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189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9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docx

人教版七级生物教案下册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教案

电白县环城中学蔡立坤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1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案过程:

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观察与思考:

四种现代类人猿

2.讲解: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观看、看图分析:

展开想象并描述

课题:

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

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

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并展开讨论: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

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教案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第2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教案用具:

挂图、写好内容的纸条、胶条、录象

教案过程:

课题: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

引言:

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

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么来的?

你知道父母生养你的过程吗?

新课:

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探讨个体的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请看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挂图。

(父母生的)

竞赛:

黑板上有4幅男女生殖系统结构模式图,讲台上有写好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的纸条,有胶条,请男女生代表组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纸条贴到相应的位置。

生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现在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认识其结构与功能,但我们知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布的时候,都知道用树叶、兽皮包住露在体外的生殖器官,为此,生殖系统是一个隐秘的器官。

认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看图、识记结构与功能

按规则活动(活动过程略)

聆听、思考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认真观看:

精子怎样进入卵细胞;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发生联系;胎儿的分娩。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思想上有何启发?

课后作业:

1.阅读P13科学技术社会内容,可继续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进行知识总结;谈感受(略)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

2.新的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

A卵细胞和精子B.受精卵C.胚胎D.婴儿出生时

3.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养料来源于:

()A母体B.胎盘C.精子内的物质D.卵细胞内的黄4.胎儿是指()

A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B.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C.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D.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5.下列属于生殖细胞的是()①精子②卵细胞③精液④卵巢⑤睾丸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D.②④

二、判断题:

1.受精卵的形成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2.人们常说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说胎儿必须在母体内怀孕十个月。

3.子宫是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双胞胎就是由两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产生的。

5.胎儿的血型与母体可以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血液凝集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相通。

参考答案:

一、1.B2.B3.D4.D5.C二、1.√2.×3.×4.×5.√

课题:

第三节青春期

第3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

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

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难点:

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教案用具:

1.实物投影仪

2.投影片

3.年级学生情况

4.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教案过程:

第二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卵巢、睾丸迅速发育;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度过青春期

课堂小结

如果你想一年受益,你就种花;如果你想十年受益,你就种树;如果你想终生受益,你就种理想。

引言:

投影展示并真情地朗诵:

青春期是人生关键时期,是人生过渡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

在座的同学们有的已经步入了青春期,有的即将步入青春期。

人来到世界上,要走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把握好每个时期是你一生的成功。

怎样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

投影展示图片资料并出示讨论题(见课本P14)身体其它方面的变化由老师讲在青春期会有那些疑惑?

应该怎么办?

演小品;每个小品演后适时请同学讨论解答,教师补充(过程略)

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都很好,尤其是表演小品的同学更为出色。

青春期会有很多疑惑或诱惑,你怎样把握好青春期呢?

我建议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沟通;认真倾听并进入新课,观察思考。

小组交流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差别:

一般地说,女孩早于男孩。

2.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男女平均值,因此会与自己有区别。

3通过观察卵巢睾丸发育趋势的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睾丸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显增加,体重也增加,所以,体形也会放发生变化。

《小品一》请假(大意是女生向体育老师请假被批准,男生有意见)

《小品二》上课走神(大意是男生第一次遗精,女生初潮不知如何应对,致使上课好朋友之间传纸条,影响上课)

《小品三》赴约吗?

(大意是一女生接到同班一帅气男生的纸条,约她晚上去看电影,去还是不去?

板书设计:

教案反思:

课题:

第四节计划生育

第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人口剧增给地球造成的压力,说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调查、探究能力情感、

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案用具:

准备“世界与人口”栏目的资料;一个人一生大约需要从环境交换多少物质的数据;实物投影仪。

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教案过程: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一个家庭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

三、探究晚育的意义、小结

引言: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给家庭的是喜悦,可带给社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调查的结果:

个家庭尚且如此,那么一个国家呢?

甚至全球呢?

看一个人一生要从外界获取多少物质才能生存?

(资料)

今天全世界人口已突破60亿,我国已超过13亿,这么多的人口需要从外界获取多少物质才能生存?

更何况人类的生存还需要其它的条件,生物圈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与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矛盾,怎么解决?

提问:

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是什么?

请看书回答?

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分析:

为什么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能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晚育的意义吗?

指导探究,检查探究的结果。

展示图片,请根据图片围绕本节课内容展开想象并表达?

观看录象并思考感受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生物圈造成的压力。

实物投影展示一个家庭自四十年代至今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

看资料:

按60岁计算:

蛋白质:

克,糖类:

克,脂类:

克,水: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标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从生理上分析(略)四人一小组,参看书P19—20

A夫妇及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100年后,A的后代有5代。

B夫妇及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后,B的后代有4代。

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5千万;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也是每人生一个,那么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1千万。

少生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习题精选

1.下列哪项不属于青春期的发育特点()A身高突增B性器官迅速发育C身体迅速发胖D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2.男女生处在青春期的年龄约为()A.6、7岁~11、12岁B.9岁~25岁 C.10岁~20岁 D.18岁~25岁

3.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什么结构每月一次的出血现象()A.子宫内膜B.阴道内膜C.卵巢D.输卵管内膜4.女性在月经期必须注意的卫生保健是()

A.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当运动B.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月经用品要干净、专用

C.要注意饮食、不受寒着凉,睡眠休息要足够 D.上述三点都要做到

5.人在青春期,使体重增加的因素是()

A.骨骼的迅速增长B.肌肉的迅速增长

C.其它组织、器官的生长D.上述三点共同起作用

参考答案:

1.C2.C3.A4.D5.D

典型例题:

大明和梅梅在班里平时接触得比较多。

班里就有同学说“梅梅喜欢大明”,“大明护着梅梅”什么的。

你觉得同学们的话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如果你是大明或梅梅,应该怎样对待同学的起哄?

如果你是班里的同学,你认为什么样的交往属于男生和女生正常交往的范围,什么样的交往又是不适宜的?

【答案】中学时代的友谊是纯洁而珍贵的,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同学情谊是完全正常的。

随意歪曲、起哄,不仅玷污了同学们美好的友谊,更反映出自己的无聊和浅薄。

同学间交往搞搞恶作剧,开个玩笑是很常见的,但是应该有一定的规范。

有些恶作剧或言语,你认为合适,可别人无法接受,就是不适宜的。

课题: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

第1课时

教案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重难点:

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教案用具:

1.

(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案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

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

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

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师: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生:

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授

1.师: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师:

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P21资料分析的表格中。

生:

(学生写出两种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写资料分析中的表格)生:

写出的食物有M饭、面、猪肉等。

师:

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师:

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请同学们讨论。

生:

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师:

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22页的课文,在书上划出来。

也可小组讨论。

 

生:

小组讨论,划出重点,举出例子,写在书上。

师:

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讨论,并给予表扬。

2.师: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生: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师:

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

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

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请同学们看教材P23页中的插图,你们小组想知道什么呢?

生:

小组同学通过看插图并讨论后,提出探究的问题。

各个小组的探究问题可能不一样。

生:

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

生:

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生:

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师:

(让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问题不同,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不同)。

生:

各小组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能否作出假设。

如能,则各小组积极讨论,作出假设。

师:

巡视、指导,纠错。

 

师:

请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生:

(有的用白塑料筒,有的用倒置漏斗,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并外套一层铝箔。

师:

肯定学生的制作及丰富的想象力。

师:

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生:

各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

利用谭前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探究。

师: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当的点拔指导。

教师留下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

生: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师: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生: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三.习题精选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A.①⑧⑥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2.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A.鸡蛋B.豆腐C.肥肉D.馒头

3.患佝偻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食物缺乏()A.含钙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A.坏血病B.夜盲症C.脚气病D.佝偻病

5.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脂肪

课题: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

第2课时

教案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重点、难点:

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教案用具

1.

(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案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还有哪些并不含有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的物质呢?

 

生:

有,如水……

二.新授

1.题:

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呢?

生:

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生: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角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动。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产,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师:

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生:

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

完全正确。

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

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赞美,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良或患病。

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2.生:

(课前挑选了一名学生以角色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

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

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下他得了什么病吗?

生:

缺钙。

生:

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

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师:

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但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呀!

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生:

海白菜。

海带。

生:

海中的鱼虾。

师:

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

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

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生:

气氛活动,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热烈,查食物成分表

师:

(注意引导学生做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生:

(根据同学的表演和老师的板书,填写表一和表二。

师:

除同学们说到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大家觉得应鑫补充哪类食物呢?

生:

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笋子,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生:

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

师:

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

生:

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师:

纤维素除了能帮助排便外,对身体还有许多好处,所以一些科学家将它称为“和七类营养素”。

(引导学生看书P28-29)3.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同学表演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自学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学简直就是小辩论家,让老师刮目相看。

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觉得自己有哪睦收获呢?

生:

原来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这么多,这么重要。

师:

现在你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吗?

生:

(回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

生:

我们应该改掉偏食的毛病。

生:

我觉得我的胆子比以前大了。

师:

只要大家有收获,我们就成功了。

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地合理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 练习巩固

6.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A.胡萝卜B.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D.标准面粉 

7.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A.维生素B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C

参考答案:

1.C2.D3.A4.B5.C6.B7.C8.B

四.作业:

设计探究方案,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课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3课时

教案目标:

1.知识: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重点: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教案用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教案过程:

引言:

当我们慢慢地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什麽原因呢?

是不是馒头里含有那种甜甜的糖?

观看、思考:

演示实验:

将馒头泡在水中,检测馒头水中是否含有麦芽糖。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分组实验:

同组学生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归纳实验结论,提出并强调消化酶的作用。

2、淀粉的消化

观看动画课件,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

通过演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

3、消化的概念

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消化的概念。

启发、诱导。

4、简介消化道和消化腺

读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5、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读图,找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

用课件简单讲述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6、总结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倾听----讲授

典型例题

1.血液中没有()

A.氨基酸B.脂肪酸C.麦芽糖D.维生素【答案】C。

【分析】而麦芽糖则不能被吸收,必需再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所以血液中没有麦芽糖。

2.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

A.口服葡萄糖B.口服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答案】C

【分析】由于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所以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但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所以不能口服,应该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

3.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胰液、唾液【答案】C

【分析】植物油的成分是脂肪,该题实际上是考查脂肪的消化。

乳化脂肪的消化液是胆汁,只起乳化作用(物理变化,将大分子脂肪变为脂肪微粒),胰液中有胰脂肪酶,肠液中有肠脂肪酶。

4.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B,胰液、胃液C,胰液、肠液D,唾液、胰液【答案】C

【分析】鲜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蛋白质的消化,唾液内无蛋白酶,胃液内有胃蛋白酶,但要注意胃液呈酸性,只有胰液和肠液的生存环境相同,而且,胰液中有胰蛋白酶,肠液中有肠肽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