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63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docx

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

财经系

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预算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治理

 

姓名田家深

专业会计

研究方向对于会计舞弊问题

指导教师柴晓红

2012年3月19日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预算会计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舞弊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对舞弊的进行治理已迫在眉睫。

如何对预算会计舞弊进行治理,是我们会计工作者的任务与责任。

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的定义、现状、形式及成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并希望通过此文,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的重视,有效节制社会腐败,共同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会计舞弊;预算会计;成因;对策

 

目录

1.预算会计舞弊概述4

1.1预会计舞弊概念4

1.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主要形式4

1.3防范预算会计舞弊的意义5

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机理及成因分析5

2.1预算会计舞弊机理5

2.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的成因分析6

2.2.1舞弊的内在动因7

2.2.2存在舞弊的机会7

3.预算会计舞弊的治理对策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0

1.预算会计舞弊概述

1.1预算会计舞弊概念

预算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愈来愈明显,能否对会计舞弊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下属的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舞弊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为承受某些压力(财务压力、经济压力等);二为舞弊的机会,特别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行政、事业单位中发生的会计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并引发社会腐败,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会计核算方式的问题,而主观上会计工作人员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1.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主要形式

会计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

预算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多种多样。

会计信息和会计准则内在的客观模糊性使主观故意模糊性成为可能。

一方面。

会计信息的产生离不开分类和汇总等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但分类和汇总的标准和界限不是绝对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事项也千差万别。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事项及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交易活动,质的规定性可能迥然相异,这导致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不可能面面俱到,涵盖所有经济事项,只能对交易的会计处理提出框架性指导和规范性约束。

而且,企业从自身特定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能够更为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然要求会计准则在制定时要留给企业选择的余地,于是便形成了会计准则规范的模糊性。

但同时也为舞弊行为创造了机会和借口。

行政、事业单位的舞弊行为主要表现在收入、支出及其他方面:

(1)以巧立各种名目为手段,进行乱收费。

(2)挪用、截留各种事业经费为它用。

(3)购买假发票,虚列各种非正常支出项目。

(4)下属部门转成“公司”,列支不合理支出。

(5)贪污公款、公物。

1.3防范会计舞弊的意义

预算会计舞弊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国有资金流失、会计信息失真。

因此杜绝我国预算会计舞弊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国家财产与国有资金的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合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是实现依法理财工作的基本前提。

(2)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只有确保会计工作科学分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使会计信息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产生,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3)促进依法理财。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才能有效地防止我国预算会计舞弊,促进依法理财。

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机理及成因分析

2.1预算会计舞弊机理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蒂文.阿尔伯雷齐特认为:

决定一个人是否舞弊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即感受到的压力、舞弊的机会、自我理性。

舞弊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因素:

存在舞弊机会;存在舞弊动机;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下属的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舞弊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为承受某些压力(财务压力、经济压力等);二为舞弊的机会,特别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近年来,会计、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多从舞弊风险角度来研究审计风险模型,形成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TheoryofFraudRiskFactors),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GONE理论。

这种理论的四个因子是:

G代表贪婪(Greed);O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披露(Exposure)。

这四个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舞弊风险。

以GONE理论为基础,五大会计公司中的毕马威公司基金会研究发现,舞弊是由如下三个最基本的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即环境的压力、舞弊的机会、个人(潜在舞弊者)的品性。

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舞弊作为舞弊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成因的分析离不开对舞弊形成的研究。

2.2我国预算会计舞弊的成因分析

预算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舞弊主体的动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既包括集体利益也包括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

会计信息的各生产者对利益的追求不完全相同且又不可避免,因此,预算会计舞弊主体动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些单位的领导、会计或其他职工本位主义、小集团思想、私欲观念严重、法制观念淡薄,只想着本单位、本企业及个人的利益和名誉,不惜损害国家和人员的利益,弄虚作假,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这是舞弊形成的根源。

因为预算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的表现形态是自古就有的,可以说是随着预算会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

舞弊的这种变化着的特征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相关联的。

尤其在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中,那种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去猎取财富,谋取地位的强烈动机,处处存在,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阴影-私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表现形式与程度的不同,但并不能得到消除,这种情形在会计上的表现就是制造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预算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是产生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了动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舞弊,舞弊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

归纳起来,预算会计舞弊产生的外围条件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水平。

现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促使会计舞弊产生的重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而国家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经济监督系统不完善。

比如:

目前审计监督与财政、银行、税务等经济监督形式存在诸多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有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会计舞弊自然不可避免;个别地区或部门,由于某些领导功利思想严重,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明确要求所属企业必须上报夸大的工作业绩,迫使企业制造会计舞弊;有的管理部门严重失职,对会计舞弊现象更是不闻不问,从而使会计舞弊越来越严重。

这样,会计舞弊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怪了。

若从反腐败的角度来说,舞弊的产生与腐败现象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会计舞弊也就难以彻底治理。

  

(2)法律责任的缺陷是会计舞弊得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颁布的《会计法》、《CPA.aspx>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如违反会计法常常只是批评教育,下不为例了之;如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只是令其补缴税款,罚款了之,当事者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这样,他们仍会无视法律法规,一如既往地制造会计舞弊;二是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

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贷款,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根据以上会计舞弊机理,笔者以为影响预算会计舞弊行为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预算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它是形成预算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二是预算会计舞弊的周围条件,它为预算会计舞弊的形成提供了机会;三是预算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2.2.1舞弊的内在动因

一是利益驱动,二是主观合理化:

舞弊者常用的所谓理由有:

别人都这么做,我不做是一种损失;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到时会归还的;这是单位欠我的,我会通过其他方面予以更多的回报等。

对于会计舞弊,领导者和会计人员往往也会有种种借口。

2.2.2存在舞弊的机会

会计舞弊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大多都不重视或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使得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制不明确,单位下的各部门相对独立,没能互相牵制,没有达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2)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在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求专业技术性强,政策性,法制性强,并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

而具有这两方面素质要求的会计人员往往不多。

(3)国家执法监督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同时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牵制作用,国家执法监督往往不能深入其内部,找出症结,依法惩处舞弊行为。

(4)审计不足:

一方面审计机关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无法全面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审计单位介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地位,往往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审计态度。

(5)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舞弊行为的发生频率及严重性没有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估,导致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来有效杜绝舞弊行为。

3.预算会计舞弊的治理对策

在治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行为的对策中,需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成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全面、系统并且有效地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舞弊行为。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激励机制应致力于促进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避免管理层为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牺牲未来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而寻求短、平、快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管理层的舞弊倾向,还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应该指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远非财务部门单枪匹马力所能及,还要与劳资部门通力合作,并获得上一级管理层的支持。

(2)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内在价值、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能只关注单一的、静态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

否则,会导致管理层为迎合投资者喜好而追求诱人的会计数据,进而导致短视行为,忽视长期发展战略。

(3)加强内部控制约束力。

企业内部控制约束力的加强可以通过内部审计与监事会的合作得以实现。

一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及时了解内部信息,对重点问题进行连续、系统、深入的核查,更有效地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另一方面,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管理层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内部审计与监事会合作可以将双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并通盘考虑,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形成防范和遏制舞弊的协同效应。

(4)强化舞弊审计执行力。

舞弊审计执行力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审计技术和职业判断。

全球惟一专门对舞弊予以查核的专业性组织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

该协会要求其会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学和审计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通晓犯罪侦查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必要时还应熟悉搜集、提供法律辩论的证词、证据的程序,以解决法律上有关的财务问题是否涉及犯罪。

此外,企业应定期更换舞弊审计的机构或人员,防止舞弊审计人员与企业内部人员交往过密而丧失独立性。

(5)识别可能引发舞弊的迹象。

舞弊行为发生前后或发生时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包括:

会计人员一反常态地长期独自办公、在家办公、周末办公或拒绝休假;插手本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如无故介入公司开户银行和债务人还款相关事务,检查机关或公安机关对丢失财产的调查;借故拒绝其他财会人员参与其工作或阅读其会计单据及报表;频繁在某些会计材料的上报工作中出错,如员工工资条、公司银行存单、供货商及客户回涵。

这些迹象并不必然预示舞弊行为,但反舞弊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保持对这些迹象的警惕性,防患于未然,将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6)加大处罚力度。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立法机关及有关管理部门先后制订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如《预算会计法》、《会计准则》、《预算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尽管这些法规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

目前问题的关键是贯彻执行法规和制度的情况很差,很多单位知法犯法,阳奉阴违。

因此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对蓄意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足,只伤其皮毛,不动其筋骨,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仍然敢于铤而走险。

今后对于恶意造假并产生严重后果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有关负责人给以严厉处罚,而且要追究相关单位法律责任,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

结论

 由于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不足,相关法律制裁威慑效果低下。

而我国的立法主体仍是我国各级政府权力机构,缺乏各方利益代表的参加。

因此,不可避免地法律更加趋向于保护公权,保护政府投资者,这也加大了打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的难度。

针对预算会计舞弊的常见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力求从根本上杜绝预算会计舞弊。

 

参考文献

[1]史海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与应对策略.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54-55.

[2]李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西部财会.2007

(1).

[3]程涛.从企业舞弊GONE理论剖析会计舞弊.上海会计.2005

(2):

47-48.

[4]黎四龙.舞弊动因理论述评.当代经济.2007(9).

[5]陈梅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07(33):

67-68.

[6]车萍.事业单位收入方面的舞弊表现及审计的方法.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6).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柴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

没有柴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

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

感谢我的老师们、同学们,谢谢你们在这三年中给予我的帮助,你们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