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567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子路》里曾提出,父亲为儿子隐瞒错误,儿子为父亲隐瞒错误,正直就在其中了。

孔子主张“ 亲亲相隐”

A.具有血缘与人情的关联性B.促进了社公的公正与公平

C.在春秋战国前就已经出现D.可以相隐所犯的一切罪过

2、据《后汉书·循吏列传》载,建武年间迁桂阳太守的卫飒,为了不使“招来亡命,多致奸盗”,就在桂阳“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

这从实质上反映了

A.官营冶铁业陷入困境需要重振B.封建政府垄断冶铁业经营以获巨利

C.冶铁业关系到政权和社会稳定D.卫飒压制民间冶铁业发展以防奸盗

3、下表是不同史籍对赤壁之战的记述:

史书记述

出处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三国志·周瑜传》

(操)后书与权曰日: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江表传》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B.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获得胜利

C.周瑜靠火攻打败了曹操D.曹操战败的主要因素在自身

4、隋朝建立后相继规定:

 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免,每年年终须由吏部考核;州县官史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史部选用地方官,须尽用外地人;命诸州每年荐举三人到中央参加考试。

这些规定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表明推荐是选才重要途径

C.形成了封建官僚政治体制D.削弱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新

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从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开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周围的街市、城门口的街市、十字街头的街市。

画面人物达770 多人、房屋楼阁100 多间、大小船舶20多艘,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各类商店的招牌幌子,酒楼、茶坊与“瓦子”都通宵营业。

这些可以佐证开封城

A.设计体现皇权至上风格B.“瓦子”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布局凸显浓厚商业色彩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6、明嘉靖年间,夏言为首辅,凡票拟皆自专决,次辅严嵩不得过问;待严嵩为首辅时,次辅徐阶拱手听之;万历年间,张居正为首辅,次辅吕调阳唯唯而已。

据此可知当时

A.内阁首辅与次辅间相互牵制B.皇帝已无法控制内阁首辅

C.内阁首辅权压众臣成为惯例D.票拟成为内阁首辅的特权

7、顾炎武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

面临着以什么取代心学的抉择,他选取了经学,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的主张。

这反映出顾炎武

A.目的在于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致力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C.其主张导致理学日益走向僵化D.猛烈抨击传统儒家思想

8、1790 年,为祝贺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有地方官员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此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

随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安徽戏班相继进京。

在演出过程中,6 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进京

A.标志着新剧种京剧艺术的正式形成B.揭开了京剧艺术孕育发展的序幕

C.说明京剧深受当时社会各界的青睐D.形成了微剧在戏曲中的垄断局面

9、如图为德文版《战争在中国1900-1901》中《被城门困住的中国龙》漫画。

该漫画主要揭示的主题是

A.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盲目自大D.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10、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主义:

“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

”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B.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主阶级

C.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D.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

11、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对孔子和经文的解读较为怪异,在很大程度上葬送了变法的前途。

据此判断,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维新思想没有触及君主专制B.改良之法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康有为对孔子的改造不彻底D.改造后的儒学难以被人接受

12、有学者指出,清末放足运动中,最被关注的是妇女放足和国家兴盛的联系,“妇女裹足”俨然成为了国势衰弱的原因,被裹足妇女的身心感受在所有公开文字中看不到,官民一致的反裹足倡议,其实更多的还是为统治服务,为强国服务。

该学者主要强调的是

A.清末女性放足忽视了主体感受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C.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进步人士的倡议体现文明开化

13、白话文运动最先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开始,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北京的《晨报》《京报》,上海的《民国日报》《小说日报》《东方杂志》等大型报纸、杂志也开始用白话文。

该现象表明

A.五四运动前夕思想界较混乱B.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批判D.文学革命的序幕被正式揭开

14、近代商人叶澄衷一度任职于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湖北铁政局,但他在1882 年有意于在轮船航运业领域内开拓业务时,却受阻于李鸿章控制下的轮船招商局。

这主要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洋务运动进程B.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双重影响

C.近代民用轮船航运业的发展极其艰难D.洋务派垄断了近代中国的轮船航运业

15、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教科图书审查规程》和《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所用的教科图书内容必须“适合党义,适合国情,适合时代性”,强调“以三民主义为教科书的中心思想”“以管、教、养、卫的真义为教科书的一贯系统”。

国民政府教育部此举

A.意在建立完善的教科书审查制度B.反映了国民党要建立新的意识形态

C.使国民党完全控制了中国的教育D.使三民主义迅速成为中国主流意识

16、1937 年1月,美国《生活》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毛泽东的头像照片,标题是《中国漂泊的共产党人的首次亮相》。

这幅照片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几个月前他刚完成在陕北“匪区”的探险。

斯诺的这次“探险”

A.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人B.揭露了日本企图全面侵华的野心

C.让世界人民了解了西安事变的真相D.有助于推动中国内战局面的结束

17、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五个方面的38 名代表,其中国民党有孙科等8 人;共产党有周恩来等7人;青年党5人; 民盟有张澜等9人; 无党派有郭沫若等9 人。

重庆政协会议代表的组成

A.反映了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均衡B.切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C.影响了后来的北平新政协模式D.说明当时民盟实方最为强大

18、方寸邮票可见证历史。

对如图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公社于1978 年退出历史舞台B.促进了生产状况的迅速好转

C.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提高D.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19、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

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外交空间顿时豁然开朗。

下列对此解读确的是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裂痕B.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

C.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D.昭示中法两因外交独立自主特性

20、阅读下面我国不同时期三大产业就业构成变化图,该图能直接体现出

A.农业生产水平不断降低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我国三大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21、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众演说是从政的必要条件。

苏格拉底曾说道:

“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

”这一现象

A.说明雅典政治的民主化特征B.容易造成雅典公民决策失误

C.表明演说对从政的决定作用D.反映了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

22、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 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

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

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23、据统计,从1502 年到1660 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 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

仅16世纪末,西班牙贵金属的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85%。

该现象可以说明

A.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非常野蛮B.美洲成为西欧殖民掠夺的主要对象

C.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黄金D.新航路开辟便利了西班牙殖民掠夺

24、下图为武汉大学哲学系赵林教授在论文《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中的论述,由此可见

A.人文主义者通过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教会彻底决裂

B.宗教改革家试图用古代权威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C.人文主义者运用进化论改造基督教,使之更具世俗色彩

D.启蒙思想家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

25、1874 年,俾斯麦说,“伟大的事业已告完成:

 德意志帝国被创造出来了。

现在,我开始感到无聊”。

据此有学者认为,满足和无聊感绝不适用于第二帝国的政治结构和决策体制;它们的简陋程度与它们驾驭的权势之大构成了极大反差。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德意志民主政治具有浓厚专制色彩B.俾斯麦学握着德意志帝国国家大权

C.俾斯麦为德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D.德意志的政治结构和决策体制落后

26、1987 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刘易斯·鲍威尔年老退休,为了填补最高法院的空缺,里根总统接连两次提出新法官人选,但均未被参议院接受。

这体现了美国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里根总统的越权行为

C.议会有制约总统的权力D.总统需要对参议院负责

27、在十月革命影响下,芬兰、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工人爆发了一系列革命,美国、日本等国的工人罢工和人民群众斗争也蓬勃展开,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也迅速高涨起来,这些从根本上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反映出十月革命

A.唤醒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B.鼓舞了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C.实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D.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8、“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缴售给国家的粮食、原料和饲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出自《土地法令》,其目的是完成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B.此建议的实施,成为扭转苏俄国内战争战局的重要因素

C.与新经济政策有关,有利于推动俄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D.其实施背景是粮食供应困难,最终形成了集体农庄生产

29、在博弈论中,有时会用“边缘博弈”来表示一种特殊的胆小鬼博弈; 双方在尽量对自己有益的情况下避免双输局面。

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这一“边缘博弈”的典型体现。

这次危机反映出

A.古巴是美苏争夺的战略要地B.美苏全面冷战正式开始

C.美苏博弈中苏联的优势地位D.双方既斗争又相互妥协

30、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采取力推私有化,减少公共开支等新政举措,使英国经济再造奇迹;到1988年底,英国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地实行非国有化,约70万名职工从原国有部门转入私营部门。

有人称其改革是“兴于经济,败在民生”。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缺乏触入世界的发展机制B.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已失灵

C.福利减少导致了普通民众不满D.私有化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31、20世纪90 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面示意图。

据下图可知,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

A.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B.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32、自从欧盟建成以来,俄罗斯拋出“欧亚联盟”、美国大肆宜扬“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与美洲共同体、日本提倡建立“东亚共同体”、印度积极推动南亚共同体、沙特呼吁加强中东一体化建设。

这体现了

A.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不平衡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D.世界主要潮流是区域集团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4小题,共52 分。

第33 -34小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35- -37题为选考题。

(一) 必考题

33、(25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两大高潮;一是晋唐间佛教、佛学的输入; 二是明清之际西学东渐。

应当说,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流高潮,就吸收外来科技知识及其方法论而言,是第一次所不可比拟的。

在传播文化知识范围上,第二次高潮也远远超过第一次。

但第一次高潮对中国的影响大大超过第二次……由于西学本身的局限性,西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冲击力大打折扣,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介绍不像中国传统文化传入西欧那样,促进和启发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明清之际西洋学术虽在中国社会搬起了一阵波澜,但毕竟没有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也没有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久便湮没无闻了。

——摘编自郭剑波《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打倒孔家店”将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从人民思想根基上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和方法,而今天的国学热是寻求大国崛起的民族自尊自强。

历史有其必然的选择标准,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才能够经受住历史淘洗……如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当今的世界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军备力量的较量,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已成为重点,对我国而言,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摘编自肖楚楚《“打倒孔家店”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史上两次高潮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高潮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原因。

(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大力弘扬与复兴传统文化的认识。

(10 分)

34、(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就是欧洲科学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进程加速发展、强化深入和全球扩展的时代。

……无数的学者评论道,20世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力时代。

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使得这种暴力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具有毁灭性。

——迈克,亚达斯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对于上述材料的观点,你是否赞同?

 请结合世界史的有关知识阐释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字数控制在280字以内)

(二)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35、36、3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3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

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

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为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

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

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

城市有隅、坊,设隅正、坊正。

至元七年二月,元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以自然村编社,50-100 家为一社,设社长,专管农业。

元朝明令限制蒙古贵族在封地内自行派遣官吏之权,不允许其在封地内横征暴敛。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元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意义。

(9分)

36、(15 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 20 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

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

而当时法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

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

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的票数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待国联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归纳影响国联发展的主要因素。

(6 分)

37、(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79年严复回国任李鸿章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他在此呆了近二十年,尽管1890 年被提升为该校的总办,但他从未被握有实权的李鸿章当作心腹,其海军生涯也从未辉煌过。

而与他同时留学英国的日本人,如伊藤博文和东乡平八郎都成为日本现代化的领袖,把日本变成了强国。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惨败后,严复的许多旧同僚和学生在这一战争中牺牲。

他开始通过写作和译书来鞭挞中国的软弱,由此他最终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职应是政治评论家,能自由地阐发其被压抑禁锢的思想。

他大声对同胞宣称:

 西方发展的关键是“对现实的完全不同的观念”,包括理念和价值观。

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和富有,是思想而不是军事强权。

为了使人民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他在随后的15 年时间里,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及耶方斯的《名学浅说》,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社会法则、政府分权等理论。

——摘编自王咏春《严复政治思想与近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成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评论家的条件。

(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严复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6分)

1-5:

ACDDC6-10:

DBBAD11-15:

DABCB16-20:

ACCDD21-25:

BCDDA26-32:

CDCDCAC

33、

(1)区别:

第一次高潮主要是印度佛教与佛学的传入,第二次高潮以西学东渐为主,涉及领域和范围更广。

第一次高潮时,佛教传入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次高潮时,西学对中国影响较小,中国传统文化却对西方启蒙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9 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主要原因:

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对近代西学没有内在社会需求;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与思想控制的加强,制约了西学的传播; 中国士大夫和知识阶层“唯我独尊”的文化心态,对西方产生排斥心理;封建统治者愚昧无知,以“天朝大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分,任答3点即可)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是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选择;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强国富民之举;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10 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4、示例一:

赞同。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欧美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与资本输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并掀起瓜分世界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所有民族都被卷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中。

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

二战后,美苏几十年争霸斗争大搞军备竞赛并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0世纪还有人口膨胀与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等问题。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却使暴力冲突更具毁灭性。

(12分)

示例二:

不赞同。

20 世纪人类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便利,如新的交通与通讯手段使人们出行与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电力及各种电器的发明使用,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几乎所有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跨国公司与新经济的出现,使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并有效地制约了政治冲突,20 世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一发动全局”的效应。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科技的正面影响力。

(12 分)

示例三:

观点有片面性,可从利弊两个方面来论证说明理由。

(12 分)(以上答案任选其一回答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5、

(1)地方设行中书省,共设十个行省;大都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和行省以下另设路、府、州、县等下属机构;全国各地以自然村编社,设社长,专管农业。

(6分,任答3点即可)

(2)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初步奥定了明清以后的地方政治格局。

(9 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6、

(1)变化:

从否定和拒绝参加国联到支持并加入国联。

(3分)

拒绝的原因:

苏联认为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的产物,不利于世界革命,是帝国主文的侵略工具。

(2 分)

支持的原因:

 德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法国的推动;苏联国力的强大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4 分,任答两即可)

(2)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

主要大国的态度;国际形势的变化。

(6 分)

37、

(1)严复在海外学习的经历:

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时怀才不遇;严复对西方发展和思想领域的研究;严复对中日现状的分析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9 分,任答3点即可)

(2)引进西方进化论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条件;严复翻译西方著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等。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