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055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

教学难点:

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

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

“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

”“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

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

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小结:

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

工作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

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三、总结:

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作业:

把自己的家人记住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介绍把自己的家庭情况。

  教学过程: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

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

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

“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

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

  

  3、老师小结:

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作业:

说一说家庭成员的称呼。

课后反思:

 

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

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教学工具:

教科书,教师用书,教学挂图,黑板,粉笔。

德育目标:

养成尊敬,爱家人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2、明理导行:

  1、辨析:

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

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

到底爱不爱你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书)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

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

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作业:

回家以后观察家人做的家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2、导行: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现在呢?

(学生讲述:

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

作业擦了重写的:

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讲述:

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

 

作业:

家人为你这么心疼,那么你为家人做什么?

 

我为家人添欢乐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

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他吗?

  2、师:

我们的这位新朋友是“开心果”,你们愿意和他做朋友,回答他的问题吗?

  3、师:

我们的家人这么爱我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人吗?

  二、了解家人

  1、师:

今天,孩子们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2)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2、师:

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

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三、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

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

(学生回答)

  2、师:

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

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板书:

我为家人添欢乐

 作业:

请说爸爸妈妈的生日。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请说爸爸妈妈的生日。

教学过程:

 1、我们一起看看琪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看琪琪小朋友在家的录像

  2、设置情景表演

  师:

据我所知,你们在这方面能比琪琪小朋友更好,你们愿意给大家展示、表演一下吗?

  

(1)出示题目:

  爷爷闷了, 奶奶病了,爸爸下班, 妈妈洗衣服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样做,选一个题目,表演一下,也可以表演你在家做过的事。

准备道具:

纸杯、毛巾、报纸、故事书)

  

(2)分组排演

  (3)汇报演出,评价他们什么地方做的好?

  2、开心果小结:

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

小朋友,再见!

 

作业:

回家后为家人做家务。

第四课我和小伙伴

  教学目标: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知道朋友多,快乐多。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教学重点:

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

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课前准备:

  教师:

授课教师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

学生:

小伙伴的资料或照片。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

放学后,节假日里你都和谁一起活动?

(指名说一说)

  2、谈话:

在课外和你一起活动的小朋友我们把他们叫做小伙伴。

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吧。

  板书:

我和小伙伴

  二、说说小伙伴,体会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1、教师讲自己和朋友间的小故事。

  教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吧。

  2、指名学生来讲。

(出示学生所带照片和书中典型图片)

  3、提问:

如果没有伙伴将会什么感觉?

心情会怎样?

  4、小结:

和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

朋友多快乐多。

  三、活动:

该怎么办?

  1、请一小组同学到讲台上选一样教师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小东西。

(有学生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出现了几名同学同时选择一件东西。

  2、提问这一小组同学:

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3、提问全体学生:

说一说、那种方法合理?

那种大家满意?

作业:

请你说一说你的小伙伴名字。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板书:

大让小轮流玩猜拳一起玩

  分组讨论:

该怎么办?

  指名到讲台前表演一下。

  5、小结:

许多同学想到将大的让给别人。

提到最多的词也是谦让。

最后不管是吃大的还是吃小的,大家都很高兴。

这就是谦让的结果。

互相谦让,想到别人,是在大家共同分享,所以大家都快乐。

  四、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1、讨论:

你们小组听谁的?

  说一说:

你们小组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结:

在许多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大家要商量解决。

  板书:

商量解决

  五、犯了错误怎么办?

  1、想一想:

不认错有什么不好?

那个小朋友说的好?

  指名到前边表演一下。

  板书:

勇于认错

  2、小结:

和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

如果在相处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不论是什么方法,一定要有道理。

不论什么问题,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

这样,大家才能相处愉快。

作业:

养成敢于认错的好习惯。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

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板书:

春天来了)

  2、问: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板书:

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

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

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

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

  3、问: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

(板书:

美)

  4、过渡:

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

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5、出示教师制作的玉兰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的干花标本。

小组讨论:

说说它们各自的名字,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

  

作业:

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

  一、学习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问:

用什么方法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板书:

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

  1、过渡:

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

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图:

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3、问:

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

(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

  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作业:

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我和太阳做游戏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3、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三棱镜、放大镜、吹泡泡的肥皂水、管子、歌曲音带、录像带、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新课:

  1、组织学生晒太阳

  2、观看动画《早晨上学》

  3、同学们晒太阳舒服吗?

那你们喜欢太阳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板书课题: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都有那些用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吗?

  板书:

晾衣服、杀菌、帮助人体钙的吸收、帮助植物生长、给我们温暖

  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影子和太阳的关系吗?

  出示思考题:

  1)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2)一天中自己的影子有变化吗?

  (3)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

  出示图片:

  讲解:

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

在一天中观察影子,你会发现早晨日出时影子特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的缩短,到了正中午,影子最短。

日落时影子又会跟早晨一样长。

影子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等等¨¨

  3、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1)欣赏彩虹图片,出示图片:

  

(2)了解彩虹的由来

  讲解:

夏天雨过天晴之际,常常会看到天边出现一道五彩缤纷的圆弧,好似天宫的彩桥,这就叫“彩虹”。

它为什么总在雨过天晴时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呢?

原来雨过初晴时,天边还有雨幕,阳光透过大量细小水滴时发生折射、反射、衍射,于是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彩虹有主虹和副虹。

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外红内紫;副虹又称为“霓”,不如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内红外紫。

这主要是光线反射、折射次数不同的缘故。

  (3)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4)做游戏:

吹泡泡

  4、学习一些简单的太阳知识

  

(1)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欣赏太阳的图片

  (3)观看太阳升落的动画

  (4)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太阳能电池汽车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必将展现飞跃发展的新姿。

  三、小结

  你们在游戏中是不是也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

大自然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去探索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2精华25来自最后登录2010-05-17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网站工作室

组别超级版主帖子32278积分32459性别保密注册时间2008-01-06网站工作室2010-03-3016:

01|只看楼主7#字体大小:

tT

风儿吹呀吹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特征,并能与人交流对风的感受。

  2、观察与风有关的生活现象,用画表现出来。

  3、体会风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4、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出许多和风儿游戏的手工制品。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风的作用的相关资料。

  2、准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

  水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快跑。

猜一猜,这是什么?

  2、对,就是风,这个单元我们将要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了解风的作用,和风一块玩,大家高兴吗?

来,让我们一块儿读读本单元的题目吧!

(板书:

风儿吹呀吹)

  二、感受风,表现风。

  1、看画面:

(课本P32—33的图)你从哪儿发现了风?

  2、让学生谈感受:

到走廊吹吹风,谈谈风吹在脸上,身上的感受。

还能谈其它风吹在脸上的感受吗?

(海风、山顶风、树林风)

  3、画画风:

看谁的画最能表现风。

  ①学生画。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画得怎样。

  ③指名在全班交流。

  ④师小结:

从以上同学们的画和大家的相互交流中,我们了解班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散热、助燃、传播花粉,还可以产生动力,用来发电,风的作用真不小。

  不过,风有时也会发脾气,你们在看电视中看过狂风及台风的新闻吗?

让学生说一说。

  4、谈一谈有时风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危害。

  ①台风,暴风雨。

(你在什么时间,地点遇到过)

  ②我们有治理它们的办法吗?

  三、和风一块玩,动脑又动手。

  1、有了同学们和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风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

现在,你最想和这位好朋友做什么呢?

  2、你们打算怎样和风做游戏,能告诉我们吗?

  3、大家想出的玩法可真多。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一个和风儿玩的玩具吧!

  ①做风车。

  师做指导,小组合作做风车。

  A、折(对角折)

  B、剪(四个对角都剪开,留下同样长度的角)

  C、粘(翻转粘四个角)

  D、固定(用图钉固定在木棍上)

  ②玩风车:

你有什么办法让风车动起来?

4、小组讨论:

下节课,我们将和风儿一起玩,你们还将准备带些什么?

怎么玩?

 

小苗快快长

  一、主题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2、通过亲自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收获的不易。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亲自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收获的不易,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春天人们种植忙的录象资料。

(2)黄豆粒、蒜头、吊兰或其他相关的植物。

(3)两个表演用的头饰,一个画着没有长好的小苗叫黄黄,一个画健康的小苗叫绿绿。

(4)学生准备:

花盆、花籽、豆类、吊兰、太阳花等相关植物。

  第一课时

  一、主题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2、师生动手,亲自体验种植的乐趣,渗透一点植物繁殖形式的知识。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二、活动过程:

  <一>1、师出示春天人们种植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人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指名回答。

  2、根据图片,设计情景和采访内容,分角色扮演爸爸、姐姐、爷爷、奶奶等。

模拟“小记者”采访。

(1)爷爷、奶奶你们在种什么花,春天都开什么花呢?

(2)爸爸您在干什么呀?

为什么起早摸黑地干呀?

(一年之际在于春)(3)姐姐你种什么树呀?

为什么要在这时侯种呀?

什么是植树节呀?

  <二>、做个小小“园艺家”

  1、教师呈现准备好的豆子,土豆、吊兰、蒜头。

让学生根据自愿原则报名参加“黄豆组”,“土豆组”,“吊兰组”,“蒜头组”等的种植。

  小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

  怎样种植便于植物成活?

(土质松软、肥料充足、阳光、水分、温度)

  每天谁来管理,怎样管理?

谁来记录,怎样记录?

  (3)是否需要请辅导员?

请谁合适?

  2、动手种植。

  4、教师指导学生(参照书中和生长记录表)做好第一次下种记录。

  <三>、情境表演:

黄黄和绿绿

  1、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戴上黄黄和绿绿的头饰,扮演两个小苗。

因为两个小苗的主人不同,所以黄黄辚得蔫头蔫脑,绿绿看上云很精神。

  2、学生根据自己对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初步认识,设计对话内容,如:

主人没让黄黄晒太阳,忘记让它喝水......(可自由发挥)

  3、教师总结:

如果你参加了苗苗种植活动,就一定要坚持对自己的苗苗负责,没有耐心、爱心,不负责任,就不会种出好苗苗。

第二课时主题目标:

通过开展小苗展示会,交流种植和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和成长,体验收获的不易。

  活动过程:

  一、展示小苗,为小苗取名字。

  二、举办“苗苗展”,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三、讲述苗苗的成长史。

(可引导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四、讨论:

为什么各组的小苗生长的情况很不一样?

  四、教师总结:

-

TOP

发送短消息

UID2精华25来自最后登录2010-05-17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网站工作室

组别超级版主帖子32290积分32471性别保密注册时间2008-01-06网站工作室2010-03-3016:

02|只看楼主9#字体大小:

tT

我换牙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

  1、与大家一起分享换牙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3、坚持正确刷牙,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自带牙刷

  2、教学器材:

牙具模型;牙齿卫生宣传资料、图片;刷牙记录卡

  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请大家张开嘴互相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课件一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

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

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

“这是怎么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