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33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docx

PHC静力压桩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地形地质及气候水文2

三、编制依据6

四、压桩前施工准备工作6

五、施工进度的控制8

六、施工方法8

七、试桩14

八、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要求15

九、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18

十、预防断桩一般措施19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9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22

十三、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管理措施24

 

一、工程概况

本道路工程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湖中路南侧,起于湖心路,止于湖滨二路。

沿线地貌为滨海平原,地形较平坦开阔。

场地沿线现状多为鱼塘,于勘察前期新近填土平整场地。

湖中路南侧18米市政路工程位于珠海市斗门区。

道路规划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西起湖心路市政道路,坐标X=2452975.614,Y=98051.763,桩号K0+000,东接湖滨二路市政道路,坐标X=2453340.008,Y=98446.477,桩号K0+537.198,道路设计长度约537.198m,红线宽度18.0m,双向2车道,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本工程K0+016.747~K0+045和K0+506.1~K0+527桩号段采用浅层换填的方式进行软基处理,K0+045~K0+506.1桩号段采D400mmPHC管桩(AB级)和D500mm水泥搅拌桩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约3871根,PHC桩约1193根。

二、地形地质及气候水文

1.工程地质

按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来划分,本次勘探揭露岩土层为:

人工填土层(Qml)、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详见下表

道路沿线岩土单元(层)一览表

分类

成因类型

地层代号

分层代号

岩性

土层

人工填土

Qml

素填土

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Qmc

淤泥

粉质粘土

(1)素填土层号①

土灰、土黄、褐黄、褐灰、褐红色,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土堆填而成,岩芯松散状,稍湿~饱和,欠压实。

该层于道路沿线场地分布普遍,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1.20~5.20m,平均厚度2.52m。

层底标高-2.77~0.69m。

(2)淤泥层号②

灰黑色,具腐臭味,偶含贝壳碎屑及石英砂,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饱和,流塑。

该层于道路沿线场地分布普遍,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

厚度12.80~34.00m,平均厚度25.67m。

层底标高-34.58~-15.57m。

(3)粉质粘土层号③

土灰黄、褐黄、褐红、青灰等花斑色,岩芯长条状,组分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石英砂,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切面稍粗糙,饱和,可塑。

该层于道路沿线场地分布普遍,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

厚度未揭穿,揭露厚度5.20~7.80m,平均揭露厚度6.25m。

层顶标高-34.58~-15.57m。

2.水文地质

(1)水文地质概况

勘察期间测得道路沿线场地地下水位初见水位埋深0.70m~1.50m,稳定水位埋深0.70~1.40m,平均1.09m,相应标高0.89~2.22。

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赋存的上层滞水。

淤泥、粉质粘土层的透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各土(岩)层均属微-弱透水层,富水性差。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邻近水体的越流的补给,并以垂直蒸发和潜流的形式向外排泄,由于场地属于排泄区,地下水径流途径较长,补给、排泄均较慢,因此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幅度较小。

根据地区经验,场地填土层上层滞水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80~1.50米之间。

(2)地下水水质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据本次勘察于该场地ZK1及ZK11两钻孔所取水样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有关离子含量与《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标准对比详见表6,根据地下水有关离子含量与规范值对比结果:

地下水按环境类别(Ⅱ类环境、湿润区直接临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B)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弱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综合评定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具中等腐蚀性。

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防腐措施可按《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进行。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防护,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混凝土的等级,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能力,具体措施应按有关设计规范条款执行。

(3)区域地质构造

本次勘察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未反映有断裂构造痕迹,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构造痕迹。

根据《珠海区域地质综合调查报告》(1:

50000),本区域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五桂山隆起之南侧,地质构造复杂,自侏罗纪以来,经多次构造运动,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酸性岩浆侵入遍布全区,新生代伴以小规模的基性岩浆侵入。

珠海市区域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其次为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

北西向断裂以西江断裂(F4)为代表,多沿西江水系分布,对本区断块差异升降运动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与温泉、地震及地形地貌关系密切。

西江断裂北起四会经三水沿西江河谷延伸到到磨刀门入海,在区内全长约30km,总体走向330°。

除西江断裂外,还有鸡啼门断裂、泥湾门断裂(F5)和古鹤断裂等。

鸡啼门断裂从鸡啼门至斗门镇,在下州温泉与翠亨断裂交汇,断裂走向335°,倾向北东,倾角80°。

北东向断裂以五桂山南麓的翠亨断裂(F1)为代表,还包括五指山断裂(又名平沙断裂),翠亨断裂东自翠亨村往南西延伸经逸仙水库、田心水库、三乡、虎跳门至广海。

五指山断裂自下栅往南西延伸至五指山、泥湾、平沙一带,长约40km,宽约2~10m,沿断裂有多处温泉出露。

北东东向断裂以横琴至下川岛断裂(F3)颇具规模,还包括吉大断裂(F2)和胡湾断裂,胡湾断裂分布于香洲的胡湾里至大环山一带,走向75°,倾向北西,倾角75°左右,破碎带宽数米。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上述断裂均在拟建场地之外,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在勘察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到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构造及其它构造形迹,处于地质构造相对微弱、较稳定的构造环境。

(4)不良地质

场地内主要的不良地质是道路沿线广泛分布厚层淤泥类软土层。

淤泥层厚度12.80~34.00m,平均厚度25.67m。

其工程性质差,欠固结,在自重压力和附加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固结沉降历时长,最终沉降量大,在未进行软地基处理直接在其上铺设混凝土路面,一段时间后会因软土的固结沉降造成道路下沉、开裂,是工程建设较为棘手的岩土工程问题,在珠海软土分布区已有不少道路地坪严重下沉的工程教训。

此外,场地表层还分布欠压实素填土层。

素填土层可在施工前采取工程措施予以处理,以消除其压缩沉降对路基的不良影响。

场地内及场地附近未发现如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灾害地质现象。

三、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文件及其相关文件;

2.本工程施工图纸;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

6.《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GDJTG/TE01-2011)。

四、压桩前施工准备工作

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要求做好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2.认真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压桩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做好压桩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3.根据地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对建筑物坐标进行坐标放样及定位轴线的施测工作控制在规范之内。

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好管桩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可组织施工。

4.进场的施工设备,应符合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如:

压桩机型号、桩机重量、最大压桩力等。

5.施工过程中,管桩使用预制厂生产的成品桩,预制桩有15m、14m、13m、12m、11m、9m、7m、6m、5m等几种规格。

管桩入场前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接桩用的焊条、钢板等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压力表要有检测报告。

6.正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试桩,以确定桩长、最大压力值等技术指标,并校核压桩机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

7.现场供电(300kw以上)、供水、道路、临设房屋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8.夜间工作时,在桩机操作范围内必须满足夜间施工照明要求。

9.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场地有旧基础、孤石等,需立即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

10.由于桩机自重高达550多吨,为了能满足桩机行走,施压时必须在场地底洼处挖排水沟排水且回填2-4石或砖碴压实来以满足桩机行走。

五、施工进度的控制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2台液压桩机进行压桩作业,本工程PHC桩平均长30m左右,每台压桩机一天时间可压桩15根左右,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40天左右可以完成本工程预应力管桩的压桩任务。

六、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调整(在此之前完成管桩的检验和运输工作)→吊桩定位(桩尖焊接)→垂直检查→试桩→静压桩→接桩→再静压桩→压桩完成

 

1、桩机就位液压步履式打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

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

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以便吊插管桩。

2、吊桩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约50cm处,启动机器起吊管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可卸去索具。

桩帽与桩周边应有5~10mm的间隙,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cm左右。

 

3、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落距较小冷锤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锤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锤或经纬仪的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

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4、压桩

(1)压桩机应按有关规定配足重量,符合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压机内,启动液压夹头紧桩身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压桩:

每位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三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3)由于本工程送桩后留下的桩孔会影响下一根的施工,施压时桩会向桩孔方向偏移,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压;

(4)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6)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7)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5、接桩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接头个数不宜超过2个且尽量避免桩尖落在厚黏性土层中接桩。

 

2)采用焊接接桩,其入土部分段的桩头宜高出0.5m~1.0m,吊上第二节桩,加上定位板,然后把第二节桩吊放在下段桩端板上,将上、下桩段接直。

上、下桩段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坡口处露出金属光泽。

对接后,若上下桩接触面不密实,可用不超过5mm的钢片嵌填,达到饱满为止,并点焊牢固。

 

4)两个电焊工应对称同时进行施焊。

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固定后再分层施焊。

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三层,焊缝连续饱满。

采用普通交流焊机的手工焊接时,必须用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电焊条4mm~5mm施焊;采用自动及半自动保护焊机的,应按相应规程分层连续完成。

 

5)焊接时,必须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一层。

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缝必须饱满连续且应每层检查,不得有夹渣,气孔等缺陷。

焊接完成后,需自然冷却不少于8分钟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打桩施工。

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6)对焊接好冷却后的接头进行防腐处理。

6、复压桩

复压桩的施工要点

压桩终止前应连续10次满载复压,复压时每次都要注意贯入度,入土桩长小于30米时应满载复压10次以上,大于30米复压10次,总贯入度不得大于25mm。

7、截桩 

管桩一般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要截桩时,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人工凿(人工凿截桩难度大,费时费力,不易保证质量,一般不宜采用); 

2)混凝土切割器;

3)液压紧箍式切断机; 

4)液压千斤顶式截桩器; 

5)钢锯,风镐。

8、检查验收 

终桩标准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

 

打桩工程是一项隐蔽工程,因此对每一条桩的施工必须进行详细记录。

(二)施工方法

1.正式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1)压桩前必须处理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离压桩机不得小于10米,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压桩所需要的地面承载力。

(2)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位的质量和性能,施工前机械设备试行运转正常,并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3)定桩位,确定压桩顺序。

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桩基平面尺寸、桩的密集程度及深度,桩机移动方便等决定压桩顺序,对群桩基础先由中间向外方向施工或跳压。

压桩机行走详见每栋的桩机行走线路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测量出场地内的压桩的位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另外,在场地醒目位置设置水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设置标尺,用以观测桩身入土深度,桩机就位对中前用全站仪从新复核校正,确保桩位偏差缩小在施工规范之内,并绘制坐标、轴线、标高图报监理单位审核,并告知建设单位。

施工完一条桩后应立即记录该桩的桩顶标高,待所有桩施工完毕后再检查桩顶标高,发现桩有上浮时应予以复压。

(5)记录员要认真观测桩的入土深度及该深度时的压力值,要准确做好记录。

(6)正式压桩前,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桩工作。

2.液压式压桩机作业的施工要点

(1)压桩机应按有关规定配足重量,符合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压机内,启动液压夹头紧桩身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压桩:

每位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三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3)由于本工程送桩后留下的桩孔会影响下一根的施工,施压时桩会向桩孔方向偏移,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压;

(4)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6)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7)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3.送桩的施工要点

(1)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桩应连续进行;

(2)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m)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m。

(3)除本条第3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30m时,静压桩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打入式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8m;

(4)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一般不宜超过桩身允许压桩力。

4.复压桩的施工要点

压桩终止前应连续10次满载复压,复压时每次都要注意贯入度,入土桩长小于30米时应满载复压10次以上,大于30米复压10次,总贯入度不得大于25mm。

七、试桩

(一)试验目的

1、检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设计提供参数;

2、确定合理的施工桩长。

3、确定压力值、桩长、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

(二)试验桩数

本次试桩,直径ф400的桩数为3根。

(三)试桩的位置

位置的选取原则

ф400PHC管桩选取地质条件相对较差3处位置进行试桩施工。

(四)试桩的相关要求

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显示,桩的长度相差比较大,有部分桩的持力层埋深较浅,在正式施工前,在持力层较浅的区域,较深的区域,先进行试桩,以检测单桩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达不到要求,则进行设计修改,如达到设计要求,则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

具体选试桩桩位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来定。

试桩应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试桩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

(2)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3)试压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的附近;

(4)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

(5)试压桩宜进行静载试验。

八、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要求

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质量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面积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桩身合缝漏浆

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局部磕损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允许做有效的修补。

内处表面露筋

不允许。

表面裂缝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

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断头、脱头

不允许。

当预应力主筋采用钢丝且其断线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时,允许使用。

桩套箍凹陷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25cm2。

内表面砼塌落

不允许。

2.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长度L

+0.7%L

-0.5%L

采用钢卷尺

端部倾斜

≤0.5%L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直径

±5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

壁厚

正偏差不限

-5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保护层厚度

+10

-5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桩身弯曲度

≤1/1000桩长

且不大于20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的距离

平整度

2

用钢直尺一边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距离

外径

0-1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内径

±2

厚度

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0

注:

表内尺寸以预应力管桩设计图纸为准。

3.静压管桩桩身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桩外径(mm)

类型

抗裂弯矩

极限弯矩

300

A

AB

B

C

23

28

33

38

34

45

59

76

400

A

AB

B

C

52

63

75

87

77

104

135

174

500

A

AB

B

C

99

121

144

166

148

200

258

332

九、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当管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系于设计规定之处,达到100%后才能运输和压桩。

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

桩在吊装和搬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必须做到平稳提升,避免撞击和振动。

桩水平运输时,强度应达到100%,桩机和吊机应配合使用,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载重汽车,装载时应将桩装载稳固,并支撑、绑牢固。

垂直运输靠桩机自身作业,配备两台30KW的交流电弧焊机进行接桩处理。

管桩运到现场经检查确无质量问题后,按如下规定堆放: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

(2)管桩堆放时,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在平实的地面上;

(3)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5)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二层。

十、预防断桩一般措施

1、压桩前应对现场的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做好设备检查工作,保证使用可靠,以免中途间压断桩。

2、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轴心受压,若有偏时,要及时调整,且用线锤90°角方向测量桩身垂直度。

3、接桩时应保证焊缝连续保满,且上、下节桩一致,并尽可能地缩短接桩时间。

4、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以减少量测误差。

5、压桩机行使的地基应用足够的承载力,避免场地下陷,泥土挤迫、断桩,必要时需作处理。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如下图

 

(二)质量保证措施

1.桩帽与桩之间、送桩器和桩之间要有适当弹性衬垫,且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桩机在定位后应将桩机垂直度调校在0.5%范围内方可压桩。

在压桩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桩位垂直度,若发现偏差过大时应立即停机,调整后再行施压。

压桩后桩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

3.桩上下节必须接直焊牢,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2mm。

就位时下节桩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节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之间间隙不得大于2mm。

4.一根桩原则上应一次性压入,中途不得人为停止压桩。

压桩应做到随送随压。

5.测桩应严格按照规范测量,必要时做好加单记录。

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甲方研究处理

(1)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2)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3)桩入土深度不足6m时,出现桩的倾斜、拆断。

(4)桩顶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5)土中桩身出现硼裂等异常现象;

(6)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6.质量标准

(1)桩身平面尺寸不得大于规范允许偏差值。

压入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

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2)按标高控制的桩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且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0~+100mm范围内。

(3)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以消灭重大事故,轻伤负伤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