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08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docx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非常全面和详细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条件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常温下(空气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2Mg+O2

2MgO

点燃时(空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2MgO

2Mg+O2

常温下(空气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

4Al+3O2

2Al2O3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氧气中)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2Al2O3

4Al+3O2

常温(干燥空气)

无明显现象。

很难与O2反应。

常温(潮湿空气)

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比较

铁锈主要成分

疏松的暗红色物质——铁锈。

Fe2O3?

xH2O

点燃(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Fe3O4

放出大量的热。

3Fe+2O2

常温(干燥空气)

无明显现象。

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加热(空气中)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Cu+O2

2CuO

常温(潮湿空气)

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

碱式碳酸铜(俗称铜

生成一种绿色物质

绿):

Cu2(OH)2CO3

高温

无明显现象

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注意:

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

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金属+酸

盐+H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

MgCl2+H2↑

Mg+H2SO4

MgSO4+H2↑

2Al+6HCl

2AlCl3+3H2↑

2Al+3H2SO4

Al2(SO4)3+3H2↑

Zn+2HCl

ZnCl2+H2↑

Zn+H2SO4

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

FeCl2+H2↑(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

0→+2)

Fe+H2SO4

FeSO4+H2↑(注意Fe化合价变化:

0→+2)

注意:

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

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

 

1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钾钙钠除外)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Fe+CuSO4

Cu+FeSO4(铁表面被红色物质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注意Fe化合价变化:

0→+2)

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

2Ag+Cu(NO3)2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Fe+2AgNO3

2Ag+Fe(NO3)2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

0→+2)

现象的分析:

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A+BCB+AC

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如Zn+H2SO4ZnSO4+H2↑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

如Fe+CuSO4Cu+FeSO4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

如H2+CuOCu+H2OC+2CuO2Cu+CO2↑

五、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应用:

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即左边),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即越靠近左

 

边,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阳离子越稳定;越靠近右边,金属单质越稳定,对应阳离子越活泼。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以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注意:

(1)浓硫酸、硝酸除外,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2)铁和酸反应化合价变化:

由0价→+2价。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可以理

解为弱肉强食,弱的占位置(离子或化合物的位置)占不稳,被强的赶走;强的占位置占

 

得稳,弱的不能将它赶走!

注意:

(1)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先和水反应。

如2Na+2H2O2NaOH+H2↑

 

(2)变价金属Fe、Cu、Hg发生这种置换反应,化合价变化:

由0价→+2价。

 

金属化学性质的中考考点知识: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

弱肉强食,能反应的是强的把弱的赶走,与酸反应越剧

烈,说明活动性越强;不能反应的是弱的赶不走强的。

例:

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

 

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

 

2

 

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Z>X>YD、Y>Z>X

分析:

X、Y与酸反应得出X>H>Y,Y、Z与硝酸银反应得出Y>Ag>Z,在金属活动表中画出

XYZ

 

HAg

 

2、设计实验探究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规律方法】初中阶段,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主要是针对两种金属或三种金属。

它们的活动

 

性比较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1.两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1)采用“一金一盐”方法(K、Ca、Na除外):

即一种是金属单质,另一种金属则采用其

 

盐溶液。

操作是将该金属单质A放入到另一金属B的化合物溶液中,如果能反应,则活动性:

A>B,如果不能反应,则活动性:

A<B。

(2)采用“二金一酸”方法(适用于至少一种氢前金属):

即两种都是金属单质,再加上一种

酸(稀盐酸或稀硫酸)。

操作是将两种金属单质A、B分别放入到酸溶液中,如果A能反应而B

 

不能反应,或A比B放出氢气速率快,则活动性:

A>B,反之,则活动性:

A<B。

2.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1)排好金属活动性顺序后,采用“两边金属中间盐”。

(2)排好金属活动性顺序后,采用“中间金属两边盐”。

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一次性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每种方

案如下,可行的方案是()

A.锌、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B.铁、锌、硫酸铜溶液

C.锌、铜、硫酸亚铁溶液D.铁、铜、硫酸锌溶液

分析:

活动性顺序:

Zn>Fe>Cu,两边金属中间盐:

Zn、Cu、FeSO4溶液

中间金属两边盐:

Fe、ZnSO4溶液、CuSO4溶液

 

金属化学性质的拓展知识:

 

1、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规律:

(1)金属越靠近左边,与酸反应越剧烈,放出氢气的速率越快,在图像上表现为越陡。

(2)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则金属质量与转化为+2的金属相对原子

质量成正比。

(3)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与转化为+2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

 

3

 

成反比(即与倒数成正比)。

(4)相同质量的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不管和什么金属反应,酸中的

H

部转化为H2,所以质量相等)

(5)金属与酸反应,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密度逐渐增大(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小结:

金属M(假设化合价为+n),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可以用下列两个关系式表示:

2

~H2

~nH2

M~2H

M~nH

n

2

例1、Mg、Al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则

Mg、Al的质量比为

分析:

Mg

~H2

2

H2

Al~

3

24

2

2×27=18

2

3

∴Mg、Al质量比为24:

18=4:

3(即与转化为2价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

例2、相同质量的Mg、Al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为

分析:

令金属的质量为单位1,则由关系式可得

2

Mg

~H2

Al~

H2

3

24

2

2×27=18

2

3

1

x=2×1

1

y=2×1

24

18

∴产生氢气质量比为

1:

1=3:

4(即与转化为

2价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24

18

例3、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m)与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m

Mg

m

Mg

m

Al

m

Mg

Al

Al

Mg

Al

t

t

t

t

A.

B.

C.

D.

分析:

由金属活泼性可得,

Mg>Al,所以镁比铝图像要陡;

Mg

~H2

2

~H2

Al

3

24

2

18

2

∴成反比Al产生氢气多,故选

C。

例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

20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氢气

1g,则原

混合物可能是()

A、Zn和CuB、Zn和FeC、Zn和MgD、Mg和Al

 

4

 

分析:

方法1:

极值法假设20g全部是一种金属,应该放出氢气的质量如下

Zn~

H2

Cu产生氢气为0

Fe~H2

Mg

H2

2

H2

Al

3

65

2

56

2

24

2

18

2

20g

1g

20g

1g

20g

1g

20g

1g

方法2:

极值法

假设1g氢气全部是一种金属产生的,应该需要的金属质量如下

Zn~

H2

无论多少铜都

Fe

H2

Mg~

H2

2

Al

~H2

3

65

2

不能产生

1g氢气

56

2

24

2

18

2

20g

1g

铜>20g

20g

1g

20g

1g

20g

1g

方法3: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

假设金属的化合价为+

2

M~

H2

Zn

~H2

Fe

~H2

Mg

H2

2

Al

H2

铜不产生氢气

3

x=40

2

65

2

56

2

24

2

18

2

认为相对原子

20g

1g

质量无限大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几种金属同时放入一中弱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先反应(可以理解为弱的先被最强的赶走);一种金属放入几种弱盐的混合溶液中,先和最弱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可以理解为

 

强的先赶走最弱的)。

总之,隔得远的先反应。

如:

将Zn、Fe同时放入CuSO4溶液中,锌先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然后铁再和硫酸铜溶

液反应。

将Fe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先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再和

硝酸铜溶液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若金属质量增加,则盐溶液质量减少,密度减小(溶液体积

变化忽略不计);若金属质量减小,则盐溶液质量增大,密度增大(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要根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差量法进行判定。

例: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

况不可能成立的是()

A、滤液成分为Fe2+、Ag+和Cu2+,滤渣成分为Ag

B、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和Cu

C、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Cu和Fe

D、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

分析:

发生两个反应先后顺序为:

Fe+2AgNO3

2Ag+Fe(NO3)2

,①

Fe+Cu(NO3)2

Cu+Fe(NO3)2

,②

可能出现的情况:

5

 

(1)①中Fe不足,②不发生。

滤液:

Fe2+、Ag+和Cu2+滤渣:

Ag

(2)①恰好完全反应,②不发生。

滤液:

Fe2+和Cu2+滤渣:

Ag

(3)①反应后,②中Fe不足。

滤液:

Fe2+和Cu2+滤渣:

Ag、Cu

(4)①反应后,②恰好完全反应。

滤液:

Fe2+滤渣:

Ag、Cu

(5)①②反应后,Fe过量。

滤液:

Fe2+滤渣:

Ag、Cu、Fe

小结:

分析反应后的成分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生成什么,剩余什么。

..........

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一个反应一定发生,一定有Ag和Fe2+,其

余成分只需考虑滤液和滤渣不发生化学反应即可。

本题中C选项Fe能和Cu2+反应,所以

不可能出现该情况。

例2、把锌片分别插入一定浓度的足量FeSO4、CuCl2、AgNO3三种溶液中,假定单位时间

内消耗Zn质量相等,剩余的锌片和附着的金属质量(即固体质量)如图所示。

则A表示

溶液,B表示溶液,C表示溶液。

 

 

A

B

C

反应时间

 

分析:

Zn+FeSO4

Fe+ZnSO4

65

56

Zn+CuCl2

Cu+ZnCl2

65

64

Zn+2AgNO3

2Ag+Fe(NO3)2

65

21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