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49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docx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b、c结构

B.胰岛素在b和c内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结构e的内膜上

D.可对狗采用饲喂法研究胰岛素的功能

2.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nn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为细胞分裂某时期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CD段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B.图1中FH段可能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FG段

3.下列有关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A

调查某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增加样方的数目,随机取样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长

观察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4.植物激素甲、乙、丙以及植物激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Θ”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在植物体内仅由特定部位的腺体细胞分泌并调节相应生命活动

B.甲、乙、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索

C.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用NAA处理后形成的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5.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②CO2固定和C3的还原

B.过程①②发生于叶绿体,过程③④发生于线粒体

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①②都会减弱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内膜是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相关的酶

6.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下图为某年读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B.近期出现在北方的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带活性碳口罩的原理是吸附作用

C.我国部分城市在推广使用的“甲醇汽油”有降低排放废气的优点,无任何负面作用

D.亚硝酸钠易致癌,但火腿肠中允许含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8、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过量

紫色消失

H2O2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有白色沉淀生成

X一定是Cl2

C

向FeBr2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

有机相呈红棕色,水相呈无色

Fe2+的还原性大于Br

.

D

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变红色

铝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9、已知:

镁电池的总反应为xMg+Mo3S4

MgxMo3S4,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

Li2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

B.镁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o2S4+2xe-=Mo2S42x-

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

D.图中Li作负扱,Mo2S4作阳极

10、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

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粗铜(含有锌铁等杂质)若阳极溶解32g铜,转移电子数目为NA

B.256gS8(分子结构如右)含S-S键数为7NA

C.某温度下,pH=1的1L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NA

12、己知A、B、C、D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

A在常温下呈气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的氧化物均含离子键B.C离子的半径小于D离子的半径

C.A、B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D.含D元素的盐溶液只能显碱性

13、常温下,实验测得1.0mol/LNH4HCO3溶液pH=8.0。

平衡时碳的分布系数(各含碳微粒的浓度占含碳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1(H2CO3)>Kb(NH3·H2O)>Ka2(H2CO3)

B.pH=13时,溶液中不存在HCO3-的水解平衡

C.pH由8~11时,c(CO32-)·c(H+)/c(HCO3-)不变

D.pH=3时,有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量为M的列车在外轨高于内轨的弯道上转弯,列车转弯时做半径为R的圈周运动,内、外轨道上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其情形如图所示,若列车转弯时速度v<

,则()

A.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静止在车内质量为m的人在拐弯过程中,受到火车给他的作用力

15.2015年9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研制、发射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功。

关于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公式

求出,已知式中G为引力常量,则下列关于物理量a、b、c的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的平均密度,b是卫星的加速度,c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B.a是地球的平均密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地球半径

C.a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卫星的加速度

D.a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地球半径

1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强度为E.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也是v0,且方向变为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进入bc区域,bc区域的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不平确的是()

A.微粒在ab区域的运动时间为

B.微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2d

C.微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D.微粒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l7.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弹性小球A、B叠放在一起,从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h远大于两小球半径,落地瞬间,B先与地面碰撞,后与A碰撞,所有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碰撞时间均可忽略不计.己知m2=3m1,则A反弹后能到达的高度为()

A.4hB.3hC.2hD.h

1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B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A、B之同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且质量均为m,则()

A.A、B保持相对静止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等于Fcosθ

C.地面受到的压力小于(M+2m)g

D.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9.如图所示,以恒定速度运行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v0、t0己知,则()

A.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B.μ=tanθ+

C.传送带的速度大于v0

D.t0时刻后木块的加速度为2gsinθ-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V1、V2、V3为理想电压表,R1、R3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为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容器C中的微粒A恰好静止。

在室温从25℃升高到35℃的过程中,流过电源的电流变化量是△I,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是△U1、△U2和△U3.则在此过程中()

A.V1示数减小

B.Q点电势升高

C.R3中的电流方向由M向N,微粒A匀加速下移

D.

21.如图所示,在空间中有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100V/m。

一群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相同的初动能从P点出发,可以到达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25cm的圆上的任意位置。

比较圆上这些位置,发现粒子到达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时,动能最大.己知∠OAP=37°(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sin37°=0.6,cos37°=0.8)则()

A.该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B.过A点的等势面与PA连线垂直

C.到达圆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Q点的粒子动能最小D.P、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32V

第11卷(非选择题共19题(含选考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l29分)

22.(8分)在用。

“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了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

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为起点,从A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B、C……测出O到A、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电源的频率为f。

(l)为了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选用铁质重锤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

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

(2)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B为_.

(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v2一h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

(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v2一h图像,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_.

23.(9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合金电阻丝阻值Rx约为4Ω.

(1)用游标卡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L.测量结果如图l所示,图中读数为L=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读数为dmm。

(2)为了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除了导线和开关S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

量程O~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1;量程O~0.6A,内阻约0.2Ω;

电流表A2:

量程O~100μA,内阻约2000Ω;滑动变阻器R1:

O~1750Ω额定电流0.3A;滑动变阻器R2:

0~50Ω,额定电流1A;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2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器材的符号)

(3)在所给的实物图3中画出连线,接成测量电路图。

(4)若电压表测量值为U,电流表测量值为I,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材料电阻率的公式是ρ。

24.(14分)如图甲所示,用固定的电动机水平拉着质量m=4kg的小物块和质量M=2kg的平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位于平板左侧,可视为质点。

在平板的右侧一定距离处有台阶阻挡,平板撞上后会立刻停止运动。

电动机功率保持P=6W不变。

从某时刻t=O起,测得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6s后可视为匀速运动,t=10s时物块离开木板。

重力加速度g二10m/s2,求:

(l)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平板长度L.

25.(16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内存在一个以(a,O)为圆心、半径为a的圆形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另在y轴右侧有一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分布于y

a的范围内。

O点为质子源,其出射质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各异,但质子的运动轨迹均在纸面内。

己知质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半径也为a,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为e,重力、阻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

求:

(1)出射速度沿x轴正方向的质子,到达y轴所用的时间;

(2)出射速度与x轴正方向成30°角(如图中所示)的质子,到达y轴时的位置.

26、(15分)甲乙两同学分別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1)甲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己略去)。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验均为BaSO4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

甲据此得出结论:

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0.3g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2mol/L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

2

取0.3g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2mol/L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h后,溶液变浑浊

3

取0.3g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浓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红棕色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立即产生大重白色沉淀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取_______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mL2mol/L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0min后,溶液变浑浊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

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mol/L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2mol/L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2mol/L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2mol/L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27、(14分)锶(Sr)为第五周期IIA族元素,其化合物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上天青石焙烧前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天青石隔绝空气高温焙烧,若0.5mol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mol电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滤液中Sr2+的浓度应不高于_________mol/L(注:

此时滤液中Ba2+浓度为1×10-5mol/L)。

(4)产品纯度检测:

称取1.000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1.100×10-2mol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

①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过程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0mL,则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5)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SrCl2制锶单质。

由SrCl2·6H2O制取无水氯化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8、(14分)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可通过反应制得:

NO(g)+Cl2(g)

2Cl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l(s)

NaNO3(s)+ClNO(g)K1

②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

2ClNO(g)K3

则K3=__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2)300℃时,2NO(g)+Cl2(g)

2ClNO(g)的正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k•cn(ClNO),测得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

序号

c(C1NO)/(mol/L)

v/(×10-8mol·L·s)

0.30

0.36

0.60

1.44

0.90

3.24

N=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

(3)按投料比[n(NO)∶n(Cl2)]=2∶1把NO和Cl2加入到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A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②在P压强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l2)的变化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当n(NO)/n(Cl2)=1.5时,达到平衡状态C1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F三点中的_________点。

29.(9分)某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在5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并在每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酶溶液。

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1min后立即同时在各个试管中加入2.0mL浓硫酸,然后监测每支试管中H2O2的消耗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试剂

试管编号

1

2

3

4

5

5%的H2O2溶液(mL)

1.5

2.0

2.5

3.0

3.5

蒸馏水(mL)

8.5

8.0

X

7.0

6.5

H2O2酶溶液(mL)

5.0

5.0

5.0

5.0

5.0

 

(1)该实验的目的是。

3号试管中应加入mL蒸馏水。

(2)由于酶的催化具有的特点,因此该实验的反应时间不宜过长.该实验在反应1min后立即同时在各个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其目的是。

(3)分析图中数据,当H2O2溶液的量大于3.0mL时,H2O2的消耗量几乎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30.(10分)某严格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2n),其野生型为红花,突变性白花。

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问题,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

让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表现型是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

1。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

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甲乙两地白花植株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植株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不考虑变异)

(3)缺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___种缺体。

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该缺体所缺少的染色体。

31.(10分)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当气味分子扩散到人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分子可以黏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进而让人形成特殊的嗅觉。

如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及其末端的放大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1-4是细胞膜上的。

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

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低)。

(3)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能作用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的抗体。

①从免疫系统角度分析,这两种糖尿病都属于病。

②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l)(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答案标号,选对l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题错l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O分)

A.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不明显

B.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E,第二类水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