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猜猜猜
教材简析
《猜猜猜》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系统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准备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发展,特别设计了本单元作为“猜想与假设”的专项训练单元,包括《猜猜看》、《猜对了吗》和《猜猜猜》三组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能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4、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5、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单元重点
1、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2、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单元难点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题
1、猜猜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大胆猜想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
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
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
集体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和组织课堂。
(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对活动设置一些简单的规则,以规范活动的进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度放宽或收紧。
)
二、讨论猜想的依据
师: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猜想,下面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尽量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猜想的依据不一定必须准确,但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
)
三、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你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猜想的吗?
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第5页《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师: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
1、猜猜看
科学家们的猜想途径
猜想
猜想的依据
有水
卵石的形成离不开水
海洋
海生螺蚌或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
教学后记:
课题
2、猜对了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课件出示谜语: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生:
眼睛。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生:
花生。
(3)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嘴儿尖尖说黑话,只见短来不见长。
生:
铅笔。
(4)小铁驴,真是好,又不踢,又不咬,屁股后面把烟冒,突突突突叫着跑。
生:
摩托车。
师:
这几则谜语你猜对了吗?
生:
猜对了。
二、猜想和验证
1、大胆猜想
师:
你们想挑战更难的吗?
请同学们来猜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猜想问题图:
(1)用酒精灯烧空纸杯的底部,纸杯会烧着吗?
(2)把空纸杯倒扣在酒精灯上,纸杯会烧着吗?
(3)用酒精灯烧装水的纸杯底部,谁能烧开吗?
学生把猜想填入表格(教材第7页),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
2、学习使用酒精灯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那我们猜的对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设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就必须学会安全使用酒精灯。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6页,阅读左下角的“安全使用酒精灯。
”
学生自主阅读。
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灯。
学生在小组内互说,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安全使
用酒精灯。
教师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3、分组验证
小组讨论需用实验材料。
小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生填写实验报告单,汇报实验结果。
4、我进步我成功
课件出示:
在几次猜想中,我的猜想与实验结果:
(1)总是不一样()嘿,没关系!
(2)有时不一样()呵,再努力!
(3)总是一样的()瞧,我真棒!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及时鼓励。
5、你在猜想与验证活动中取得了哪些收获?
师:
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的,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三、课外延伸
师:
还想继续猜想吗?
下面我们来猜猜下面两个问题。
1、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底的纸团会湿吗?
2、用一张普通的纸,裁成长条,以螺旋状紧绕在一根铁棒上,然后火柴去烧铁棒上的纸条,纸条会被烧着吗?
师:
想知道你猜对了吗?
生:
想。
师:
那该怎么办呢?
生:
必须进行验证。
师:
课下请同学们设法验证,把验证结果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意外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师: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2、猜对了吗
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的,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教学后记:
课题
3、猜猜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大胆猜想
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
生:
想。
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
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
二、小组合作讨论
师: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
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
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们的猜想。
师:
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
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猜想的依据不一定必须准确,但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自主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3、猜猜猜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风啊,你吹吧
教材简析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由《起风了》、《风的测量》、《可爱又可恨的风》三组活动组成。
本单元以对风的认识为载体,配合竞赛、思考、观察、记录、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能力、情感、知识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
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
3、知道有关风的基本概念,用测量仪器测量风力和风向。
4、会制作观测仪器,并适当进行改进。
5、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单元重点
1、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
2、知道有关风的基本概念,用测量仪器测量风力和风向。
单元难点
1、会制作观测仪器,并适当进行改进。
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题
1、起风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识别风的存在,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
教学重点
识别风的存在,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难点
识别风的存在,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问题导入
以“谁看了昨天的电视天气预报”、“天气气象有哪些”的问答形式,冬天的什么天气居多?
等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风”。
二、交流探讨
怎样感受“风的存在?
同学们可以先分小组讨论活动方案,然后交流。
三、识别风的存在
识别风的存在。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希望弄清的问题,通过平时已知的现象去了解“风”的存在。
充分在小组内交流。
组内分享,班级内分享。
四、制作纸风车
我们还有一位好伙伴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风,知道他是谁吗?
对,是纸风车。
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它的形状有好多种,尽情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纸风车的制作中检验同学们创造力的好机会。
其实,只要是风吹着转动的纸片都可以叫纸风车了。
这样,纸风车的形状、结构、叶片数量等都可以任意设计,让学生做出花样繁多的纸风车来。
学生动手自己做纸风车。
五、学生汇报展示
“自己的纸风车转得快吗?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做假设性解释的问题。
不论风车转得快还是慢,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原因去解释它,只要是能说出道理的,教师就应该接纳,并鼓励他们去验证解释。
我们的纸风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六、课外拓展
最后,布置学生记录气象台一个星期“风的预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描述风的?
留心电视或报纸等媒体,连续记录一星期风的预报,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1、起风了
教学后记:
课题
2、风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测定风向。
2、感受风的力量,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
3、能初步判断风力的大小及等级。
4、经历测定风向和风力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风向标,风车材料。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激趣导入
师:
风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二、测定风的方向
(1)和老师一起去操场寻找风好吗?
一起到操场上寻找风的踪迹,并作好记录。
(2)你有办法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向吗?
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
在测定风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怎样解决呢?
学生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钟内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是当时风向)
(3)讨论:
旗帜、烟飘去的方向和风向有联系吗?
请说一下吧。
三、风有力量
(1)同学们,我们能测风向了,那么同风向的风一样吗?
你有办法知道风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举例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
老师简介一下气象站也有用风杯的转动来测定风力大小的方法。
(2)现在,我们照书上的方法制作一个纸风车。
学生按书本方法制作风车。
对风车吹气,仔细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和你吹的气有关系吗?
学生吹风车后思考、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全班听。
四、风力的大小
(1)现在,我们知道风是有力量的,有风向的。
谁能说一下电视、广播里是怎样报风的情况的?
学生回忆后发言。
(2)那么,你知道今天的风是几级吗?
依据是什么?
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规定的?
学生思考回答。
仔细看书中的风力等级表。
大家来判断一下书中的四幅图里的风是几级?
学生观察后回答。
(3)我们去操场上观察一下,今天是几级风?
学生到操场观察并记录,回教室后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五、课外延伸
课外记录天气预报,并对天气情况作观察比较。
学生记录、观察、比较。
板书设计:
2、风的测量
教学后记:
课题
3、可爱又可恨的风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
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
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情景导入
师:
同学们,在开始本节课内容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和一小段视频(出示幻灯片)。
通过这组图片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悟?
学生回答。
生1:
风可以吹动帆船行驶、可以吹动风车旋转。
生2:
风可以把房屋刮倒。
师:
那风可以吹动帆船和风车,是风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呢?
(好的一面)风把房屋刮倒呢?
(不好的一面)那到底风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教师板书题。
二、开展辩论会
师:
风好不好,老师现在也不能确定,这节课呢,我们全班的同学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辩论会。
先,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辩论规则(幻灯片出示)。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自己看一下。
下面请正方和反方(课前提前分好正方和反方)的同学分别按小组进行讨论,把你们课下搜集的自己共同探讨一下。
学生讨论完之后,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轮流举手回答(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举手)。
师:
刚才大家说了很多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尤其,大风来到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伤亡,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利用风呢?
请看我们课本20页,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师:
提到环保,你能想到什么?
生:
树木。
师:
我看到咱们的课本21页最上边3副图里边也有树木,下面请大家仔细看这3副图,看看谁能根据这3副图给大家讲一个动听的小故事。
(学生看完之后,举手为大家讲故事)。
学生讲完之后教师总结。
师:
我们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可以让我们的风变得可爱,而我们破坏环境,就更加容易使我们的分变得可恨。
师:
最后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把21页到23页的拓展活动,自己学习一下。
三、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3、可爱又可恨的风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神奇的指南针
教材简析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由《神奇的小针》、《有趣的磁铁游戏》、《磁铁的妙用》三个主题活动组成。
本单元以直接制作指南针为起点,再到对指南针指南原因的猜想为发展,再通过玩磁铁来探究与解答指南针指南的秘密,活动与活动环环相扣,体现了各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关联性和趣味性。
单元教学目标
1、对自制指南针出现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
2、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喜欢大胆想象、互相合作的科学态度。
3、探究磁铁指示方向的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从中揭开“魔力”产生的原因。
4、了解人类对磁铁的利用,猜想磁铁妙用的道理。
单元重点
1、探究磁铁指示方向的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从中揭开“魔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人类对磁铁的利用,猜想磁铁妙用的道理。
单元难点
探究磁铁指示方向的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从中揭开“魔力”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题
1、神奇的小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对自制指南针出现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
2、能动手制作指南针,在实验中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3、培养学生喜欢大胆猜想、相互可作的而科学态度,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1、对自制指南针出现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
2、能动手制作指南针,在实验中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教学难点
能动手制作指南针,在实验中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导入
师(出示缝衣针):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它有什么作用?
生:
它可以缝衣服。
师:
这根小小的缝衣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用它干什么呢?
做针线活吗?
不是,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我们的双手把它变成一根具有神奇“魔力”的小针,好吗?
师板书课题:
神奇的小针
二、指导磁化缝衣针
师:
“魔力”小针制造开始了!
我们先拿出一块磁铁,用缝衣针的一端反复在磁铁的一
端摩擦。
(师边讲解边示范)
生分小组磁化缝衣针。
三、猜想
师:
这“魔力”小针具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你们能猜想一下吗?
生:
它们可以互相吸引……
四、小组活动
师:
它真的具有这些魔力吗?
让事实来说话吧!
请同学们在一起把这些缝衣针来玩一玩
吧!
可以把摩擦过的放在一起玩,也可以把摩擦过的和没有摩擦过的放在一起玩。
生小组内实验。
师:
通过你们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摩擦后的缝衣针的确可以吸引没摩擦的缝衣针。
生:
我们发现摩擦了的缝衣针有的互相吸引,有的互相排斥。
师: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用细线拴在摩擦后的缝衣针的中间,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在小组内实验。
生:
我们发现缝衣针静止下来后总是指向一个方向。
师:
谁能用手势表演一下缝衣针静止下来的样子?
生手势演示。
师:
用细线拴住摩擦后的缝衣针,缝衣针静止后总指向相同的方向。
我们现在把它放在泡沫塑料上后放在水面上,它还会这样吗?
生在小组内实验。
生:
把摩擦后的缝衣针放在泡沫塑料上后放入水中静止后,小针还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真神奇!
师:
小针总是指的难个方向呢?
生:
它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师:
由此可见,小针还具有什么样的“魔力?
生:
它还具有指南北方向的“魔力”。
五、了解指南针
师:
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
是呀,摩擦后的缝衣针成了一个指南针,我们的祖先早在
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出示课件,介绍司南、罗盘,指南鱼等)
师:
通过刚才的了解,你想说点什么?
生:
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我为此感到骄傲!
六、猜想
师:
经过我们灵巧的双手,缝衣针具有了神奇的“魔力”,它为什么会有这些“魔力”呢?
生猜想。
七、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1、神奇的小针
魔 吸引没摩擦的小针
互相吸引
互相排斥
力 指南北方向
教学后记:
课题
2、有趣的磁铁游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说出磁铁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说出磁铁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说出磁铁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谜语导入
一物脾气怪,专把钢铁爱,遇到就粘上,不扯分不开。
(打一物品。
谜底:
磁铁)
板书课题:
《有趣的磁铁游戏》
二、实验探究
(一)出示学习与实验提纲。
实验1:
哪些材料可以被磁铁吸引?
实验2:
把磁铁隔着纸、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实验3:
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回形针。
实验4:
把一块磁铁用线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后,观察它的指向。
实验5:
用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极。
(二)阅读教材,领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三、合作交流
(一)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1、磁铁只能吸铁。
2、磁铁能传递磁性。
3、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北极(N)和南极(S)。
4、磁铁两极磁性最强。
5、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
(二)反馈实验、合作交流。
教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
如何用磁铁把水槽中的回形针捞出来?
四、训练检测
(一)填空题。
1、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个磁极,分别是()极,用()表示;()极,用()表示。
2、磁铁的( )磁性最强,( )磁性较弱。
3、磁铁的( )相吸引,( )相排斥。
(二)简答题。
磁铁有哪些基本性质?
五、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2、有趣的磁铁游戏
(1)磁铁只能吸铁。
(2)磁铁能传递磁性。
(3)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
分别为北极(N)和南极(S)。
(4)磁铁两极磁性最强。
(5)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教学后记:
课题
3、磁铁的妙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2、初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通过实验探索磁铁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磁铁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索磁铁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磁铁游戏》,了解了很多有关磁铁的特性,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到科学城堡继续做实验,了解更多磁铁的特性。
二、自由探索、发现磁铁的基本特性
学生自由探索、了解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教师介绍磁铁的名称
学生自由探索,发现磁铁能吸住铁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