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方案111.docx
《土方回填方案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回填方案11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回填方案111
CHINARAILWAYNO.3ENGINEERINGGROUPCO.,LTD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南社校区)公共教学楼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南社校区)项目经理部
2017年5月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南社校区)公共教学楼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
四、施工工艺
五、质量标准
六、质量保证体系
七、质量记录
八、安全保证体系
九、环保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南社校区)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东临倒渣东路,北临西线街,西侧为铁东路北向延伸的规划路,南侧为漪汾街西向延伸路。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5349.6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5708.47㎡,地下建筑面积为9641.18㎡;本工程分为A座、B座、C座、D座、地库和连廊。
A座、B座、C座均为地上5层,地下1层,室内外高差0.45m,地下室层高3.8m,1层层高4.5m,2~5层层高均为3.9m,建筑高度20.550m。
D座地上3层,无地下室,室内外高差0.45m,层高均为4.5m,建筑高度14.79m地库只有地下一层,层高3.8m,主楼范围内覆土层厚度为1.9m;连廊地上5层,无地下室,一层架空,层高4.95m;2~5层层高均为3.9m;A座、B座、C座基础形式为梁板式筏形基础;D座及连廊基础形式为柱下条形基础;地库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防水板。
建筑抗震设防度为八度;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类别:
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830.500。
本工程地基处理方法采用换土垫层法,D座开挖至标高-4.3m,做1.5m厚三七灰土垫层至-2.8m,灰土垫层外扩范围出基础边1.5m;A座B座C座和地库部分:
开挖至标高-8.1m(开闭所和配电室处为-9m),做1m厚三七灰土垫层至-7.1m,灰土垫层外扩范围出基础边1m;连廊开挖至标高-4.6m,做1.5m厚三七灰土垫层至-3.1m,灰土垫层外扩范围出基础边1.5m。
二、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
《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4-226-2015
范围
ABC座基础地基换填1m厚3:
7灰土,D座及连廊处基础换填1.5m厚3:
7灰土。
基础(地下室)基坑周边回填2:
8灰土。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主要机具:
装运土方机械有:
50装载机、自卸汽车、筛灰机、及翻斗车等。
碾压机械有:
20T振动压路机。
一般机具有: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3、作业条件: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和验收手续。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层标志布置。
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
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基坑西北角),应事先经过检查,保证运土车辆顺利通行。
四、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设灰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基础灰土换填回填前,应将基土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清除干净。
检验土质,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不宜选用块状黏土,且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土料应过筛,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
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体积配合比为3:
7灰土,石灰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mm。
填土应分层铺摊。
分层铺设厚度为200-300mm,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碾压时,采用≥20T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层往复碾压不少于6遍,前后两遍碾压沉降差值不大于1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fak≥180kpa。
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基坑及时进行回填,人工回填为2:
8灰土,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夯填采取人工薄层轻夯技术,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立式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基础换填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每50-100㎡不少于1个检测点。
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施工作业。
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填土找平夯实。
地下室周边基坑回填时,在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后,在地下室外墙四周立面铺设50mm厚模塑聚苯板作为防水保护措施至室外地坪,人工铺设土层厚度每层不大于250mm,采取薄层轻夯。
雨期施工:
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雨期施工时,配备塑料布及污水泵,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五、质量标准
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的规定。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内积水、挖除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桩基基坑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地面基础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准仪
六、质量保证体系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以夯填压实。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
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七、质量记录
7.1地基处理记录。
7.2地基钎探记录。
7.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八、安全保证体系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填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护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护结构上,不得在支护结构下行走或站立。
基坑周边搭设1.2m高定型防护栏,防护网片采用50*50mm网片,边框采用2*4方管,网片中部撑杆为2*2方管,立柱采用5*5方管,连接片距顶底250mm,下设200mm高挡脚板。
防护固定于200*200mm混凝土基础上。
防护外刷红白漆,网片为全红色,立柱中间500mm为白色,挡脚板采用150mm宽,倾斜30°角红白漆间隔。
配合机械回填土的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
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钢板或浇筑混凝土加固。
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护结构,以免引起支护结构破坏或拉损。
九、环保措施
土方和消石灰运输时应按要求进行覆盖,避免产生扬尘;自卸车车卸料避免产生粉尘;装车严禁太满、超载,避免遗洒、损坏及污染路面等现象发生;应按规定的地点取土,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尽量不要破坏植被。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周围的泥土、泥水,保证施工现场周围的清洁卫生。
作业现场路面干燥时应采取洒水措施、装卸时应轻放或喷水、使用移动式雾炮防尘,控制回填土造成的尘土飞扬。
现场土方和消石灰临时堆放时应进行覆盖;当拌合灰土时,应注意对周围环境和操作者的影响,根据风向合理选择操作地点;避免产生粉尘及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