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542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文学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读书笔记.docx

《文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读书笔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读书笔记.docx

文学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

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

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

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

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

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题目:

《三国演义》作者:

罗贯中

主要内用:

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三国鼎立的故事,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纷繁错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特点。

好词:

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好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感想:

这本书里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洞察力和维护皇室正统的思想局限。

我总是忘不掉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为救少主不顾自身的安危,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啊。

我还忘不掉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心,就这一点就需要我好好学习。

虽然最后的结局违反了我的期望,但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演出了当时人的性格特点和祖先的机智勇敢,当然也不例外诡计多端,不过他们是经典,细细品味。

题目:

《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

主要内容:

水浒传写的是宋朝一次豪侠起义的故事。

好词:

从长商议、彻里彻外、重峦复嶂、以礼相待、彻里至外

好句: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感想:

人们都说:

少不看水浒,就是因为水浒传会让年轻人激情燃烧,压不住自己的火气。

这话说得真是没错。

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我被鲁智深的正义感震撼了,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暗暗地为鲁智深呐喊助威。

题目:

《神笔马良》作者:

洪汛涛

主要内容: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特别爱画画,画什么都像活的一样。

他的家里非常穷,买不起笔。

一天,他干完活回到窑洞里休息。

在这时,窑洞里亮起了金色的光芒,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神笔,并交代要好好用它。

好词:

神笔元宝半夜乡亲汹涌

好句:

1、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

2、大官明白了,那支神笔离开了马良,就成了一支普通的笔了。

3、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

4、马良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支笔都没有。

感想:

我从马良身上学到了善良。

懂得了:

用自己的能力尽力帮助别人。

同时,也从马良身上学到了不怕困难,同坏人斗争到底的勇气。

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一遍又一遍的品味还是能读出新的感受。

题目:

《渔夫和金鱼》作者:

普希金

主要内容:

渔夫捕获一条金鱼又把它放生后,他那贪婪的妻子对它无情的斥责及对金鱼提出的各种要求,金鱼为报恩而不断满足她,但她的贪得无厌最终还是使她变回了最初的样子,一无所有。

好词:

肮脏别墅清澈愿望

好句:

1.忽然,钓钩猛地往下沉,沉得很深很深,都快沉到海底了。

2.他来到海边时,海水绿得泛黄,也不像以往那样平静。

3.渔夫心情很沉重,本来是不想去的。

感想:

今后,我也要努力学习,吸取渔夫的教训,不依赖他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

真心希望永远都活在童话世界中,欣赏童话世界中的每个角色,品味他们的每一句言语,倾听他们真实的心声,从而理解他们的精髓。

篇二:

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1、《雅典的少女——拜伦诗歌精粹》【英】拜伦著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读后感这本小书只是拜伦的诗选,选取了他的44首抒情或政治短诗、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选段及《贝波》、《审判的幻景》等长诗,未选入《唐璜》。

剑桥的《英国文学简史》曾对拜伦写下评语说“只在纯抒情诗上,他次于最优,因此读者不可在诗选中去了解拜伦”。

固然,要想全面而深入又不失准确的了解一位诗人,最好仔细品味他笔下所有的诗,但诗歌这个东西,并不容易为人接受和理解,尤其在迅速世俗化的当今,诗歌逐渐被边缘化,真正爱好诗歌并能不厌其烦地去读诗者恐怕要是社会上的“非主流”人群。

且诗歌更让人纠结的一点是:

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差异巨大,被翻译后就容易变味,因此人们对外国诗歌更是敬而远之,也许有几句精到的外国诗能被传了又传,用了又用,然而也总是那么一些,人们甚至只知诗,而不知其来自何处。

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而又想了解一点,只能退而读诗选,选取诗篇较为全面的版本也不失为一个观察作者的精致“窗口”。

了解了拜伦的生平事迹,不得不说他的一生也带有传奇色彩、充满挫折而艰辛。

他有贵族身份而不耽于消受,他爱过几个女人,他坚持“叛逆”,他游历东方,作为英国人的他参与希腊的革命运动?

?

或许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在拜伦的骨子就有那样一些特殊的气质决定着他人生行进的道路,让他愿意去做什么而不愿意做什么。

随遇而安的人也许就会选择安然享受贵族生活,太过浪漫主义的人如拜伦者则始终与这个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的行动处处碰壁,他被现实的荆棘刺得遍体鳞伤,心灵受损。

拜伦具备浪漫主义者的普遍性情:

感情炽烈、易感孤独、追慕自然、崇尚自由、寻求正义?

?

由此从他笔下蹦出了一个个“拜伦式的英雄”,产生了一篇篇抒发悲欢离合的爱情诗篇,读者确实容易被其痛不欲生似的心情密语、灼灼情话感动几分,但似乎除感觉到其极其强烈的主观情绪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不知是不是因为激情的产物一般都比较容易流于肤浅。

对于爱情,拜伦应有过很多深切的体验,他有时在诗中直洒伤心的“泪水”,可能会让有些读者感到过于矫情的“似水柔情”,但对于当事人,也许再多的情话也是不足的,诗始终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可以看出拜伦对政治也有一种狂热,写有多首抒发政治情怀的诗。

他歌颂工人运动,抵触英国的统治,每每对国家兴盛时景象的逝去表示哀叹,有爱情时,认为荣誉就是爱人眼中闪烁的光,失去爱情后,便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到战场上去,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

自由是好的,但似乎现实的政治并不如此简单,而是充斥着权谋。

浪漫主义者拥有的执念,他们奉行的“真理”,他们自己会认为很值得,然而我一时也不知道该赞成还是反对,我想正因为不同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才使得这个世界缤纷多彩。

读拜伦的诗,也发现了他对《圣经》之熟悉,会在诗中运用到好多《圣经》中的典故,看不出拜伦有什么绝对的信仰,他只是一直保持思考的姿态,也许浪漫主义者真的是不安定的吧?

?

2、《该隐》【英】拜伦著曹元勇译华夏出版社2007.9

读后感领略了拜伦在诗中喷薄的激情和政治情怀,转而体悟他对信仰的怀疑和表白,感觉沉重了些。

面对信仰问题,所有的思虑似乎都是理性思考,自觉地脱离浮浅的激情,往深里挖掘。

拜伦对正统基督宗教进行尖锐质疑和反思的勇气刺激了很少思考信仰、无宗教信仰者我的神经。

对于信仰,有不同的境界:

有的是无信仰者,却纯粹对丰富多彩的宗教内涵感兴趣;有的是孜孜探索信仰,必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和斗争;有的是虔诚的信徒,在自己全盘认可的宗教世界里知足常乐。

不管怎样,可以肯定地是“精神皈依何处?

”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那些爱思索、爱探索的人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妙的“精神之果”、“思维之花”。

信仰问题没有最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是一个可供永久追问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它的无解,才让它这么充满魅力。

拜伦在这部诗剧中借该隐杀弟的故事来表述自己对生存、死亡、善恶、知识和生命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思维变得愈发清醒和强烈。

这正如《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的对立关系。

上次课堂讨论中,我们组讨论了诗剧中体现的对立诗学,其实,一切人物都是拜伦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就是拜伦的话语,拜伦借不同的人的口将自己不同的思想分别表达出来,对立的观点显示了拜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然而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因为这些观点都是在为拜伦思考信仰问题这一目的服务。

拜伦也许在这种思考中体验到一点纠结,而读者能在这种纠结中体验到与拜伦思维交锋产生的快感。

拜伦所想的很可能是读者自己想不到的,他的独特思维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不仅自己在思考,而且促进读者去思考的作品我认为就有可以肯定之处。

虽然《该隐》这部诗剧故事情节简单,主题形而上,语言朴素,但就贵在它的深刻。

3、《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07

读后感: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作者依然写下了洋洋洒洒的四十余万字。

总体印象作品平铺直叙,没有多大的跌宕起伏。

虽然感觉有些地方作者叙述的比较繁琐,但从另一面来看,丰富、旁杂的内容也是作者观察细腻、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作者的叙事能力应比描写环境的笔力强,他对环境的刻画差不多简单地描绘、修饰一下,不如莫泊桑那样倾注大量心思。

读者一般能够发现莫泊桑在《一生》等小说中以很多的

笔墨去表现乡村环境的优美、极力去渲染气氛,并试图将环境与人物的心理、心情等相结合。

我想这是现实主义的不同特色。

按照社会学角度的解读,一般说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苔丝的不幸是由她所处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造成的,作品反映了“性格与环境”的矛盾等等。

这种解读的角度当然无可非议,因为人本身都难以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束缚。

但从作品来看,社会环境也不是决定苔丝的命运的唯一因素,在中国的环境里,苔丝的悲剧也有可能发生。

个人认为苔丝有其自身的性格弱点,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道路选择,如果换一个不同性格的人,又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在一开始面对亚雷的侵犯时,苔丝因为单纯、没有经验、过于轻信他人,没有做出很具威慑力的反抗,使亚雷的计谋得逞了一些,后来和亚雷在山林里迷路时,苔丝也缺乏足够的警惕性,以致失身。

在与爱人克莱相处时,苔丝因无法摆脱自身的顾虑,在克莱面前一度表现得卑微,丧失了自我,克莱同样有过性经历,苔丝不以此而责怪他,却不向克莱争取让他也同等对待她的待遇,只一味进行自责及复杂的心理斗争。

理想的情况或许是:

苔丝克服她的这些弱点,做出更加有力、理性的反抗。

但我也知道正因为不能理想,才有悲剧,有了悲剧,作品才更有震撼力。

大部分读者读作品应该都会不自觉地把作品看成现实或者倾向于关注作品对自身有所用的地方,把自己已有的体验与作品带来的体验相比较,汲取新的并且自己喜欢的“营养”。

所以有时常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一大意义定义为:

从中获取生活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类错误。

这部小说应该能有这一作用。

素质较高的读者追求的或许就是能够纯粹为了艺术本身而受感染、甚至动容得流泪。

有读者说看完有些小说会感动得泪流,也有读者会因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而我个人似乎始终对虚构的事物缺乏那种狂热和沉迷。

但应该也不妨碍我去鉴赏它们吧,我尚且会为作品的精彩之处献上一份赞美和微笑,为悲剧叹一声惋惜?

?

对于哈代的这部作品,我感觉到作者对苔丝的美和男主人公对苔丝的美的赞美的语言表现有点生硬,有为了说美而强说美的痕迹。

读这部小说,也让我想起了小仲马的《茶花女》,两者都给读者呈现了一定意义上“不纯洁”的少女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纯洁、可爱、可敬之处。

这或许也告诉我们对人的品行不可妄下断论以及我们的某些观念应该变变了?

?

4、《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朱海观,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0(同时参看《陀思妥耶夫斯基集》徐振亚主编花城出版社)

读后感:

这部小说确实扣人心弦,看的时候我好似入了迷。

作者将主人公杀人后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到位。

故事紧密、细致、连贯又震撼人心。

在主人公身上,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来的更让他痛苦。

思想的挣扎、变化本只有罪犯本人最清楚,作者却擅于揣摩,将人物刻画至此深度。

这是我阅读完后首先反应出的几句感性话语。

大家一般也都把这本小说定性为探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哲理心理小说。

体会一下,作者的叙述似乎引起不了我们对杀了人的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反感和道德批判,反而随着作者对主人公罪后的复杂心理剖析的逐渐深入,我们心底生发的更多的是反思、迷惑、同情等。

我们无法绝对地、片面地判断拉斯科尼科夫是好还是坏,以及到底是内在个性还是外在环境促使了他的犯罪。

或许这也就是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他自己说:

“我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即刻画人心深处的全部奥秘。

”他表现的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可以在绝大部分人身上发现。

对于“罪与罚”这一主题的探讨,我想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圣经》、莎士比亚等。

《圣经》中赋予罪人以同情,宽恕,倡导以爱感化、原谅罪恶,认为犯罪是自我的污秽,是对犯罪者的惩罚,每个人都有原罪。

莎士比亚则通过戏剧《哈姆莱特》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是走向了基督教,他甚至说“如果真理离开了基督,他宁愿选择和基督在一起”。

我也很认可基督教对“罪与罚”的理解,有时候人的心灵、信仰的力量真的无比强大,法律、规则似乎不能成为治疗社会问题“终极良药”。

神秘的、无限的内在世界和有限的外在世界的矛盾始终存在着。

5、《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第2版

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真不愧为作者用了几年时间雕琢出来的精品。

这部作品的语言是我阅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精致、最简练的。

以前看莫泊桑的《一生》,赞叹其文句的优美,感觉文字的简洁、出神尤其突出在自然环境、情景交融等的描写上。

现在一经对比,发现莫泊桑的文字功力整体上还是不及师傅福楼拜,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福楼拜对字字句句匠心独运,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对艺

术的热忱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凸显刻意雕琢的痕迹,可能得不到崇尚“自然”者的完全认可。

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因为普通人在读小说时的思维没有那么缜密,极有可能是流水线式的,他们倾向于欣赏结构简单、脉络清晰、语言通俗的优秀艺术作品,而同样优秀但构造复杂、细节精致的优秀作品,则似乎更适合喜欢拿着显微镜去做深入调查和分析的人。

说实话,我读《包法利夫人》时的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一面想缩减时间,一面书中经过权衡的语言又无法在短时间与自己的思维顺利地契合,一面我又不忍心快速的线性扫描,我摆脱不了文中精美的文句的魅力,我想知道作者到底怎样独特地去描述。

于是有些句子跳过后又禁不住回过头来一字一字浏览一遍。

李健吾的翻译很好地把握了原著的精髓。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主人公爱玛。

惊奇于作者赋予她的浪漫主义想象和追求风月经验的勇气。

梦被福楼拜描写得极浪漫、迷人,可能无数少女读者都会忍不住跟爱玛一起沉迷于此。

我想涉世未深的少女们或多或少拥有些感性、天真的气质。

甚至可能无论男性或女性在潜意识里都曾存有像爱玛一样疯狂去追求爱情或情人的想法,只是敢不敢,做没做的问题,大部分人难以摆脱建立起来的文明、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

恪守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人绝对会对她嗤之以鼻,她一点也不适合为人妻和为人母。

从另一角度来看,她却不失为一个好情人,美丽又有激情。

但她的性情决定她做任何角色都不能长久固定,她想要的幸福也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持久拥有。

似乎她从来不满足于结果,只有新的追求、新的过程才能让她获得极致但也短暂的幸福和快感。

她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魔圈,她已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最近,看了一个英国青年作家阿兰·德波顿写的《爱上浪漫》一书,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利用哲学、心理、文艺等多方面的观点对女主人公的想法和做法,对她和男友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其中他就有一段写到:

“当女人爱上男人,爱上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爱情。

伴随埃里克的出现,爱情击中艾丽丝,她抛却独立,拥抱激情、甜蜜,和爱;她委屈自己,无视埃里克贪享受怯承诺的自我中心。

可是爱情依旧,浪漫却终有透支的一天,这时,菲利普的出现又让她心荡神移?

?

所以,爱上爱情,不如说爱上浪漫;这是每个女人的故事。

”我觉得这段话用来理解爱玛倒也很合适,虽然不一定对,却也不一定错,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分析的角度。

福楼拜没有对爱玛做出道德评判,也没有加入自己的看法,排除了主观抒情成分,可他给出的爱玛的故事是那么的精彩和别致,对于此,人人可以发表观点,可以发现新东西。

有人说爱玛就是“女堂吉诃德”,确实有些许相似性,但爱玛似乎要现实、真实的多,堂吉诃德是很夸张,极其不切实际的,他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

6、《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著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读后感:

《欧也妮·葛朗台》应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为人所知的篇章之一,老葛朗台是众所周知的吝啬鬼形象,“铁公鸡中的铁公鸡”。

巴尔扎克很明显地在文中给老葛朗台贴上了“吝啬、贪婪”的标签,他本身也意在塑造这样一种典型形象,将人物刻画类型化了,并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漫画笔法,简笔勾勒,紧紧围绕人物的某点性格特征展开表现。

老葛朗台的性格就是“视金钱于一切之上”,他的行为、语言、心理等都离不开“金钱”二字,或者说除了“金钱”以外就无其他。

老葛朗台是吝啬鬼、守财奴、偏执狂,正如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畸人”,他坚持的真理便是“人生的意义就只是积攒金钱”。

对于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如何表现,我不想详细陈述,因为大家应该都把这点阐述、理解得差不多了。

巴尔扎克不如福楼拜等人的“纯客观性”叙述,有时也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图和议论,感觉有比较明显的引导倾向,一次次通过自己的一些定论逐渐从外在强化读者对人物或主题等的认识,如文中有诸如“大凡守财奴都不信来世。

对于他们来说,现世就是一切。

这种思想给金钱统帅法律,控制时尚,和左右风尚的现今这个时代,投下了一束可怕的光芒,金钱驾驭一切的现象在眼下比任何时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

”等的大段论述。

并且,在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给出了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典型特点(原文:

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这样读者就有了基本的“先入之见”,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步步跟随作者证明这个观念。

对这种看似给读者权利,实则一定程度上已经约束读者阅读心理的写作手法的评判,也许因人而异,也可供探讨。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是成功的。

《欧也妮·葛朗台》也应该无一例外地能引发读者对“金钱”的思考。

钱财对人性的扭曲越来越达到可怕的地步。

有多少人的人生意义近似葛朗台?

恐怕绝大部分人得承认。

我们不该为还没有达到葛朗台吝啬之程度而庆幸,而该记得在为金钱而偏执、扭曲自己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

我们都太容易偏执,甚至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偏执和成心,并对别人的不义之举指指点点。

7、《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范纯海,夏旻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6

读后感:

对于这样一部享誉世界的儿童小说,很多人应该早在儿童时期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了阅读。

我的童年太缺乏文学的熏陶,所以以至于在大学的殿堂里,才得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陪汤姆·索亚历险了一番。

现在的我再也不能以孩童的心态仿效汤姆如何去寻求刺激及玩的乐趣,而是带着回忆的、感慨世事已惘然的心态,更理性地想,对于作品,我应发挥自己已有的文学素养进行条条在道的专业鉴赏,或者,最好我能够学习伟大作家的写作精髓然后进行自我创作?

?

这些的确都是我想做的,只是在进一步的努力中。

儿童小说看似简单,但要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并不简单,大部分能写很高深的文章的作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儿童作品,或者他们根本对此不屑一顾。

我始终觉得中国的儿童文学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没得到足够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一次精神之旅,顽皮、聪明的汤姆·索亚被人喜爱,或许因为在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汤姆”。

汤姆的那点小幸运也会让很多人羡慕加嫉妒。

马克·吐温流畅、活泼的文笔把儿童小说把握得游刃有余,但我也冒犯地觉得小说带有“大人”的口吻,有些描述近似大人的理解,过于深刻,例如在第31页,作者对人物“买弄”的观察和点读,感觉是成人看事才有的理性,且“那位伟大的人物在那里坐着,脸上挂着堂皇的笑容,法官的庄严阳光般照耀着整个大厅,他自己也沐浴其中。

其实,他自己也是在‘买弄’”一段带有一点讽刺意味。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原汁原味、尽可能贴近儿童思维的儿童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并不艰深,我想我更应该读读英文原著,可惜没找到英文本。

8、《小城畸人》【美】舍伍德·安德森著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读后感:

不得不说意识流小说是神秘而难以捉摸的,总觉得接触这一类的作品需要足够成熟的心智,要不然便读不懂。

意识这种无形的存在容易让人混淆真假,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个人更难以完全追寻到另一个人的意识流动,觉得每读完一篇,便留下一个或几个我的理解无法企及的深刻问题,最后堆积起来是“一头雾水”,多看几遍,才得以抓住点头绪。

对于流动变幻的意识,用再多的文字去表现似乎都显得有点苍白和不足,且以有限追无限,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困境,追求的过程极有可能伴随身心的煎熬。

我不能确定这种探索是否真的有意义,也知个人的叫嚣是无用的或许也是幼稚的,现在的人类还不允许就停止对思想的探索和前进的脚步。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现代派一贯呈现的深刻、阴暗、悲观、虚无感,有时却也感受到这特殊的另一种存在的魅力,且知要有足够的才力才能成就好的现代派作品。

安德森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小城畸人》是我除《变形记》外接触的第二部意识流之作,看完倒生发对小说人物隐隐的感动和同情,也许是因为《小城畸人》的关注定位于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让读者容易有切身之感。

它像其他意识流小说一样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忽略故事情节,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微妙的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

也正如译本序里说作者“凭借敏感的想象力和透视力,抓住一种气氛或是一种情调,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物,一股狂热或是一种梦幻,加以描绘或点染”。

作者更是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进行了发挥,使得小说更神秘、更具吸引力。

《小城畸人》看是由几十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实则又有一个人物将每一篇串联起来,老师上课提到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也使用这种多维透视的“串篇人物”结构,布局给人新颖之感,或许安德森有受巴尔扎克的影响。

观其内容,作者在开篇献辞里便说“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母亲?

?

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观察,首先在我的心中唤起了透视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

”由此我们可知作者写书的目的和观察的视角。

此后作者便凭借他的梦、回忆、亲身体验、想象和直觉等给读者呈现了一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有教师、医生、木工匠、农场主、平凡的母亲?

?

作者把他们称为“畸人”,而对于“畸人”,作者在《畸人志》里给出了自己全新的解释,“使人变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

我的理解是:

任何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得出的观念可能都是片面的,但大部分人都固执己见,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对正确的,有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服务式偏见”,这是心理上的畸形和阴影,容易让人产生“心病”。

就此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个“畸人”或者很容易就沦为“畸人”。

曾经遭受的某次精神创伤很可能就在不预知的某个时刻迸发出来,突然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甚至让人表现异常。

安德森笔下的人物就常有某种“郁积”,这种难以名说、无形的创伤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