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102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docx

总结铝三角14个化学方程式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修订/内容可编辑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开封市“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一、学科试卷及得分情况总体分析

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3.3的开封市高三二模考试,推迟近2个月于2020.4.28-29两天进行。

此次理综化学试题由省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命题贴近高考,据多市教研员研判,试题难度系数与高考持平。

化学试题命题导向明确,注重回归学科本源,着重考察基本反应、基础理论和常见物质性质;呈现真实问题情境,考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增设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质关联的题目及考察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既考察基础又聚焦考察学生的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即接受整合化学信息、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进行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理念。

本次考试理科全体人数23396人,化学学科参考人数为22784人。

化学学科最高99分,最低1分,全体平均得分41.98分,总体难度系数为0.42,区分度为0.45。

二、试题结构与考点分析

本试题卷采用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的“7+3+选答题(2选1)”的三种题型结构,与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保持一致,体现试题的稳定性。

现将试卷各小题涉及的考点以图表的形式分析如下(见表1)。

表1:

试题考点呈现形式及分析

题型

题号

分值

呈现形式

考点分析

7

6

文字信息

化学知识与STSE

(环境保护、分子筛铝硅酸盐材料、金属冶炼、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8

6

图文信息

有机化学

(分子种原子共平面判断、手性碳、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性质)

9

6

图文信息

实验基础

(以四溴化钛的制备为载体的考查对实验目的及原理的理解)

10

6

文字信息

“位—构—性”关系应用

(考查元素推断及化合物性质)

11

6

图文信息

电化学基础

(以新型充电锂电池为载体,考查电解池,电解原理的应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2

6

图文信息

微观探究

(以电催化N2制取氨气为载体,微观探究反应机理)

13

6

图文信息

电解质溶液

(考查根据图像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溶液成分分析、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等)

(必考)

26

14

图文信息

以利用脆硫铅锑精矿(主要成分是Sb2S3及PbS)制备锑白(Sb2O3)为载体的无机化工流程题。

(主要考查方程式的书写、对选用试剂作用的理解、最优反应的条件的选择、工艺流程操作分析与评价。

27

14

图文信息

以硼氢化钠(NaBH4)的制备为载体的综合实验题

(考查基本实验装置的作用、核心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的理解、纯度计算等)

28

15

图文信息

化学平衡综合应用题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

非选择题(选考)

35

15

图文信息

以钴的应用为载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题

(电子排布式、电子运动状态、化学键类型、分子立体构型及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晶胞参数计算、化学组成判断)

36

15

图文信息

以治疗高血脂新药合成为载体的有机合成题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合成流程操作分析与评价、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的识别、有机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合成路线的设计等)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各小题得分情况分析(见表2)

表2:

各小题得分情况分析

试题

人数

最高分

平均分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单选7

22784

6

3.21

53.43

53.43

46.57

0.53

单选8

22784

6

1.47

24.5

24.5

75.5

0.24

单选9

22784

6

3.16

52.62

52.62

47.38

0.53

单选10

22784

6

4.47

74.5

74.5

25.5

0.74

单选11

22784

6

2.78

46.29

46.29

53.71

0.46

单选12

22784

6

4.18

69.59

69.59

30.41

0.7

单选13

22784

6

2.36

39.33

39.33

60.67

0.39

化学26

22784

14

5.93

42.35

0.89

4.78

0.42

化学27(1-2)

22784

4

1.01

25.36

0.57

12.79

0.25

化学27(3)

22784

3

1.82

60.58

28.39

21.96

0.61

化学27(4-5)

22784

3

0.74

24.51

3.15

46.7

0.25

化学27(6-7)

22784

4

0.68

17.08

4.08

69.91

0.17

化学28(1-2)

22784

9

3.29

36.57

3.62

11.16

0.37

化学28(3-4)

22784

6

1.25

20.86

2.05

52.48

0.21

化学选做35

21859

15

5.7

38.02

0.11

7.59

0.38

化学选做36

925

15

4.23

28.19

0.76

18.05

0.28

通过客观选择题分析发现第8题有机化学得分率仅为24.5%为7道选择题最低分,充分暴露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很不牢固,后续复习需要加强巩固这部分知识,建议最后冲刺阶段让学生把必修二上出现的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做到会写会区分,能写出来简单的有机物或其同分异构体,能认清楚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可适当根据反应机理仿写一些简单的方程式。

对于必修部分的有机物化学性质要熟悉,对书上涉及的有机实验要复习到位。

2.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及教学应对策略

26题学生答题情况:

总体平均分在6-7分之间,整体看流程图题还是失分较多的题。

突出问题是:

(1)部分学生写不出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

(2)错误率较高;答题中写“调PH值,提高浸出率的较多”,大部分同学不能点出S2-水解的问题。

(3)硫代硫酸根与H+的反应,基本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较多,写不出生成物,配不平方程式,离子符号书写不完整等问题。

(4)审题不清,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成一个的比较多,少反应条件等问题。

教学应对策略和建议:

(1)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化要求及语言组织能力训练;

(2)盐类水解以及水解原理的应用需加强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3)仍需巩固基础,将课本重要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离子方程式书写等多巩固练习;(4)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减少学生出现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7题学生答题情况:

(1)第一小问第1空的标准答案应该是:

冷凝回流并且导出馏分。

改卷时以能答出冷凝回流和导气(或分馏)两方面得分,所以这一分难得到。

本空错因:

①有一些同学背过许多相关实验的答案,如冷凝回流,如平衡压强等等,但是在具体答题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不能按照题目的信息进行分析。

②关键字错别字问题,如“冷”字右侧写成今,“凝”字不会写,“冷却”写成“冷确”,“酯”写成“脂”。

(2)第二小问是写硼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这一空能够得到分数的同学极少,错误原因:

①大多数同学记得酯化反应生成水,却不会按照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写方程式,导致很多硼酸酯的结构简式出现原理性的错误。

②题上要求生成三甲酯,一些同学却只用一个甲醇去反应,不完全酯化。

(3)第三小问得分率较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1空①考虑不周全,很多同学要么只是写受热均匀,要么只写控制温度;②答题语言不规范,很多同学将“均匀”写成“匀均”,讲“控制温度”写成“控制沸点”。

第2空的参考答案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使硼酸三甲酯水解”,学生容易犯以下几点错误:

①审题不认真,很多回答的是“除尾气”、“吸收尾气”之类的答案;②对五氧化二磷的作用认识不清楚,有同学回答的是“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答案。

(4)第四五小问考生常见错误:

1.错误表述“不易堵塞,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反应充分”,“精确,纯度高”,“随时控制开始和结束”,“便于控制萃取速率”;2.错别字,“萃取”写成“卒”、“淬”等。

(5)第六七小问评分标准:

化学反应方程式除了气体符号少写不扣分,其余见错零分,计算纯度见错零分。

考生常见答题错误:

①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未配平或配错。

②偏硼酸钠化学式写错,不能较好根据现有知识(偏铝酸钠)进行迁移。

③计算纯度那一问相当多的学生选择放弃。

④计算出结果的同学不能很好的理解有效数字,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理解成保留两位小数。

后续备考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在高考冲刺期看看仪器,实验视频或是适当做做实验,不能只是让学生刷题背实验题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对实验还是又怵又陌生;

(2)答题语言要规范,不要出现太口语化的语言;(3)对实验中基本操作和常见物质的作用要熟记,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效果;(4)注意细节,错别字现象需要再强调;(5)学生见到陌生实验装置没有思路,看不懂,不会分析,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讲陌生知识与熟悉的内容建立联系,一步步打开思路。

28题学生答题情况:

本题前两问原本应该难度不大,满分9分,平均分不到4分,得满分的不多,学生成绩未能达到命题人和广大教师对这道题分值的期待。

(1)第一小问第1空:

焓变未标单位或计算错误。

说明学生不够细心对于盖斯定律的运用不够熟练,计算水平欠佳。

第2空:

错选漏选和少选。

对于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

(2)第二小问第2.3空未写的较多,说明相当学生没有依据题目信息找到解题思路,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未能抓住题目所给有效信息通过三段式计算出初始浓度。

(3)最后一小问第1空,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如下:

①想当然的写了阴极电极反应,也有同学写阳极反应。

②写负极电极反应时,不看题目酸性环境,出现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不会判断计算,第2空,得分率极低。

很多同学写16g或32g,只考虑到了氧气的逸出,没有想到产生的氢离子向阴极的迁移造成的质量减少;更多的是空白,可能时间紧张,直接放弃计算,或者不会写。

教学应对策略和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灵活驾驭能力,提升解题时细心程度;

(2)增强图像辨别和分析处理能力,注重书面表达的素养训练;(3)提升灵活处理题目所给信息的能力;(4)针对近五年真题,加强化学反应动力学题目思维模式训练。

35题学生答题情况:

(1)审题不仔细写成价电子排布式,电子运动状态与空间运动状态分不清。

(2)化学键的类型中共价键可以写成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是特殊的共价键要单独指出。

写成按电子云重叠方式不合适。

要注意使用化学规范用语,是平面(正)三角形,而不是三角形,后面那个填汉字大于而不是符号(>)。

(3)需要加强计算能力培养,如后三空,一个是选择题,另外两个是保留三位小数,有用分数表示的,有的带入1.4计算的,不合适。

36题学生答题情况:

(1)语言上表达应尽可能要完整。

有机物的简单命名需要巩固复习,苯甲醇写成苯甲醛的,还有写甲苯醇的。

(2)基础知识不牢固,羧基的羧有写错的,还有的写成酯基或者醛基的,羟基的。

(3)有机方程式漏掉了小分子水的,若写两步漏掉第二步反应的。

四、学生失分原因归类分析

从学生答卷看存在的问题,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主干知识的掌握存在缺陷:

缺乏系统性,缺乏内化,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真正理解。

所以,对知识的提取能力以及迁移能力比较缺乏。

尤其是遇到问题新情景,对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感到迷茫。

如:

27题第6小问偏硼酸钠化学式写错较多,不能较好根据现有知识(偏铝酸钠)进行迁移。

2.审题能力差:

对题干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弱,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

实验设计及分析能力有缺陷,思考不够周全,答题片面,不完整,导致答题失误,甚至是答非所问。

这表面看是阅读能力欠缺,实际上是思维能力不足。

3.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

大白话多,不会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表述,学生在描述现象、总结原因等文字表述时,往往“知其意而词不达”,不能够准确表达;或者是字句繁杂,不着要点;或者是片面作答,只知其一,忽视其二。

这暴露出学科素养不够。

4.对知识体系整合提炼程度不够:

答题没有思路,这势必影响学生答题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速度上不去,题目做不完,一方面答题不全面不完整,会而不对或对而不全。

说明练题的过程中缺乏提炼和总结。

这反映出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都不够。

5.图文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本套试题7道选择4道大题仅有2道选择题以纯文字呈现,其余所有题目均以图文信息的形式呈现。

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如:

选择题第11题,学生不能从图像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充放电过程,造成这道题得分率很低,因此图文转化成为制约这类问题的首要障碍。

五、后续复习备考建议

1.加强对新高考评价体系的研读:

教师首先学习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去年的高考题就是严格按照其中的指导思想来命制的。

要特别研究高考考察的四个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高考考察四个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必备知识是基础,关键能力是重点,科学思维是核心,学科素养是导向,核心价值是引领,真实情景是载体。

可以说,搞清了这些概念和要求,一定能校正之前教学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少走弯路,让学生少做些无用功。

2.重视学科必备知识的梳理和整合:

最后一阶段要注重回归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梳理核心知识版块,可以按照化学学科理论知识和陈述知识进行梳理,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反应(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络合解离)和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原理);陈述知识包括无机化学典型物质性质、有机化合物典型性质和重要反应、实验化学基本技能、规范化学用语等。

将这些核心必备知识知识网络化、模块化、结构化,构建适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模成网,有的放矢。

3.处理好强化训练与知识查漏补缺的关系:

精选试题有所取舍,试题讲透试题讲精。

对学生做错的试题,一定不要轻易放过,引导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或遗忘或理解不深造成的,从而达到补漏并巩固知识的目的。

通过做题找知识盲点,这是引导学生做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炼,学会反思,学会归纳总结。

从而,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后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一些常规的解题思路。

 

撰稿人:

周继敏(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审稿人:

戢明周慧珍(河南省基础教研室)

 

2020年5月7日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