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73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1课桥边的老人

[新课入门须知]

[作者档案]

姓名

海明威

简历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郊外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用猎枪自杀。

作品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

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评价

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约翰·肯尼迪称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背景扫描]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知名作家一起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斗争,而且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常识积累]

1.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

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的辞藻。

2.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

他们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

他们不仅年龄相仿,经历相似,而且思想情绪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流派。

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

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

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

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

“迷惘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3.海明威名言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3)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4)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蹒跚(pánshān)    

(2)踯躅(zhízhú)

(3)脚踝(huái)(4)瞅着(chǒu)

(5)岔路(chà)

2.多音字

(1)卡

(2)看

(3)干

(4)挨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注视 凝视

辨析

 

 注视:

注意地看。

对象可以是人和具体的事物。

 

凝视:

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聚精会神地看。

对象常是人或具体而静止的东西。

例句

  ①因为心怀感恩,我们尊重生命,我们热爱生活;因为心怀感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并始终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世界。

②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能让大家感受到艺术的美,更期待着唤起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这些野生动物身上认识那份原始的美丽,发现那一刻浓情的凝视,从而感受我们来自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反思。

(2)爆发 暴发

辨析

  爆发:

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

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例句

  ①刘欢坦言,通过电视节目来推广原创音乐,目前没有成功先例,“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原创力量抑制了这么久,应该到了强有力爆发的时候了”。

②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对记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二十种暴发成灾,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成语积累

(1)稀稀落落:

稀疏的样子。

(2)神秘莫测:

使人捉摸不透,高深莫测。

(3)疲惫不堪:

非常疲乏,难以承受。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赏析文本指要

1.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试加以分析。

[提示] 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的形象。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

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着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那几只动物是否能够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

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文章的主题要表现战争的罪恶,为何仅写“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

[提示] 

(1)作者运用以点带面的写法,老人是饱受战争苦难的典型代表,老人的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

他热爱家乡,被迫逃离家园。

为了逃避战火,他流离失所,疲惫不堪,这也正是所有人民遭受战火的普遍表现。

“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全体人民的遭遇;“桥边的老人”渴望和平的愿望,也正是全体人民的愿望。

(2)选一小的切入点,更条理有序,写作过程更容易驾驭,避免了头绪繁多、内容杂乱的情况。

这样以极为简省的笔墨,反映出一个大的主题,这正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3.本文多次提到小动物,作者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提示] 小说的主体部分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展开。

在不长的篇幅里,反复出现着这样的细节:

老人几次唠叨着: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作者在强调什么呢?

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

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的缘故。

这些动物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

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毁灭、被剥夺呢?

在老人的眼中,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4.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法,试分析这种叙述角度在本文中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

“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1)这种叙述角度给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一个真实的特写,增加了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2)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客观。

小说通过“我”之眼,“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

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3)“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容易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写法阐释]

1.独特的叙述角度

小说通过“我”的眼和“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内心的苦痛刻画得细致入微。

这种叙述角度给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

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2.简约的人物对话

(1)文中对话富含张力,“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

从语言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老人难以动身的原因:

一是体力不支,二是留恋家乡。

在生命临近终点时,老人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如老人的自身状况就是通过对话一一表现出来的。

3.丰富的描写方法

文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如外貌描写,两次写到老人戴副“钢丝边眼镜”,说明老人眼力不好,这样更突出其逃难过程的艰难。

文中语言描写最多,主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老人的经历,都是用自己的话叙述的。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

”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

”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

”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

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

”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

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

“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1.小说第一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用白描手法,通过对“戴钢丝边眼镜”“尘土”“浮桥”和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的简单勾勒展现了一幅战争来临前的画面,渲染忙乱的氛围,突出老人的形象,有力地暗示了主题,并推动了情节发展。

2.小说中反复出现老人这样的唠叨: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强调了老人孤独的垂暮之年,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凄凉晚景。

残酷的战争使老人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

3.小说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了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

为什么?

答:

 

 

 

答案:

“只是”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

我招惹谁了?

我们招惹谁了?

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只是”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4.有人说本文的叙述视角是有限视角,你的看法如何?

为什么?

答:

 

 

 

答案:

本文的叙述角度是有限视角,完全依赖于小说中“我”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是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

这种叙述将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的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选取恰当的叙述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

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

叙述的角度有三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

使用第二人称,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

《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

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

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如果叙述人仅仅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

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

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其余则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为主。

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

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会出现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

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时,转换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代清楚,以提醒读者。

与你为邻

“妈!

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

”我皱着眉头,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我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悄然走动的闹钟,果然,又是11点半——日日如此。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一座旧楼里,住了很多年了。

我从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边的哪怕游丝般的声响。

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催促我回家补补身子,我就不用像现在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停地高谈阔论和这晚上11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的震天响的开门关门声了。

要知道,晚上可正是我学习最高效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了。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

“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归,也够辛苦的了。

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马路的……”“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天准时吵着我?

还时不时伴随一阵婴儿的哭声。

叫我怎么复习备考?

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你陪我过去和他说清楚。

”说完我便甩手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着自己的耳朵。

床“咿呀”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然而那一晚,竟是出奇的,特别的安静。

我却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盯着墙壁,仿佛想从墙壁上看出对面任何一丝的喧扰声来。

第二天,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昂首挺胸地来到了对门。

这户人家的门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早就被铁锈侵蚀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顷刻粉碎。

回应我急促敲门声的,是铁栅门“吱呀吱呀”的呻吟声。

门开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满脸胡茬,头发凌乱,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褪了色的皱巴巴的衣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张阿姨。

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

”老妈抢先说道,把我的话活活地给盖了下去。

“哪里。

应该的。

这是您女儿吧?

多大了?

长得可真俊。

“十八了。

”终于让我插上话了,“就要高考了……”

“呀!

那可得加油啊!

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

”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下了一脸惊诧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样的屋子呀!

房间里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和一堆破破烂烂的玩具。

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

我呆住了……

小王走了出来,塞给我两个红鸡蛋。

“娃儿,好好念书,上大学了给咱邻居也添添光!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弯下腰来对婴儿做了个鬼脸。

与你为邻,谢谢你,待我以真诚和关爱。

[鉴赏点读] 1.作者用朴实自然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记叙了“我”和邻居(清洁工小王)之间发生的故事,“我”处理邻里关系的做法和母亲、小王对待邻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相互依存”的道理。

2.文章各种描写手法运用娴熟,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都非常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品质。

3.文章总体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为了便于抒发自己真情实感,最后巧妙地换用了第二人称,使故事生动、有趣、有悬念,更能吸引人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