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32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docx

名师伴你行高考二轮复习11剖析

考点动向

考向一 碳、硅及其化合物

1.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其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易与O2发生反应

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H2SO4>H2SiO3>H2CO3

答案:

C 解析:

Si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A项错误;SiO2可与HF反应,B项错误;CH4、SiH4、H2S都易与O2发生反应,C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CO3>H2SiO3,D项错误。

2.(2016·山东烟台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

B.Si单质为半导体,故可做光导纤维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

因SNa2CO3>SNaHCO3,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气体,生成的NaHCO3在溶液中析出,A错;做光导纤维的是SiO2不是Si单质,B错;H2、SO2、CO2都不与浓H2SO4反应,C正确;SiO2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但SiF4不属于盐,所以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它是酸性氧化物,D错。

【特别提醒】

(1)晶体硅作半导体、太阳能材料等,而SiO2作光导纤维材料。

(2)晶体硅和二氧化硅结构类似金刚石,其熔点很高。

(3)工业制粗硅(C+SiO2),产物是CO和Si,而不是CO2和Si。

考向二 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1.(2016·江苏卷)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左右进行。

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分解为CaCl2和O2。

①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氯化完成后过滤。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中Ca(ClO3)2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3)2]∶n(CaCl2)________1∶5(填“>”“<”或“=”)。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

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①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②AB

(2)①CaCO3、Ca(OH)2 ②<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1)①Cl2与Ca(OH)2发生反应: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生成Ca(ClO)2。

②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可以控制电石渣过量,使Cl2与电石渣充分反应,A项正确;充分搅拌浆料,使反应进行完全,可以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B项正确;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不能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C项错误。

(2)①电石渣中CaCO3与氯气不反应,而Ca(OH)2的溶解度较小,故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OH)2。

②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生成CaCl2的反应,故n[Ca(ClO3)2]∶n(CaCl2)<1∶5。

(3)根据溶解度曲线,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

D 解析:

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

Cl2、HClO、H2O,四种离子:

H+、Cl-、ClO-、OH-。

氯水的颜色是氯气分子表现出来的,A项正确;滴加AgNO3溶液,Ag+与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B项正确;加入NaHCO3粉末,H+与HCO

反应放出CO2气体,C项正确;向FeCl2中加入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生成了Fe3+,则存在强氧化性的Cl2、HClO,D项错误。

3.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

A项苦卤中含有K+、Mg2+、Br-等,通入Cl2可将Br-氧化成Br2,便于从苦卤中提取Br2。

B项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2+、Mg2+、SO

等),将粗盐溶于水,并除去其中的杂质,再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NaCl晶体。

C项工业上沉淀Mg2+常选用廉价的Ca(OH)2,而不选用NaOH。

D项Br2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富集溴时,常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SO2+Br2+2H2O===H2SO4+2HBr),得到浓度较大的含Br-溶液。

【特别提醒】

(1)氯水呈酸性,但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因氯水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2)Cl2、Br2与Fe反应生成

eCl3和

eBr3,而I2与Fe反应产物为

eI2。

(3)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即氯水中HClO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考向三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判断正误:

(1)(2016·江苏卷)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

(2)(2015·山东卷)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

(3)(2015·浙江卷)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硫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

或SO

(  )

(4)(2015·重庆卷)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  )

答案:

(1) 

(2) (3) (4)

2.(2016·北京卷)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

,含有Cu+、Cu2+和SO

已知:

Cu+

Cu+Cu2+,Cu2+

CuI↓(白色)+I2。

①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

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

ⅰ.被Al(OH)3所吸附;ⅱ.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对假设ⅱ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ⅱ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b.假设ⅱ成立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有关。

答案:

(1)2Ag++SO

===Ag2SO3↓

(2)①析出红色固体

②a.HCl和BaCl2溶液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

转化为SO

(3)①Al3+、OH-

②a.

b.V1明显大于V2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解析:

(1)饱和溶液中的Ag+与Na2SO3反应会生成更难溶的Ag2SO3。

(2)①根据现象Ⅱ和已知信息知,取少量洗涤干净的棕黄色沉淀,滴加稀硫酸,若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证明有Cu+。

②a.根据沉淀A是BaSO4,知加入的试剂1含Ba2+,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由白色沉淀A为BaSO4可知原沉淀中的SO

被氧化为SO

,则加入KI时反应生成了I2,说明原沉淀中有Cu2+,即加入KI时Cu2+与I-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和I2,I2又与SO

反应生成SO

与I-,所以加入淀粉无明显现象。

(3)①根据题意知,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Al3+和OH-。

②与Al(OH)3相比,铝的碱式盐中每个铝离子所对应的氢氧根离子不足3个,因此可设计定量实验,记录数据V1,设计对比实验,记录数据V2,对比V1与V2即可得出结论。

(4)I2被还原,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显示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亚硫酸盐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证明了亚硫酸盐在水溶液中水解而体现了酸碱性,根据实验流程及现象可知,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和盐的性质及反应条件有关。

【特别提醒】

(1)SO2的漂白性是化合漂白,不稳定,加热恢复原色;有局限性,如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若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只变红不褪色。

(2)SO3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因浓H2SO4会吸附SO3。

考向四 氮及其化合物

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答案:

B 解析:

A.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对钢铁腐蚀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氨水可以贮存于塑料、陶瓷等容器中,故A不正确。

B.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腐蚀各种金属(铂和金除外)和材料,故B正确。

C.醋具有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没有强氧化性,不能腐蚀“五金八石”,醋酸也可贮存于塑料瓶,故C不正确。

D.卤水又称作卤碱,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离子,是制作食盐过程中渗滤出来的液体,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制作豆腐,大量吞服卤水可引起消化道腐蚀,镁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故D不正确。

2.(2015·北京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答案:

A 解析:

A.N2→NH3过程中氮元素由0价变为-3价,被还原。

B.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

C.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利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而含氮的有机物也可以直接分解为无机物。

D.雷电发生时涉及的反应有N2+O2

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进入土壤,与矿物质结合成硝酸盐;豆科植物也可以将N2合成氮肥,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含有C元素,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参加了氮循环。

3.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A.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NO逸出,遇到O2生成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B.铁放入浓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D.在铁、铜之间加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

若电子由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NO2或NO和NO2混合物。

(2)NH3属于碱性气体,能和CaCl2化合生成CaCl2·8NH3,故不能用CaCl2干燥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