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046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 综合与实践 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docx

第3章综合与实践单元测试题1六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

浙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综合与实践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果甲堆煤的重量比乙堆煤少,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乙堆的重量比甲堆多20%.

②甲、乙两堆重量的比是6:

7.

③如果从乙堆中取出给甲堆,那么两堆煤的重量就同样多.

④甲堆占两堆煤总重量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某班的男生人数比全班学生人数的少4人,女生人数比全班学生人数的40%多6人.那么这个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

A.5人B.3人C.9人D.10人

3.小洋家客厅长5米,宽3.8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  )较合适.

A.B.C.

4.要建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厂房,在比例尺是1:

500的图纸上,长要画(  )厘米.

A.5B.8C.7D.6

5.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A.150B.6000C.1500

6.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小红身高1.35米,她在游泳池里一定不会有危险.这句话对吗?

(  )

A.对B.不对C.不知道

7.淘淘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米,苹苹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2米,那么淘淘和苹苹比,(  )

A.淘淘高B.苹苹高

C.一样高D.无法确定谁高

8.小丽参加了三次英语测试,第一次得90分,第二次95分,第三次比第二次成绩好,但不超过97分,请估计小丽这三次的平均成绩在(  )

A.90分以下B.90分到95分之间

C.95分到97分之间D.97分以上

9.小丽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语文、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0分,他的英语成绩(  )90分.

A.高于B.低于C.等于

10.一个打字员打一篇稿件.第一天打了总数的25%,第二天打了总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18页.这篇稿件有(  )

A.210页B.102页C.201页D.120页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淘气期末考试考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平均分92分.如果不算数学,平均分89分,数学考了  分.

12.一本故事书有150页,一本历史书的页数是这本故事书的80%,又是一本科技书的,这本科技书有  页.

13.星光小学2018年四个季度的用水情况如表:

季度

用水吨数

87

106

94

85

星光小学去年平均每月用水  吨.

14.下面是某学校五

(1)班学生拥有课外读物情况,五

(1)班共有学生  人,平均每人拥有课外读物  本.

性别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课外读物/本

男生

16

25

女生

24

30

15.一个长方形零件,按比例尺1:

50将它画在图纸上,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16.在一幅地图上,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2厘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从北京开出,  小时能到南京.

17.四只小猴吃桃,第一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的总数的,第二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吃的总数的,第三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的总数的20%,第四只小猴将剩下的46个桃全吃了.则四只小猴共吃了  个桃.

18.甲乙丙三个数字,甲乙两数平均数是3,乙丙两数平均数是2.4,甲丙两数平均数是2.8,甲数是  ,乙数是  ,丙数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小高的身高是1.56m,他趟过平均水深1.2m的小河,不会有任何危险.  (判断对错)

20.四一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2分,四一班没有不及格的.  (判断对错)

21.小强的身高是1.4米,他能安全蹚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河.  (判断对错)

22.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设计图上长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4.  .(判断对错)

23.一种商品的价格先降价10%,然后又提高,结果与原价相等.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8小题)

24.今年李伯伯家的苹果喜获丰收,20棵大苹果树的总产量是960千克,14棵小苹果树的总产量是644千克,今年平均每棵大苹果树比小苹果树多收多少千克?

25.一个打字员打一篇稿件,第一天打了总数的,第二天打了总数的5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10页.这篇稿件共多少页?

26.一本科普书有400页,淘气第一周看了全书的20%,第二周看了全书的.

(1)两周一共看了多少页?

(2)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看了多少页?

27.小朋友投篮,第一组共有6人,平均每人投篮3个;第二组共有4人,平均每人投篮8个.这两组平均每人投篮多少个?

28.张大伯家收获了32袋土豆,其中5袋的质量分别是:

101千克,97千克,95千克,102千克,100千克.按这5袋的平均质量计算,张大伯家的土豆一共可以收获多少千克?

29.贝贝、晶晶、欢欢三人去郊游,贝贝带了5个面包,晶晶带了3个面包,欢欢没有带面包,三人平均吃了这些面包后,欢欢付给他俩6.4元钱.贝贝和晶晶各应得多少钱?

30.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8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在一幅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10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比是3:

2,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根据“甲堆煤的重量比乙堆煤少”,可以知道:

乙堆煤的重量为单位“1”,甲堆煤的重量是乙堆煤的1﹣,也即甲堆煤的重量对应的分率为,两堆煤总重量对应的分率为(1+),据此把所给选项逐个分析后,再选择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A、乙堆的重量比甲堆多:

(1﹣)÷=×=20%,此句正确;

B、甲、乙两堆重量的比是:

1=5:

6,不是6:

7,原句错误;

C、从乙堆中取出给甲堆,乙堆还剩:

1﹣=,甲堆现有:

+=,两堆煤的重量就同样多,此句正确;

D、甲堆占两堆煤总重量的:

÷(1+)=×=,此句正确;

所以①、③、④句正确.

故选:

C.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哪些有用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将所有选项逐个分析后,进而选择正确的选项即可.

2.【分析】男生人数比全班学生人数的少4人,即女生人数为全班的1﹣=多4人,女生又比全班人数的40%多6人,则6﹣2人占全班人数的﹣40%,则全班人数为(6﹣4)÷(﹣40%)人,进而求得该班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解答】解:

全班:

(6﹣4)÷(1﹣﹣40%)

=2÷

=45(人),

男生有:

45×﹣4

=25﹣4

=21(人);

男生比女生少:

45﹣21﹣21=3(人);

答:

该班男生比女生少3人.

故选:

B.

【点评】由题意明确女生人数为全班的1﹣=多4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分析】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与练习本的实际长度比较即可选出合适的答案

【解答】解:

因为5米=500厘米,3.8米=380厘米,

A、500×=50厘米,380×=38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

B、500×=5厘米,380×=3.8厘米,画在练习本比较合适;

C、500×=0.5厘米,380×=0.38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分析】本题已告诉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根据图形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解答】解:

40米=4000厘米,20米=2000厘米,

4000×=8厘米,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考查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5.【分析】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已知,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

【解答】解:

=150000000(厘米),

150000000厘米=1500千米;

答: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500千米.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注意单位的换算.

6.【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30厘米好多,所以下水游泳不一定没有危险,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小红身高1.35米化成厘米是135厘米,

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30厘米,甚至超过135厘米,所以她下水游泳不一定没有危险,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7.【分析】因为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虽然苹苹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比淘淘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高,但是淘淘和苹苹不在同一个班里,所以他们的身高无法确定谁高.据此解答.

【解答】解:

虽然苹苹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比淘淘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高,但是淘淘和苹苹不在同一个班里,所以他们的身高无法确定谁高.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明确:

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8.【分析】根据“第二次得了95分,第三次比第二次成绩好,”知道第三次的成绩大于95分,再由题中条件知不超过97分.所以小丽的第三次成绩在95分与97分之间,由此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可求出小丽这三次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解答】解:

假设小丽的成绩是96分,则平均成绩是:

(90+95+96)÷3

=281÷3

≈93.67(分)

假设小丽的第三次成绩是97分,则平均成绩是:

(90+95+97)÷3

=282÷3

=94(分)

所以小丽这三次的平均成绩在93.67到94之间;

故选:

B.

【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小丽第三次成绩的范围,再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9.【分析】用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乘3得总分,用总分减去语文、数学的分数,即得英语的分数.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

90×3=270

由于语文、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0分,语文、数学两科的成绩的和大于90×2=180分

270减去大于180得到的数小于90

答:

他的英语成绩小于90分.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

10.【分析】把这篇稿件有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18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了总数的(﹣25%),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由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可得这篇文章共有18÷(﹣25%)页.

【解答】解:

18÷(﹣25%)

=18÷15%

=120(页)

答:

这篇稿件有120页.

故选:

D.

【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18页占总页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根据题意,用92×3即可求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总成绩,用89×2即可求出语文和英语的总成绩,进而相减即可求出数学的成绩.

【解答】解:

92×3﹣89×2

=276﹣178

=98(分)

答:

数学考了98分.

故答案为:

98.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要求数学的成绩,就用语、数、英三科的总成绩减去语、英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