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067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模块学案

板块四选考模块

专题十四

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考情盘点

考查方式

考向预测

  高考侧重于对经济和政治领域改革的考查。

经济领域多选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古今重大问题进行命题。

既包含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包含公职人员、普通民众的薪酬、赋税等方面的改革。

政治领域侧重于立法、政治制度的创新、军事机制的调整等问题。

高考重在考查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让考生通过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

  试题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以及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的理念,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2019年改革部分知识点试题的命制。

 

[真题感悟]

考法一:

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例1] (2018·全国卷Ⅱ)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9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和所学知识,可以答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事业的破坏;再根据1977~1981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

(2)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从机构和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政策等角度概括,注意要点要全。

“影响”则要从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不良风气、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

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

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考法二:

运用所学的有关改革的理论知识考查陌生的改革事件

[例2] (2018·全国卷Ⅰ)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

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

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问,根据材料信息“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诸王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答案] 

(1)区别:

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历史意义:

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考法三:

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例3] (2018·全国卷Ⅲ)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

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

根据《湖

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

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7分)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分别归纳。

(2)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以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根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湖南保卫局的职责及其机构设置可以得出,它属于专门的警察机构,并且管理规范化。

[答案] 

(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

(一)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

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

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

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二)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

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

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

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

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

50分钟 满分:

90分)

1.(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即位之初,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缴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

富商大贾常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

由中央统一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开支用度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

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作用。

(9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前两句话从政府行为和富商行为两方面分析。

(2)问,首先,从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出发作答,这些政策不仅有利于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和平抑物价,而且有利于运输成本的减少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其次,根据材料“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可知,有利于百姓负担的减轻和国库收入的增加;最后,由中央政府统一推行均输平准政策有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1)背景:

政府各部门抢购物资,易引起矛盾;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运输不便且成本高。

(2)作用:

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平抑了物价;减轻百姓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国家经营,增加了国库收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出四点即可)

2.(2019届高三·湖南、江西十四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

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

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此外,宋代立法规定:

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摘编自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9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中“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三句话分别概括。

(2)问,据材料“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得出推动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促进了社会公正;据材料“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得出客观上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据材料中“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得出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流动。

答案:

(1)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

(2)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流动;客观上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促进了社会公正。

3.(2018·东北三省四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了长达10年的清末教育改革。

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书院为学堂,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究心经济,力戒浮嚣”,“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

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其办学宗旨为,“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1904年颁布的《初等小学章程》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

或花虹,或匾额”。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构。

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有高等教育,也有简易识字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业余教育。

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

据估计,到辛亥革命前夜,新式学堂学生约有200万左右,留学生2万上下,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即以留日学生为主体。

——摘编自马泽民《论清末教育改革的实用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

(9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可知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根据材料“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可知强调实用性;根据材料“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可知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根据材料“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业余教育”可知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及学制具有多层次性。

(2)问,应该从积极和不足两个方面来作答,根据清末新政中关于教育改革的措施,我们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其不足之处,根据材料“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得出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等思想的束缚,未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

答案:

(1)特点:

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强调实用性(适应近代化的需要);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学制具有多层次性。

(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

积极:

初步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培养了先进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任答三点即可)

局限:

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等思想的束缚,未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北京的砖井,大部分属浅水层的水井,因此含杂质较多,味道咸苦。

……水井有公、私之分,居民宅院及大小寺庙中的水井为私井,各胡同里公共汲水的井则属官井。

早先,居民可自由至官井汲水……至清军入关后……官方将水井的使用权及取水权分地段转包予业者。

为了省水,洗脸常三四人享用一盆水,即使是上流家庭,也多不设浴室。

……

清末成立了京师自来水公司,1910年2月开始向北京市供水。

家庭安装费用为100银元。

(当时)社会上对自来水的奇谈怪论很多。

诸如,因自来水龙头乍放,带一点白色,便说是“洋胰子水”;由于水管埋于地下,便说什么它“专走地道,不见阳光”,是“阴水”……总之,“为谣言所惑”,怀疑观望者众多。

……至1946年,城内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居民可以用上自来水。

——摘编自邱仲麟《水寓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

用水》、2009年12月22日《人民政协报》等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前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存在哪些问题?

简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前北京市的水务管理经历了哪些变革?

其背后折射出一个怎样的文明发展趋势?

(7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信息从水质、水资源供应、自来水普及速度等方面分析问题所在,从北京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早先,居民可自由至官井汲水”“官方将水井的使用权及取水权分地段转包予业者”“清末成立了京师自来水公司”可知从居民可以在官井里自由取水到允许私人分段经营水务再到政府成立自来水公司;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从水井有公、私之分到成立自来水公司可知,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向西方学习。

答案:

(1)问题:

水质恶劣;水资源紧张;汲水方式原始;现代用水方式普及缓慢、艰难。

成因:

水层浅,杂质多,影响水质;北京人口稠密,地表径流少,造成水资源缺乏;受传统农耕方式影响,用水方式落后;思想保守、迷信以及安装、使用成本过高限制了现代用水方式的普及。

(2)变化:

从居民可以在官井里自由取水到允许私人分段经营水务再到政府成立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城市供水。

趋势: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社会过渡;从固守本土传统到接受外来先进文明影响。

5.(2018·安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对于退休制度建立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后,我国退休制度建立起来。

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中央又于197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使退休制度得以恢复。

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要求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除因工致残外,因病提前退休中男性必须达到50周岁,女性必须达到45周岁,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

——摘编自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管制制度优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

(6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中的时空信息和所制定的法律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

(2)问,据材料中“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得出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据材料“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得出内容相对僵化,据材料“《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得出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

答案:

(1)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

(2)特点:

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内容相对僵化;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刘晏接任盐铁转运使后,逐步对第五琦的“榷盐法”进行改革。

刘晏以“盐吏多则州县扰”,因此,他只在产盐之乡“因旧监置吏”,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其余州县不再设官。

另外他根据盐场的环境特点,派遣专门官员对亭户制盐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

同时,又于淮北十三处置巡院,以“捕私盐者”,“奸盗为之衰息”。

在距产盐区较远的江、岭地区,则设置“常平盐”,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结果“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刘晏的改革成效显著,新法初行之时,盐利每年收入仅四十万缗,改革后,“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盐政改革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刘晏的盐政改革。

(7分)

解析:

据材料中的省略号分层,从省略号前的内容概括特点,从省略号后的内容进行评价。

答案:

(1)特点:

从食盐的生产、销售和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指导;引入市场机制,官商分利;因地制宜(对产盐区和距产盐区较远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政府注重解决距产盐区较远地区百姓的民生问题;成效显著。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评价:

提高了制盐的技术和产量,促进了盐业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使社会安定;有利于防止商人囤积居奇,有利于平抑距产盐区较远地区的盐价,保证食盐供应。

专题十五

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考情盘点

考查方式

考向预测

  对于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知识的考查,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惩治战败国、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

对于二战及二战以来的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考查,侧重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局部战争以及核武器的研发、制造及影响等。

命题核心思想集中在重温历史,杜绝悲剧重演,热爱和平等方面上。

  考查形式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考查某种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或战争出现某种结果的原因及影响。

  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考查内容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

近几年试卷侧重考查世界环境下亚洲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考查的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备考时需重点关注。

[真题感悟]

考法一:

通过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隐性考查当前国际热点问题

[例1] (2018·全国卷Ⅲ)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

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

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

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

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

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

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根据材料“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得出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