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72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19分)

1.(2分)(2017高二下·玉山期中)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玉扃(jiōnɡ)  马嵬(wéi)     霰雪(xiàn)  沽酒(ɡū)    

B.霓裳(ní)     骊山(lí)      鼙鼓(bí)    赂(luó)秦    

C.潺湲(yuàn)   花钿(tiàn)    萦纡(yū)    剽(piáo)掠    

D.睇(tì)眄      阿訇(hōnɡ)   钗擘(bò)    沏茶(qī)    

2.(2分)(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寒喧 精彩 挖墙角 绵里藏针    

B.撕打 痉挛 侃大山 共商国事    

C.掎角 饿殍 坐上客 历兵秣马    

D.嬉闹 通牒 吊胃口 沧海一粟    

3.(2分)(2017高一下·朔州月考)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李强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好不激动。

B.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C.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少不更事的小丽呆坐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D.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行阶梯式电价,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

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D.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

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英雄性格的人。

5.(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石板路在南方可以说是习见的。

普通人家自大门内凡是走路一律都是石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够行走。

①即使在小村里也有一条石板路

②贫家自然只是泥地

③房内用砖铺地

④但凡路必用石

⑤或用大方砖名曰地平

⑥阔只二尺

A.⑥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③⑤②④①⑥    

6.(3分)(2016高三下·市南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说了一句话: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语文是什么?

________,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

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

而且,我认为,________。

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

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7.(6分)(2020·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远古的人类学会刻下文字与图案时,阅读便开始了。

知识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而是被记录在岩壁、简帛与纸页上,智山慧海传薪火,无数的读书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文明的谱系得以________和更新。

()。

在印刷术诞生后,使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扩张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小小一方电子屏,让阅读世界更加辽阔,阅读形式更加多元。

我们期待,电子书再进一步,让阅读体验可以更随心、更便利。

________的读物难躲,有人感叹,________地点开一本书,读后却大失所望;合心意的好书难搜,特意想了解新事物,却难找到相关的、从各个维度讨论的读物;读完之后易忘,过了几年只觉得回忆模糊,再看到也只觉“似曾相识”。

电子书平台应该是一个好的________,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版本、建立更加严格的书籍筛选机制、依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书库,来提供更多高含金量的读物,要让读者随意一读,也觉有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知识的大海里,期待数字阅读成为一艘更稳更大更舒适的船,让我们时时开卷、乐此不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流传   浑水摸鱼   兴趣盎然   过滤者    

B.流传   滥竽充数   兴致勃勃   筛选者    

C.留传   滥竽充数   兴趣盎然   筛选者    

D.留传   浑水摸鱼   兴致勃勃   过滤者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的积累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革新,而科技的向前又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

B.科技的向前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而知识的积累与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革新

C.数字化阅读帮我们建立一个更丰富的专属知识资产库

D.数字化阅读和实体阅读都在创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印刷术诞生后,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扩张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B.在印刷术诞生后,使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延伸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C.印刷术诞生后,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扩张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D.在印刷术诞生后,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延伸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9分)

8.(6分)(2015高一上·雅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

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

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

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

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

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

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

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

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

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

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

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

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

对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

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

所以,作为有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然要松弛许多。

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

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

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

(选自陈玉明《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

(1)

下列有关“墨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先秦时期,墨家和儒、道、法一样,都有很大的影响;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B.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只是停留在文本上,所以作者认为它不过是一块思想化石。

C.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调严格的纪律。

D.墨家如果能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下的物质动机,或者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上的精神慰藉,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就不会消亡。

(2)

下列对墨家消亡的内在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尤其是西汉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墨家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历史环境中。

B.墨家要求信徒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其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

C.墨家学派是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但又不像释、道二教那样有出世倾向,这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

D.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没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对那种没有坚定信仰的信徒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影响很大的学说,在秦汉之后更是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但它和墨家不同,没有自己的组织。

B.法家也没有自己的组织,并且在舆论上还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却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C.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因而道家学说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D.佛教是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有遁世色彩,但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

9.(13分)(2017高三下·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萨布素的信使

安石榴

杨阿福接过公文套封,上面赫然写着“马上飞递,600里加急”。

杨阿福从上司的眼睛里读到了不容置疑的肃穆,他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肩膀。

这正是北中国最寒冷的时候。

“大烟炮”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地冲撞着驿站的窗户,它们从西伯利亚来,裹挟着野蛮霸气的寒流,一路横扫贝加尔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可以在不到一个时辰里把人畜冻成冰坨。

而且……这些都不算什么。

杨阿福两只穿着厚重靰鞡的脚摆成八字,皮腰带深深煞进腰间,把臃肿的驿服整饬得威武,公文套封扎实地捆在背上,他目光沉静地望着等待他的马。

这时候,“大烟炮”骤然停止。

那是一匹蒙古马,通体闪着枣红色缎子般光泽的儿马。

它鼻孔喷出两股白气,忧郁的眸子对视杨阿福黑亮的眼睛。

杨阿福一边的嘴角挑了一下,轻声说:

“伙计,这一次是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我阿福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了,第一程怎么跑,你看着办吧。

”枣红马立刻嘶鸣起来,健硕的肌肉水波纹般涌动。

杨阿福飞身而上,高喊一声,马像离弦之箭飞出。

“大烟炮”重新刮起,四只矫健的马蹄在暴虐的疾风中酝酿一股神奇的铁流,滚涌着向南,一直向南。

官道上没有人车的影子,杨阿福在沉寂的莽林中疾驰。

孤寂和恐惧随着耳边的风纷纷退去,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他不断地策马,奔向下一个驿站。

远远的,驿站的屋檐在杨阿福的眼睛里起伏摇曳,杨阿福吞了一口唾沫,把前倾的身子挺直,声嘶力竭的喊声震颤着在寒冷的空气里传播:

“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立刻,驿站里跑出几个人,一名高大的驿卒挺身迎上,双手牢牢攥住缰绳,整个身体倾斜着向后压下去,枣红马蹄下拖起一团雪雾,驯服地停下来,稳稳站住。

四名驿卒迅速站到枣红马两侧,麻利地解开马鞍的种种绊扣,连同杨阿福一起高高举起,枣红马立即被牵走,一匹驿马随后补上,杨阿福重新落座马背。

此时,他刚好吃完驿站送上的两块酱牛肉、一壶滚烫的烧酒。

杨阿福心中的血气重新燃烧起来,他紧紧腰带,双腿猛的一夹,马儿飞奔而去。

杨阿福继续在沉寂的莽林中、险峻的高岗上疾驰。

对于他,黑夜和白昼没有分别,虎狼的吼声和暴躁的风声没有分别,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

过几个驿站,喝几壶烧酒,杨阿福没有记忆,他只牢记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现在,他的眉毛结了厚厚的霜花,脸上一层透明的冰晶,驿服成了冰雪的铠甲。

他的双脚铁钎般插在马镫里,两条腿没有任何知觉,持着缰绳的左手一点一点僵硬,右臂却异常灵活,他目视前方,不断地扬鞭策马。

第七天。

天际呈现一片雄伟的红云,浩瀚而庄重的紫气弥漫了整个东方。

杨阿福长叹一声:

“到了!

”北京城已然在望,最后一个驿站映入杨阿福的眼帘,他看着驿卒奔向自己。

在驿卒的眼里,杨阿福像一座大理石雕像凝固在高高的马背上,顷刻之后,又像一座冰山一样轰然倒塌下去。

史料:

康熙25年(1686年)3月6日康熙下旨,命萨布素迅速攻取雅克萨城,经过三年浴血奋战,清朝取得雅克萨之战最后胜利。

康熙28年(1689年),萨布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参加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字仪式,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使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

他没有留下名字。

“杨阿福”是我杜撰的。

他可能是云南人。

他一定是吴三桂的兵。

“三藩之乱”失败后,吴三桂的部下全部流徙到黑龙江驿站充当“站人”。

他可能很年轻、很强壮。

他一定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和他的细妹子。

他是萨布素的信使。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以“送信”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向我们讲述萨布素信使的英雄事迹,塑造出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

B.面对寒流的肆虐、路途的孤寂漫长以及虎狼嚎叫,杨阿福毫无畏惧,一往无前,内心充满着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C.从结尾作者的猜测来看,杨阿福拼死完成送信任务,既是出于一名信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为了将功赎罪,希望尽早回到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

D.作者在小说结尾承认杨阿福是作者杜撰的,实际上是在提醒读者小说只是艺术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杨阿福其人。

E.身为“站人”的杨阿福带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勇为直前,使命完成后轰然倒地,其英雄壮举诠释了家国之重不以个人境遇为转移的价值观。

(2)

小说开头三次写“大烟炮”,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每处描写的艺术效果。

(3)

小说最后插叙史料,补叙自己对人物身份的猜测,这样写有何作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题;共30分)

10.(11分)(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

“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观,凑谏,以为:

“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

“公敢是耶?

”凑曰: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

“传云:

‘必也正名。

’礼:

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

“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

“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

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

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

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

触犯。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

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

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

部属洛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②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11.(7分)(2019高三上·临川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

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

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

12.(6分)(2016高三上·温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孟子·告子下》)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荀子·修身》)

(1)

两则材料都表现了________的义利观。

(2)

请谈谈你对“其行道理也勇”这句话的认识。

13.(6分)(2016·成都模拟)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作者以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并以此作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4.(5分)(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人捉猴时,在一个特制小盒内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能放进猴子的前爪。

猴子伸进爪子抓住坚果不放,爪子就抽不出来,结果有不少猴子就这样被捉住。

猴子被捉是因为禁不住坚果的诱惑,请就此展开联想,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1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9分)

8-1、

8-2、

8-3、

9-1、

9-2、

9-3、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题;共30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2-1、

12-2、

13-1、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