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9876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docx

高中生物培优教案植物三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

一、繁殖的概念

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这就是植物的繁殖。

植物的繁殖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营养繁殖,是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有时不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第二种是无性繁殖,是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第三种称为有性生殖,是由二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指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花的结构,产生雌雄二性配子——卵和精子,在经过受精作用后来完成繁殖的目的。

(一)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

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植物体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能产生新的植株,这一类称为自然营养繁殖;另一种是经过人们的辅助,采用各种方式以达到繁殖个体、改良品种或保留优良性质为目的的营养繁殖,称为人工营养繁殖。

1.自然营养繁殖:

被子植物的自然营养繁殖多借助于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茎等变态器官来进行。

有些长期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有性生殖器官也就退化,不能发生作用。

营养繁殖不仅可以达到繁殖的目的,还能克服种子萌发力弱,寿命短,或是用种子繁殖需要经过较长的幼年期,使开花结实有所推迟等缺点。

用鳞茎繁殖:

鳞叶叶腋内长出的小鳞茎,和在地面部分叶腋内长出的珠芽(图4-1),都能进行营养繁殖。

用块茎繁殖:

马铃薯块茎上的顶芽和芽眼内的腋芽,可以在第二年生长发育,长成新植株。

由一个块茎长成的新植株可以很多,人工繁殖马铃薯时,可以把整个块茎切成许多带有芽眼的小块埋入土中,不久芽体萌发,成为新的个体,以后由植株茎基部形成许多地下根茎,向四周横向生长,根茎的近顶端部分由于积聚养料而膨大,成为整齐的、肉质的块茎,也即食用的马铃薯(图4-2)。

用球茎繁殖:

它们的繁殖方式与块茎颇相似,当一些根茎的顶端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则膨大形成球茎。

用地下的根茎来繁殖的(图4—3):

根茎的节上有不定芽,生长发育后伸出地面,成为直立地上的茎枝,同时还从节上丛生不定根。

如果把根茎分割成若干小段,则每一小段有可能成为一株新植物,白茅、小蓟等田间杂草之所以不容易彻底铲除,正是因为这些植物有相当发达的地下根茎,每因锄地而把地下蔓生的根茎切断,反促使其更快繁殖。

用块根进行繁殖:

粗壮的块根内贮大量养料,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常在块根的近茎端长出不定芽,而在块根尾端长成须状不定根(图4-4)。

以后,不定根长大,成为新的植株。

此外,洋槐、白杨等木本植物的一般根上,也常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不定芽可以长成幼枝条,进行繁殖。

这类植物也称为根蘖植物。

匍匐茎也是植物重要的营养繁殖器官。

由植物茎基部生出的匍匐茎,向地面四周生长延伸。

当茎节与地面土壤接触后,从节上长出不定根,顶芽则向上开放成新植株,以后又从新植株再伸出新的匍匐茎。

如此多次反复,可由一株植物扩展为一大片。

如草莓、狗牙根就是这样(图4-5)。

某些植物的叶也能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借以进行营养繁殖,如落地生根的叶缘上可以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它们从叶缘脱落后便能在地面上形成新植株。

“落地生根”的名称就是因此而得的(见图3—1F)。

2.人工营养繁殖:

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几种。

(1)分离繁殖:

由植物体的根茎、根蘖、匍匐枝等器官长成的新植株,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发育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繁殖。

分离繁殖移栽的新植株,一般是已经成长了的植物小体,所以成活率很高。

(2)扦插: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相当时间以后,可以从插入的枝段、根段或叶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原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个体。

普通扦插是用枝来进行,有些植物可进行根插,如蔷薇、梨、苹果、无花果、合欢树等,或用叶扦插,如秋海棠、柠檬、柑桔等(图3—lB)。

能否成活的关键,决定于不定根是否能及时形成。

对于插条可以先通过药剂处理,如把插条浸入0.01—0.00l%的高锰酸钾溶液,2%的蔗糖溶液或不同浓度的一些类生长素(例如2,4-D,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或等量IBA和NAA溶液的混合液)的溶液内若干小时,然后再插入土中,对加速不定根的成长有显著效果。

研究证明,维生素B1对促进不定根的发生也有很大作用。

此外,某些矿质营养的使用,如有机或无机含氮物质、硼等,对促根也有显著作用。

(3)压条:

与扦插的不同点是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所以成活率极高。

进行时,可以从需要压条的植物体上,选取靠近地面的枝条,轻轻弯下,以能碰到地面为准。

枝条在埋入土壤之前,可先在枝条处理的部分割掉半圈树皮,再用木叉将枝条的割皮处压入土中,上面覆以松土,单留枝条的末端露出土面(图4-6)。

同时须经常使覆土保持润湿。

经过相当时间,待受埋的枝条在割皮处拥积大量养料,生成不定根系,枝条上部的枝叶也正常开展生长,便可以把枝条从母体上分离出去。

对植株高大、枝条坚硬、不易向下弯曲触及地面的植物种类,可用空中压条的方法来进行,即在选定的枝上,在适当的部位,剥去一圈树皮,或切一裂痕,用对半劈开的竹筒瓦罐或塑料袋套合在枝条的割皮或裂痕处,中间填塞泥土,周围用绳扎好(图4-7),每天浇水,使之湿润,等割皮或裂痕处长出新根,即可将枝条从割皮下方截断,移栽土中。

(4)嫁接:

将一株植物体上的枝条或芽体,移接在另一株带根的植株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一方法称为嫁接。

保留根系的、被接的植物称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为接穗。

接合时,二个伤面的形成层互相靠拢紧贴,各自增生新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维管组织,将二者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图4-8)。

嫁接的方法主要有:

靠接:

将需要嫁接的二植物枝条彼此靠拢,各在相对一侧削成切口,然后贴紧,缚好,涂蜡,待接活后,将接穗的枝条从原植株上剪下(图4—9)。

枝接:

利用植株上一段带芽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去,称为枝接。

接穗的枝条如果和砧木的茎干同样粗细,可采用全接法。

全接的接合处可削成互相嵌合的舌状或马鞍状(图4—10);如果接穗枝条比砧木细小,不能在二切口面完全愈合,可采用切接或劈接法(图4—11)。

芽接:

接穗是枝条上的芽体。

进行芽接时,先在砧木茎干上划一“T”形的接缝,深仅及皮层,并用嫁接刀在切缝处挑开皮层,同时把接穗枝条上的腋芽用刀削下,保留芽下一小部分皮层和木质部,再修剪成盾形,切去芽下方的叶片,仅留一小段叶柄。

然后把盾形的接芽嵌入已割开的砧木皮下,使接穗的芽体正好在砧木切缝正中央的位置,以绳或麻皮扎紧,待愈合后即成。

(二)有性生殖的概念:

有性生殖是通过二性配子的融合来完成繁殖的作用,所以也称配子生殖,是繁殖方式中的进步形式。

二配子彼此融合时,它们相互同化,成为一个新生的细胞------合子,再在适宜的条件下,发展成为新个体。

有性生殖的配子,可以是从不同生活条件下生长的二个个体,或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上形成。

所以,配子所带的遗传性可以不尽相同,融合后形成的合子以及以后发展的新个体,也就包含了二性配子所带来的遗传特性,因此,新的个体更富于生活力,更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在花的结构里集中体现的。

从二性配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到配子的彼此接近和融合——传粉和受精过程,然后形成合子,并由合子生长发育为幼植物体的整个过程,都在花里进行。

有关花的详细结构及其整个有性生殖过程,将在下节叙述。

第二节花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一)花的概念:

可以说,花是不分枝的变态短枝,用以形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的,并且进一步发展为种子和果实。

所以花也是果实和种子的先导,花、果实、种子三者成为一体,但出现的先后和发展的性质以及结构互有不同。

(二)花的组成:

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五个部分,即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图4—12)。

1.花柄和花托:

花柄,或称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可以把花展布在枝条的显著位置上;同时,也是花朵和茎相连的短柄。

花柄有长、有短;花柄有具分枝的,也有不分枝的。

花柄的结构和茎枝的结构是相同的。

花托是花柄或小梗的顶端部分,一般略呈膨大状,花的其它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上面。

花托的形状随植物种类而异(图4—13)。

2.花被:

花被着生在花托的外围或边缘部分,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由扁平状瓣片组成,在花中主要是起保护作用,有些花的花被还有助于花粉传送。

花被由于形态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内外二部分,在外的称花萼,在内的为花冠,象这样的花称二被花,如油菜、豌豆、番茄等。

也有花被的内、外部分瓣片,在形状、色泽等方面并无区分的,称为单被花,单被花的每一瓣片称被片。

也有花被完全不存的,称为无被花。

(1)花萼:

花萼是由若干萼片组成,包被在花的最外层。

在结构上类似叶,有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无栅栏、海绵组织的分化。

萼片有各自分离的,称离萼。

也有彼此连合一起,构成为合萼。

萼片大小相同或不同,分别称为整齐萼或不整齐萼。

萼片比花冠先脱落的称早落萼,有的与花冠一起脱落,称落萼;也有花萼常留花柄上,随同果实一起发育,称宿萼;有的在花萼一边引伸成短小的管状突起,称为距。

(2)花冠:

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层,是由若干

称为花瓣的瓣片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

结构上为由薄壁细胞所组成(图4—14)。

花瓣比萼片要薄,且多具鲜艳色彩。

花瓣的色彩主要是因为花瓣细胞内含有色素所致。

含杂色体时,花瓣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

含花青素的花瓣显示红、蓝、紫等色(主要由液泡内细胞液的酸碱度所决定)。

花瓣基部常有分泌蜜汁的腺体存在,可以分泌蜜汁和香味。

多种植物的花瓣细胞还能分泌挥发油类,产生特殊的香味。

所以花冠除具保护雌、雄蕊的作用外,它的色泽、芳香以及蜜腺分泌的蜜汁,都有招致昆虫传送花粉的作用,为进一步完成有性生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花瓣也有各自分离或互相连合的,具有前者特征的花称离瓣花;具有后者特征的花为合瓣花。

花瓣形状、大小相同的为整齐花;相反则为不整齐花。

根据花瓣的脱落情况,同样有早落冠和落冠。

由于组成花冠的花瓣形状、大小相同或各异,花瓣各自分离或彼此连合,而使花冠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有成十字形的;有蝶形的;有漏斗状的;有钟状的;有管状的;有唇形的;有舌状的等(图4—15)。

3.雄蕊群:

雄蕊群是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由多数或一定数目的雄蕊所组成,位于花被的内方或上方,在花托上呈螺旋或轮状排列。

一般直接生于花托上,也有基部着生于花冠或花被上的。

除少数原始被子植物的雄蕊呈薄片状外(图4—16),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雄蕊是由花丝和花药二部分组成(图4—12)。

花丝细长,顶端与花药相连。

花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是雄蕊的主要部分,在结构上,由4个或2个花粉囊组成,分为二半,中间为药隔相连。

花粉成熟后,花粉囊自行破裂,花粉由裂口处散出。

花粉囊破裂的方式,有的沿二粉囊交界处成纵行裂开,称为纵裂;有的沿花药中部成横向裂开,称横裂;有的在花药顶端开一小孔,花粉由小孔散出,称孔裂;花粉由瓣下的小孔散出,称瓣裂等(图4—17)。

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也有几种不同情况:

有的花丝顶端直接与花药基部相连,称为底着药,有的花药背部全部贴着在花丝上的,称为贴着药;有的花丝顶端与花药背面的一点相连,整个雄蕊犹如丁字形的,称为丁字着药。

此外,如果花药向着雌蕊一面生长的称内向药,向着花冠生长的则称外向药。

雄蕊的数目和长短,随植物种类而异。

原始种类植物的雄蕊数多而不一定,较高等的则有减少,以至达到,一定的数目,此外,一朵花中的雄蕊一般长短相等,但也有同一花中的雄蕊长短不等,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共有六枚,其中外轮的二个较短,内轮的四个较长,称四强雄蕊;又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花朵中,雄蕊共有四枝,二个较长,另二个较短,称为二强雄蕊。

雄蕊同样有分离和连合的变化,连合有在花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

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连合成一束的称单体雄蕊;花丝如连合成二束的称二体雄蕊;花丝合成为三束的为三体雄蕊;合为四束以上的为多体雄蕊。

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连合的称聚药雄蕊(图4—18)。

4.雌蕊群:

雌蕊群是一朵花中雌蕊的总称,位于花中央。

每一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图4—12)的。

构成雌蕊的单位称为心皮,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有些植物,一朵花中的雌蕊只是由一个心皮所构成,称为单雌蕊。

更多种类植物的雌蕊是由几个心皮构成的,其中有的各心皮各个分离,因而各雌蕊也分离,称为离生雌蕊。

或是各个心皮互相连合,组成一个雌蕊,称为合生雌蕊,属复雌蕊。

合生雌蕊各部分的连合情况不同,有子房、柱头和花柱全部连合的,也有子房和花柱连合而柱头分离的,也有只是子房连合而柱头、花柱彼此分离的(图4—19)。

单雌蕊是通过心皮二侧边缘,向内包卷愈合而成。

边缘愈合的部分形成一条缝线,称为腹缝,相对于心皮的中肋处的一条缝线,称背缝,在这二条缝线处都有维管束分布。

在心皮连合的复雌蕊上,同样可以见到这二种缝线,但复雌蕊的腹缝位于2心皮彼此愈合的部分,如果复雌蕊是由3个心皮合成的,则可见到3条腹缝,相应的另有3条背缝,出现在3个心皮的背面中肋处(图4-20)。

(1)柱头:

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地方,一般膨大,或扩展成各种形状。

柱头的表皮细胞有延伸成乳头、短毛、或长形分枝毛茸的。

有的柱头表面湿润,表皮细胞有分泌水分、糖类、脂类、酚类、激素、酶等物质,可以粘住更多的花粉,并促使花粉萌发。

也有柱头是干燥的。

(2)花柱:

花柱是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也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

当花粉管沿着花柱生长并进入子房时,花柱能为花粉管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某些趋化物质,花柱内有维管束分布,一端与花托相连,另一端止于柱头。

(3)子房:

子房是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中空称为室。

单雌蕊子房内仅有一室。

复雌蕊的子房可由数个心皮合为一室或数室。

有的植物子房原为一室,以后由于产生假隔膜而使子房分隔为多室的。

复雌蕊子房室数的差别,决定于各心皮的愈合状况以及心皮数目的不同。

如果心皮彼此以边缘相连接,全部心皮都成为子房的壁,这样的子房是一室的。

如果各心皮的边缘向内弯入,各心皮的边缘在子房中央部分彼此连合,心皮一部分成为子房的壁,而弯入部分的心皮成为子房内的隔膜,就成为多室。

有的子房原为多室的,以后由于隔膜消失,成为一室(图4-21)。

子房的内、外壁上都有表皮、气孔和毛茸等结构。

每个心皮有一条较大的中央维管束沿心皮的背缝线分布,另有二条侧生维管束分布在心皮二侧的边缘,也即腹缝线处(图4-20),这些维管束一方面分别向心皮输送水分和养料,同时也通过分枝向子房内壁的胚珠运送养料。

胚珠是着生在子房内壁上的卵形小体,是由心皮内壁若干部位的细胞经过快速分裂、生长后出现突起所形成。

子房内胚珠的数目视植物种类而异,常一至多个不等。

着生的部位,一般沿腹缝线的内壁或子房的中轴处,每一胚珠由珠心、珠被和珠柄所组成。

胚珠着生的心皮壁上,往往形成卤质突起,称为胎座。

由于心皮数目的不同,以及心皮连结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胎座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室的单子房,胚珠沿心皮的腹缝线成纵行排列,称为边缘胎座;一室的复子房,胚珠沿着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为若干纵行,称为侧膜胎座;复子房如分隔为多室,胚珠着生于各室的内隅,沿中轴周围排列,称为中轴胎座;多室复子房的隔膜消失后,胚珠着生在由中轴残留的中央短柱周围,称为特立中央胎座,特立中央胎座的短柱也有是心皮基部和花托上端愈合,向子房中央伸长而成的。

此外,胚珠也有着生在于房基底的,称为基生胎座;或着生在于房顶部而悬垂室中的,称为顶生胎座或悬垂胎座(图4-21)。

一朵具备以上各部分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果有一部分或二部分缺少不全的,称为不完全花。

雌蕊和雄蕊如果在一朵花上同时兼备的称为二性花。

单存一种花蕊而缺乏另一种的称为单性花,其中只有雌蕊的称雌花,只有雄蕊的称雄花。

花被存而花蕊全缺的称无性花或中性花。

雌花和雄花生于同一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同株,分别生于二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异株。

同一植株上,二性花和单性花都有存在的。

(三)花各部分的演化:

花各部分的演化趋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数目的变化:

组成花的各部分,在数目上是有不同的,总的演化趋势是从多而无定数的到少而有定数,其花被、雄蕊和雌蕊的数目是多而无定数;而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这三部分的数目有显著减少,但减少情况,各轮并不完全一致,一般减少到3数、4数和5数,或是3,4,5的倍数。

一般说来,单子叶植物多为3数、或3的倍数,双子叶植物多为4数、5数,或是4,5的倍数。

多数植物的雌蕊心皮数目常较花被为少;而雄蕊则比较增多。

花部的相对固定数目(3,4,5)称为花基数。

2.排列方式的变化:

花部的排列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螺旋排列,另一种是轮状或圆周排列,二者中,前者是原始类型。

螺旋排列的花,从最外面或最下层的苞片起,继而花被,雄蕊群到中央的雌蕊群,在花托周围呈现由下而上,或由外而内的按顺序螺旋排列。

轮状排列就不是这样,花的各部分常由下而上,或由外而内地按顺序排列成一圈或数圈,每一轮的各个分体,常与相邻的内轮或外轮的各分体相间隔排列,也即萼片和花瓣相间隔,花瓣和雄蕊相间隔,心皮和雄蕊相间隔。

此外,花部作螺旋排列的花托往往凸起或呈圆柱状,而轮状排列的花托多为平顶或凹顶。

3.对称性的变化:

花各部分在花托上的排列,常形成一定的对称面。

如果通过花的中心可以作出几个对称面的,这类花称为辐射对称,也称整齐花。

如果通过中心只可作一个对称面的,称两侧对称,这类花称不整齐花。

从进化的观点看,辐射对称是原始性的,而两侧对称,则是进化的(图4—22)。

4.子房位置的变化:

原始类型的花托是一个圆锥体或圆柱形,在进化的演变过程中,花托逐渐缩短,加大宽度,变为圆顶或扁平状,并且进一步在中央出现凹陷,成为凹顶形。

花托形状的变化,改变了花部在花托上的排列地位,特别是子房的位置,出现以下所述几种不同的状态:

第一种是花托圆柱形,或是圆顶、平顶状,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在雌蕊下方的花托四周,或是雌蕊外方的花托上,雌蕊的位置要比其他各部分高,象这样的子房位置称子房上位。

子房上位的花也称下位花(图4—23A)。

第二种是花托中央凹陷,花托杯状或盂状,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在杯状花托隆起的四周边缘上,而雌蕊的子房着生在花托的杯底,花托的壁与子房壁并不相连,或只有子房壁的基部与花托相连。

因为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在子房周围花托的较高位置上,所以称这类子房的位置为中位或半下位,称这类花为周位花(图4-23B,C)。

第三种是花托呈深陷的杯状,子房着生在花托的杯底里,子房的壁和花托完全愈合,只留花柱和柱头突出在外面,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在子房上方的花托边缘上。

这类花的子房位置最低,所以是子房下位,而称这样的花为上位花(图4-23D,E)。

花各部分的演化趋势是多方面的,就一朵花来说,演化的趋势也不是各部分同步一致的,这就使花的结构更为复杂而多样化。

例如苹果和梨,花萼、花冠离生,雄蕊多数,这些反映了它们的原始性状,但凹陷的花托和下位子房,则又是进化的表示。

因此,花各部分的互相转变,也经常在栽培的植物种类中找到,如栽培的芍药和玫瑰,雄蕊的数目减少,而花瓣增多,出现重瓣的结构。

在睡莲的花朵里,也常常可以见到花瓣和雄蕊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瓣化雄蕊的下部花丝成为扁平,接近于花瓣的薄片状,而在上部却留有残存的花药(图4—24)。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

禾本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花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特殊,与上面所叙述的一般形态很不一样。

小麦、水稻、玉米以及多种杂草种类,都属禾本科植物,它们的花在结构上有相似处。

现以小麦的花为例说明。

小麦的花集中着生在麦穗上,按一定的方式排列,整个麦穗是小麦的花序。

麦穗有一根主轴,周围又生出许多小穗,每一个小穗基部有2片坚硬的颖片,称外颖和内颖。

颖片之内有几朵花朵,其中基部的2---3朵是以后能正常发育结实的,上部的几朵往往是发育不完全的不育花,不能结实。

每一朵能发育的花的外面又有2片鳞片状薄片包住,称为稃片,外边的一片称外稃,是花基部的苞片,里面一片称内稃。

有的小麦品种,外稃的中脉明显而延长成芒。

内稃里面有2片小形囊状突起,称为浆片,内稃和浆片是由花被退化而成。

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使内、外稃撑开,露出花药和柱头。

小麦的雄蕊有3个,花丝细长,花药较大,成熟开花时,常悬垂花外。

雌蕊一个,有2条羽毛状柱头承受飘来的花粉,花柱并不显著,子房一室。

不育花只有内、外稃,雌雄蕊却并不存在(图425)。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花程式,后者称花图式。

(一)花程式:

表示花各部分的代号,一般用每一轮花的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通常用:

K表示花萼,C代表花冠,A代表雄蕊群,G代表雌蕊群。

如果花萼、花冠不能区分,可用P代表花被。

每一字母的右下角可以记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各轮的实际数目。

如果缺少某一轮,可记下“0”,如果数目极多,可用“∞”表示。

如果某一部分的各单位互相连合,可在数字外加上“()”的符号。

如果某一部分不止一轮,而有二轮或三轮,可在各轮的数字间加上“+”号。

子房位置也可在公式中表示出来,如果是子房上位,可在G字下加上一划。

子房下位,则在G字上加一划。

周位子房,则在G字上下各加一划。

在G字右下角写上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心皮的数目,数字后再加上一个数字,可代表子房的室数,二数字间可用“:

”号相连。

如果是整齐花,可在公式前加一“*”号,二侧对称花用“↑”表示。

♂表示单性雄花,♀表示单性雌花,表示二性花。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1.百合的花程式为:

*P3+3A3+3G(3:

3)

花程式表示:

整齐花,花被6数,二轮,各轮3片;雄蕊群6枚,二轮排列,各为3枚;雌蕊群3心皮组成,合生,子房3室,上位。

2.蚕豆的花程式为:

↑K(5)C5A(9)+1G(1:

1)

花程式表示:

不整齐花,二侧对称3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组成,离生,一轮,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离,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

3.柳的花程式为:

♂,K0C0A2

♀,*K0C0G(2:

1)

花程式表示:

柳的花单性,雄花为不整齐花,花萼,花冠都无,只有2枚雄蕊;雌花为整齐花,无花萼和花冠,子房上位,二心皮一室。

(二)花图式:

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现仍以百合和蚕豆为例说明(图4-26)。

图中的空心弧线表示苞片,实心弧线表示花冠,带横线条的弧线表示花萼。

雄蕊和雌蕊就以它们的实际横切面图表示。

图中也可以看到连合或分离,整齐或不整齐的排列情况。

四、花序

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单独一朵生在茎枝顶上的,称单生花,如玉兰、牡丹、芍药、莲、桃等。

但大多数植物的花,密集或稀疏地按一定排列顺序,着生在特殊的总花柄上。

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地排列方式,称为花序。

花序的总花柄或主轴称花轴,也称花序轴。

花序下部的叶有的退化,但也有特大而具颜色的。

花柄基部生有苞片,有的花序的苞片密集一起,组成总苞,如菊科植物中的蒲公英、蓟等的花序有这样的结构。

有的苞片转变为特殊形态,如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颖片就是。

(一)无限花序:

无限花序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所以也称单轴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