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036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邗江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

2018.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数罟(gǔ) 恫吓(dòng)嵯峨 温馨 祸起萧墙 

B.濒临(bīn) 桎梏(kù) 磬石 凝噎 白雪皑皑 

C.汗涔涔(cén) 铁镐(gǎo) 嫉恨 编篡 坚毅不挠

D.孝悌(dì) 犄角(jī) 蜕变 猖獗 义愤填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最近,全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毒黄瓜、皮革奶等事件层出不穷,其影响和后果耸人听闻,很多国人感慨:

“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的呢?

”。

B.面对繁芜丛杂的汉语语言现象,如何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怎样实现高分高能?

这些都如一场严酷的考试,需要学者们来作答。

C.《锦瑟》是一首朦胧诗,寄托了作者的凄清忧怨之情、生离死别之恨。

不过,宋元以来,对这首诗的主旨,人们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D.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元芳,你怎么看?

”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的政治理念的引子,其中不仅关系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而且涉及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

B.随后他便脱掉他那两色的外衣,人们看见他右胳膊上挂着用许多长长的、闪光的、紧扎的、尖端包着金属的白皮条扎成的一条鞭子。

C.执行整个飞行任务都是按程序来的,高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航天任务,许多动作需要我们精确到秒,那时我的整个精力都集中在考虑怎样成功地执行任务。

D.如今,这位一周只说了两句话的老人已不能告诉我他真实的感受,但他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孤舟一系故园心  B.凄凄不似向前声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望帝春心托杜鹃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

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

‘善哉问也!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夏谚曰: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

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睊睊胥谗③,民乃作慝④。

方⑤命虐民,饮食若流。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召太师曰:

‘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盖征招角招是也。

其诗曰:

‘畜⑥君何尤?

’畜君者,好君也。

”(选自《孟子》)

  注:

①雪宫:

齐宣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官。

②转附:

山名,可能是今天山东的芝罘山。

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

③睊睊胥谗:

群人侧目而视,怨声载道。

睊睊,侧目而视的样子。

胥,都。

谗,谤。

④慝:

邪恶。

⑤方:

违抗。

⑥畜:

制止。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不得,则非其上矣/非:

非议。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度:

法度。

C.今也不然:

师行而粮食/粮食:

粮食被消耗掉。

D.其诗曰:

“畜君何尤?

”/尤:

突出。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今也不然:

师行而粮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景公说,大戒于国/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B.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

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

答张十一

韩 愈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④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④炎瘴,炎热的瘴气。

(1)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_,不见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7)今宵酒醒何处?

____。

(柳永《雨霖铃》)

(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靡有朝矣。

《诗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杨一民的一天

胡天翔

杨一民是个菜贩子。

清晨,杨一民骑着空三轮,去城东的蔬菜批发市场批了一车青菜。

杨一民卖菜的那条街叫大华街。

大华街上是禁止卖菜的,街里面规划的有蔬菜市场。

租不起摊点,杨一民这样的小贩子就推着自行车、三轮车、架子车,甚至挑着两个箩筐在路边卖。

对他们的流动卖菜行为,有时城管管,有时工商管,有时没有人管。

杨一民刚把三轮车在路边停好,过来一个买红萝卜的。

拣好萝卜,杨一民刚要过秤,街北头传来大喇叭的吆喝声——城管来了。

想着城管一会才能过来,杨一民就接着称萝卜。

萝卜称完了,买萝卜的掂着走了,杨一民却走不掉了。

听见大喇叭一响,街北头的菜贩子老鼠一样闪进了巷子里,城管的车呼一下就开过来了。

没有号牌的白色“半截头”停在杨一民小小的三轮车前。

从车里下来一个穿制服的年轻人。

看着杨一民讨好的微笑,制服什么也不说。

“我不卖了,我回家。

”杨一民说。

“那你就回家吧。

”制服说。

制服生气了,抓住三轮车车帮,没用劲就把车子掀翻了,红萝卜、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骨碌碌地在地上滚。

“你赔我的菜!

”杨一民抱住了制服的右腿。

“好,我赔你的菜!

”制服真生气了,他不管不顾地走着。

杨一民像是绑在他腿上的沙袋。

制服拖着杨一民走,杨一民拖着地。

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半截头”上又下来个年轻人,平头。

平头吐了一口痰,弯腰抓住了杨一民的右脚。

平头要把杨一民从制服身上拉开。

杨一民抱得紧,平头一使劲,拽掉了杨一民的一只鞋。

杨一民脚上的鞋太破了,鞋帮和鞋跟拽开线了。

差点被闪倒。

平头生气了,扔了鞋,一抬脚就踹到杨一民的屁股上。

杨一民的屁股受了这一“脚掌”,疼痛通过大脑指挥双手,杨一民乖乖地松手了。

“你别松手啊!

治不了你!

”平头说。

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制服与平头钻进车子,鸣着长笛到别处执法去了。

躺了一会,杨一民站起来,找到鞋子,却穿不上了。

杨一民光着右脚,拾地上的红萝卜、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总还有些没烂的。

杨一民推着三轮车来到汤全喜的鞋摊前。

杨一民和汤全喜认识。

“惹他们干啥。

”汤全喜说。

“唉!

”杨一民叹气,“多少钱?

“不拿了,你够倒霉的。

”汤全喜说。

“唉!

”杨一民说。

杨一民骑着三轮车在小巷子里转悠、吆喝。

到四点多,菜也就快卖完了,没想到却来了好运。

在一个巷子里,三个妇女围着杨一民的三轮车拣菜,过来一个骑电动车戴墨镜的年轻人。

连电动车都没下,墨镜递给杨一民一张五十的票子,说称四斤辣椒。

接过钱,新呱呱的,杨一民就塞进了褂子兜里。

接过辣椒,没等杨一民去找钱,电门一拧,电动车蹿远了。

杨一民无心再给三个妇女讲价,称完菜,骑上三轮车离开了那条巷子。

没找的钱就算城管赔弄烂的菜了,杨一民安慰自己。

走到大华街,汤全喜还没收摊。

想上午补鞋汤全喜没要钱,杨一民就喊汤全喜去喝两盅。

在小酒馆,点了四个小菜,要了两瓶半斤的二锅头,一人一个一次性杯子,杨一民和汤全喜一口接一口地喝上了。

喝着喝着,一瓶酒就剩小半瓶了;喝着喝着,杨一民的脸变红了;喝着喝着,杨一民说话了。

“×他娘,今天没白挨打,捡了个便宜。

”杨一民把四斤辣椒卖了五十块钱的事给汤全喜说了。

二锅头喝完了,又要了两小碗刀削面,一算账,正好五十。

杨一民从褂子兜里掏出那张五十的,递给酒馆老板。

老板看了正面,又看了反面,还对着灯光照了照,终于把纸币放进了验钞机。

那个绿色的盒子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他娘啊……”杨一民直跺脚。

一阵暮霭袭来,街上的路灯显得更暗了,杨一民拖着沉重的脚步,踉踉跄跄地走在小城的路上。

(选自2018年第6期《四川文学》,有改动)

12.为什么杨一民明知城市街道上禁止卖菜但他仍然在路边叫卖?

小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杨一民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小说分条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批判城管暴力执法这一“城市之痛”;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揭示进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艰难。

对此,你所持的观点态度是怎样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余光中:

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

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

《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

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

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

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

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地写,而是一辑一辑地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

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

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

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

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

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

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

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

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

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

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

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

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

“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

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

”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

  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

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故地重游。

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

  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

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祸。

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

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

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

“我哪敢说同不同意?

庄子同意就行了。

  说到幽默,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

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

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

再比如,从“马屁诗人”到“文白之争”,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还幽默地说:

“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

”在余光中的经验中,幽默其实要比愤怒有用。

除了写诗,翻译也是余光中近年热衷的一项工作。

如今,已经八十五岁的余光中依旧笔耕不辍。

他目前正在翻译济慈的诗,此时的感觉定与年轻时的不同吧。

(摘自《名人传记》2018年第3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以前写诗,他喜欢把中国文字压缩、锤扁、拉长、磨利,把它们拆开又并拢,拆来又叠去。

如今他却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

散文的话,每页纸最多改一两处地方。

尽管外文系毕业的他用英语写论文都不成问题,但他说自己在写诗和骂人这两件需要抒发情绪的事情上,是非得用母语不可的。

②深入生活越多,就越需要清净和一张干净的桌子。

当生命走到暮年,对于“我是谁”的问题,诗人余光中早已不再质问,而是报以淡淡的微笑。

16.余光中少年立志“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最终成为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请结合文本,分析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余光中的许多诗歌,包括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被杨弦拿去谱曲并引发了台湾校园民谣风潮。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记录余光中日常工作、生活状态的纪录片以“逍遥游”为题。

为什么说余光中是“逍遥”的?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70分)

(1)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

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