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史觅踪.docx
《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史觅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史觅踪.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史觅踪
——中国茶史觅踪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中国茶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如神农<本草经>: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
汉宣帝年间(公元前57年-54年)蜀人王褒所著<<僮约>>,内有"武阳实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阳即今四川省彭山县,说明在秦汉时期,四川产茶已初具规模,制茶方面也有改进,茶叶具有色.香.味的特色,并被用于多种用途,如药用,丧用,祭祀用,食用,或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像武阳那样的茶叶集散市已经形成了。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我国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战争,人口大迁徙,特别在秦统一四川后,促进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货物交换和经济交流,四川的茶树栽培,制作技术及饮用习俗,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传播,陜西.河南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沿长江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推移,再次传播到南方各省.据史料载,汉王至江苏宜兴茗岭"课童艺茶"汉羡实茶",汉朝名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设"植茶之圃",说明汉代四川的茶树已传播到江苏.浙江一带了。
江南初次饮茶的纪录始于三国,在<<吴志.曜传>>中,曾叙述孙皓以茶代酒客的故事。
两晋.南北朝(265-587年),茶产渐多,郑羽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史册.及至晋后,茶叶的商品化已到了相当程度,茶叶产量也有增加,部再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茶叶成为商品以后,为求得高价出售,乃从事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再南朝宋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
"浙江乌程县(即今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转作进贡支用."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座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驰名于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许多名茶,相当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胜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日云雾.天目云雾.天目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从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们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后,所谓士大夫支流,逃避现实,终日清淡,品茶赋诗,茶叶消费更大,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和"坐席竟下饮"的普通饮料,这说明在江南客来早已成为一种礼节。
唐朝一统天下,修文息武,重视农作,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由于国内太平,社会安定,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迅速兴盛起来了,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饮茶的人遍及全国,有的地方,户户饮茶已成习俗.茶叶产地分布长江.珠江流域和陜西.河南等十四个区的许多州郡,当时以武夷山茶采制而成的蒸青团茶,极负盛名.中唐以后,全国有七十多州产茶,辖三百四十多县,分布在现今的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两宋的茶叶生产,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全国茶叶产区又有所扩大,各地精制的名茶繁多,茶叶产量也有增加。
元朝,茶叶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术不断提高,讲究制茶功夫,有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茗茶,当时视为珍品,在南方极受欢迎.元时在茶叶生产上的另一成就,是用机械来制茶叶,据王桢记载,当时有些地区采用了水转连磨,即利用水力带动茶磨和椎具碎茶,显然较宋朝的碾茶又前进了一步。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废止过去某些弊制,在茶业上立诏置贡奉龙团,这一措施对制茶技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明代是我国古代制茶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代,它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立良好基础.明代制茶的发展,首先反映在茶叶制作技术上的进步,元朝茗茶杀青是用蒸青,明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为炒青,少数地方采用了晒青,并开始注意到茶叶的外型美观,把茶揉成条索.所以后来一般饮茶就不再煎煮,而逐渐改为泡茶了。
清末,中国大陆茶叶生产已相当的发达,全中国大陆共有十六省(区).六百多个县(市)产茶,面积为1500多方亩,居世界产茶国首位,占世界茶园面积的44%,产量已超过800万担,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7%.1984年全国出口茶叶280多万担,约占世界茶出口总量的16%.江南栽茶更加普遍.据数据记载,1880年,中国出口茶叶达254万担,1886年最高达到268万担,这是当时中国大陆茶叶出口最好的记载。
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
“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
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
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
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
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
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与茶的发现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饮,发乎神农"。
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
四川、湖北一带的古代巴蜀地区据历史的记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
从唐代、宋代至元、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茶文化不断发展,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这一古老的饮料,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茶的发现与利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
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如以神农时代开始算起,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代族社会,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与茶的发现
据茶史考证,最早利用茶的为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也就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
一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
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将它定名为"茶"。
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二说,天神所赐,神农发现。
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草药的性能。
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生火煮水。
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
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
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
“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
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
自此,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
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幼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
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
据说,当年神农发现的这种“茶”,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
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
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
(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
《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
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
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
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
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
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
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茶”字流变史:
茶、槚、设、茗、荈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
世界各种语言中的“茶”,均从中国对外贸易港口所在第广东、福建一些地区“茶”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
”(《茶经·一之源》)“茶”字是由“茶”字直接演变而来的,所以,在“茶”字形成之前,茶、槚、设、茗、荈都曾用来表示茶。
一、“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一)荼的含义
苦菜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
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
《诗经·国风·邶国之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国风豳国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诗经·大雅·绵》有“堇荼如饴”,一般都认为上述诗中之“荼”是指苦菜。
三国吴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记苦菜的特征是:
生长在山田或沼泽中,经霜之后味甜而脆。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苦菜“条记:
初春时生苗,茎中空,折断时会流出白汁,开黄花和野菊相似,其种子附生白毛,能随风飘扬。
苦菜是荼的本义,其味苦,经霜后味转甜,故有“其甘如荠”、“堇茶如饴”。
茅秀
东汉郑玄《周官》注云:
“荼,茅秀”,茅秀是芽草类种子上所附生的白芒。
《诗经·国风·郑国之出其东门》有“有女如茶”,成语有“如火如荼”,上述之荼一般认为是指白色的茅秀。
茅秀是荼的引伸义,因苦菜的种子附生白芒,进而由苦菜白芒引伸为茅草之“茅秀”。
茶具苦涩味,所以,便用同样具有苦味的荼(苦菜)来借指茶。
其他
由“茅秀”进一步引伸为“芦苇花”,还有解释为“紫蓼”、“陆秽”的。
(二)荼何时被用来借指茶
《尔雅·释木第十四》,“槚,苦荼”。
槚从木,当为木本,则苦荼亦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从草的苦菜而是从木的茶。
《尔雅》一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最后成书于西汉,乃西汉以前古书训诂之总汇,由《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可以确定以菜代茶不会晚于西汉。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认为这里的“荼”指茶。
因为,如果是田野里常见的普通苦菜,就没有必要到很远的外地武阳去买。
王褒《僮约》定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荼借指茶当在公元前59年之前。
(三)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设1则。
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
槚、设都是偶见,茗、荈也较茶为少见。
况茗是荼芽,荈是荼老叶,荼、茗、荈,其实是一。
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二、茶的其他称谓
(一)槚
槚,又作榎。
《说文解字》:
“槚,楸也。
”“楸,梓也。
”按照《说文》,槚即楸即梓。
《埤雅》:
“楸梧早晚,故楸谓之秋。
楸,美木也。
”则楸早在早秋落叶,故音秋,是一种质地美好的树木。
《通志》:
“梓与楸相似。
”《韵会》:
“楸与梓本同末异。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
“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
“《埤雅》:
“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
“综上所述,槚(榎)为楸、梓一类树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
”槚,苦茶(《尔雅》)。
槚为楸、梓之类如何借指茶?
《说文解字》:
“槚,楸也,从木、贾声。
”而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茶”、“苦茶”音近,因茶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音古)来借指茶。
槚作楸、梓时则音“假”因《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则槚借指茶不晚于西汉。
但槚作茶不常见,仅《尔雅》和南朝宋人王微《杂诗》两见。
(二)茗
茗,古通萌。
《说文解字》:
“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
”“芽,萌也,从草牙声。
”,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
茶树的嫩芽当然可称茶茗。
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
“茗,茶芽也。
从草名声。
”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
旧题汉东方朔著,晋张华注《神异记》载: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晋郭璞《尔雅》“槚,苦茶”注云:
“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唐前饮茶往往是生煮羹饮,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叶,三、四月采的才是当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面是“茗”。
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
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
(三)荈
《茶经》“五之煮”载:
“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
“荈、荼、茗,其实一也。
”《魏王花木志》:
“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
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南朝梁人顾野王《玉篇》:
“荈,尺*切,茶叶老者。
“综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叶,因而苦涩味较重,所以《茶经》称“不甘而苦,荈也。
”《茶经》“七之事”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中有“荈诧“。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其与哲学家、文学家杨雄及文学家王褒都是四川人,而四川是中国最早饮茶的地区,“武阳买茶”的武阳就是现今四川彭山。
荈不像、槚、荼等字是借指茶,只有茶一种含义,所以,《凡将篇》中的“荈“指茶是可能的。
荈为茶的可靠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应是茶饮料。
晋杜育作《荈赋》,五代宋初人陶谷《清异录》中有“荈茗部”。
“荈”字除指茶外没有其他意义,可能是在“茶”字出现之前的茶的专有名字,但南北朝后就很少使用了。
(四)设
《说文解字》:
“设,香草也,从草设声。
”段玉裁注云:
“香草当作草香。
”设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
因茶具香味,故用设借指茶。
西汉杨雄《方言论》:
“蜀西南人谓茶曰设。
”但以设指茶仅蜀西南这样用,应属方言用法,古籍仅此一见。
三、茶字的出现及其由来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茶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
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
“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
但从《尔雅》起,已发现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
所以,在“槚,苦荼”的基础上,造一“搽”字,从木茶声,以代替原先的槚、荼字。
另一方面,仍用“荼”字,改读“加、诧”音。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
“荼,埤苍作搽。
”《埤苍》乃三国魏张揖所著文字训诂书,“搽”字至迟出现在三国初年。
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廿部”第一百六十二,“荼,杜胡切。
……又除加切。
”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释木第十四》:
“荼,音徒,下同。
埤苍作搽。
按:
今蜀人以作饮,音直加反,茗之类。
“初加切,直加切,音茶。
“荼“读茶音约始于南北朝时期。
“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读音上及荼在书写上还会引起误解,于是进一步出现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
隋陆法言《广韵》“下平声,莫霞麻第九;荼,春藏叶可以为饮,巴南人曰葭荼。
”“茶,俗”。
“茶”字列入“麻韵”,下平声,当读“茶”,非读“徒”。
“茶”字由“荼“字减去一画,仍从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书写简单,所以,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于民间。
“荼”(音茶)和“茶”大约都起始于陈隋之际。
《茶经》注云:
“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
”《茶经》原注者认为“茶”字首见《开元文字音义》。
《开元文字音义》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撰的一部分,已失传。
尽管《广韵》、《开元文字音义》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场合,仍用“搽”(音茶)。
初唐苏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都用“搽”而未用“茶”。
直到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字才逐渐流传开来。
茶叶的贸易历史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四个贸易时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
唐代,於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
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与论准备。
茶的文字及其演化传播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
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如:
荈诧、瓜芦木、荈、皋芦、檟、荼、茗、茶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方言的原因,同样的茶字,在发音上也有差异。
如:
福州发音为ta
厦门、汕头发音为:
de
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为chai、zhou、cha等。
少数民族的发音差别较大,如:
傣族发音为:
a
贵州苗族发音为chu、a
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的语音直译过去的。
如日语的"チセ"和印度语对茶的读音都与"茶"的原音很接近。
俄语的"ча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