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02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docx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

[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

家长学校讲座: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专注力

崇福镇中心幼儿园沈煜蕾

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和大家来交流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

09年全国小学新生1637.80万人,其中至少有75%的儿童存在专注力不足的现象;小学老师认为94%的儿童专注力需要重点培养。

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

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按常理说100个孩子中98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差不多的。

然而在100个孩子当中,成绩悬殊却是很大。

那为何在100个孩子当中,成绩怎么悬殊那么大呢?

注意力不集中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

儿童的专注能力水平,是导致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们如何理解专注力?

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注意力”——“专心注意”的含义,也就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

专注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世界上着名的记忆大师也突出一句话“注意力等于记忆力,没有注意力就是没有记忆力”,良好的专注力是学习成功的最佳保障。

因此,专注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对其一生都有良好的影响。

中班幼儿专注力不足的表现与影响

做事匆匆忙忙,做事太简化过程,比如画画时有时只勾轮廓线,涂色没有全部完成就来交给老师了。

对等待不耐烦,对费劲的事儿专注不够。

当我们跟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时,家长很惊讶,哎,我们的孩子说不专心吧,其实也挺专心的,你看他回家,看电视、玩游戏就非常专心,能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专心地做,可是让他画画或者看书,一会儿功夫就觉得不耐烦了,经常这个做做,那个做做,一点耐心也没有。

做事错误百出、粗心,有时做数学作业时,题目没有做完就来交给老师批阅了,处理不好事情。

不注意听、考虑不周,事情没想好就行动,如画画时往往没想好就画下去,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我画错了。

神游或做小动作,有一些孩子,是班级当中的乖乖型,她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捣蛋,但是也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几个孩子总是东看细看,要不玩纽扣,玩不拉拉链,或者玩身上的袋子、口袋、鞋子等做小动作,造成孩子思维滞留,不动脑筋,外界的信息无法进入。

这些都是专注力不足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一旦养成习惯,再去纠正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在幼儿阶段就关注孩子的专注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防患于未然。

而中班孩子是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

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主要原因

专注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

那么孩子在良好专注力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园教育、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那么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成人的影响

影响孩子专注力,其中,我想我们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我们成人对孩子专注力培养存在哪些问题呢?

1成人没有较好了解孩子专注力的发展进程

你们觉得中班的孩子有意注意一般能坚持多少分钟?

我们一起来看专家的研究结果:

3岁的孩子其有意注意在3-5分钟;4岁的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0分钟5-6岁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0-15分钟;7-8岁孩子其有意注意在15-20分钟。

其中中班的孩子是专注力发展速度很快,所以说中班孩子是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

我们家长对孩子专注力时间不了解,就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一个大班的孩子能专注5分钟,有的家长认为很好了,这显然是对孩子要求过低了,大班的孩子有意注意在10-15分钟;又比如一个小班的孩子专注听故事时能达到20分,但是这位家长觉得孩子只听了20分钟故事孩子就不愿意听了,太不乖了就批评孩子,要求孩子继续听故事,这位家长很显然对于孩子专注力的要求过高了,小班的孩子其有意注意在3-5分钟,他明显了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有可能会造成孩子以后听故事会厌烦、即使在听专注度也是很差的。

那么从这几条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有意注意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时间,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培养。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孩子各年龄段有意注意的时间拿出来跟大家交流的原因。

现在我们了解孩子各年龄段孩子专注时间后,就可以根据你自己孩子的专注力时间来跟这个几条进行对照,这样你就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如果你对照这几条,你的孩子专注力时间比较短,那么你要想办法延长孩子的专注力时间,如果你对照这个表格你的孩子超出了这个年龄段专注力时间那么是最好了。

②成人的某些行为导致孩子缺乏专注力

■当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爸爸在旁边看电视,妈妈在打电话,哥哥在旁边玩计算机,姐姐在唱歌……这些人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是否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被父母叫去干其他事呢?

刚刚积木堆到一半、好吃的饼干吃到一半、突然被父母要求去做其他事情,于是开始担心积木是否会被弟弟推倒,饼干是否会被妹妹吃掉,当然孩子就无法专心。

■孩子在哪里学习?

客厅?

饭厅?

还是不固定地点?

孩子对于地点的转换,总是需要时间适应,因此建议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点做作业、画画,或做其他需要专心的事情,这样才可以养成孩子专心的习惯。

■当你要求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是否周遭还有其他的玩具吸引着孩子?

当孩子看故事书或听故事时旁边有玩具,有时就是会不自觉的摆弄玩具,孩子怎么可能专心?

因此当孩子周遭有许多玩具时,孩子这样玩玩、那样玩玩时,我们就不能怪孩子不专心,因为正是大人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啊。

2、不合理的饮食和不充足的睡眠

①注意力与饮食也有关系。

孩子经常吃甜食或糖,这些食物在进入体内消化之后,会产生葡萄糖等营养素,而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会直接刺激神经的注意力,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较短。

这样的孩子专注力往往就比较差。

台湾有个学者专门研究孩子的注意力,他发现几个孩子其实也不错,一起参加他的注意力培训班,但是有两个孩子注意力还是不理想,其原因在哪里呢?

就是这两个孩子喜欢喝可乐,夏天我们的孩子,特喜欢喝可乐,可乐也是含糖份较高的饮料,而且可乐的兴奋剂就更是杀伤注意力的大敌。

②不充足的睡眠。

有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有的孩子要到11点12点甚至第二天凌晨1点多,白天就无精打采,也会造成专注能力差。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了解了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意识培养和训练,让我们孩子的专注力和专注品质得到很好的提高,那我们怎么样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1、减少刺激物,为孩子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生活环境

创设简洁的环境。

我们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让孩子在里面安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房间的布置要简洁、明快。

多数家长习惯将孩子的房间装扮得五颜六色、摆满玩具,这些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最容易被形象性较强的事物所吸引。

不要轻率打断孩子的活动。

当孩子专注某件事时,就暂时不要命令他做其他事。

即使是婴儿,这样做也会阻碍他的思考。

例如,孩子本来正在专心地玩什么玩具,家长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

喝果汁吧!

吃香蕉吧!

再比如,我们有的家长很喜欢指挥孩子,在旁边指手划脚,如孩子做作业、画画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啊呀你这里做错了”“你这样可以画”等,要么指出错误,或者说一些无关的询问,都是打断了孩子的思路。

如果你要陪着孩子做事情,要不就看着孩子做,不要评价,等他完成后再去评价引导比较合适。

不去干扰孩子。

当孩子在专心做事情时,我们要家长尽量做一些安静的活动,不要随意走来走去,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影响孩子,如孩子在专心画画,你在旁边看电视,电视机开得很响,或者自己玩游戏,游戏键啪拉啪拉响,孩子就会不自觉的看一下电视或游戏,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干扰孩子,造成孩子不专心,所以我们避免干扰孩子,提供较安静的环境,让孩子专心做一件事。

2、在趣味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孩子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别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单纯完成任务:

就跟孩子说你要把红色纸放在红色的盒子里,绿色纸放在绿色的盒子里……而游戏完成任务:

首先创设一个情景,跟孩子说颜色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帮忙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放颜色纸的盒子就设计成各色相对应的小房子样子,以送颜色宝宝回家的形式完成任务。

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以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

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

所以接下我要介绍一些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活动给大家,这也是我今天交流的重点。

①视觉注意力训练:

找不同游戏。

在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仔细地观察,专心地思考。

如这幅自由女神像,让孩子仔细看完前一幅,再看后一幅,问他两幅图片有哪些不同。

可以根据图片的难易程度要求孩子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如这幅让孩子在5分钟内完成。

我们家长也来找一找,看看我们家长需要多少时间。

像这种游戏对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都是不错的训练。

中班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活动。

我们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可以循序渐进,可以逐步加快速度缩短孩子找的时间。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的图书,《幼儿智力世界》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图片。

找相同。

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找出与左边格中完全相同的图案。

我们也可以由易到难。

找回不见的玩具。

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

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点清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一样或几样玩具。

问孩子:

“什么东西不见了?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

这种训练方法简单,家里孩子的玩具等东西很多,可以随手拿来玩,这个游戏灵活而实用。

拼图游戏。

这是二维空间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项目,要求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连续不断的判断、观察对比图案这块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对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也高。

而这种游戏的挑战性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拼图游戏开始的时候简单一点,逐渐递增,甚至可以买一些立体的拼图,让孩子看图片自己拼图。

为了增加兴趣,持久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拼图,家长故意输给孩子。

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会更好地持久孩子的注意力。

走迷宫游戏。

这类书籍比较多,我们可以选择幼儿已有的知识运用的书。

孩子已学1—6的顺数和倒数,我们选择“龟兔赛跑”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专注力还可巩固孩子已学知识一举两得。

②听觉注意力训练

水果拍拍手。

(家长参与)

训练方法:

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水果马上拍一下手。

铅笔苹果太阳课桌大西瓜高山梨子椅子

衣服香蕉电脑飞机动画片桔子大树草莓

根据孩子的熟练程度,还可以换成动物拍拍手、蔬菜拍拍手等。

鹦鹉学舌

训练方法:

家长每念完一句,孩子重复说一遍。

训练要求:

训练时,要求孩子看着家长的眼睛,直到孩子完全说准确,才结束该题目的训练。

如:

我有一个篮球。

我有一个红色的篮球。

我有一个红色的大大的很漂亮的篮球。

内容可以说几个数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请孩子重复出来,内容可以越来越长。

别看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能够培养孩子认真“听”的习惯,也会让孩子乐此不疲。

有意给任务

经常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

“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

”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

“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

”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③动作注意力训练

拷贝不走样:

相信大家在综艺节目中都见过这样的游戏,就是第一个做一串动作,第二个人照第一个人的动作做一遍,到最后看有没有走样。

必须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能完成此游戏。

做相反动作: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玩。

父:

站起来。

幼:

蹲下来。

父:

大皮球幼:

小皮球

父:

向前一步幼:

后退一步

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专注力,而且可以训练反应能力。

小棒不倒: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玩,两人面对面相距1——2米。

其中1人手扶住木棒,发出口令后,立即放开木棒。

此时,对面的幼儿立刻跑过来扶住木棒。

木棒不倒为胜。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敏捷性。

这类游戏好玩又又挑战性。

④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玩“开火车”游戏。

(与三位家长互动)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

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

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

父拍手喊:

“北京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一齐拍手喊:

“往哪开?

”父拍手喊:

“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

“广州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又齐拍手喊:

“往哪开?

”儿子拍手喊:

“上海开”。

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

“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扑克游戏。

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

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

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3、在经典阅读中习得专注(推荐大班好绘本)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要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人进行过研究,研究表明,阅读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方法。

小班时何老师给你们介绍过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这里我再给推荐几种方法:

1.亲子听读。

我们的孩子认识的字还不太多,有的孩子识字量虽然比较大,但阅读速度很慢,一个方法:

我们可以大声读给他听。

在听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告知孩子听完后要来将给XX听的。

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故弄玄虚“卖关子”。

在讲故事的中间可向孩子提问:

哎呀我忘了,刚才讲到哪儿了?

刚才遇到的那个事情你说该怎么解决?

你能不能猜猜这个故事的结尾?

小白兔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等等。

这就“逼”着孩子不得不集中精力来听。

2.亲子共读。

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读图的能力(看图说话)越来越强,有的孩子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亲子共读。

使孩子总是能够处在“阅读——讨论——思考……”这样的状态中,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从听读到共读,需要一个过渡过程,可能我们的这些孩子正处在这样一个过渡中吧。

3.亲子比读。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也许要到大班才能达到要求,父母亲还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亲子比读。

(读图、读字)今天,你读了多少,我读了多少;你读到了些什么,我有什么收获;把你读到的说给我听,把我读懂的也说出来,比一比,谁的收获大?

谁能每天坚持着读。

孩子的好胜心都很强的,特别是跟一个大人比,这很能促进他们的阅读的。

今天借此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绘本,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我家是动物园》,作者展示的家是个快乐的地方,他根据自己家人在外表和个性上的特质,爸爸爱吃东西比喻成了狮子,妈妈爱惜东西爱干净,比喻成了浣熊等。

相信孩子能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出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认识到各种不同生命的和谐相处是一个美好并值得努力的理想。

《亲爱的小鱼》是一本很感动的绘本。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猫爱吃鱼,但这个故事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思维,小猫和小鱼是好朋友,互相关爱,感受小猫对小鱼的爱,迁移到妈妈对宝宝的爱,让孩子体验爱,感受温馨,并且把自己心中的爱大声的告诉身边爱的人,故事角色单纯,情节动人,适合幼儿阅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另一主人公狐狸,却在母鸡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鸡”屡屡受挫的闹剧。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

它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鳄鱼牙齿痛怕牙医拔牙,但鳄鱼牙痛不得不看牙医,而牙医看到鳄鱼又是很害怕鳄鱼把它吃了但它是医生又不得不给鳄鱼看病。

五味太郎以诙谐的对比文字,在书中幽默的刻画出病人和牙医对立的矛盾心理。

本书主题鲜明、画面富童趣,是一本令人会心一笑的心理图画书。

《像狼一样嚎叫》莫卡本来是只温顺的小狗,却因为一个狼的故事开始变得善变,它想变成一只狼,狼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偷偷离开家里,想变成一只狼。

多么像我们的孩子,总是让我们担心受怕,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新奇的事物,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小牛顿科学馆》系列60本,为引导小朋友对大自然及万物观察入微,全套图书都是采用生动活泼的精细插画,并利用剖面、透视等绘画技巧,穿过三度空间,让孩子领会万物的精巧神奇,仔细观察平时无法看到的物体内部结构,引发孩子研究科学的兴趣。

在亲子阅读时,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可以播放一些像刚才听到的比较舒缓的音乐。

这样可以让孩子本来兴奋或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进入安静平稳的情绪中,这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也是非常有好处。

推荐每分钟60拍得音乐:

古典音乐都是这样的(贝多芬、莫扎特)

舒伯特《小夜曲》德沃夏克《幽默曲》《寂静的森林》

亨德尔《抒情调》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给爱丽丝》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提琴)》舒曼《梦幻曲(钢琴)》

4、精神鼓励支持,强化专注行为

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专注力持续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写作业等“费神、费劲”等事情的时间。

学习是要“费神、费劲”的,它需要孩子主动、持续的注意,一般孩子不能坚持久,而看电视、玩新奇的游戏是不需要“费劲”的,所以能“坚持”很久。

那我们怎样让孩子把“费劲”的事儿变得喜欢。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想办法,给予精神的鼓励与支持,来强化孩子的专注行为。

约定奖励。

比如,今天若想让孩子学习画画,或看完某本小书,就跟孩子约定:

完成到怎样的程度,可以看电视半小时,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今天,如果能回答出老师的多少问题,或者举手回答问题,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

比如回家跟妈妈逛街,给她讲一个故事……坚持在一周中都表现很棒的话,那就可以在周末到公园玩等。

和孩子约定好后,那么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基本情况,并努力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形成专心听的习惯了。

这样,孩子在一种奖励的期待中,能较好地克制自己的行为,完成预定的目标,慢慢培养起长时间做费神费劲的学习活动。

展示自己。

我们要给孩子展示的机会,让孩子的努力让大家看得见。

比如画画: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比赛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和孩子商量做个小相框,将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挂在他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定期邀请孩子的朋友、成人朋友来参观,参观前要打好预防针,大加赞扬,这样,孩子就会专注于持续的绘画活动了。

有的孩子喜欢下棋,家长就要陪同孩子一起对弈,并且适时输给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感,兴趣越来越浓,就会经常从事相关的活动。

我们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即使孩子唱歌不怎么动听,不跳舞怎么优美,家长及时给予鼓励,慢慢培养一种兴趣,这样学习时的专注力就会提高,让孩子产生稳定、集中的注意力。

 今天我就介绍这几种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当然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您能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最后,用儿童教育专家的话结束本次的家长学校探讨:

天才儿童培养首先是从注意力开始。

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儿童教育专家M.S.斯特娜

家长朋友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孩子,一起努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专注力品质。

2012、1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