、C、D三条纸带中从纸带A上撕下的应该是纸带_____,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实验测试三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

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x。

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描绘在图3中。

(1)请在图中描绘出x随F变化的图象。

(2)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N/m。

(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

跟弹簧伸长Δx的关系是      ;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做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4)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做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实验测试四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操作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

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力的大小,重做几次

d.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结点O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合力F

e.比较F'和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关于操作步骤,合理的排序是。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画出的力的图示。

F1、F2、F、

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

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_________。

A.记录F1、F2的大小和方向

B.记录F1、F2的夹角

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实验测试五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关于“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公式

求出,其中(M‘与m’)表示装砂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表示小车质量。

[(

)]

2.在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的实验中:

①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②当砂和桶的总质量为20g时,打下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七个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描写),若AB=5.34cm,AC=11.50cm,AD=18.49cm,AE=26.30cm,AF=34.94cm,AG=44.41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是m/s2,D点的速度为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

③若实验测出来a—F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不过原点是由于实验有失误,失误之处是,从B点开始图像变弯,造成图像变弯的原因是,从B点开始,以后的曲线段有一条渐近线,渐近线在a轴的截距是。

3.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下列哪条图线表示?

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实验测试六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

通过描点法画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段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有一位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时,在白纸上记下了7次同一小球从轨道同一高度释放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点,如图中“×”所示;用重锤线确定了抛出点O在竖直方向所在直线上的两个点,如图中“·”所示。

不过,由于粗心,在从木板上取下白纸前,他忘了记下抛出点O的位置。

A.请你根据他提供的实验记录,在图中描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B.从所描轨迹上确定两到三个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图并采集相应数据(用x、y表示即可)。

利用

直接测量量和已知量推导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3.某同学利用闪光照相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他拍摄了小球沿水平桌面运动并抛出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

若图中每一正方形小格的边长均表示1.0cm,照相机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050s。

根据图中的记录,可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小球通过e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m/s。

 

实验测试七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能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

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列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6V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

答:

②如图所示。

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根据这些条件可以计算出打C点时重锤的速度vc=。

还可以计算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根据纸带算出的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

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v2-h图线应是图中的。

 

④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存在着阻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

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则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实验测试八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乙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

a.按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100g的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从某点A开始,此后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B、C、D、……;

c.测量出B、C、D、……各点与A点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

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W3、……;(重力加速度g=9.80m/s2)

e.求出B、C、D、……各点速度的大小,分别记为υ1、υ2、υ3、……,再求出它们的平方υ12、υ22、υ32、……;

f.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υ2,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υ2-W图象,并在图象中描出(Wi,υi2)坐标点,再连成图线;

(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在步骤d中,该同学测得x4=40.00cm,则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4=J;

②该同学得到的υ2-W图象如图所示。

通过图象可知,打A点时对应小车的速度υ0=_________m/s;

小车的质量M=kg。

 

实验测试九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

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

mB=3:

1。

先使A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

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

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_______cm。

2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

下面的实验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

1

B.升高固定点G的位置

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

3小球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

3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实验测试十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一位学生在不同摆长l的条件下,测得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如下

次数

1

2

3

4

5

L(m)

0.8000

0.9000

1.0000

1.1000

1.2000

T(s)

1.80

1.90

2.01

2.11

2.20

T2(s2)

3.24

3.61

4.04

4.45

4.84

  试在坐标纸上画出

与l的关系图线,写出利用图线求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_.由图线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和探究: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的情况如下左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长L。

 

 

②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

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上右图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测量结果与真实的重力加速度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有()

A.振幅偏小

B.在未悬挂单摆之前先测定好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

实验测试十一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x。

(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

ρ=(用上述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mm。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论使用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

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

利用该电路进行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

先将R2的滑动头调到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2向1闭合,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第二步:

保持两滑动变阻器滑动头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请写出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

 

实验测试十二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一量程为300mV的电压表的内阻Rv,Rv(约为300Ω)。

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a端,闭合电键S2,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较大;

②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

③保持电键S1闭合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电键S2,调整电阻箱R0的阻值大小,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即等于电压表内阻RV。

实验所提供的器材除待测电压表、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可忽略不计)、导线和电键之外,还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150Ω

B.滑动变阻器:

最大值阻10Ω

C.定值电阻:

阻值约20Ω

D.定值电阻:

阻值约200Ω

根据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从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定值电阻R'应选用(填写可供选择实验器材前面的序号)。

②对于上述的测量方法,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在测量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实际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测________真实值R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RV越大,其测量值R测的误差就越_______(填“大”或“小”)。

 

实验测试十三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按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其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量程0~0.6~3.0A)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定值电阻若干

电键、导线若干.

①在下面提供的四个定值电阻中,保护电阻R0应选用

(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5B.10C.20D.100

②根据电路图,请在图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③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I的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R-

图线,由此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按照此实验方法,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内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实验测试十四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种电池标称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50Ω,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为50mA。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以设计出如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已知实验中所使用的电压表内电阻足够大,可以忽略其对电路的影响;图中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为保护电阻。

①实验室里备用的定值电阻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ΩB.50ΩC.150ΩD.500Ω

实验时,R0应选用较好(填字母代号)。

②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③在实验中,当变阻箱调到图所示位置后,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8.70V,此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mA。

④断开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再闭合开关S,读取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多组电压值U和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值I,利用多次读取和计算出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

根据图线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实验测试十五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如图为示波器面板。

一位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打开电源后,首先在屏上调出了一个最圆最小的亮斑,但亮斑位于屏上的左上角。

若想将这个亮斑调到屏幕的正中央,他应该调节______和_______旋钮(填旋钮对应的数字);

(2)为观察示波器的水平扫描作用,他调节相应的旋钮,看到屏上的亮斑从左向右移动,到达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

之后,他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以增大扫描频率,此时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他把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左边第一挡(10~l00Hz)。

要由机内提供竖直方向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他应将_________旋钮(填旋钮对应的数字)置于__________挡。

2.图中为示波器面板,屏上显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1)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旋钮。

(2)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旋钮。

(3)若要将波形曲线调至屏中央,应调节与旋钮。

 

3.在“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最右边的“∞”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

 

实验测试十六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选用的是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的矩形玻璃砖,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如下:

a.将木板水平放置,把一张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入射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c.把矩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d.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档住P1的像。

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                        ,记下P3、P4的位置。

e.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做出出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折射角β。

①请将步骤d补充完整。

②小明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了实验,记录下5组数据,并计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玻璃的折射率,如下表所示。

组别

项目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入射角α

25º

35º

45º

50º

75º

折射角β

16º

22.5º

28º

32º

42º

sinα

0.423

0.574

0.707

0.766

0.966

sinβ

0.276

0.383

0.469

0.530

0.669

折射率n

1.533

1.499

1.506

1.446

1.443

 

但其中有一组数据是不真实的,李老师给出了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1.521,arcsin

=0.717(弧度)=41.081º。

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中,不真实的是第    组。

③赵亮同学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Oˊ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ˊ作垂线,交NNˊ于Cˊ、Dˊ,所以折射率n=。

(用图示中的线段表示)

 

实验测试十七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性.

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m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所测光波的波长为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条纹的距离将。

 

丙丁

实验测试十八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改变而改变。

某同学为研究一小灯泡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有关的实验。

实验过程中用到了下列器材:

待测小灯泡、15V直流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30Ω,最大允许电流为1A)、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3Ω),开关一只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U/V

0

0.75

1.38

1.80

2.30

3.2

4.3

I/A

0

0.04

0.07

0.09

0.12

0.15

0.18

U/V

5.0

6.1

7.2

8.3

10.3

12.0

I/A

0.19

0.21

0.22

0.23

0.25

0.26

(1)请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

(2)通过所测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其两端所加电压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保持不变”或“减小”)

(3)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为Ω。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实验测试十九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从电容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当测得电容值增大,可以确定h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2.光电管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其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其模拟电路,其中A为光电管,B为电磁继电器,C为照明电路,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日落路灯亮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