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15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1年沈阳二中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内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不能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

C.葡萄糖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也可以作为构建细胞结构的原料

D.与单链RNA分子相比,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

答案:

B

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2、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解:

A、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如: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

B、氨基酸是水溶性的小分子,某些氨基酸可以传递信息,如:

甘氨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B错误;

C、葡萄糖既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结构的原料,如糖蛋白中的多糖是由葡萄糖合成,C正确;

D、DNA是双螺旋结构,而RNA是单链,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D正确。

故选B。

点评:

2.图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①~④表示该细胞内的某些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一定不会有的结构是细胞壁

B.图中各种细胞器均参与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图中任一种细胞器活动异常,该种细胞将无法完成增殖过程

D.结构③和④中均存在碱基A与T配对的现象

答案:

C

分析题图:

图示是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是高尔基体,②是中心体,③是线粒体,④是核糖体。

解:

A、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可能含有细胞壁,A错误;

B、中心体、核糖体无膜,不参与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错误;

C、①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②是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③是线粒体可提供能量,④是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故图中任一种细胞器活动异常,该种细胞将无法完成增殖过程,C正确;

D、结构④中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其中不存在碱基A和T互补配对的现象,D错误。

故选C。

点评:

3.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线粒体中Ca2+浓度突然快速增加,称为“线粒体钙闪”,该过程需要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参与,由内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提供动力。

细胞能量不足时,能量感受器(AMPK)被活,使McU磷酸化而活化,促进Ca2+快速转运。

Ca2+可以促进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线粒体基质Ca2+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CU减少可能会导致细胞周期延长

B.磷酸化的MCU运输Ca2+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线粒体钙闪”会导致线粒体内Ca2+持续增加

D.AMPK被激活会导致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增加

答案:

A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解:

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线粒体中Ca2+浓度突然快速增加,这个过程需要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参与,MCU减少可能导致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延长,细胞周期延长,A正确;

B、磷酸化的MCU运输Ca2+的方式需要H+浓度梯度提供动力,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线粒体基质Ca2+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所以不能持续增加,C错误;

D、葡萄糖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不在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4.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用ss(+)RNA表示。

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下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RNA复制酶也可用于宿主细胞的RNA的合成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变异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

C.(+)RNA的嘧啶碱基数与(-)RNA的嘌呤碱基数相等,都占各自碱基总数的一半

D.在其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答案:

B

分析题图:

图示是新型冠状病毒(CONID-19)增殖过程示意图,ss(+)RNA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形成(-)RNA,(-)RNA再作为模板合成(+)RNA,(+)RNA也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

解:

A、宿主细胞中的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RNA复制酶,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变异,这是疫苗难研发的原因之一,B正确;

C、单链RNA的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占总碱基总数的一半,C错误;

D、新冠病毒是RNA复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会逆转录合成DNA,D错误。

故选B。

点评:

5.普通西瓜为二倍体,现有一株三体西瓜,体细胞中有三条7号染色体,且7号染色体上都含有基因A,下列关于该三体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观察三体西瓜有丝分裂图像时,可在前期观察到7号染色体联会紊乱现象

B.该三体西瓜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A基因数与染色单体数一直相等

C.仅考虑A基因,该三体西瓜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D.该三体西瓜授以普通西瓜的花粉,能获得无子西瓜

答案:

C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和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解:

A、有丝分裂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没有7号染色体联会紊乱现象,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为0,细胞中A基因数与染色单体数不相等,B错误;

C、仅考虑A基因,该三体西瓜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基因型为AA和A的配子,C正确;

D、该三体西瓜可以减数分裂产生正常配子,授以普通西瓜的花粉,获得有子西瓜,D错误。

故选C。

6.X植物容易受到Y害虫的侵害,X植物的某突变株含有一种抗虫基因,该基因使突变株具有了对Y害虫的抗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虫基因的产生是X植物为抵抗Y害虫而突变的结果

B.该突变株的出现说明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也可以形成新物种

C.Y害虫长期采食X植物可能会使X植物和Y害虫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发生变化

D.X植物产生的突变株对Y害虫是不利的,会阻碍Y害虫的进化

答案:

C

生物的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随机的,与生物所在的环境无关,环境只起到选择作用。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

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抗虫基因的产生不是X植物主动定向突变的结果,A错误;

B、X植物突变株不是一个新物种,B错误;

C、Y害虫的采食属于自然选择,长期的自然选择可能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正确;

D、X植物和Y害虫是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使组织液pH升高

B.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C.小肠黏膜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的状态与耗能无关

答案:

B

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

A、剧烈运动时,部分肌细胞会因为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组织液pH降低,但不会明显降低,A错误;

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B正确;

C、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与离子的主动运输有关,而主动运输需要能量,D错误。

故选B。

点评:

8.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③

B.神经递质与②上的受体结合后,使②产生兴奋或抑制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D.④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化

答案:

C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识别,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解:

A、①为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③突出间隙中,A错误;

B、②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与④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错误;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有突触延搁,所以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C正确;

D、④为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

9.科学家研究水稻“恶苗病”时发现,水稻疯长是因为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产生了赤霉素所致。

为证明这个结论,研究人员选择水稻幼苗随机分组设计实验,下列相关的实验设计与实验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组

对照组

结论

A

喷施赤霉素溶液

喷施等量蒸馏水

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

B

喷施赤霉素溶液

接种赤霉菌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C

喷施接种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

喷施等量赤霉素溶液

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

D

喷施接种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

喷施等量不接种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滤液

赤霉菌产生了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

A.AB.BC.CD.D

答案:

D

1、高中生物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本题题干中给出水稻“恶苗病”的出现,是因为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所致的结论,在这个结论前提下,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然后进行结论推测。

2、赤霉素主要合成于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喷施赤霉素,因此通过实验可以推出赤霉素的作用,而不能推出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A错误;

B、植物激素必须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因而要想证明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必须证明植物体可以产生赤霉素,而该实验设计没有涉及植物体是否会产生赤霉素,B错误;

C、用喷施赤霉菌培养基滤液的实验和喷施等量赤霉素溶液的实验对照,可以证明赤霉菌产生的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是赤霉素,却不能证明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C错误;

D、该组用喷施赤霉菌培养基滤液的实验和喷施等量不接种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滤液的实验,二者对照,可以证明赤霉菌产生了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

1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型真菌和跳虫可以得到来自植物的能量,因而是第二营养级

B.有机碎屑和大型真菌之间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若该生态系统被汞污染,则图中生物中杂食性鸟体内的汞浓度最高

D.若气候变化降水减少,导致优势种改变,则该过程可称为初生演替

答案:

C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群落中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

3、群落的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群落演替时其优势种不断变换,生物多样性也不断增加。

初生演替一般包括冰川泥、火山岩或沙丘上发生的演替,起始条件中没有生物,土壤条件也被破坏;而弃耕的农田、火灾后的草原、乱砍滥伐后的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

4、分析题图:

图中草本植物、乔木为生产者,蝗虫、蜘蛛、杂食性鸟为消费者,大型真菌、跳虫为分解者。

解:

A、从图中可知,大型真菌和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都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不是第二营养级,A错误;

B、大型真菌从有机碎屑中获得营养物质,能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是不能循环的,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该食物网中,杂食性鸟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汞的含量最高,C正确;

D、若气候变化降水减少,导致优势种改变,则该过程可称为次生演替,不存在任何生物生长的演替才是初生演替,D错误。

故选C

点评:

11.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以下做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禁止开发或利用野生资源

B.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

C.发展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实现对物质的多级利用

D.出行尽量选择单车或公共交通以减少碳排放

答案:

A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不是禁止开发或利用野生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A符合题意;

B、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对物质的多级利用,C不符合题意;

D、低碳出行尽量选择单车或公共交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12.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题表。

生产者活生物量(g/m2)

死有机质(g/m2)

土壤有机碳(g/m2)

净初级生产力*[g/(m2·年)]

异氧呼吸**[g/(m2·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氧呼吸: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老龄西黄松群落平均每平方米有47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幼龄西黄松群落平均每平方米有390克碳是生产者当年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

C.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西黄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D.根据表中数据无法计算幼龄西黄松群落的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

表格表示的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的结果,生产者活生物量老龄远远大于幼龄,其他的四个指标差距较小。

解:

A、根据题表给出的数据以及表格下方对净初级生产力的解释可以对应表格数据找到,老龄西黄松群落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碳有470g/m2,A正确;

B、幼龄西黄松群落平均每平方米有390克碳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当年呼吸作用所消耗的,B错误;

C、老龄西黄松群落一年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g/m2•年,而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年的呼吸作用为440g/m2•年,470大于440,所以老龄西黄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C正确;

D、表中所给的指标是有机物的含碳量,不是能量值,因此无法计算出幼龄西黄松群落的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

故选B。

点评:

1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培养中的材料和用具都要经灭菌处理,全程需无菌操作

B.利用发酵罐大量生产细胞代谢产物,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只能用显微操作法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D.动物细胞悬液制备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时间

答案:

D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

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解:

A、组织培养中的材料要经消毒处理,用具都要经灭菌处理,全程需无菌操作,A错误;

B、利用发酵罐大量生产细胞代谢产物,没有得到完整的个体,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还可以用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手段,C错误;

D、动物细胞悬液制备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时间,防止破坏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评:

14.胚胎工程技术能充分发挥动物的繁殖潜力,为优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办法。

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

B.采集的精子必须置于ATP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

C.若要生产高产奶牛,可取①处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D.A、B牛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存在差异

答案:

B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解:

A、为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促其超数排卵,A正确;

B、对于牛、羊等家畜的采集的精子,必须通过一定的获能溶液如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或者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来模仿雌性生殖道内的获能环境来达到获能状态,B错误;

C、若要生产高产奶牛,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的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滋养层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作引物,以滋养层细胞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出现阳性反应,即为雄性,反之为雌性,C正确;

D、转基因牛D的培育可以将导入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经过胚胎移植入受体母牛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即b→f→g过程,D正确。

故选B。

15.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

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

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制作泡菜过程中,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过低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答案:

C

1、泡菜的制作原理: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1)发酵初期:

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

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

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2)发酵中期:

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

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

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

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3)发酵后期:

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

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

解:

A、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故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正确;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降低,但由于一些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机物的种类将增多,C错误;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点评:

二、选择题

16.为验证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中数据单位:

mL)

试管号

1

2

3

4

5

6

斐林试剂

2

2

2

2

2

2

1%淀粉溶液

3

3

3

2%蔗糖溶液

3

3

3

稀释的人新鲜唾液

1

1

蔗糖酶溶液

1

1

据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1和试管2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B.预期的实验结果中,4、5号试管应为无色

C.试管3和6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只进行上述实验,不能验证酶的高效性

答案:

AD

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物的种类和酶的种类,其中1号和2号试管没有加酶,3号和4号试管加入的是唾液淀粉酶,5号和6号试管加入的是蔗糖酶;蔗糖和淀粉都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而两者水解的产物都属于还原糖,都可以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解:

A、1号和2号试管没有加酶,加入的反应物分别是淀粉和蔗糖,并都加入了斐林试剂,其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还原糖,A正确;

B、预期的实验结果中,4、5号试管中都加入了斐林试剂,因没有还原糖,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应为蓝色,故4、5号试管应为蓝色,B错误;

C、3号和6号试管的反应物种类、酶种类都不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上述实验中没有加入无机催化剂,故不能验证酶的高效性,D正确。

故选AD

点评:

17.科学家发现睾丸决定基因是人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父本的Y染色体含有睾丸决定基因,该基因诱导未分化的性腺形成睾丸。

经调查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男性(每20000名男子中有一个)。

下列为某家系患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人群中的XX男性个体的形成可能是其父亲产生了含睾丸决定基因的X染色体的精子

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6号个体不患该病的原因是从2号个体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