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社会责任.docx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企业社会责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真实姓名:
邵翠翠
用户名:
lcshaocuicui
所属服务站:
山东省聊城电大教学服务站
指导教师:
陈新辉老师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在内,对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公司行为正在进行反思,对相关利益者承担相应责任,强化公司责任理念,日渐成为现代公司理念的新动向。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责任不同于一般社会责任,其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其自身经营行为的道德约束。
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是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
明确企业责任,认识到企业责任对于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增强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评价系统、
【正文】: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首的许多政府、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极为关注。
本文就当前在我国推广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意义进行探讨,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国家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纵观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史,不看重绿色GDP的增长、不注重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不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企业在追求赢利、提高利润的同时,应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切实承担其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采取环境保护政策,采用各种方式开发、改造节能、节材、环保项目,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地进行再回收和再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2005年至今,我国各界要求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
从拖欠工资到特大矿难事故,这一切问题显示出,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当前要实现政府极力倡导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就必须要解决。
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表现水平,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通过企业自身的管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满意状况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社会责任型企业会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切实保障员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从而使企业员工队伍保持和谐稳定,避免了劳资冲突,从而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2).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现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双赢互利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以诚信的方式经营,公平竞争,这样就会为企业界带来一股清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不会为牟取利润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可避免社会矛盾的引发;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关注社区、环境的状况,这使企业体现了社会公民的职责。
赞助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建设以帮助弱势群体。
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还很低,国家对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资能力有限,企业在公共事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投资,可以提高国家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全民身心素质和文化素养。
企业进行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可在帮助残障人群、孤儿、孤寡老人、贫困者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作为一种战略,创造出一种竞争优势,进而开发出一套独特的促进企业发展的工具。
企业社会责任被看作一套广泛的政策、实践、计划,这些都被整合到整个企业的经营、供应链和决策过程,分布在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任何一个角落。
企业社会责任渗透在企业经营的每一寸空间,它提供给企业一个进行战略管理的环境扫描的工具,帮助企业以动态的方式把握其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能够兼顾各个利益相关方面例如员工、顾客的利益的公司,其业务增长率也高于其他公司。
现有的绝大多数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点。
笔者的研究已证实,在我国,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素质、高组织承诺的员工队伍,可吸引消费者、吸引投资、提高企业声望。
企业社会责任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促进作用,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上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要求或愿望,它用前瞻性的眼光使企业回避未来的风险,起到风险管理的功能。
因此,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可获得国际市场的入场券,突破种种贸易壁垒,而且对于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及其内容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包括遵纪守法、保证员工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等。
主要内容包括人权、劳工权益和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劳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其自身经营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它不同于其它的技术标准,突破了只是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经营理念,更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的权益的尊重及对环境与社会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个道德理念,已成为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
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受着社会给予的自由和机会,因此应该以合乎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
如果企业只讲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那就必然增加社会的负担,而这些负担又会直接间接地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扩大;反之,如果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对社会负起责任,那就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扩张企业发展的空间。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不是负担,而是责任和机遇,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提出的,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思想。
此后,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非常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其区分了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认为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与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之上增加上了一种道德责任,要求企业分清是非并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
注1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切举动对社会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专家、学者对企业伦理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研究。
注2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注3。
周祖城(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注4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较一致的观点是利益相关理论,即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对股东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企业员工、消费者、政府、商业伙伴、社区、环境和民间社团等,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应是企业组织应尽的义务。
一般来讲,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对企业职工的社会责任。
这种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对企业职工的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担义务。
要尊重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绝不仅是雇佣关系,不单是支付薪金,还需要给员工提供符安全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制定公正公开的奖惩制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劳动者;有保证员工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在医疗、工伤、养老等方面提供保障;有责任为广大职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为每一位雇员提供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搞任何形式的种族、性别和工种歧视。
2.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企业消费者是指购买了企业产品的社会成员,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就是要对消费者履行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保证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不得欺诈消费者和谋取暴利。
企业越是善待消费者,越是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所以企业要善待自己的消费者,全面尊重消费者的一系列权益,及时按照消费者需求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市场营销战略,注重在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实惠、便利和承诺。
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即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消费者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产品。
3.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
企业纳税的社会责任、企业捐款的社会责任等可以归为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
要求企业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依法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
与此同时,企业应积极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服务社会等。
4.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
建立和谐的企业与社区关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区的进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还要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社区、居民的既有生活秩序。
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回报了社会,还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5.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在治理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企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努力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其次,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即利用科技手段节能、降耗、治污,利用科技进步来推进环境保护;最后是全面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积极向员工宣传环境保护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正确处理好生产、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完善
(一)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一直以追求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缺乏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和推广还普遍存在问题。
1.把营利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立起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往往需要加大投资,增加生产成本,如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等,一部分中小企业认为其大部份仍处于生存阶段,没有足够财力、物力和精力顾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另一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利润最大化才是企业的使命和目的,企业创造出经济效益就实现了社会责任,企业非政府机关和慈善机构,不应承担其它的社会责任。
有的企业还认为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重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而剥夺了企业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2.一味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型贸易壁垒工具。
一些企业和舆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和绿色壁垒之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型贸易壁垒,是将劳工标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挂钩和联系的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消极地把它看成是不合理的歧视性的市场壁垒。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典案例分析
许多科学证据都支持了儿童6岁前所受适当教育与发展的重要性:
80%的人脑发育,包括语言能力,重要的高阶认知功能等都在6岁前开始出现与发展。
2008年,针对农村学龄前儿童,某企业投资总额逾6000万元人民币,启动了“手牵手”计划,旨在为0至6岁的农村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发展与养育服务,包括卫生保健、婴幼儿养护、营养咨询、教育支持等各个方面。
这是中国农村儿童早教事业史上最大的非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分三期完成。
项目第一期已在陕西、甘肃、河南的六个国家级贫困县展开了试点,重点探索了培训的内容以及早教中心的管理运营机制,使112,923名农村儿童享受到高质的早期儿童养育及教育服务,于6个县建立或支持了270个早教中心,3,080名农村教师、医务工作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以及136,706名培训者和家长接受了培训并参加了养育知识普及的活动。
第二期将在总结第一期经验的基础上把项目扩大到18个国家级贫困县。
通过种种企业发起的爱心计划和行动,很好的阐释了新时期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开展个种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改善了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更是对企业品牌的一种无形推广。
(三)我国企业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自觉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对社区和社会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商场氛围、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完善,依赖于由行政干预、法律强制、社会监督、经济调控、责任认证、企业内部治理和企业自律自愿等方式相结合所形成的一套多层次的制度安排。
1.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靠企业自发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
目前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审核和评估在其生产链中推进的,政府基本上没有介入。
而在我国目前尚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市民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情况下,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引导、推进和监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已从过去的直接计划管理转变为间接调节,政府原则上不能直接介入企业的微观商事活动。
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
政策引导、杠杆引导、信息引导等。
具体表现为:
(1)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
(2)企业忽视其社会责任,除了自身原因外,政府监管薄弱,行政执法不严,执法力度不够,以罚代法是造成企业其中的重要原因。
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目标和政绩而角色错位,一味强调发展经济,对企业违法行为有些放任,听之任之。
因此政府要加强监管职能,真正负起监管义务,健全执法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行业协会在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其作用是双向的,既有监督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也有支持利益相关者行使和保障权益的作用;既有与政府的沟通与协作,也有与其成员间的对话和合作。
但目前中国的现状是许多群体并没有代表其自身利益的组织,特别是涉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组织。
因此,应尽力完善利益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沟通政府、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对话,约束企业社会行为,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模糊,仅仅依靠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理念,是一种道德呼吁,而且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制约。
我国近年出台了多部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如《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事项做了详尽的规定。
就协调企业的劳资关系而言,一方面劳动者必须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要明确规定企业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并规定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修订与完善我国的《劳动法》的同时,加强国际劳工标准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研究,吸收其合理成分,及时制定《劳动监察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集体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单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法体系。
3.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尽管刚刚兴起,但其社会作用却不可小视。
目前国际上出现的社会责任认证组织,都是民间组织,主要有社会责任国际(SAI)、公平劳工协会(FLA)、服装厂行为标准组织(WRAPP)、贸易行为标准组织(ETI)和工人权利联合会(WRC)等,这些组织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社会责任标准。
注5其中社会责任国际(SAI)2001年版的SA8000影响较大。
这些认证标准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立场、眼光和实际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标准常常是难以达到的。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统一的认证标准,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得认证标准成了发达国家制约甚至制裁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此我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应积极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和其他形式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发表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
(一)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内部逻辑联系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
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的基础,评价主体的需要决定评价目标。
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系统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评价报告的内容与可信度,继而影响评价主体的相关决策。
(二)对各构成要素的简释
1.评价主体。
是指谁需要对客体进行评价,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行为主体。
企业社会责任是为协调企业与社会而提出的,它涉及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及其他各利益相关者。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各利益相关者。
2.评价客体。
是指对谁进行评价,是评价的行为对象。
客体由评价主体根据需要确定,是被评价的企业。
3.评价目标。
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运行的指南和目的,分为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
直接目标包括价值测定、决策支持、行为说明、问题分析等,是评价主体根据需要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综合评判。
最终目标为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4.评价原则。
是评价时必须遵照的要求。
评价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四项原则。
评价数据主要依据被评价企业年度财会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
5.评价指标。
是评价的具体内容。
主要涉及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保障员工权益、维护政府利益、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维护消费者权益、供应链伙伴关系等方面。
评价指标要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社会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指标类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如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单项指标、综合指标;基本指标、修正指标等。
6.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客体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分析判断的标尺,分为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值和非计量指标评议参考标准。
常见的标准有内部标准,如历史标准、预算标准等,有外部标准,如行业标准、经验数据标准、竞争标准等。
在具体选取时,应依据评价的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标准。
7.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具体手段。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种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可供选择,如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判断法、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
8.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是社会责任评价的结论性文件,其内容一般包括评价目的和原则、评价主体和客体、评价程序、评价执行机构、数据资料来源、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以及基本结论分析、评价责任等,还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未来发展状况预测等。
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同一评价客体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不同的评价侧重点决定了指标和标准的不同选择,其报告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评价指标
1.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业绩评价。
企业对员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安全及为培养员工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上。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高,其知名度越高,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留住的人才越多。
(1)企业员工福利待遇和安全评价指标。
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某职工月工资额÷该职工月工作小时数),该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执行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一般只需计算企业工资较低的职工的小时工资率。
该指标越大越好;工资支付率(工资支付率=已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100%),该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的遵守情况。
该比值越大越好;员工工资增长率(员工工资增长率=本年度员工工资增长额÷上年度员工工资额×100%),该指标值以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和物价上涨率为好,同时与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进行比较,比较二者的增长幅度是否一致,反映企业员工对企业增长的利润的分享程度;社保提取率(社保提取率=企业已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按相关法律规定应提取的社保基金×100%),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该指标值越大越好;社保支付率(社保支付率=已付社保基金÷应付社保基金×100%),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
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员工伤亡率(员工伤亡率=伤亡的员工人数÷企业员工总数×100%),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对员工人身安全的保障程度。
该指标越小越好。
(2)企业员工培养教育评价指标。
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每年招聘、培训等费用÷主营业务收入),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反映企业对其员工适应社会并可持续就业的重视程度。
注6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越重视员工的发展,具有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观;反之,则社会责任观不强;人力资本维持能力(人力资本维持能力=每年员工工资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及其家属生活水平的保证情况,是为国家和社会持续提供人力资本的保证程度。
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感越强,为国家和社会的持续贡献越大;反之,则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总额÷职工人数),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所承担的责任。
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2.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产品合格率(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的数量÷全部产。
品数量×100%),该指标反映企业提供产品的质量情况。
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或服务次数÷总交货或服务次数×100%),该指标反映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该指标值越大越好;产品退货率(产品退货率=被退货产品的数量÷全部已销产品数量×100%);产品返修率(产品返修率=返修产品的数量÷全部已销产品数量×100%),以上两指标反映了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质量。
该指标越小越好;消费者投诉率(消费者投诉率=进行投诉的消费者数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总量×100%),该指标反映企业对消费者的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质量。
该指标值越小越好。
3.企业环保和生态责任评价指标。
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以下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
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该指标反映企业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