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009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docx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

 

模具制造及构造设计的相关设计标准

 

一、行位系统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二、斜顶系统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三、进胶系统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四、外观要求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五、顶出机构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六、注塑成型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七、模具强度涉及的构造设计标准

 

一、行位系统问题点

1.圆形隧道行位

 

设计圆形隧道行位,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应保证以上

A,行位镶件直径15毫米以下,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以上

B,行位镶件直径15/30毫米,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断裂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2.方形及异形隧道行位

宽度

设计方形及异形隧道隧道行位时,模具分型面到行位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以上

以上

C,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3.隧道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设计隧道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穿薄铁的现象,薄铁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3毫米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薄铁变形断裂导致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4.后模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薄铁

设计后模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后模薄铁的现象,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薄铁厚度保证2MM以上

B,薄铁高度15/20毫米,薄铁厚度保证3MM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变形导致切割镶件重制薄铁位置,影响生产进度。

5.后模行位镶件碰穿斜顶镶件

 

设计前模行位,有时会出现前模行位镶件碰穿后模斜顶现象,会出现以下风险:

A,容易出现行位镶件和斜顶撞模,出现工件重制,甚至压模。

B,两个碰穿零件容易磨损,出现产品批峰导致烧焊或者重制镶件。

备注;以上情况产品构造请尽量防止,影响模具生产且修模频繁。

 

二、斜顶系统

如下图,两扣距离保证13mm以上,且扣位脱模深度在1mm以内,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A,两斜顶顶出行程缺乏,导致撞斜顶模。

B,斜顶只能做小到4毫米以下,强度缺乏易断裂,甚至断裂后撞坏前模外观,导致前模降面重新加工和斜顶重制

如下图,两扣距离保证10mm以上,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A,要保证两斜顶之间的模具强度。

也有利于后模顶针板斜顶挂台镶件的分布

如下图,此距离保证3mm以上,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A,存在薄铁,影响模具强度,生产容易断裂,修模率高,不利量产。

此种情况扣位距离保证19mm以上,且扣位脱模深度在1mm以内,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A,产品空间所限制斜顶只能做小,强度缺乏易断裂,甚至断裂后撞坏前模外观,导致前模降面重新加工和斜顶重制

此种情况此距离保证20mm以上,且扣位脱模深度在1mm以内,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A,保证斜顶滑动空间和模具装配的可实现性。

备注;以上情况产品构造请防止,防止模具量产时有断斜迎风险,频繁修模,

 

以上情况都是根据注塑生产修模反响出来的模具强度问题,修模多影响注塑生产

三、进胶系统对构造设计和模具设计的要求

良好进胶案例

1.1不良进胶案例1.2

A,特点:

进胶速度快、开模水口自动脱落;

B,缺陷:

点胶口周围有少量气纹、水口拉断后有残留水口高出〔0.1~0.2〕mm,进胶速度快无缓冲空间在填充较小胶厚产品的模具型腔易产生气体导致困气;

C,不良进胶案例说明:

1.1,构造要求透明件产品正反面不能有胶口和顶针印痕,模具评审侧进胶流道拐角纵多会延缓走胶速度及压力要求前期构造改善增加弹力臂胶位宽度和厚度;评审结果构造要求参照样板设计在弹力臂底面点进胶直接入型腔胶厚、弹力臂胶厚〕,点进胶在薄胶处向厚的型腔走胶产生困气导致顶面缩水存在〔产品构造限制无法加工排气位置〕,后模具仍修改为大水口侧进胶但仍有轻微缩水印痕。

注塑面积及融胶量过大且有做高光外观产品,首要考虑注塑成型降低外观瑕疵和弯曲变形风险故采用在二次外观面上胶厚处点进胶,由于点进胶一侧〕mm大面积薄胶位注塑时从薄胶位置走胶过渡到厚胶过程中产生了注塑应力作用呈现出了凹凸不平影响到外观,后期模具要求加厚胶位改善了点胶口附近的凹凸不平。

综合上述点进胶特点及以往缺陷对构造设计和模具设计提出建议:

1.3,建议产品设计首要考虑注塑采用点进胶来满足外观及变形控制,预留点胶位不能在:

薄胶顶面、薄胶附近、

1.4,构造设计预留点胶口底部胶厚需满足以上厚度,如点胶口预留在mm胶厚以下不能满足注塑条件;

1.5,外观要求镜面、高光面、细纹面产品模具建议构造设计前期优先采用点胶注塑并预留点胶位置;

1.6,模具构造选用点胶注塑时事项:

点胶口位置根据构造预留空间定位,口径大小根据产品注塑填充胶量定义口径;胶口位置及口径大小限制注塑速度、时间和压力,口径过大不易拉断、拉断后存在残留水口干预主装;

二,唧嘴直接进胶

良好进胶案例

A,特点:

直接走胶速度快、外观上无碰穿孔时不产生熔接线;

B,缺陷:

增加了注塑完成后续水口加工;

综合上述唧嘴直接进胶特点及缺陷对构造设计和模具设计提出建议:

1.非外观且注塑面积较大产品首要选择大水口注塑;

2.产品预留进胶口位置周圈胶厚不得薄于、胶口周圈薄胶宽度不得大于;

3.镜面光和高光面产品可选择在遮蔽位置产品设计预留进胶位置,注塑完成后采用后续加工冲压或锣掉;

进胶案例

A,特点:

走胶速度快,可满足丝印、电镀等后工艺辅助架框;〔侧进胶类型:

扇形进胶,锥形进胶、平直进胶〕

B,缺陷:

进胶口剪切后产品侧面存在疤痕和〕mm,喷油、电镀都无法遮蔽疤痕

综合上述搭接侧进胶特点及缺陷对构造设计和模具设计提出建议

1,镜片类及小配件产品构造设计前期可优先选择侧进胶注塑,方便产品后工艺加工;

2,以注塑角度建议镜片类产品如:

〔15X25〕mm面积的胶位设计厚度不能薄于0.7mm以满足注塑成型保证外观,以此类推注塑面积增大胶位同等比例加厚;

3,设计带裙边的透明产品模具建议裙边胶厚做到以上并预留侧进胶位置裙边宽度不大于。

不良注塑案例说明:

主体直径厚度裙边厚度注塑存在困气导致缩水且顶出困难,

4,普通产品设计预留侧进胶时裙边胶厚建议〔厚0.7mm以上、宽度以内〕;

进胶案例

特点:

走胶速度快,可满足丝印、电镀等后工艺辅助架框;〔侧进胶类型:

扇形进胶,锥形进胶、平直进胶〕

B,缺陷:

进胶口剪切后产品地面〕mm,主装存在干预风险,残留水口需修剪平整;

综合上述搭接搭底进胶特点及缺陷对构造设计和模具设计提出建议

1.构造设计需电镀产品可优先选用搭底进胶,产品设计时考虑预留出残留水口对主装的干预的避空空间;

 

进胶案例

A,特点:

潜伏顶针或骨位进胶可以满足外观上无胶口缺陷;

B,缺陷:

顶针进胶水口需后续剪切加工、剪切水口后存在残留水口高出〔0.2~0.5〕mm;进胶骨位顶面会有轻微气纹;

综合上述特点及缺陷对构造及模具构造要求:

1.产品设计预留顶针进胶的残留水口对主装干预的空间;

进胶案例

A,特点:

潜伏牛角进胶产品外观上无胶口缺陷,注塑不需处理水口;

B,缺陷:

进胶口顶面会存在气团影响外观,喷油等处理仍有轻微瑕疵,不适合镜面、细纹面和薄胶产品采用;

综合上述特点及缺陷对构造及模具构造要求:

1.构造设计预留牛角进胶要考虑牛角进胶口顶面胶厚不得薄于,防止影响外观;

2.构造设计预留牛角进胶在内壁骨位时建议预留主装干预避空位,因模具设计牛角进胶在产品骨位上时会在骨位上局部加大胶厚有干预主装可能;

四、产品外观对构造件要求:

1.外观拔模需求:

外观出模斜度

产品外观

高度()

脱模斜度°

备注

光面/高光面/镜面

2

防止出模后外观拖伤

3.0~10

10以上

纹面

纹板度数+≧1

以益新纹板为准;例如:

YS1281-A〔1°〕产品出模要求单边拔模(1.5~2)度。

纹板度数+≧

2.枕位、滑块和斜顶与前模插破拔模需求:

类型

孔高度()

插(靠)破面斜度

备注

枕位/滑块、

3

小于拔模需求模具量产时易损坏,导致重制

2

斜顶

4

小于拔模需求模具量产中导致产品外观拉伤线条,

3

2

六、注塑成型对构造设计要求

A,构造设计时外观的刻字或花纹最细胶位不得窄于〔0.25~0.3〕mm,深度不得超出;

B,构造设计时骨位厚度不得大于产品顶面及侧面胶的75%mm否那么存在缩水风险〔例如:

胶位做骨位〕;

 

C.构造设计掏胶位根据产品面积大小做减胶,减胶所需面积越大深度要求越小;最深的掏胶不得超出顶面胶厚的20%,另外掏胶的口边倒R或斜坡顺接防止注塑存在厚薄胶应力印痕风险;

产品顶面胶厚,薄胶厚度,注塑时产品严重应力印痕且变形突出。

 

七、模具强度对构造设计的要求

1.产品胶位之间薄铁参照数值;

类型

薄铁深度范围〔mm〕

最低薄铁厚度

备注

薄铁

小于模具要求量产时易损坏修模几率高:

断裂镶件重制,影响量产不能顺利进展;

5.0~10

10~30

2.产品设计中扣位的斜顶与骨位镶件、镶针之间大于间距,反之模具无法保证强度会导致量产过程中修模几率过高;〔前面斜顶系统已经说明〕

3.产品设计必须保证斜顶退出方向扣位面与骨位、柱位外表不得小于距离,扣位设计预留斜顶宽度方向不得窄于;

圆孔切点与PL面不得小于薄铁;详细参考数值:

直径以内保持;(5.0~10.0直径)以内保持;

方孔、椭圆或异型孔跨距10mm以下,PL面下薄钢不得小于4.隧道滑块与PL面之间薄铁:

〔1.5~〕;

方孔、椭圆及异型跨距(10~50)mm以内,PL面下铁料厚度不得小于;

 

模具部制

2010-7-8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