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74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练习欧姆定律专题4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欧姆定律

一、选择题

1.(2019乐山,14)小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2.(2019凉山州,7)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先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个电压表分别并联接到ab、bc、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且电压表无示数,再用电压表并联接到dc两点时,灯L1、L2均不发光,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3.(2019达州,5)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B.甲一定是电流表,乙一定是电压表

C.当L2短路时L1仍能发光

D.乙、甲两电表示数的比值与L1的阻值相等

4.(2019达州,7)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测量身高的电路图,身高仪都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能实现身高越高身高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电路是(  )

5.(2019北海,14)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阻值会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将湿敏电阻R附着在叶片上,当叶片含水量升高时(  )

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路总电阻减小D.电路总功率增大

6.(2019内江,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1、△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R1、R2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I2.(R1+R2)B.|△U1|>|△U2|

C.|

|+|

|=R1+R2D.|△U1|<|△U2|

7.(2019沈阳,9)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O.1A

C.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

2

D.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

2

8.(2019泸州,4)运用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认知规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可以把空调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则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9.(2019泸州,12)如图为一种测量环境湿度仪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

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为l5Ω,R0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阻值范围为10Ω~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当环境的湿度增加时,在保证两电表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通过R0的最大电流为0.24A

D.R0在电路中的最小电阻值为15Ω

二、填空题

1.(2019凉山州,21)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的电流是0.3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此时该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为  W。

2.(2019凉山州,22)如图所示,阻值为4Ω的电阻R1与2Ω电阻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  ,电源电压为  V。

3.(2019达州,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10V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S1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当S闭合、S1断开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  W。

4.(2019内江,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都亮,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V.突然两只灯泡同时熄灭,电压表的示数变为3V,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  开路(选填“L1”或“L2”)

5.(2019沈阳,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路中各元件完好,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坏。

若只闭合S,时,移动滑片P,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____;若滑片P移至a端,只闭合S2时与S1和S2同时闭合时相比,电流表的示数____。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2019乐山,3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U和电阻R1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

要求:

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如图丙所示时,其读数为A;并将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得到的多组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绘成图丁所示的图象。

由图象得出电源的电压U=V和电阻R1的阻值R1=Ω;

(3)小明继续探究,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25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

2.(2019内江,24)某同学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和材料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取一段新的电阻丝紧密绕制,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示意图。

由此可知,电阻丝的直径为  mm,从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

(2)在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和材料不变,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法(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

(3)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L的关系,实验室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电源E(电压U=1.5V)

B.电流表A1(量程0~100mA)

C.电流表A2(量程0~0.6A)

D.电阻箱R0(阻值0~999.9Ω)

E.待测电阻丝R(阻值约为10Ω)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则:

(4)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的是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5)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一个金属夹P,移动金属夹P的位置,就可改变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把这些实验器材按乙图的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开关S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  Ω。

(6)闭合开关S后,将电阻箱调到适当位置不动,多次改变金属夹P的位置,得到多组I、L的数据。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坐标平面内,以电流的倒数1/I为纵坐标、电阻丝的长度L为横坐标,得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图象说明,横截面积S相同的同种材料的电阻丝,接入长度L越长,电流I越小,电阻R  。

(7)该电阻丝1cm长度的阻值为  Ω。

3.(2019北海,28)小明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灯泡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请在图1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战剩余部分的电路连接(要求:

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

(3)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没有示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5)小明还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为R0,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额,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S、S1,移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

②接着  。

③再将R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将R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

(用R0、I额、I1、I2表示)

4.(2019南京,28)有两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1、R2。

(1)图甲是用伏安法测R1阻值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①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用实线且不能交叉)。

②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两电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B.R1断路C.R1短路

③故障排除后,正确操作实验器材,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1=  Ω。

④现有以下三组数据,分析可知,不可能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数据有  (填序号)。

(2)图丙是能巧测R2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图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阻值未知)。

要求仅利用电阻箱读数表达R2的阻值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

①将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记下  ;

②将开关接b,调节  ,保持  不变,记下  ;

③则R2=  。

5.(2019沈阳,2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小明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____;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他向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为2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小明分析所测数据,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③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下面的____(选填“A”或“B”)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A.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光,但是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OV。

经检查后发现是电路中一根导线断路,则发生断路的导线是a、b、c、d中的____(填字母):

②更换导线后,小明完成了三次实验测量,并把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其中第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A;

③又进行了几次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I-U图象应与上图中图象____(选填“a”或“b”)相似。

四、计算题

1.(2019内江,26)如图甲所示,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恒温箱电路图,它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用于获得高于室温、控制在定范围内的“恒温”。

工作电路中的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1.0kW;控制电路中的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R为置于恒温箱内的热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继电器的电阻R0为10Ω.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4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0.024A时,衔铁被释放,则:

(1)正常工作时,加热器的电阻值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R为390Ω时,恒温箱内可获得的最高温度为150℃,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低温度为50℃那么,R′的阻值为多大?

 

2.(2019北海,31)图甲是温度自动报警器。

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5V,热敏电阻R2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工作电路中,灯泡L标有“9V0.3A”的字样,R4为电子嗡鸣器,它的电流达到某一固定值时就会发声报警,其阻值R4=10Ω,在R2温度为20℃的情况下,小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闭合开关S1和S2,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R0的电功率为P0;将R1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下,使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接触:

调节R3的滑片,当R3与R4的电压之比U3:

U4=4:

1时,电子嗡鸣器恰好能发声,此时R0的电功率为P0′,P0′:

P0=4:

9,已知电源电压,灯丝电阻都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求:

(1)灯泡L的额定功率;

(2)当衔铁刚好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

(3)将报警温度设为50℃时,R1接入电路的阻值;

(4)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Ux。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欧姆定律专题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乐山,14)小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答案】C

2.(2019凉山州,7)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先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个电压表分别并联接到ab、bc、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且电压表无示数,再用电压表并联接到dc两点时,灯L1、L2均不发光,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答案】B。

3.(2019达州,5)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B.甲一定是电流表,乙一定是电压表

C.当L2短路时L1仍能发光

D.乙、甲两电表示数的比值与L1的阻值相等

【答案】B。

4.(2019达州,7)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测量身高的电路图,身高仪都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能实现身高越高身高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电路是(  )

【答案】A。

5.(2019北海,14)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阻值会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将湿敏电阻R附着在叶片上,当叶片含水量升高时(  )

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路总电阻减小D.电路总功率增大

【答案】B。

6.(2019内江,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1、△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R1、R2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I2.(R1+R2)B.|△U1|>|△U2|

C.|

|+|

|=R1+R2D.|△U1|<|△U2|

【答案】C。

7.(2019沈阳,9)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O.1A

C.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

2

D.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

2

【答案】ABD

8.(2019泸州,4)运用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认知规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可以把空调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B.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则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答案】C

9.(2019泸州,12)如图为一种测量环境湿度仪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

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为l5Ω,R0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阻值范围为10Ω~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当环境的湿度增加时,在保证两电表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通过R0的最大电流为0.24A

D.R0在电路中的最小电阻值为15Ω

【答案】BC

二、填空题

1.(2019凉山州,21)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的电流是0.3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此时该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为  W。

【答案】0.15;0.45。

2.(2019凉山州,22)如图所示,阻值为4Ω的电阻R1与2Ω电阻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  ,电源电压为  V。

【答案】1:

2;4。

3.(2019达州,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10V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S1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当S闭合、S1断开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  W。

【答案】20;5;1.25。

4.(2019内江,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都亮,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V.突然两只灯泡同时熄灭,电压表的示数变为3V,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  开路(选填“L1”或“L2”)

【答案】1.5;L2。

5.(2019沈阳,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路中各元件完好,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坏。

若只闭合S,时,移动滑片P,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____;若滑片P移至a端,只闭合S2时与S1和S2同时闭合时相比,电流表的示数____。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不变

三、实验题

1.(2019乐山,3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U和电阻R1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

要求:

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如图丙所示时,其读数为A;并将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得到的多组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绘成图丁所示的图象。

由图象得出电源的电压U=V和电阻R1的阻值R1=Ω;

(3)小明继续探究,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25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

【答案】

(1)如上图所示;

(2)0.632;(3)10

2.(2019内江,24)某同学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和材料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取一段新的电阻丝紧密绕制,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示意图。

由此可知,电阻丝的直径为  mm,从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

(2)在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和材料不变,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法(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

(3)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L的关系,实验室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电源E(电压U=1.5V)

B.电流表A1(量程0~100mA)

C.电流表A2(量程0~0.6A)

D.电阻箱R0(阻值0~999.9Ω)

E.待测电阻丝R(阻值约为10Ω)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则:

(4)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的是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5)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一个金属夹P,移动金属夹P的位置,就可改变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把这些实验器材按乙图的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开关S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  Ω。

(6)闭合开关S后,将电阻箱调到适当位置不动,多次改变金属夹P的位置,得到多组I、L的数据。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坐标平面内,以电流的倒数1/I为纵坐标、电阻丝的长度L为横坐标,得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图象说明,横截面积S相同的同种材料的电阻丝,接入长度L越长,电流I越小,电阻R  。

(7)该电阻丝1cm长度的阻值为  Ω。

【答案】

(1)0.8;

(2)控制变量;(4)B;(5)999.9;(6)越大;(7)0.3。

3.(2019北海,28)小明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灯泡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请在图1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战剩余部分的电路连接(要求:

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

(3)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没有示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5)小明还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为R0,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额,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S、S1,移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额。

②接着  。

③再将R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将R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

(用R0、I额、I1、I2表示)

【答案】

(1)断开;

(2)如上图所示;(3)断路;(4)0.3;15;(5)②只闭合开关S、④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I额2•

 。

(用R0、I额、I1、I2表示)

4.(2019南京,28)有两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1、R2。

(1)图甲是用伏安法测R1阻值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①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用实线且不能交叉)。

②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两电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B.R1断路C.R1短路

③故障排除后,正确操作实验器材,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1=  Ω。

④现有以下三组数据,分析可知,不可能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数据有  (填序号)。

(2)图丙是能巧测R2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图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阻值未知)。

要求仅利用电阻箱读数表达R2的阻值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

①将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记下  ;

②将开关接b,调节  ,保持  不变,记下  ;

③则R2=  。

【答案】

(1)①如上所示;

②A;③4;④1、3;

(2)①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A

②电阻箱;电流表示数I;电阻箱R的阻值RB;

③RA﹣RB。

5.(2019沈阳,2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小明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____;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他向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为2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小明分析所测数据,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③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下面的____(选填“A”或“B”)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A.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定值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