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00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x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篇一: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陶渊明与谢灵运,作为魏晋时期杰出的两位诗人,都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都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所以经常被拿来作比较。

例如有人想要研究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就不得不牵扯到这二位,一个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一个是中国山水诗奠基人,却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前者上承先秦古风,古朴自然,后者开一代诗风先河,声色华丽。

陶渊明与谢灵运最直接的联系就是生活的年代相近。

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陶谢二人年少之时均是身怀满腔豪情出仕做官,期盼着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但是最终均是由于文人意气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落得个退隐田舍纵情山水的结局。

但是偏偏一只竹竿偶尔的涂涂抹抹,最后却留下了千古绝句余音绕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各朝各代都少不了这样的人,不知道这到底是中国文人的幸还是不幸。

陶谢二人除生活年代之外,其他都差距甚大。

首先是出身不同。

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出身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最初时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念,这四者相互作用,潜移默化之间就完成了人格的确立,从而影响一生的发展。

尤其是魏晋时期,完全由世家大族掌握政治话语权。

可以这么说,陶谢二人之间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出身在一开始就决定的。

陶渊明的身世比较复杂。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的官职还要低一些,且很早就去世了。

在魏晋那个格外重视门阀的时代,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提并论,但是又不同于寒门。

况且陶侃本是寒微出身,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乱臣贼子。

可以想见,陶渊明当时在政治上的出境时十分尴尬的。

陶渊明是在农村度过他的少年时代的,由于家庭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几乎是靠自学。

在农村长大,又是自学成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诗歌古朴自然的原因之一。

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深深地影响了陶渊明,于是在多次出仕辞官,辞官出仕心力交瘁之后,他毅然决然的隐居田舍,躬耕陇亩。

谢灵运绝对是天之骄子,他出身于当时的士族大地主谢家,家族世代局高位。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足可见当时的谢家是如何的名满天下。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谢灵运自然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再加上自己天赋奇高,才华横溢,得到众多人士的赏识,少年得意,难免心气奇高,恃才傲物。

所以当宋初刘裕打压士族,他由公爵降为侯爵,难免使他心怀愤恨不满。

“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

”所以他无论是在任还是隐居,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

一是以此对抗当局,发泄不满,同时也是在青山秀水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这也是中国文人惯用的举止。

然后就是诗歌内容的不同。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他的田园诗有的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他将“自然“提升到美的极致。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观雨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无一不是美妙的诗歌。

陶渊明的创举还在于,他不仅写出了田园乐,而且还以其自身的亲身经历写了田园苦。

他的有些田园诗就是写自己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他的山水诗大部分是在任永嘉太守以后所有。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永嘉,会稽等地的秀美的山水景色。

还有就是诗歌风格的不同。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古朴自然,不加修饰。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做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之下,自然写出来的诗歌自然清新。

其次这也和陶渊明的写作目的有关系。

隐居后的陶渊明写诗主要是用以自娱。

由自娱出发,所以形成了其亲切真实,坦白诚恳,不带有功力性质的“自然”诗歌。

虽然陶诗形式上朴实无华,但是由于其真诚,所以无须饰以华丽,而且由于诗人

睿智的人生哲学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使诗歌饶有趣味。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主要特点就是鲜丽清新。

钟嵘评价谢灵运的诗:

“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

在当时,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饰满眼”相比,和玄言诗的寡淡无味相比,谢灵运的诗可以说是自然清新的多。

但是同是写自然,和陶渊明的自然不同,谢诗的自然“为文真于性情,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捉摸锻炼,以此来达于自然,这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

陶德潜曾这样评价过陶谢二人,“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

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真真是独具慧眼,一语中的。

关于陶谢二人之间的不同,其实从最根本上是诗歌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造成的。

从诗歌史的角度来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

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

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

具体来说,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

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

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

因此他无意于写山画水,重点在于抒发自己物我合一的境界。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不可能放过山水景物的任何一个细节,力图都一一展现,类似于中国的工笔画。

但是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

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有其固定的模式可以追寻,多是先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还要谈玄或发感慨,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也就削弱了谢诗的可读性。

二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的诗,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发性,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言言传的东西。

所以陶诗中的物象描写,惯用白描的手法。

而谢诗则更注重写实性,充分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再现自然美。

《文心雕龙》评价写诗说:

“俪采百句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

【篇二:

《欧洲文学史》读书笔记】

绪言

古希腊文学,重点:

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他们是欧洲文学传统中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世纪欧洲文学,重点,法国。

法兰西文学吸收了日耳曼民族文学和凯尔特民族文学的精华。

《罗兰之歌》亚瑟王的故事《玫瑰传奇》《列那狐传奇》

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重点《神曲》

文艺复兴:

英国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反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和教育改革要求,西班牙《堂吉诃德》最早的一部欧洲现代小说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文学,法:

雨果,德:

莱辛,歌德,席勒,英:

华兹华斯,拜伦,雪莱,

欧洲近代史的积极意义,斯本格勒(oswaldspengler)《西方的衰落》西方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一、古代,阿波罗精神(theapolloniansoul),二、中世纪,“东方贤人精神”(themagiansoul),三、近代,“浮士德精神”(thefaustainsoul)。

歌德晚年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融合在一起,是他以前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欧洲文学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一章,古希腊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指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产生在欧洲本土上的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希罗。

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是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二是埃及、亚细亚文化。

上古文化: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30-12世纪),即爱琴文化

前30世纪后期,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前16世纪中叶全盛,线形文字a,前14世纪毁灭,火山地震

迈锡尼,前20世纪中叶,亚该亚人所创,他们与前20南迁,征服土著,线形文字b,前12-11世纪,北方多里安人(多利斯人)南下摧毁之。

前11-8世纪,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欧洲上古文化从此让位于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希腊神话

两部分:

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

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

万物都是神的身影,万事取决于神的意志。

古希腊人常在神话中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不公正。

荷马史诗:

“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

英雄传说:

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做斗争等事件的回忆。

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

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忒修斯的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战争等。

神话中包括一部分关于生产知识的传说。

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

第三节,荷马史诗

荷马年代无定论,约前10至前8、9之间。

荷马是盲人的说法相当流行,因为古希腊卖唱者“行吟诗人”多半是盲人。

两个时期:

口头流传时期,文字流传时期。

史诗最初形成在前12-9前后,前6世纪,僭主庇西特拉图命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前3-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为20卷。

产生过程:

小歌说,核心说,统一说

小歌说:

荷马史诗是由若干各自成篇的“小歌”连缀而成,并非荷马个人成果。

[德]沃

尔夫:

荷马史诗中有若干前后矛盾、重复之处,很像是若干民间口头创作的短歌集合体。

核心说:

承认荷马史诗的基础很可能由若干短诗构成,但又进一步指出荷马及其门徒并未停留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是由此将短篇有机地建构,加工成长篇巨制。

集体创作+和人修改补充。

统一说:

荷马的两部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结构,只可能出自一人手笔。

因此作者就是荷马。

《伊利亚特》较早,24卷,15693行,背景:

阿喀琉斯父母婚礼,不和女神厄里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弗洛狄忒,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海伦,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十万大军战舰千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帕里斯之弟,战争第十年,阿喀琉斯拒绝参战,是为楔子,讲述51天。

帕忒洛克罗斯,普里阿摩斯(老国王),葬礼。

《奥德赛》波塞冬,第十年,斯刻里亚岛,艾菲克斯人,阿尔喀诺俄斯,忘忧果之乡,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爱奥里亚,风神之袋,变猪女巫岛,冥界,塞壬妖女岛,太阳神岛,神女卡吕浦索,奥吉吉亚岛,七年,宙斯雅典娜等天神,四天造小船,斯刻里亚岛,求婚者,佩涅洛佩。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美德,讴歌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许多英雄人物同时是劳动能手,劳动不是卑贱之事。

荷马史诗把人的命运归于神的意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的斗争常常是神的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极为生动丰富地展现了古希腊英雄们的战斗生活及种种历史场面。

反映了政治军事制度,反映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阶级、私有制和奴隶劳动制。

为父系家长制社会提供了丰富例证。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生活的百科全书,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社会、哲学、艺术、神话一切知识。

荷马史诗不做价值判断,是一种对人本身的歌颂。

人物形象主次分明,详略有度,褒贬客观,毁誉得当,栩栩如生。

阿喀琉斯,两次发怒。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赫克托耳,成熟的悲剧英雄:

1.预知特洛伊及其整个民族、家庭的毁灭,依然肩负大任,抗争命运。

2.富于正义感,却为了民族利益违心地义不容辞地战斗。

强烈的责任感和刚柔相济的善良人性。

奥德修斯,荷马史诗及整个欧洲文学的中心形象。

聪明的领导者,劳动能手,勇敢的战士,受人爱戴的奴隶主,好丈夫。

荷马史诗的结构:

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开场颇具匠心(《伊利亚特》以矛盾开场,有戏剧性)。

细节描写方面非常出色。

语言艺术为人称道(善用比喻,不用连接词的排比,固定形容词绰号,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交相辉映)。

缺点:

失实描写,文风枝蔓,渲染过重,陈词滥调(古典作品难以避免的现象)。

第四节:

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

《农作与时日》828行,六音步诗行。

弟弟珀耳塞斯。

具有史诗的体裁,可以看做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

两种竞争:

自食其力勤劳刻苦/奸诈或暴力。

劝告弟弟做事要公正,不要从事充斥于市场和法庭的那种竞争。

神话故事: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潘多拉打开装满邪恶的罐子,诸神本和凡人同根。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在道德上不断堕落的历史,黄金白银青铜黑铁。

古希腊文学中第一个动物寓言:

鹰教训夜莺不要愚蠢地和强者竞争。

全诗以相当篇幅咏唱农夫的年历,较详细记载了种种宗教祭日和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

《农作与时日》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后来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范本。

古希腊抒情诗:

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牧歌。

琴歌分为独唱琴歌、合唱琴歌。

双行体(芦管诗体)抒情诗中最早的诗体。

最早的诗人,卡里诺斯(前7上半叶,以弗利所人)。

最擅长者,西摩尼得斯(前6中叶-前5中叶)。

前7下半叶的提耳泰俄斯(政治)、明涅尔摩斯(爱情)、梭伦(前640-558)

讽刺诗,源于民间的口头嘲讽。

阿尔喀罗科斯,最著名,尖锐有力。

前6世纪之后,讽刺诗一蹶不振,逐渐衰落。

琴歌,龟壳琴伴奏。

独唱琴歌,各节音步节奏相同。

合唱:

首节次节末节。

独唱琴歌著名诗人:

萨福(女),阿尔凯奥斯,阿那克里翁

萨福(前612-?

),莱斯博斯岛,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女诗人,在民主派反对贵族的政治斗争中曾被迫流亡国外,后来在故乡办音乐学校,教授音乐、诗歌。

九卷诗,两卷比较完整。

大都描写爱情,词句艳丽无比,情调感伤,感情真挚。

《致阿克纳托里亚》。

同性恋。

1703诗作于罗马、君士坦丁堡公开焚毁,罪名是有伤风化。

诗国女荷马,柏拉图称之为“名列第十的缪斯”。

因失恋而跳岩自杀。

阿尔凯奥斯(前620?

-570?

)莱斯博斯岛,米蒂利尼城贵族,萨福之友,卷入政治斗争,被放逐,戎马一生。

作品多为应酬答和诗、政治诗、战争诗、饮酒诗、情诗。

饮酒诗最具体色,最有名,称“轮唱体”,后成为一种固定的诗体。

其诗总体上洋溢着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年轻人的朝气,不时流露出忧国忧民,缅怀故土的情思。

行文流畅,自然优雅,音调和谐,他和萨福使古希腊抒情诗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阿那克里翁(前550?

-465?

)忒俄斯岛,声名不佳。

传世六卷诗,歌唱醇酒、爱情,被后世模仿,称“阿那克里翁体”

合唱琴歌题材较为广泛:

颂神歌、日神颂、酒神颂、酒歌、少女歌、婚歌、葬歌、赞美歌和胜利歌(颂扬竞技活动中胜利者)

品达罗斯(前518-前442/438),17卷,4卷胜利歌(共计45首诗)。

早期成名作《皮托竞技胜利者颂》第10首(前498)。

品达罗斯的诗富丽堂皇,辞藻华丽,形式完美,影响后世。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被奉为“崇高的诗歌”的典范,影响弥尔顿、歌德等人。

牧歌主要兴盛于亚历山德里亚时期。

史诗体、双行体。

忒奥克里托斯,最有名。

前3世纪上半期的比翁、中期的摩斯科斯曾模仿过。

《伊索寓言》前6上半叶伊索所作,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前4-公元2世纪收集整理的,其中2世纪古希腊作家巴布里乌斯用格律诗改写120余则伊索寓言很有名。

动物寓言,短小生动。

狮子与老鼠,狐狸与仙鹤,兔子与乌龟,狐狸和葡萄,披着羊皮的狼,牧羊人和狼。

第五节古希腊戏剧

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胜利,战后雅典控制提洛海上同盟,古希腊文学迎来黄金时代。

前5世纪登峰造极,前4世纪衰落。

古希腊悲剧,狄奥尼索斯,山羊之歌。

古希腊悲剧的变化:

首先,在演出形式方面,古希腊悲剧脱胎于民间歌舞,因此最初的歌舞气氛特别浓厚,尤其是合唱歌队,在悲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演出者的角色作用变化。

最初酒神颂歌队提问,作者口占作答。

前534年,特斯庇斯首次采用一个演员与歌队对话,并使他轮流扮演几个角色。

“戏剧之父”。

古希腊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反映的事件和情调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宣泄陶冶升华)。

严格地说,希腊戏剧所产生的悲剧效果不是悲,二十一中具有人生哲理意义的困惑与恐惧之情,一种对戏剧中人物遭受苦难的深刻同情。

命运变幻莫测、报应屡试不爽,神秘主义因素。

布局简单、人物精炼、性格鲜明、语言质朴、风格雅致,诗人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

第一个采用故事连贯的“三联剧”,有内在联系又独立成篇,唯一流传的三联剧《俄瑞斯忒斯》(血亲复仇代之以法律)。

使用具有异域风格和恐怖的服装和面具,创造舞台效果。

“悲剧之父”。

七部传世之作:

《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乞援人》(血亲通婚制的瓦解),《波斯人》(反应希波战争,现存其唯一以现实为题材的悲剧),《七将攻忒拜》(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第一演员第二演员合唱队的关系显出一种必然性的命运关系,古希腊悲剧中唯一做此种艺术处理的剧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影响最大,主题崇高,风格雄伟庄严)。

他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

增加了第二演员,戏剧性增强。

歌队的重要地位:

一推动情节发展,二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句庄严、雄浑,夸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比喻奇特,偶尔堆砌。

直到19世纪才受到广泛重视。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雅典奴隶民主国家全盛时期。

“生前完满,身后无憾。

”肯定民主,反对僭主。

120-130部剧作,仅流传7部。

《埃阿斯》《安提涅戈》《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刺喀斯少女》《菲罗克特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俄狄浦斯王》《安提涅戈》两部最有名,前者高超的结构技巧。

“命运悲剧”继埃斯库罗斯之后,彻底把合唱颂歌变成戏剧,侧重写人而非写神,个性遭遇,对照手法,性格鲜明,安排情节,演员增至3人。

结构复杂、严密、自然,布局紧凑、完美。

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成为思想的社会背景。

欧里庇得斯(前485-前406)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危机时期。

三大悲剧作家中反映现实生活最真实最具体的一位。

信奉民主,晚年反对战争,反对雅典对联邦的暴政。

80-90部戏剧,18部流传下来:

《伊翁》《海伦》《赫卡柏》《美狄亚》《圆目巨人》《阿尔刻提斯》《希波吕托斯》《俄瑞斯忒斯》《厄勒克特拉》《安德洛玛克》《酒神的伴侣》《请愿的妇女》《腓尼基妇女》《特洛伊妇女》《疯狂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的儿女》《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伊菲格涅亚在奥利斯》。

对政治现实的怀疑否定。

《特洛伊妇女》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侵略战争后果的作品。

海神:

“你们这凡间的人真是愚蠢,你们毁了别人的都城,神的庙宇和死者安眠的坟墓,你们种下了荒凉,日后收获的也就是毁灭啊!

”欧里庇得斯另一主题是家庭问题,主要是妇女问题。

18个剧本中,12个一妇女为主要人物,其中以《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妇女形象塑造最成功。

美狄亚:

“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子算是最不幸的。

”《美狄亚》动人的悲剧,情节集中,美狄亚具有典型化特征。

接受了诡辩派的怀疑主义,攻击神,描写的不是英雄而是现实的人。

他使悲剧接近了生活。

创作手法两大贡献:

写实手法和心理分析。

歌队失去重要性。

有的悲剧大团圆结局,有的甚至带有浪漫情调与闹剧气氛。

不大注重戏剧结构,有两点遭到指责:

1.“开场白”有一个剧中人先说明剧情2.往往用“解救天神”来解决临近剧终的矛盾。

第二章,古罗马文学

第一节,概述

王政时期,前753-前510。

共和时期,前510-前27。

屋大维执政,前27-14。

罗马和平时期,前27-193。

公元2世纪,早期基督教流传。

395,罗马分裂。

746,西罗马灭亡。

前3世纪,安德罗尼库斯(前280-前204)希腊俘虏奴隶,将《奥德赛》译成拉丁文,成为第一个罗马诗人,并编译了希腊悲、喜剧。

恩尼乌斯(前239-前169),也改编希腊戏剧。

共和国中期,米南德式引人发笑的讽刺世俗的轻松戏剧发达起来。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反映罗马现实,墨守希腊陈规。

共和国末期(西塞罗时期)。

加图首开演说文创作先河,西塞罗把古代雄辩术推到高峰,凯撒散文。

诗人有卢克莱修、卡图鲁斯。

屋大维时期,“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李维(前59-前17),大散文家。

奥古斯都时期,缺乏前一时期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文学风格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单技巧却更趋成熟。

共和国末期与屋大维时期合称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

屋大维死后二百年为白银时代。

宫廷趣味日趋浓重,2世纪前半叶达到高潮。

悲剧作家塞内加,寓言诗人菲德鲁斯,讽刺诗人马希尔、朱文纳尔,传记文学家塔西佗、普鲁塔克,希腊语散文家琉善。

文艺理论作品《论崇高》作者相传为朗吉努斯。

帝国末期文学创作进一步衰落。

著名宗教作家基洛尼姆斯(340-420)、奥古斯丁等。

帝国东迁后,形成拜占庭文化,混合希腊传统、基督教和亚洲文化。

教会排挤世俗文化,4世纪焚毁亚历山德里亚图书馆。

第二节古罗马戏剧

“黄金时代”成绩寥寥,“白银时代”有所发展。

早期喜剧:

普劳图斯、泰伦斯,晚期悲剧:

塞内加。

第三节古罗马散文

后三头:

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

古罗马散文发源于加图(前234-前149)的演说文,繁荣于黄金时代。

琉善(鲁齐阿努斯,125-200)约80篇,希腊语,《诸神的对话》《死者的对话》《伯列格林努斯之死》《一个真实的故事》。

讽刺宗教、哲学流派、希腊诸神。

欧洲古代文学最后一

【篇三:

中国古代文学感想】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名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

它以汉名族文学为主,同时兼容了其它少数名族的历史与文化,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

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

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机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地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象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以及皇帝,尧,舜,禹等这些虽然是想象和幻想的,但是却是能够体现出当时的典型人物,以及当时的一些社会风俗等,同时业充满着对其人物的高度尊重与赞叹。

当然,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在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不断地打破腐朽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新制度。

古人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经过不断地继承与发扬,所以才赢得了这个全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先辈们值得骄傲的,值得我们尽情地运用手中的笔,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歌颂他们。

谈到中国古代的文化,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宋词,这是我

们所有人接触最多的,同时也是我们我们最了解的,可以说,诗歌是我们的心灵之窗,诗歌都是通过我们内心所发出的,都是肺腑之言,真实感受,是人们精神的升华。

每一句著名的古诗都能够触发我们的心灵,它就如同一只“隐+

行的手”,轻轻地扣开我们的心扉,让我们用心去看世界。

例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句拉,来源于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此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协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句。

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

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

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中国古代文学还有儒家经典,历史传记中的《左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