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575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毕业论文范文.doc

xxxx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

分院:

会计学院

专业:

会计

班级:

XXXXX

姓名: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20XX年XX月)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I

摘要

会计诚信具有信任和真实的双重涵义,前者是指一种特定的诚实,强调守约重诺;后者即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诚信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会计诚信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一种责任,为了减少或避免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查找原因、拿出措施、“对症下药”。

文章解析了会计诚信的内涵,描述了目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

会计诚信已成为时下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还会计信息的真实,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重塑会计诚信形象。

关键词:

会计诚信,会计人员,会计守则,会计造假

I

目录

摘要 Ⅱ

引言 1

第一章会计以及会计诚信的概述

1.1会计的含义 1

1.2诚信的含义 1

1.3会计诚信的含义 2

1.4会计诚信的重要意义 2

第二章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与原因 3

2.1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 3

2.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3

2.2.1利益的驱动 3

2.2.2会计从业人员自身道德素质低 4

2.2.3信息不对称 4

2.2.4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 4

2.2.5失信成本低 5

2.2.6监督机制不完善 5

第三章会计诚信的危害及手段 5

3.1会计诚信丧失严重 5

3.1.1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6

3.1.2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6

3.1.3危害企业自身利益 6

3.1.4危害投资者利益 6

3.1.5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利益 7

3.2造假的手段及其表现形式 7

第四章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及建议 7

4.1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制度 7

4.2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 8

4.3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8

4.4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8

4.5弥补产权制度缺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9

4.6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10

4.7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III

会计信问题浅析

引言

会计是诚信行业,离开诚信,会计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近年来,连接不断的恶性会计造假案案件使公众大大降低了的对会计的信任度。

会计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会计主体和快捷界的声誉,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并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隐性危机。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贻害无穷。

因此会计诚信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如何提高会计诚信也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会计诚信内涵极其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解析其内涵。

第一章会计以及会计诚信的概述

1.1会计的含义

何谓“会计”,孔子曰“会计当而已矣”。

其中的“当”即会计必须按照财制的要求办事,当收则收,既不可少收,也不可超过规定的标准多收;当用则用,既不可少用,也不能滥用。

又《说文解字》里说“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

又释“言”字“直言曰言”,就是实话实说。

又讲“十”,“十乃数之具也”,就是真实记录、真实核算。

就会计的历史而言,其本质乃是对经济行为的客观真实反映,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正如我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所言:

“立信,乃会计之本。

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1.2诚信的含义

所谓诚信就是尽己为人、诚实不欺、实事求是。

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称赞和追求的美德。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信,诚也”,“诚,信也。

”《论语·为政>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又说: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礼记·大学》把“正心”“诚意”列为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八条目”的两个重要的目的。

荀子认为人无信会导致天下大乱,他说: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

”《荀子·强国》陆九渊从个体道德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诚信,他说:

“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这乎?

”由此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万古长存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而今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诚实可以解释为坚定的按照道理、艺术和其他价值标准办事;守信用则是指遵守诺言,实践成约。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1.3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是什么?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会计的诚信是会计作为帐房先生对主人应尽析义务。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诚信义务具有了社会属性。

而会计本身的内涵,使得这一重要的历史责任落在了它的身上。

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为了做好会计的诚信工作,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这十六个字,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原则记帐,编制会计报表及审计等。

1.4会计诚信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强调内在品德修养,更强调“互利”和“双赢”,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是诚信的核心问题。

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矗会计行业是经济工作的一个中间环节,会计职业与诚信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

会计行业的诚信既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诚信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维系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以及和睦相处,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并维护人民大众共同的整体利益。

在我国,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同时又受社会公德的约束,体现社会公德的要求。

(2)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客观需要。

会计工作是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和监督对经济生活起反映和管理作用。

会计工作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记录和核算。

所以,如实反映正确核算可以说是决定会计工作成效和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是对会计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

(3)诚信关系到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市场经济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公平竞争,而竞争的焦点就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行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产品和服务质量取胜,并以此树立社会信誉。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力强,靠的就是从业者强烈的质量和信誉意识。

第二章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与原因

2.1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影响国家财政法规的权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们在看到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道德示范的不足。

在会计领域中,近几年经常曝出贪污腐败,经济犯罪等伟大行为,这揭示着我国的会计面临着“诚信危机”“信用缺失”的困境,这样会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形象,现在我们经常遇到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包括三种:

一是原始凭证错误,某些个人,团体或企业为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往往会自制原始凭证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二是会计凭证作假。

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有会计工作人员由于上级或他人的提议去使用失真的会计原始,提供虚假错误的报表,三是真假帐表同时存在。

现在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就让会计人员做出对内对外两套不同的帐表,虚假确认收入,隐瞒利润,逃避国家税收。

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会对个别企业造成影响,甚至会对整个市场经济带来干扰,它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造成我国现在市场上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2.1利益的驱动

利益的驱动是丧失会计诚信的主观原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企业过分的谋求自身的利益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企业弄虚作假,认为虚报是真会计信息,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就只是会计人员在帐表上做文章,虚假呈报利润率,实亏损报盈利,实少盈报多盈,彰显自己工作期间的业绩,谋求自己的利益与荣誉。

某些会计者,为了自己职位或利益,丢失会计行业的职业操守,按照单位上级的要求弄虚作假

2.2.2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低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滋生一些不良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露行,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使很多会计人员迷失自我。

据有关统计,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表明,各大会计公司可以为了咨询费而默认公司或帮助其造假,独立董事不独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默许经营者的造假行为而不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我国,郑百文公司前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439亿元;琼民源、大庆联谊、银广厦等证券市场舞弊案无不牵涉到注册会计师和注册会计事务所。

从这一系列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据调查,当会计人员同本单位负责人意见产生分歧时,只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该做到坚持原则,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中会计人员应负的责任方面,有38%的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配合作假行为。

因此,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3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相同的信息,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一种现象。

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金融机构)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国家管理部门与投资人)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不会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但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2.4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

一是会计原则本身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

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