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216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研究在西方.docx

《老子》研究在西方

《老子》研究在西方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五千言《道德经》文约意丰,义蕴深邃,不但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普及程度仅次于《圣经》和《共产党宣言》。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东方智慧的结晶,它倍受西方学者的青睐和推崇,相关的研究和译注,可说是汗牛充栋。

法国神甫戴遂良(P.LéonWieger,1856-1933)是在中国河间府传教的多产作家,他留给后人不少重要汉学著作。

著有《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i]、《历史文献:

儒释道》[ii],其1913年在巴黎出版的两卷本《道教》(Taoisme.Tome2:

LesPeresdusystemetaoiste,Lao-tzeu,Leu-tseu,Tchong-tzeu),第一卷是当时最新《道藏》的总目,第二卷是《老子》、《列子》、《庄子》法汉对照本,据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说,戴遂良的“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

那三十几卷作品,既无所不包,又浅尝辄止。

汉学大家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也研究过老子,撰有《摩尼和化胡经》(1903)和《有关〈道德经〉梵语译文的问题》(1932)。

马伯乐(HenriMaspero,1883-1945)则有《道教》遗稿两卷,第二卷收入他1934年撰写的《老子和庄子书里的圣人与神秘经验》一文。

在老一辈汉学家中,还有康德谟(MaximeKaltenmark),他1910年生于维也纳,师承马伯乐。

1950-1953年曾在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任所长,回国后继马伯乐任法国高等研究院第五部“中国讲座”负责人,从事道家与道教经典研究,不仅著述甚丰,而且还培养了不少道教研究人材。

其《老子和道教》[iii],从整体上论述了道家和道教,特点是短小而寓意深刻,是诸多西译本中可读性较强的一种。

此后的法译本还有刘家槐(LieouKia-hway,1908-)译本(1967年)[iv],梅底西斯译本(1974年),克娄德·拉尔(ClaudeLarre)译评本(1978年)[v]。

在中青年学者中,对老子思想研究颇有成就的,当推贺碧来(IsabelleRobinet)。

她是康德谟的高足,毕业于巴黎汉学研究所,1977年发表的《八世纪为止的〈道德经〉注本》[vi],通论从西汉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到唐初成玄英的《道德真经义疏》,受到著名汉学家侯思孟(DonaldHolzman)和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教授巴瑞特(TimothyHughBarrett)的高度评价。

英国也是老子思想传播较早的国家,美国则是战后汉学研究的重镇,《道德经》英译本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目前均占有绝对优势。

[vii]在英美两国,早期译本有保罗·卡鲁斯(PaulCarus)的《道与德的经典:

中英对照本老子〈道德经〉》(1898年)[viii]。

二十世纪初,海星格(L.W.Heysinger)有《中国之光:

〈道德经〉》(1903年)[ix],老沃尔特·高尔恩(WalterGornOld)有《老童纯道》(1904年)[x],沙畹(徐放ÉdouardChavannes)有《重大的基石:

〈道德经〉》(1905年),麦独斯特(C.SpurgeonMedhurst)有《道德经:

比较宗教浅析》(1905年)[xi],翟林奈(又译翟来乐LionelGiles)有《老子语录》(1905年)[xii],密尔斯(IsabellaMears)有《道德经》(1916年)[xiii]。

自学成才的东方学家亚瑟·韦利(ArthurDavidWaley,1889-1966)于1934年在伦敦出版了自己的译本,题为《道与德:

〈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研究》[xiv],这个译本在英语地区影响较大,至1968年已经再版八次。

四十年代后出版的主要译著有初大告(ChuTa-kao)的《道德经》(1937年)[xv],吴经熊(JohnC.H.Wu)的《老子〈道德经〉》(1939-1940年)[xvi],宾纳(又译柏宾WitterBynner)的《老子论生命之道》(1944年)[xvii],林语堂(LinYutang)的《老子的智慧》(1948年)[xviii],R.B.Blakeney的《老子:

生活之道》(1955年),霍姆斯·韦尔奇(HolmesH.Welch)的《道之分离:

老子和道教运动》(1957年)[xix],ArchieJ.Bahm的《老子〈道德经〉:

自然与才智》(1958年)[xx],泰戈尔(AmitendranathTagore)的《道德经》(1960年)[xxi],陈荣捷(ChanWing-tsit)的《老子之道》(1963年)[xxii]及与鲁姆堡(ArrienneRump)合著的《王弼〈老子注〉》(1979年)[xxiii],冯家福(FengGia-fu)和英格里希(JaneEnglish)合著的《老子〈道德经〉新译》(1972年)[xxiv],林振述(林艾山PaulJ.Lin,1912-)的《老子〈道德经〉及王弼注》(1977年)[xxv],陈鼓应(ChenGuying)著、杨有维(RhettY.W.Young)、安乐哲(RogerThomasAmes)英译并改编的《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1977年)[xxvi],纽约圣约翰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艾伦(即陈张婉莘ChenEllenMarie)的《道德经:

新译及评注》(1989年)[xxvii],厄休拉·吉恩(UrsulaK.LeGuin)的《老子〈道德经〉:

有关道及其力量的一部书》(1990年)[xxviii],陈金梁(AlanKam-LeungChan)的《道之二解:

王弼与河上公〈老子〉注研究》(1991年)[xxix],米凯尔·拉法格(MichaelLaFargue)的类编本《〈道德经〉之道:

译析》(1992年)[xxx]及《道与方法:

对〈道德经〉的推理探讨》(1994年)[xxxi]。

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6)博士,对道教与科学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其《道家与道教》(TheTaoChia[Taoist]andTaoism),收入《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卷二《科学思想史》(HistoryofScientificThought)[xxxii],他指出:

“说道家思想是宗教的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强烈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

”李约瑟就自然科学发展角度而言,他是扬道抑儒的。

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出土以后,很快引起海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五百年前的《道德经》英译本也随即“应运而生”,相继出现了十几种“马王堆”英译本。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1.刘殿爵(D.C.Lau)《老子:

〈道德经〉》[xxxiii],此书的第一部分对作者1963年依据流传本的译本做了少量的修订。

第二部分是两种马王堆帛书和合本的译本。

艾兰(SarahAllen)参考刘殿爵译本,还撰有《老子〈道德经〉导言:

据马王堆本翻译》[xxxiv]。

2.韩禄伯(RobertG.Henricks)《老子〈德道经〉:

新出马王堆本注译与评论》[xxxv],该书1992年纽约版扉页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的评价是,韩禄伯教授的新著,于普通读者有两大长处:

一是他简洁地说明了老子这部著名经典的最新的文本发现。

……韩氏译本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的精到与简明……(韩先生)推出的译本,对每一句中的术语都有相当合理的解释,而这些术语对于某些译者来说,似乎是无法理喻和晦涩难解的。

3.梅维恒(VictorH.Mair)《〈道德经〉:

德与道之经典》[xxxvi]。

根据马王堆帛书撰写的硕士论文有德里克·赫福斯(DerekD.Herforth)的《马王堆帛书〈老子〉哲学研究二题》[xxxvii]。

鲍则岳(WilliamG.Boltz)则撰有《从马王堆帛书看〈老子想尔注〉在宗教学和文献学上的重要意义》[xxxviii]、《文本批评和马王堆〈老子〉》[xxxix]、《王弼和河上公所没见过的〈老子〉文本》[xl]。

在德国,汉学正式作为其东方学的组成部分,把道教研究称之为“汉学中的汉学”。

二十世纪初,乌拉尔(AlexanderUlar)有《老子之道》(1903年)[xli],1911年,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RichardWilhelm,1873-1930)出版了《道德经》德译本。

[xlii]1925年,又发表《老子及道家》[xliii],他是用基督教精神来理解“道”的,把“道”当作意识来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德汉学家何可思(EduardErkes,1891-1958)在瑞士阿斯科纳(Ascona)出版了英译本《〈老子〉河上公注》[xliv]。

由于西文本多译自王弼本,故此译本颇受欢迎,前后再版五次。

何可思之外,鲁雅文(ErwinRouselle)[xlv]和爱客特(AndreéEckhardt)[xlvi]也有不少有关老子研究或翻译方面的著述。

此外,德博(GuntherDebon,1921-)1961年出版的《道德经》德译本是较为知名的德译本。

[xlvii]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Jaspers,1883-1963)在专著中也曾论及老子。

[xlviii]

石秀娜(索安士AnnaSeidel,1938-1991)是七十年代以来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她原就学于慕尼黑大学,后赴法国留学,师从康德谟(MaximeKaltenmark),1969年以《论汉代老子的神格化》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法国远东学院工作,并被派往该院设在日本京都的分院:

法宝义林研究所(Hobogirin)从事研究工作。

1985年,创办法、英语版年刊《远亚通讯》(Cahiersd’Exteme-Asie)。

1968年9月,在第一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上宣读题为《早期道教救世主信仰中的理想统治者的形象——老子和李弘》的论文,着重探讨道教的救世主运动,以及中国历史上“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相互关系。

1979年,同霍姆斯·韦尔奇(HolmesH.Welch)编辑《道家面面观》(FacetofTaoism)(耶鲁大学出版社)。

1984年,发表《太上灵宝老子化胡经》。

1990年,在日本出版德文著作《道教:

中国非官方的高级宗教》,同年出版《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50-1990)》(英文),都在不同程度上论及老子思想和道家神话学。

另一位青年德国学者李维亚·库恩(LiviaKöhn)生于1956年,1980年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后出站,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进修过几年,师从福永光司,从事道教哲学和养生学研究,现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任教,她的新作《中国早期的神秘主义:

道教传统中的哲学与救世学》(1991年英文版),共分七章,探讨了从《道德经》到晚唐的经典、思想和主张,以老子和庄子为中心,从理论和现象学上分析了中国的神秘主义。

最近著有《道家文选》[xlix],并与米凯尔·拉法格(MichaelLaFargue)合编《老子与〈道德经〉》[l]。

由慕尼黑大学弗洛安·莱特(FlorianC.Reiter)等人编辑的纪念石泰宁格(HansStaniger,1920-1991)六十五岁生日的文集,1985年在维尔茨堡出版,这本名为《东方的宗教和哲学》的论文集内,收有德国学者汉斯-赫尔曼·施密特(Hans-HermannSchmidt)《关于老君八十戒》一文。

弗洛安·莱特自己则著有《道教的基本要素和发展趋势》(1988),1990年出版的《老君八十一化图说译述》,认为老君是老子神化的称谓和道的体现,叙述了老君到唐宋时代的八十一种变化的历史。

海德堡大学鲁道夫·瓦格纳(RudolfG.Wagner,1941-)博士,1987年成为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古代汉学专业的第三位主任教授。

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王弼《老子注》,先后撰有《互连的平行结构:

老子和王弼》[li]、《王弼:

老子意蕴的结构》[lii]、《王弼对〈老子〉的校订》[liii]、《治国大纲——试读郭店〈老子〉甲组的第一部分》[liv]等论文,并曾发表对新加坡大学陈金梁(AlanKam-LeungChan)《道之二解:

王弼与河上公〈老子〉注研究》[lv]的书评[lvi]。

《中国评论者的功夫:

王弼〈老子注〉》[lvii]和《正始时代的语言学、哲学和政治学:

王弼与老子》是他长达二十年专题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使他以王弼专家在西方汉学界知名。

1996年后,他开始撰写《中国经注发展史》。

荷兰虽是个小国,但却有欧洲最古老的大学——莱顿大学,它附设的汉学研究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培养出不少中国学家。

研究老子和道家哲学颇有成就的有以下三位:

包雷(HenriBorel,1869-1933),曾广泛研究中国宗教和哲学,著有《中国的哲学家——老子》(1897)、《无为:

建立在老子思想基础上的幻想》(1903)、《老子的道与无为》(1919)[lviii]、《老子〈道德经〉》(1919)[lix],这些著作有不少被译成英文、德文和法文出版。

戴闻达(JanJuliusLodewijkDuyvendak,1889-1954),曾同伯希和合编《通报》。

1930年任汉学研究院院长,译有《商君书》[lx],著有《中国遇见西方》(1927)、《中国思想家:

孔、孟、荀、墨、庄、列、商、韩非》(1941)。

1942年,他将《道德经》译成荷兰文出版,题为《道德经:

道与德之著》,由汉学家戴密微(PaulDemiéville)作序,华裔学者刘家槐(LieouKia-hway)还曾用时两月,批注不同意见于其手稿。

至1980年,该译本已经出了第三版,并有法语本和英语本。

[lxi]

现任院长许理和(ErikZurcher),生于1928年,长期从事古代中国与中亚历史研究。

《佛教远征中国——中古早期佛教之传布与调适》(莱顿,1959年,英文版)是汉学界的重要著作。

他也研究道教。

1979年第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上宣读过《从道教经典看佛教对道教的影响》,着重剖析了佛教对灵宝经的影响。

1990年8月接任欧洲汉学会会长。

1991年5月在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国际讨论会”上宣读了题为《老子在东方和西方》的论文,他说:

“在西方人眼中,《道德经》一书无论从任何西方的思想派别来看,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典籍,也最富于中国智慧。

但其中许多研究并不完全是哲学性的,有的用福音的语词来解读老子,有的将老子的道,与叔本华的‘世界魂’或柏格森的‘生命冲力’、或是印度的‘大梵天’相比拟。

虽看法各有不同,但都表示对老子《道德经》的重视。

最初西方人推崇儒家思想,后转为重视道家。

西方人对老子的理解,随着他们对于中国观点的变化而变化,而往往只是把老子作为他们的观点的一种外在见证罢了,每一个时代都能利用《老子》作为灵感的源泉。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其他欧洲国家的老子研究。

瑞典的汉学形成很晚,但知名度极高,被誉为“后起之秀”。

传教士爱立克·福克(ErikFolke,1862-1939)曾于1887至1920年间多次去中国传教,出版了一本关于早期中国思想的书《古代中国的思想家》(TänkareidetgamlaKina)(1922),并把《庄子》(1924)与《老子》(1927)两书译为瑞典语。

汉学大师高本汉(KlasBernhardJohannesKarlgren,1889-1978)无疑是瑞典汉学的奠基者。

高本汉有《老子诗韵考》[lxii]和《〈老子〉注》[lxiii],后者实际上就是《老子》的英文全译。

在丹麦,有沃尔夫(K.Wuiff)的《道德经八篇》[lxiv];古斯塔夫(GustavMensching)的《道德经》丹麦文译本[lxv]。

在匈牙利有杜克义(FerencTökei,1930-)、吴洛士的《道德经》匈牙利语译本[lxvi];在芬兰有鲍罗斯(PaulosZ.Z.Huang)的《老子其书与其人》[lxvii];在意大利,有萧师毅(SiaoSei-yi)的《道德经》意大利语译本[lxviii]。

附注:

[i](HistoiredescroyancesreligieusesetdesopinionsPhilosophiquesenChinsdepuisl'originejusqu'anosjours),河间府献县(HoKienFou:

Hsienhsien):

天主教会印刷所(ImprimeriedelaMissionCatholique),1917年。

[ii](Texteshistoriques:

Confuciisme,Taoisme,Buddhisme),河间府献县(HoKienFou:

Hsienhsien):

天主教会印刷所(ImprimeriedelaMissionCatholique),1930年。

[iii](Lao-tsuetleTaoisme),ParisSenie,1963;1968年。

(LaoTzuandTaoism),1965年;纪好弼(RogerGreaves)从法文本英译,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9年。

1981年还被译成德文出版。

[iv]安田朴(Etiemble)序,1969年,1980年两次再版。

刘家槐,法籍华裔哲学家,祖籍山东,1934年赴法留学,在里昂大学攻读西洋哲学,1959年,师从戴密微(PaulDemiéville),获得巴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

从1948年起研究中国哲学至今。

[v]程抱一序,每个章节后附了长长的注评,外加几个插图版。

[vi](LesCommentairesdeTaotökingjusqu'auVIIIsiecle),巴黎:

法兰西公学与高等中国研究所《高等中国研究所论文集》5(Mémoirsdel'InstitutdesHautesÉtudesChinoisesV),1977年。

[vii]参见崔长青《〈道德经〉英译本初探》,《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viii](TheCanonofReasonandVirtueBeing:

Lao-tze'sTaoTehKing,ChineseandEnglish),芝加哥、伦敦:

开庭书局(TheOpenCourtPublishingCo.),1898;1913;1927;1945;1974年。

[ix](LightofChina,TheTooTehKingofLaoTsze),PeterReilly,Philadelphia;ResearchPublishingCo.,Philadelphia.1903,1913,1922,1939年。

[x](TheSimpleWay,Laotze,The"OldBoy":

ANewTranslationoftheTao-Teh-King),PhilipWelly,London;Rider,London;McKay,Philadelphia.1904年第1版,1905年通行本,1913年第3版,1922年重印。

此前高尔恩有《道德经》(TheBookofThePathofVirtue,oraVersionoftheTooTehKingofLao-tsze),Madras:

TheosophicalPublishingSociety,1894年。

[xi]("TaoTehKing,"AShortStudyinComparativeReligion),TheosophicalSocietyChicago,1905年,再版名为《〈道德经〉:

老子之言》,1972年。

[xii](TheSayingsofLaoTzu),伦敦:

约翰·穆莱(JohnMurray)出版社,1905年第1版,1906;1908;1909;1911;1917;1922;1926;1950;1959年。

类编本,将老子之言分为十类,对一般读者了解老子思想十分有益。

[xiii](TooTehKing),TheosophicalPublishingHouse,London,Glasgow,1916,1922,1949.

[xiv](TheWayandItsPower:

AStudyoftheTaoTeChingandItsPlaceinChineseThought),伦敦、纽约:

麦克米兰出版公司(TheMacMillanCo.),伦敦:

乔治·爱伦和爱文(GeorgeAllen&Unwin)出版社,1934年;波士顿:

HoughtonMifflinCo.,1935;1936;1939年;纽约:

丛树出版社(GrovePress),长青树丛书(EvergreenBook),1958年。

262页。

湖南出版社“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傅惠生编校,1994.5;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经典文库”;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中华文库”,1999年。

书评:

(1)佛尔克(AlfredForke)《亚瑟·韦利的〈道德经〉》("Waley'sTaoTeKing"),《德国东方学会季刊》(ZeitschriftderDeutschenMorgenländischenGesellschaft)95(1941),36-45页;

(2)何可思(EduardErkes)《评亚瑟·韦利翻译的〈道德经〉》("CommentsonWaley'sTranslationoftheTaoTeChing"),AA,5(1953)。

[xv](TaoTeChing),伦敦:

爱伦和爱文(AllenandUnwin)出版社,TheBuddhistSocietyofLondon,1937;1939;1942;1945;1948;1959年,序言:

贾尔斯。

[xvi]("LaoTzu'sTheTooandItsVirtue"),《天下月刊》(T'ienHsiaMonthly)Nov.1939.pp.498-521,Jan.,1940,pp.66-99;上海:

《东方文学》(JournalofOrientalLiterature),Vol.IV,1951,pp.2-23,OrientalLiteratureSociety,UniversityofHawaii,Honolulu;纽约:

圣·约翰大学出版社(St.JohnUniversityPress),1961年;波士顿、伦敦:

西藏出版有限公司(ShambhalaPublications,Inc.),ShambhalaDragonEditions,1989年

[xvii](TheWayofLifeaccordingtoLaotzu:

AnAmericanVersion),纽约:

约翰·戴公司(JohnDayCo.),Perigree,1944;1986年。

[xviii](TheWisdomofLaotse),纽约、伦敦:

蓝登书屋(RandomHouse),(ModernLibrary262),1948;1949年。

以庄解老。

台湾:

德华出版社,1981年;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黎明编校本,2册,台北:

正中书局,1994.1。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林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