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665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8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docx

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二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

(二)

命题:

地理何水历史吴勇政治赵远兴(统稿吴勇)

【命题报告】

 

本套试题的命制按照2007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评价目标体系,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命题趋势,在内容、结构、命题设计、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了利于选拔和利于素质教育的原则。

试题突出了对政史地学科主干知识、研究性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考查;试题视野开阔、难度略降,命题设计反映现实生活背景,选取材料贴近生活,试题直接再现所学知识的题目很少,要求考生快速从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头脑中已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按设问指向答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导向和易、中、难不同层次题目的区分。

试题充分根据高考最新权威信息,结合07考纲考点新变化,参考了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考查特点,针对2007年可能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命题预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X 页,第II卷X至X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3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3.苏伊士运河主要位于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读我国南方某石灰岩广布地区不同地表状况下的土层空气中C02浓度示意图,回答3~4题。

 

 

4.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在80㎝深度上,土层最易被溶蚀的是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5.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   D.土壤盐碱化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6~7题。

 

 

6.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c、a、b    C.c、b、a    D.b、a、c

 

7.据图判断,不正确的说法是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下图是我国某地传统民居的景观图,回答8~9题。

 

 

8.图中民居多分布在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9.当地的突出理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环境污染   D.土壤盐碱化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每年端午节,广州都要举办端午赛龙舟的活动。

现在,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已演变成为广东龙舟节。

每年欢渡龙舟节时,都会在美丽的珠江河面上举办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

回答10~11题。

 

10.不少华人在异国他乡也进行龙舟竞渡,用以宣扬中华文化。

这种文化现象属于

 

     A.等级扩散    B.扩展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11.华人若在欧洲南部进行龙舟竞渡,最适宜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据此回答12~15题。

 

12.隋唐王朝推行对外友好交往政策,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推动作用的人物是

 

①鉴真 ②玄奘 ③义净 ④崔致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下列条约内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确定的是

 

A.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

 

 B.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俄国领土

 

C.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

(如右图)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B.在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C.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D.仅是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理论

 

19~20世纪,亚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亚洲经济的发展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此回答16~19题。

 

16.19世纪中期,亚洲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形成了亚洲革命风暴。

亚洲革命风暴

 

A.当时亚洲国家都沦为欧洲列强殖民地

 

B.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亚洲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加剧了民族矛盾

 

C.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D.不具有初步的国际意义

 

17.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不属于亚洲觉醒的是

 

A.英军进攻德里

B.法庭上的提拉克

C.同盟会上的孙中山

D.朝鲜义兵

 

18.1905~1908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是①斗争由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②许多封建王公加入起义行列③运用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式④工人阶级充当了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经济高速增长,一跃而实现了工业化,其共同原因是

 

①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④政府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政治变革和科技创新是世界上一些大国崛起的重要推动因素。

据此回答20~22题。

 

20.6世纪后期至10世纪初,在中国的土地上相继建立起东临太平洋、西至中亚的隋、唐王朝。

隋、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大国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C.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1.英国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变革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

 

A.棉纺织业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冶金部门使用机器生产   

 

C.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D.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2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两个阶段是美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共同的经验有

 

①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②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③稳定国内政治局面,适时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④拓展国际市场,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3.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启蒙思想,追求民主和自由,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明末清初也产生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以上启蒙思想都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两者出现的根源都在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中外启蒙思想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两者对之后的运动都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

 

2006年7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为纠正各地违规用地,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相关部委即将联合出台有关土地调控政策的文件。

回答24~25题。

 

24.右图漫画反映了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要

 

 

A.重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B.加强农村社会治安,保证社会稳定

 

C.严禁任何形式的土地开发

 

D.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5.当前违法征占耕地已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A.让市场主体享有平等占有耕地的机会

 

B.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征占耕地的行为

 

C.保障农民对耕地的所有权

 

D.开放农村市场,开展正当竞争

 

如何促进就业是出席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回答26~27题。

 

26.2006年年初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的月预期工资水平为1100元,而我国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对首次就业的预期月薪水平仅为1000元。

这一调查结果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进入了“脑体倒挂”时代

 

B.我国大学生从数量上和结构上已处于发达国家水平

 

C.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

 

D.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自主创新产业的形成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27.一位职业培训师针对求职的大学生过多要求待遇、工作条件而屡屡求职失败的情况提出建议:

首先,要想自己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其次,要记得,你做出贡献,自然就会得到你所要求的待遇和条件。

这位职业培训师的观点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表现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漫画《药价虚高》,据此回答28~30题。

 

几天不见,长这么高了?

 

28.“药价虚高”现象的长期存在,是因为

 

A.药品长期供不应求           B.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C.药品质量好、价值高         D.医药行业劳动生产率偏低

 

29.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政府应该 

 

①整顿经济秩序 ②加大执法力度 ③消除行业保护 ④增加药品供应量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的原则得到落实 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党和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31.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的原则得到落实 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党和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党史上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中央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这一活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据此回答32~33题。

 

32.“永远的丰碑”告诉我们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3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

被誉为“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这说明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B.贡献与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D.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政府工作报告》。

从起草到征求政协代表等各方人士的意见,再到人大会议审议,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据此回答34~35题。

 

34.上述材料中的这些变化说明,我国政府看问题、办事情

 

①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做到了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③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5.为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1月30日至2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敞开大门,邀请基层代表商讨国计民生,征求对即将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这一情况表明

 

A.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多党协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第Ⅱ卷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读下列材料图,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图和地形剖面与降水量关系图

 

 

材料二 耕地面积占各地土地面积比重图

 

 

(1)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若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   )(2分)

 

A.1800        B.700       C.200        D.500

 

(2)试描述材料一中的图乙中降水量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试叙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12分)(

 

(4)影响A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   )(2分)

 

    A.海陆位置   B.地势    C.纬度位置     D.太阳辐射

 

  (5)请写出B点所在区域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的范围,并解释原因。

该区域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2分)

 

37.(32分)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它们在形成文明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使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数千年来,在中国人民与周边各国人民长期友好交流的过程中,儒家学说也随之飘洋过海,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地,与各国先进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同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吸收融合、共同发展的交流循环。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魏源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材料三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岩仓使节团的出访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唐时期中国在文化方面对亚洲国家产生影响的事例。

(5分)并分析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中西学东渐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

(8分)并指出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特点。

(3分)(3)材料三中岩仓使节团的出访推动了日本的哪一改革运动?

(1分)这一改革运动如何效法西方?

(4分)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文明交流对你的启示。

(3分)

 

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投资、信贷

 

外贸

投资

信贷

我国外贸进出口顺差达1099破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已突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一季度到的29.8%,加速到上半年的31.3%,前三季度回落到28.2%,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

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亿元,超过全年2.5万亿元的计划。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007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

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

二是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

三是合理安排中央财政超收收入。

在货币政策方面:

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有何内在联系?

(14分)

 

(2)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9分)

 

(3)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9分)

 

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岛屿,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

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某岛雨季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图乙近50年该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和人为活动因子变化曲线

 

(1)图示岛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就该岛农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他们收集整理出以下的气候资料:

 

   该岛光照充足,夏长冬暖。

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日均温≥10℃积温达到8400-9200℃。

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

这样的光热条件使该岛成为著名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也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若你是该小组成员,你认为该岛为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利用其与大陆上的季节差和品种差,在继续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可大力建设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热带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2)根据图甲中相关信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有何分布特点。

(4分)

 

(3)读图乙,描述近50年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

(10分)

 

材料二下列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水利工程图

 

 

 

──人教社《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唐后期)南方很多地区大量种植茶树。

淮南、浙东、浙西、福建、岭南、荆襄、东川、西川都是产茶区。

……德宗后,茶税开始成为唐政府的一项重要税收。

(清代前期)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增加了。

桑、茶、棉花、甘蔗、蓝靛、烟草都成为当时及其重要的商品化的农产品。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5)依据材料二,概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运用,水利工程的修建各自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6分)

 

(6)依据材料三,概述唐后期至清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分析说明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有利于该趋势发展的因素。

(8分)

 

(7)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6分)

 

材料四 2006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材料五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8)材料四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1分)

 

(9)综合材料四、五,运用国家职能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9分)

 

参考答案:

第I卷

 

1、A。

解析:

图幅面积相等,比例尺越小实际面积越大。

又因为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经线段的长度为111KM;而在纬线圈上,经度相差1°,纬线段的长度等于111KM×cosδ(δ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数)。

 

2、A。

解析:

根据上题规律,可得知:

①②两图中的线段相等。

 

3、D。

解析:

根据经纬网定位。

苏伊士运河在非洲东北部,与亚洲交界处,纬度位于30°N,32°E附近,处于图④范围。

 

  4、B。

解析:

由于80㎝深度人工草坡下的土壤中C02浓度最高,土壤中的水分与CO2结合形成的碳酸浓度也最大;又由于石灰岩与碳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碳酸的浓度高,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多。

 

   5、D。

解析:

土壤盐碱化是在干旱的环境下,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溶解与谁。

随着水分的蒸发,把盐类带到土壤表层积聚,形成土壤的盐碱化。

我国南方为湿润地区,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6、B。

解析:

由于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所以,距市中心越近,土地成本越高、运费越低,距市中心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成本越高。

 

7、D。

解析:

影响①②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远近。

 

8、D。

解析:

由图景观可判知,图中景观为窑洞,因而确定分布在黄土高原。

 

9、B。

解析:

由图景观可判知,图中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