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制度.docx
《护理核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核心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我省各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及卫生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3)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护士要工作质量负责。
护理组长
及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主持早上交接班。
重大及特殊手术交接班等工作。
4)提高用药安全。
制定及落实细胞毒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及特殊药物
的使用指引,保证患者安全。
5)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准确执行
医嘱。
6)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发生错误。
7)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预防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等发生。
8)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9)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预防护理意外事件发生,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a、b、
落实患者告知制度。
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并向患者做好解释,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痴呆、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的危险,并给予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或请人帮助等。
c、有压疮、跌倒、约束患者风险评估表,建立风险的评估、报告制度及预防、处
理流程,认真落实防范性措施,与患者护理需要相符,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
10)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事件。
11)落实患者请假外出制度,并做好解释。
输液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输液反应预防制度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处方质量,保证输液用具和输液过程的安全。
2)掌握静脉输注原则,有效减少静脉输注给药,原则上口服能达到治疗
目的则不用注射或静滴。
3)正确选择输液,小容量输液可减小输液时间,减少药物水解,保持较
高的血浓度。
4)输液前要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检查封口是否松动,是否有裂痕、长菌、
异物、浑浊等异常;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输液器是否漏气。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
具的质量和有效期,保证输注穿刺过程无菌。
确保输液安全。
6)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配液,并注意加药的顺序。
严禁
随意配伍,任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7)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输注含K、Ca、Mg2+等药物时,滴速过快可
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也可引发内毒素或值低的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输液速度过快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导致肺水肿,或机体一时适应不了而产生寒战。
8)控制增加输液反应的途径:
内毒素、微粒、溶液PH值改变等。
净化
配药空间,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配药环境清洁,防止感染。
9)科学安排输液顺序,有效控制输液速度,合理调整输液量。
输液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输液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当输液患者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应该做到
1)应立即停药、停止输液,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滴NS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
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处理。
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并对残液、空白药液进行热源检查。
如不能及
时送检,残液要用75%酒精棉球封闭孔道后,放冰箱冷藏保存,最好尽快送检,及时找出输液反应的原因。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痕,瓶盖是否有松脱:
记下药液、输
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连滴管、针头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或检验科联系,药品待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有检验科细菌试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用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医务
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反应预防制度
1)取回的血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蒋血袋内的成分轻轻
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NS。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NS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
液进,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NS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3)预防过敏反应:
有过敏体质者,在输血前30min给予口服或注射
苯海拉明或异丙嗪,可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
不选用有过敏体质的供血者,要求供血者在供血者前4小时禁食。
4)预防溶血反应:
强调输同型血,在输血前要认真负责做血型鉴定
及交叉配血试验。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取血时、输血前要2人以上反复查对血型、姓名、床号等。
不使用过期血。
5)预防发热反应:
输血器具应严格清洗、消毒,输血器在输血前用
无菌NS冲洗。
对白细胞及血小板凝集素阳性的患者应输入无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红细胞。
6)输血量过多:
输血量过多、过快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输血时控
制输血量及速度,尤其对老年人、贫血及心脏功能4补良的患者更应注意。
7)预防细菌污染血液反应:
要求采血、配血、输血各个过程均应严格
无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守规定的程序。
8)预防输血后疾病传播:
必须严格选择供血者,对供血者应进行体
格检查,并询问病史,有乙肝及黄疸原因不明暂不可献血:
疟疾未经治疗或“治愈”未满3年者不应献血。
9)对大量输血:
应输新鲜血、为避免出血,已有出血倾向者,应输新
鲜血;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或用激素改善血管功能。
10)输血完毕后。
医务人员将输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
输血科至少保存一次。
输血反应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
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2)3)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管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a.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b.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血型。
用保存于冰
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c.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
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d.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
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e.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f.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g.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h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h.做好护理记录。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高危患者管理制度
1)高危患者包括:
一级护理、危重、手术后24小时、神志不
清、特殊检查后的患者、新生儿、老年患者、高危压疮患者、有自杀倾向及医疗纠纷可能者。
2)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高危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及时做好请示
报告。
3)各班做好高危患者的交接,保证患者护理治疗安全,并在晨会交
班上汇报患者的新情况。
4)护理组长、护士长经常深入病房,了解高危患者病情,做好高危
患者交接班工作。
5)护理部经常听取临床科室护长的汇报,全面掌握全院高危患者情
况,有重点的巡视高危患者,参加或组织指挥全院重大抢救、各种临床护理讨论、会诊等,及时解决护理各种中各种特殊和重大问题。
跌倒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跌倒预防制度
1.跌倒风险评估
所有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均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于65岁以上、意识不清、运动障碍、视力障碍、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等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启用《跌倒护理单》。
跌倒风险使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
1)对跌倒风险评估总分不低于45分的高危患者,首次评估后每天评
估一次,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总分不高于24分或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事件者,暂不需持续评估;其他患者视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发生跌倒事件时,应重新评估并记录。
2)入院时对所有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预防
跌倒发生。
3)对跌倒风险评估总分不低于45分者,佩戴手腕带进行识别,在患
者床头张贴“预防跌倒”或“高危跌倒”等提示。
每日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预防跌倒措施。
将患者列入交接班重点,班班交接。
4)维持病室环境安全:
a.保持地面干爽。
定时擦拭地面,定时检查床边、洗手盆、厕所及浴室地面保持干爽。
用湿拖把拖地时,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
破损或不平的地面需要立即修补。
b.保持行人通道通畅,椅子、床、床头柜、物品按规定放置,不要妨碍通道。
患者的鞋需整齐放在床边,勿妨碍通道。
医疗仪器的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松散垂在地上,绊倒患者。
保持足够的照明。
厕所、走廊转角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c.正确选择家具及保持良好的功能。
选用较重及重心较低的家具,减少翻倒或翻侧机会。
选用有轮的家具,必须附有良好的刹制功能。
选用合适高度的床及椅,如有缺损,需尽快维修。
常用之物就近摆放,便于患者取用。
d.厕所或浴室装有手柄,并定期检查扶手的稳固性。
浴室地面使用防滑垫或铺防滑砖,保持地面干燥。
厕所浴室的开关在近房间的门口。
2.安全提供医护程序
1)入院即日向患者及家人介绍入院须知及病室安全守则,请家人自备
患者须使用的用品,如眼镜、合适的鞋、助行器。
2)安排高危的患者邻近护士站,以方便观察。
3)选用合适的座椅,需要时加上安全带。
4)扶挡患者前,先评估及选用安全扶抱法 5)远送患者是需加安全带及床上床栏 6)患者“呼叫器”响时,尽快作出回应。
7)指导陪护者提供正确的陪护方法。
8)适当使用床旁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专人看护。
3、建立跌倒患者报告登记制度跌倒报告处理制度
1)获知患者发生跌倒时,护士应立即赶到现场,安抚患者,初步评估
伤情和病情,简要了解事件发生经过,通知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诊治。
2)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患者跌倒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
原因、伤情及病情评估,处理经过及结果等。
3)患者发生跌倒后,医护人员应将情况告知家属,必要时来院观察、
确认。
对于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的患者,根据情况继续观察;对严重损伤患者,需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4)患者发生跌倒后,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应向护士长报告,并填写《患
者安全事件报告表》,24h内提交护理部。
5)护士长要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对跌倒患者再次进行评估。
必要时组织护理查房或请护理会诊。
6)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其防跌倒小组可组织对事件进行根
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并落实预防跌倒的措施。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压疮预防制度
1.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分 见《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
2.压疮的预防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极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
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①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
②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①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
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②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
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
同时应补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静脉补充。
6)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
般知识。
3.发现有皮肤压红等压疮先兆及时处理
翻身后受压部位用赛肤润按摩受压部位。
4.早期运动
对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的患者,视全身情况开始进行的功能性上肢运动,能促进血管功能恢复,预防压疮的发生。
5.建立申报制度
入院时已发生压疮或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填写“压疮发生”报告表或“难免压疮”申请表。
主管护士评价,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法13分以下,必须报护士长,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压疮报告处理制度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
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须报告临床科室护士长、科护士
长、并在24h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师;其他院外带入压疮,需于72h内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
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
是院内发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科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72h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患者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
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
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
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患者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a.申报条件:
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请难免压疮。
b.申报程序: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历。
护理部和医院压疮防治指导小组成员到临床科室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c.跟踪处理:
对批准的病例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
护士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护理投诉处理制度
1)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而发生
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的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2)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诉
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3)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
冲突。
4)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
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5)护理部接到护理投诉后,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告知有关部门的护士
长。
科内应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6)投诉经核实后,护理部可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
理。
7)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
8)护理部在接受投诉后,应立即填写《投诉处理表》。
并对问题着手调查研究、弄清事实,在拿出初步的应对措施后,将该表交服务中心备案编号,并上报主管精神文明工作院领导。
9)重大投诉的处理,对于于护理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医疗护理纠纷、违反
医院规定所造成的投诉、患者直接或同时向媒体反应的投诉、上级部门直接下转的投诉,一经收到,应立即上报主管精神文明工作院领导,并同时通知服务部。
护理纠纷事故处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2)当发生纠纷或事故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抢救与护理。
同时。
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争取在科内协调解决,无效情况下应向医务科、护理部汇报。
3)医疗纠纷或事故处理途径
a.院内调解。
b.无效时,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上级机构进行医疗鉴定。
c.司法诉讼。
4)紧急封存病历程序
a.患者家属提出申请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同时向
医务处、院级相关部门汇报。
若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直接通知医院医疗、护理总值班。
b.在各种证件齐全的情况下,医院专职管理人员、医疗
值班员、患者家属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
c.特殊情况时需要医务人员将原始病历送至病案室,护理人员不可直接
将病历交与患者或家属。
5)封存病历前护士应完善的工作。
a.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患者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以及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一切原始资料。
b.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
c.病历封存后,医务处指定专职人员保管。
6)可复印病历资料
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凡急救药品,必须置于急救车或专用急救柜制定区域或位置存放。
2)急救药品要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定位存放,标记明显。
3)急救药物的种类和数量要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4)急救药物专人加锁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急救药物登记本记录急救药品用途、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和使用、补充时间等,随时备查。
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
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救车外。
定期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相符,记录并签名。
每周检查一次时,可用封条管理。
6)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及时补充。
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查,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
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
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根据临床需要保存一定基数。
供住院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基数药品的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药房保存,另一份科室保存。
3)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
4)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原瓶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剂、颜色的药片,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
5)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及时补充,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证随时可用。
6)定期检查药品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并记录。
近有效期药先用。
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应及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避免过期。
7)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已取的地方,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8)药房应及时向病区提供更换药品的使用期限,以保证病区及时更换。
9)药房应指定负责人定期对各病区基数药物进行检查。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存放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实行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账、专用处方的“五专”管理。
有醒目标示,数量固定。
储存各环节应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实行每日每班交接制,双人双锁随
身保管钥匙,班班交接。
做到帐物相符。
3)定期检查毒、麻、限剧类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药物性状,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医院药学部和保卫部门报告:
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
骗取或者冒领的。
5)临床科室所有毒、麻、限剧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并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6)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规格、剂量、数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签名,及时凭专用处方或空安瓿瓶补充基数。
7)毒、麻药品必须用专用处方开具,项目填写齐全,不得缺项,字迹清晰,不得涂改,特别是患者或代办人的身份证明名称、编号等资料,医生签全名,使用后保留空安瓿瓶。
8)各临床科室、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回收空安
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专人负责计数记录。
9)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用过的
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废贴数量。
10)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
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医院按照规定销毁处理。
危害药物及高危药物管理制度
1)危害药物:
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即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品和细胞毒药品。
高危药品:
包括危害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及刺激性、高渗性、低渗性药物、阳离子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2)高危药物要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标识清楚明显、醒目。
3)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输注前护理人员在注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
4)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用于临床治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医嘱要求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护理人员应定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静滴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
6)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及工作人员,按医院相关的规定,填写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
7)高危药物使用科室,定期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讨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停止、淘汰、更换高危药物的建议。
不用的高危药物如肌松药要退回药房。
病区设备器材管理制度
一般病区设备器材管理制度
1)医院建立临床支持中心。
临床科室所需药品、物品、器械的领取、保
管及使用,有办公文员或护士长指定专人全面负责。
建立账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账务相符。
2)建立各类物品、设备、器械的申请流程和操作手册。
定期清点、保养及
维修,提高合格率和使用率。
3)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固定放置、标识清晰,便于清点、查找及检查。
定期检查各种电器设备性能。
氧气系统有无漏气、电线及插头确保正常及安全使用。
应用电子仪器及无线遥控器监护仪时,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