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974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docx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26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

A.城乡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之间的矛盾

D.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认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主要矛盾作了明确的概括: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二大把它载入了党章。

十六大修改过的党章仍旧沿用了这个提法。

因此,B是正确的选项。

选择项A、C、D等指出的矛盾在目前有加剧的趋势,但是尚不能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2题: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A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

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D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3题: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突出解决了我们思想认识中的

A.“两个凡是”的误区

B.“开放”、“封闭”的问题

C.姓“资”、姓“社”的问题

D.姓“公”、姓“私”的问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题中涉及的四个选项,都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

其中,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的是“开放”、“封闭”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的是人们思想认识中关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解决的是姓“公”姓“私”的问题,即所有制结构问题。

第4题:

一战中,法军一旅指挥所突遭德军猛烈炮火袭击,所内人员全部丧命,其祸竟起源于一只波斯猫。

原来,不久前,德军一指挥官从望远镜中看到。

每天上午总有一只小波斯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小坟包上晒太阳,几天内天天如此。

德军由此分析:

这猫大白天在炮声隆隆的阵地出没,不像野猫;这猫栖身的坟包附近可能是法军一地下掩蔽体;猫乃相当名贵的波斯猫,战争期间允许玩并能玩得起此猫的当是高级军官。

基于此,德军用6个炮兵营的兵力集中开火,于是就有了法军旅指挥所的灭顶之灾。

这则故事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简单划一的

B.事物的联系是非本质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观察的结果

D.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的逻辑推理应该是:

炮火中的法军阵地后方有一波斯猫在坟包上有规律地晒太阳→波斯猫栖身于坟包附近→养波斯猫者当为高级军官→波斯猫栖身处应是法军一地下掩蔽体。

顺着这一思路,德军决定集中火力摧毁法军掩蔽体,结果法军旅指挥所遭到灭顶之灾,可见德军的正确分析正是用了联系的观点: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互相联系的。

因此,D选项正确。

第5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的多少

B.利润量的多少

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正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故应选C。

第7题:

200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胡锦涛强调,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

A.先进性建设

B.理论建设

C.创新建设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8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因此,正确选项是D。

不选ABC的理由是:

选项A,“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最早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来的。

选项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选项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第9题:

人民军队一切奋斗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党指挥枪

B.听党指挥

C.服务人民

D.英勇善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0题:

1953年9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为核心的总路线,而这个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11题: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2题: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科学解释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

C.《论联合政府》

D.《(共产党人)发刊词》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3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艺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4题: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改善民生

B.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5题: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香港中国造船工人大罢工

D.台湾高山族人民打败美国侵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抵抗,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是不容置疑的。

也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而不死,屡遭侵略而未亡。

1840—1919年间在历次民族战争中涌现出大量反侵略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103乡义勇在牛栏岗伏击并重创英国侵略军。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勇气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

A项错误。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

这些罢工,是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但不属于武装斗争。

所以C项错误。

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副舰长马肯基率陆战队在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击毙马肯基,打退了美军的进犯,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

这些虽然也是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斗争,但是不是第一次,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选项B正确。

第16题:

2004年11月29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十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宣布

A.承认中国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体

B.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C.成立中国—东盟名人小组

D.设立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17题: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享有的权益包括

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第18题: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参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解。

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题干中所给出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活动中就不受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恰恰相反,科学家们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如果自觉地接受某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他将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所以,只要考生懂得这一基本哲学常识,在所给出的选项中,确认B、C、D项的正确性是不难的。

第19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

A.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B.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全过程

C.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方面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基础

参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第20题:

有效的仲裁协议包括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仲裁事项

C.仲裁决定

D.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第21题: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着眼于()

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C.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参考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