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12月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卷面总分:
150
卷I总分100分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坍圮(pǐ)窸窸窣窣(sū)熨帖(yùn)隽永(juàn)
B.田凫(fú)慰藉(jiè)老饕(tāo)椋鸟(liáng)
C.跌宕(dàng)锡镴(là)玉墀(xī)狙击(zǔ)
D.湔雪(qián)蓊蓊郁郁(wěng)倩影(qiàn)敛裾(j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
A.熨yù;C.墀chí,狙jū;D.湔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朱拓顿响寒喧百无聊赖
B.桌帷蹙缩炮烙泅水
C.拮据糍粑剌造纨绔子弟
D.踌躇谬种俨然沸反盈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字形。
A.钝响,寒暄;B.桌帏;C.敕造。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游客不仅可以游走在清新可人的桂花树下,还可以到本土明星献上的文艺表演。
②精彩绝伦的文博会既让我们领略了文化的博大,也把一大批民间艺人推到了前台。
③对不少新生而言,大学生教官的出现让军训的和可怕一扫而光。
A.欣赏精妙苍白B.鉴赏精深苍白
C.欣赏精深枯燥D.鉴赏精妙枯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欣赏则是对一个人的人品或者才能很是满意和赞同,也可以是对一部电影和戏曲的满意。
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鉴赏一般是物而不针对人,而欣赏不仅包括人,也包括物。
所以第一空选“欣赏”,排除BD。
精妙:
主要指思想或者想法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寓意是恰到好处。
精深,是一个形容词,释义有精熟深通、精微深奥。
结合语境,第二空选“精深”。
所以选C。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大佬们忙着圈地,另一方面,个别中小企业,这也使得加大监管力度和出台准入制度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一边是新鸿基218亿买地王,一边是李嘉诚60亿卖写字楼,近段时间,两家港资地产大鳄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做出了的举动
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企业家、品牌和风云人物。
这是永远的规律。
A.浑水摸鱼南辕北辙牢不可破B.趁火打劫背道而驰颠扑不破
C.浑水摸鱼背道而驰颠扑不破D.趁火打劫南辕北辙牢不可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浑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趁火打劫: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第一句中没有“紧张危急”的语境,所以选“浑水摸鱼”。
排除BD。
背道而驰:
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牢不可破:
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结合语境,第三空选“颠扑不破”修饰“规律”。
所以选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台湾大选来临之际,陈水扁为什么要闹闹哄哄地唱起所谓台湾民主“公投”戏的原因,无非就这么六个字:
拼选举、推“台独”。
B.海南是“非典”无疫区,“非典”过后的第一个旅游黄金周将成为“健康海南游”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C.载人“神舟”的飞天,使中国不仅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D.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美国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切实执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
“为什么……”和“……的原因”杂糅。
B.搭配不当,改为:
“健康海南游”将成为“非典”过后的第一个旅游黄金周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C.语序不当,将“不仅”移到“使中国”之前。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有《樊川文集》。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B.《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杰出的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背影》、《绿》和《欧游杂记》等。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稼轩长短句》。
D.《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为欧·亨利,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其作品主要艺术特色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
D欧·亨利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7.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
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的多少美丽的诗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
题中B项拟人,其余三项都有比喻。
点睛: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
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拟人手法有什么好处: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8.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②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③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
④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⑤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A.②③①⑤④B.④③①②⑤C.②⑤④③①D.④②⑤③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语意可分三层,第一层,“但是”承上句,指出“咬文嚼字”的重要性;第二层③①两句进一步阐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第三层②⑤两句总结“咬文嚼字”的实质意义。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
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应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A项,前两个和最后一个顿号改为逗号;C项,问号改为句号;D项,括号应在“腹白”后面。
所以选B。
考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视频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倒塌,毁坏)B.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舒服,舒适)
C.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远望)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形容水深含感情的样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C弥望:
满眼。
11.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B.然后得一夕安寝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D“颠覆”表示国家灭亡,现在也有这个义项,不是古今异义。
A不行:
古义:
不去行动;今义:
不可以。
B然后:
古义:
这样以后;今义:
连词指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C可以:
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许可。
12.下列句子中,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B.秦人不暇自哀
C.赵尝五战于秦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例句和D选项都为被动句。
A判断句,B宾语前置,C状语后置。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压三百余里(掩盖,覆盖)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和暖的样子)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领)D.思厥先祖父(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推断能力。
C率:
全,都。
句意是:
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却)B.盘盘焉,囷囷焉(在那里)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D.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运用。
A而,表并列;B焉,形容词词尾;C盖,因为。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厌通“餍”,意思为:
满足。
B当,通“倘”如果;C华,同“花”,“花发”,即花白的头发。
1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李牧连却之
C.侣鱼虾而友麋鹿D.望西山,始指异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B为使动,其他为意动。
17.下列对散文《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A.采用拟人手法,用“炫耀”修饰“朱红”,写出地坛当年的显赫。
B.用“剥蚀”“淡褪”“坍圮”等词主要为了表现地坛历史之悠久。
C.荒芜冷落的地坛与失魂落魄的“我”像极了一对相怜相惜的老朋友。
D.地坛为身处绝境的“我”准备好了想透生死、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这几个词主要表现的是地坛历尽沧桑后的荒芜冷落。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古文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
全,都。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
决定。
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
运数。
D.始速祸焉速:
加速。
1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
“弊在赂秦”,然后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选段的第二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等词,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本文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18.D19.D20.B
【解析】
18.试题分析:
D始速祸焉意思是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其中速为招致(速:
招致)。
19.试题分析:
D都表示转折。
A分别是:
因为;凭借、用。
B分别是:
动词,结交;和。
C分别是:
表被动;动词治理、掌管。
20.试题分析:
B“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错,杀李牧的是赵国。
参考译文: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三、古诗文翻译及默写。
21.翻译下列句子。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答案】
(1)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
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
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
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
(2)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注意关键字词,
(1)“卧”横卧;“复道”楼阁之间的通道;“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2)“始”起初;“远略”成群结长远的谋略;“义”动词,坚持正义。
22.默写
(1)_______________,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
(2)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战不善,______________。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7)想当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雷霆乍惊
(2).杳不知其所之也(3).而后人哀之(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5).非兵不利(6).弊在赂秦(7).日削月割(8).以趋于亡(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0).是又在六国下矣(11).羽扇纶巾(1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3).金戈铁马(14).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霆”“杳”“鉴”“趋”“纶”“樯橹”。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四、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而曾国藩则说: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必须写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耕耘与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一种精神,一种专心于事业,不求回报,不问荣利的高尚情操。
居里夫人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在发现镭后将其提炼方法公布于世,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
邓稼先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在当时科学技术尚处落后的祖国排除万难,成为两弹元勋。
司马迁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忍受社会给予他的歧视和痛苦,顽强地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其必定会促使社会更加高速发展。
政府官员有了它,才能抵制荣利的诱惑,专心为民,清正廉洁,成为一个为人民的好官,科研人员有了它,才排除功利之心,专心致志地研究,才能尽自己的才智取得成果,促进人类科技的发展。
中学生有了它,才能专心学习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实现康有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愿望。
作为当代青年,伟大科学家钱学森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钱老建国初年排除万难,回到了需要他的祖国,除了一颗爱国心外其中也包含了一种“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正因为有这种精神,钱老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科研成果,他做为中国航天的先行者,在治学做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国家也正需要钱老这样的人,也需要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
回望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飞跃,科技每一次进步,都与“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本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若想进一步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具备这种精神。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若没有这种精神,怎能造就出排除万难,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呢?
没有意志力怎能成为人才?
没有吃苦耐劳、优秀坚忍的人才又怎能做事业做强做大?
商业经济不发展个人力量又怎能取得进步?
所以,“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既是一种精神又可是一种促使社会乃至企业发展强大推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则名言,其关键词是“耕耘”和“收获”,由此可以转换为“耕耘”和“收获”的话题来立意写作即可。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卷II总分50分
一、语言文字。
2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缅怀腼腆沉湎偭规越矩
B.蠕动濡湿糯米孺子可教
C.拮据倨傲锯齿龙蟠虎踞
D.麋鹿羁縻糜烂所向披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都读miǎn;B“蠕、濡、孺”读rú,“糯”读nuò;C“拮据”读jū,其他都读jù;D“所向披靡”读mǐ,其他都读mí。
2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格斯拉兄弟将自己的店开在一条横街上,这条横街座落在伦敦市的西区。
B.我不断地叩问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从中找出一条贯穿其中的脉络的愿望。
C.老王为新春写的这幅对联,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展现了书法大境界。
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哄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座落—坐落,C.幅—副,D.哄然—轰然。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_。
A.暴发 抚养 盈利B.暴发 赡养 营利
C.爆发 赡养 盈利D.爆发 抚养 营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都是动词,有时通用。
如:
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
突然猛烈的发生,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
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
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像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爆发:
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
所以第一句选“暴发”,排除AC。
赡养,是指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
所以第二空选“赡养”。
所以本题选B。
盈利,盈,满之意,可知盈利为填平成本等资费后,获得的纯利润。
营利,营,经营,即经营后获得的所有利润,不扣除成本等资费,是总利润,非纯利润。
营利,营,商家经营,“商家唯利是图”,因此可说营利是以赚钱为目的。
是动宾结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