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30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docx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

教学课题论文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

——以新岗山镇西坑小学为例

姓名:

钱茂清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分析及研究

——以新岗山镇西坑小学为例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错别字现象呈日益上升趋势。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中错别字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及研究,提出纠正错别字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教学;错别字

 

引言

文字是我们人类用来记载、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

每当我们在使用这种工具时,都会郑重的要求语言文字必须纯洁、严格、规范,否则一句话的语意就会发生变化,使其他人在理解上产生错误。

中国汉字作为地球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字体,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中华儿女骄傲的事。

可是当前汉字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错别字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小学基础阶段,这极大的影响了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一直以来就是小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识字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

也正是基于识字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中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

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相结合起来。

因为,小学生的辨认能力差,认识了一个字如果不去书写,就会马上忘记。

然而在这个写字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错别字。

错别字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

它也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尽量减少错别字。

所以避免和消灭错别字,也就成为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在小学学习语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

自从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党和国家就更加重视教育这一版块。

自然而然的,影响这一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错别字现象,就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及其他关注语文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为此提出了许多的研究策略,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策略偏重于理论性,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

因此我在本文中兼顾理论与实际,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找出原因,结合理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从而更能理性的分析这一现象,更好的减少错别字,使得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到更多。

 

一、调查的设计

(一)调查时间

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9日

(二)调查对象

新岗山镇西坑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每班不同层次的10位同学,共40名学生以及该校5位小学语文教师。

(三)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准确的了解西坑小学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以此促使全国的小学生和教师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师。

希望他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减少或者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四)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学生和老师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40份,收回40份,对教师发放问卷5份,收回5份,共计45份,收回45份。

2、作业抽查法。

抽查并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对它们进行整理,为分析错别字举出实际的例子。

3、面对面交流法。

对个别学生和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错别字的当前状况、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

教师问卷共17题,其中1—15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6—17为想法建议题。

学生问卷共15题,其中1—14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5题为想法题。

 

二、调查的情况及分析

(一)当前小学生错别字现状

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我在西坑小学进行了这次调查。

在此次错别字现状调查过程中,经过整理数据,从问卷中呈现出了以下态度:

表一

经常

有时

从不

学生

12.5%

87.5%

0%

教师

60%

40%

0%

表二

严重

不严重

说不清

学生

7.5%

50%

42.5%

教师

80%

20%

0%

从图表一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平时的书写过程中,12.5%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写错别字,87.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时写错别字,而没有一位学生认为自己从来不写错别字。

同时,6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其余4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有时写错别字,也没有一位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从来不写错别字。

图表二在对错别字严重程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出,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错别字情况严重,还有42.5%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错别字情况严重,80%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的错别字情况严重。

综合以上两个图表我们可以得知,当前农村小学错别字现象非常严重,绝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写错别字。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近几年来西坑小学的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

我们都知道,错别字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小学生日后的升学考试。

在中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会严格按照改卷评分标准来改卷,尤其是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错别字多了,作文能得优秀吗?

在日常生活中,错别字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二)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调查

错别字是汉字在书写和运用中错字和别字的总称。

所谓错字,就是笔画、结构有错误,不合乎规范的字。

《辞海》中说:

“错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字。

”即:

本无其字而误写之。

例如:

有些学生经常把“溪”字右下部分的“大”写成“小”、“融”字的左右部分写反、“旅游”的“游”右边的部分写成反文旁。

所谓别字,就是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上的错误,而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张冠李戴。

顾炎武《日知录》中“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写为彼字也,今人为之白字,乃别音之转。

”例如:

有些学生经常把拟人的“拟”写成“似”、以前的“以”写成“已”、演奏的“奏”写成“秦”。

学生写出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错别字成因进行调查。

同时,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找出错别字的成因如下:

1、客观原因

(1)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新华字典》中收字11100个左右,并且笔画多,结构复杂,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中,平均每个字就有11.2笔。

再加上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挑、折、钩、点八种,而且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非常多,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能写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很容易混淆。

且同音字很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

因而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己”“已”和“巳”、“衷”和“哀”、“戌”“戍”和“戊”、“恕”和“怒”、“土”和“士”、“由”“甲”和“申”分不清等。

在对学生错别字自身特点调查中,经统计分析,数据如下:

(1)汉字自身特点的影响

很大影响

有影响

没有影响

教师

60%

40%

0%

(2)笔画、形、音、义的影响(学生问卷)

笔画错误

字形相近错误

读音相近错误

意义相近错误

偏旁错误

形音义都相近错误

50%

47.5%

20%

7.5%

42.5%

10%

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错别字有很大影响,40%的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书写错别字有影响。

其中错别字类型主要集中于笔画错误、字形相近错误、偏旁错误。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汉字自身的复杂性是导致错别字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方言的影响

“方言是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方变体。

”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共同语有所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江西是赣方言的发源地和分布的主要地区。

根据江西境内赣方言内部分歧的具体情况和汉语方言分区理论,江西境内赣方言应该先划分为南区赣方言和北区赣方言,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崇仁片、铅山片、泰和片和分宜片;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都昌片、奉新片和乐平片。

而德兴市却是一个例外,它属于徽语系的祁德片,主要说的是徽语系的方言。

其发音特点为前后鼻音不分,如“新”和“兴”;平翘舌不分,如“层”与“成”;撮口呼。

在调查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中,统计数据如下:

(1)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

有影响

影响不大

没有影响

教师

80%

20%

0%

学生

5%

60%

35%

(2)方言中的语音对错别字的影响(学生问卷)

前后鼻音不分

平翘舌不分

没影响

60%

15%

35%

从调查问卷中得知,80%的教师认为方言对错别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调查中65%学生认为方言对其写错别字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60%的学生集中于前后鼻音不分,15%的学生集中于平翘舌不分。

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我们能听到“成”读成“层”。

在与一些学生和老师的交谈中,他们也说到当地的方言导致字读音的错误,一些同学因读错字音而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由此可见,方言对小学生错别字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记载,传播,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然而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差,如果受到各种媒体、网络不规范用字的误导,必将后患无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中,就分析了当前社会用字的规范化程度不容乐观,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正确地识字和写字。

这些不规范字经常可以在商店招牌、广告宣传标语等中,尤其以街道上的招牌为多。

如将“家具”写成“家俱”“装潢”写成“装璜”“菠萝”写成“波萝”等等。

这些错别字只是常识性的错误,然而还有些商家却是故意使用错别字,用谐音乱改成语,如将“默默无闻”改成“默默无蚊”“天长地久”改成“天尝地酒”“一往情深”改成“一网情深”“理所当然”改成“礼所当然”等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大批错别字,其中网络语言大行其道,如“神马,图样图森破,酱紫,蓝瘦,香菇等”。

这些现象非常容易造成社会用字的混乱,使学生产生误解,对学生的识字认知有弊而无利。

在对社会环境的原因调查中,经数据分析,统计如下:

(1)广告语对错别字影响

很大影响

有影响

没有影响

学生

12.5%

55%

32.5%

教师

60%

20%

20%

(2)网络语言对错别字影响

有影响

影响不大

没有影响

学生

30%

37.5%

32.5%

教师

60%

20%

20%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认为广告语、标语对其写错别字有很大影响,55%的学生认为广告语、标语对写错别字有影响,32.5%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60%的教师认为广告语、标语对学生写错别字影响很大,20%教师认为有影响,20%教师认为影响不大。

在调查网络语言对小学生错别字的影响中,30%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对其自身写错别字有影响,37.5%认为其影响不大,32.5%认为没有影响。

60%教师认为网络语言对其学生写错别字有影响,20%教师认为影响不大。

从调查结果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对社会中不规范用字现象对学生错别字影响做出了一定的肯定。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然而这样的成长环境需要人们共同去打造,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2、主观原因

(1)小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目前正处于一个心智水平不断发展的时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①汉字太难,认识不准确。

前面我们讲过,汉字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笔画复杂繁多,初学者难以准确掌握。

再加上小学生的辨认能力较弱。

在识字过程中只能记住字体的大概轮廓,而对于字体细微部分则很难分辨清楚,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教师的提醒,学生往往会将其忽略。

例如我平时在批改作业时也发现有的学生会把“拆除”写成“折除”,把“晚上”写成“日兔上”。

还有写学生经常将字形左右颠倒。

如“融”、“触”等字。

②思想上不重视。

与西坑小学几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有些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也是导致他们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就像其中一位老师说的那样,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识字与写字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字多一画、少一画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书法家,写那么标准干嘛?

③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上过课的老师一定知道,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有限,要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写字上是比较困难的。

在写字过程中,他们往往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而写出错别字,继而贪图速度,在写字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而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在抽查学生作业本以及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错别字都是由这种原因导致的。

例如“晚”的右部分“免”写成“兔”、“鲁”底部的“日”写成“口”、“痒”的病字旁写成“广”。

④思维定势影响和笔误。

“定势“又称心向,是人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的字形影响后一个字或者后一个字形影响前一个字。

例如:

批评——批抨、蒙眬——目蒙眬。

在我班上就有一些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一位程同学在写字过程中前一个字是什么偏旁后一个字也下意识的用那个偏旁,如‘陪伴’会写成‘陪β半’”其实在过后他自己也坦诚告诉我:

“老师,我是知道怎么写的,就是当时脑袋不知道怎么回事,写字时偏旁就会搞错。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笔误。

⑤字迹潦草不认真。

通过自己所教班级和平时对其他班级学习情况的了解,我知道有些学生作业中的字迹模糊,不清楚,两笔写完的部首一笔带过,横竖撇捺写的极不规范,从而导致错别字产生。

在对学生问卷调查过程中,数据统计如下:

笔误

注意力不集中

字迹潦草和不重视

47.5%

40%

12.5%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47.5%的学生认为错别字是由于思维定势和笔误引起的,40%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12.5%的学生认为是字迹潦草和不重视的原因引起的。

由此可见,学生自身也是对错别字产生的重要原因。

(2)教师自身原因

教师对错别字的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生的辨认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不强,在没有全面掌握一个字的音、形、义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书写错误。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包括我在内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重视文字的规范书写,在教学生识字与写字过程中求多求快,对学生书写错别字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加上纠正不及时,订正也不不严格,日久天长,学生的错别字情况也就越来越严重。

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不当。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不对难认字、易错字专门的进行分析指导,不启发学生对字形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思考,就容易导致书写错误的出现。

在对教师自身原因是否对小学生书写错别字有影响时,从我自己身上就可以看出,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我自身的语文教学功底还不够,粉笔字书写不标准、不美观,在黑板上写错别字或字迹不规范,学生会以为这个字是对的,以后也就会这么写下去。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格,教师对学生的错别字不重视,不加以批评指证,不给予正确指导,也促使了错别字的产生。

(3)家长文化水平的影响

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对错别字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对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对错别字是否有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60%的教师认为家长的文化水平影响着学生的错别字状况。

在家长会和平时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多,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不能随时地监督学生学习,而在学生出现错别字时也不能及时指出,从而使得学生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滋生了错别字的产生。

另外,也有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自己经常写错别字,错字错教,而小学生又很容易模仿和受人影响,因此在长期的耳濡目染情况下,其错别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错别字现象受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客观方面受汉字自身、社会环境两方面影响比较大,而方言次之。

在主观方面小学生自身因素是其产生错别字的主要原因,而教师自身,家长文化水平对小学生错别字产生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此,如何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就迫在眉睫。

三、研究对策

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错别字却扭曲了意义的表达甚至使文字失去原本的交际作用。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农村地区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十分普遍,且情况较为严重。

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及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规范地使用汉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还在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就更为重要。

如果这些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不但会影响小学生自身对汉字的错误认识,对他们以后语文素质的培养也有着严重的影响。

对于以上问题,综合问卷,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一)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纠正错别字,首先要从学生自身做起。

学生作为书写错别字的主体,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错别字。

经常书写错别字,不仅对以后的学习有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自身形象,甚至还会影响思想交流以及人际交往等等。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使其在思想上加以重视,避免书写错别字。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减少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前提。

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要带着兴趣与热情去学习,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注意字的笔画及其结构,在书写过程中要对汉字保持一定的兴趣与热情,端正书写态度,就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眼到”,就是要认真观察汉字的形体与结构;“手到”,勤于动手,即认真书写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加强记忆;“心到”,即用心去写,用心去记忆。

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态度认真,字迹工整,确保字的笔画结构能够书写正确。

另外,学生在写字时还可以相互监督,检查彼此是否有错别字的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书写环境。

(二)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普通话

毛主席曾说“把消灭错别字认真的当作一件事情来办”。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会正确用字,避免错别字的产生,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应更加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应该把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个长期任务。

对于学生新接触的生字和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应要求学生解其义、知其形、辨其声,以此来巩固小学生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

然而对于汉字本身结构繁杂,笔画多变,形音义关系复杂的客观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应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近义字,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能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准字形,从而不断地强加辨记,避免书写错别字。

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规范书写汉字,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读书或写作文时,将遇到不会的或记忆不清的字查阅字典,勤问别人,弄懂字的意思及用法,能够逐步克服困难,收到良好效果。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当前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普通话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汉语的交际作用,而且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

1994年10月,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把普通话作为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会说普通话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用普通话教学,教学生说好普通话,从而减少在错误读音引导下的错别字的产生。

(三)规范社会用字,创造良好的用字环境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二章第十四条中规定:

“公共场所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为基本用语用字。

”由于公众招牌广告的受众甚广,书写错别字就很容易造成文字的混乱现象,尤其会对小学生产生误导作用。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招牌广告用字,进行纠正或删改。

同时,全社会各届也应自觉行动起来,纠正自身宣传中出现的错别字,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社会风气,这对整个社会的规范用字有极大好处。

当然,政府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写错别字的危害性,逐步提高人们对错别字的认识。

在社会用字环境改善的同时,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自身用字规范,为孩子做出榜样。

同时也应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汉字规范化的重要意义,通过指出写错别字的危害,让其在思想上加以重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书写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用字环境。

纠正错别字、消灭错别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位公民都应致力于这一项工作,为规范文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而至今仍然饶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字。

汉字克服了我国先民由于政治、地理和方言等因素所可能造成的阻隔,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而错别字的频频出现却严重影响了汉字的使用与传承,尤其是对小学生负面影响更甚。

为了能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来减少或者避免错别字的产生,首先学生在思想上一定要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运用普通话教学。

另外,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与家庭环境来帮助小学生纠正错别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在此,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现象,研究这一问题,为汉字能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99.

[2]汉语言文学知识[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1-14.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M].北京:

战士出版社翻印,1964:

1214.

[5]张宇平.普通话与汉字书写[M].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7-8.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1、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错别字影响着您的教学吗?

()

A影响B影响不大C不影响

2、您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吗?

()

A经常B有时C从来不写

3、您觉得学生的错别字情况严重吗?

()

A严重B不严重C说不清

4、您觉得汉字内在的复杂结构对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吗?

A有影响B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

5、您认为学生的错别字情况属于哪一种?

可多选()

A笔画错误B字形相近错误C读音相近错误D意义相近错误

E偏旁错误F形音义都相近错误

6、您觉得方言对您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吗?

()

A有B没有C影响不大

7、方言中的哪些问题对您的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

可多选()

A前后鼻音不分(nng不分)B平翘舌音不分(如:

新、星不分)

C没影响

8、您觉得网络语言对您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吗?

(如神马酱紫)()

A有B没有C影响不大

9、您觉得广告语对您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吗?

(如衣衣惜别默默无蚊)()

A有B没有C影响不大

10、您认为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错别字有影响吗?

()

A影响很大B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

11、您认为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A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