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224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道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道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道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道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方案.docx

《道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方案.docx

道路方案

浙建监A2

道路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岷山路(太河路~渭河路)工程编号:

A2——

致:

宁波诚建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道路施工技术方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道路施工技术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

岷山路(太河路~渭河路)工程

 

审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宁波市市政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二○○八年十月二日

岷山路(太河路~渭河路)工程

道路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道路全长531.29米,西起太河路,东至渭河路。

道路以设计中心线为道路中心线,从道路中心线到人行道内侧的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1.0%,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修正三次抛物线路拱。

设计范围内有一条平曲线、两条竖曲线。

按城市次干道设计,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道路高程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确定,道路排水设计采用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

道路标准横断面总宽24m,横断面布置:

5m人行道+14m机动车道+5m人行道。

路面采用沥青砼面层,水泥稳定层及塘渣垫层。

沥青面层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为粗型密级配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中层为粗型密级配粒式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下层为粗型密级配粒式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合料(AC-25C)。

沥青混合料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混合料的剩余孔隙率要求:

均为3%-5%。

沥青混凝土顶面容许弯沉值0.5mm;35cm厚水泥稳定层水泥含量6%,7天抗压强度3.0Mpa,压实度97%(为重型标准,下同),分二层摊铺;塘渣垫层计算弯沉值2.8mm(测定车为黄河JN-150,上同),路面底面以下塘渣层0~30cm填料最小强度CBR为6%;

30~80cm填料最小强度CBR为4%,压实度为95%;80~100cm填料最小强度CBR为3%,压实度为94%;大于150cm填料最小强度CBR为3%,压实度为93%。

人行道:

3cm厚花岗岩火烧板+3cm厚1:

2干拌水泥砂浆+12cm厚C20砼垫层+5cm厚碎石垫层+30cm厚塘渣垫层(计算弯沉值为4.5mm,压实度为90%轻型标准)。

雨水口采用36×48cm边沟式单蓖雨水口,雨水口顶面比附近路面低3cm以利于接收水。

二、道路工程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

对设计中不明了的问题与修改意见,及时在设计交底时提请设计部门解决。

2、施工人员必须查勘施工现场,确定施工部署,进行恢复定线测量工作。

3、施工有关人员应听取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

4、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并在图纸上注明,以备施工交底。

5、对路基进行检测,以便对路基作出处理方案。

6、对外露的检查井、消防栓,应在图纸上标明,以备核对,避免埋设或堵塞。

7、加强交通管理,注意施工时的环境保护。

8、路基开工前,对树根、杂土、垃圾土、腐蚀土等必须清除,并另选符合要求的塘渣回填。

9、路基开工前,必须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防汛措施,保护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10、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与标高均应交底至直接操作人员。

三、路基施工技术方案

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路基,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使路基压实度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路基路段填基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蚀土、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

在填土较高时(原地面标高与道路结构层底桥高相差40cm以上),应在红线两侧挖排水边沟,边沟横断面为倒梯形,上底宽40cm,下底宽30cm,深30cm,坡度1.5%,积水排到边沟,再就近排入河道。

2、填土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填土前应对清表后的地表土进行翻晒压实

3、路基填筑时应控制填筑路基速率,加强对沉降的观测,每填一层应监测一次,路堤中心线的地面沉降速度不大于1.0cm/d,坡脚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d时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每100m设置一个监测点。

4、压路机碾压时,应按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

碾压后的轮迹要重叠,碾压轮应超过两个施工段的接缝。

5、碾压时,沿中心线方向进行,压路机行车速度均匀,两次轮迹重叠宽度为30~50cm。

为使土路基压实度全面达到要求,用直观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即用10T压路机碾压时其轮迹深度超过5mm时,即认为压实度还不尽符合要求,应采取措施给予补强。

6、在路口及弯道处压路机边开边借道,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土机分层夯实,夯击面在纵横方向均应相应重叠一半,防止漏夯。

7、道路沿线如池塘、河浜,应利用30cm-50cm的大块塘渣由路基中部向两侧抛填挤密,铺筑出地表后用较小粒径的塘渣垫平,并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

控制压实度。

再在其上填筑路基。

四、塘碴垫层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设计的塘碴基层厚度为≥80cm,塘渣分3层进行填筑,在正式施工前须填筑一段100米的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摊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含水量、机械配备等参数,为大面积填筑提供第一手资料。

(1)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7%,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

2、填土时必须按设计横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先填路中,再填路边,并保持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

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相适应,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超过50cm,每一压实层后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3、桥台背后、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对称分层铺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查。

4、桥台背后填土压实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应不小于95%。

5、路基施工完毕后,应检查质量,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

 

(2)塘渣层施工工艺图:

(3)塘渣填筑施工方案

1、填筑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塘渣材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00mm,通过100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80%~90%。

通过50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50%~70%,且需连续级配,最大含泥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

塘渣材料粒径在矿点进行严格控制。

派专人现场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坚决退货。

2、塘渣分层摊铺施工并分层压实。

3、塘渣分层填筑时按每200m一监测点进行监测和沉降观测。

4、垫塘渣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80Mpa。

5、在塘渣回填过程中,路基不得有积水。

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边,并按回填标高做出路拱和纵坡。

6、塘渣填筑采取水平分层法,即填筑时按路堤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往上填筑。

配备推土机进行摊铺,并配备足够人力找平。

粗细颗粒做到分布均匀,严禁用四齿耙等工具进行摊铺。

当石块含量较多时,石块间隙需要以土或石屑铺撒填充。

7、塘碴路基的压实,采用16吨的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试验段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8、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性质,粒径的大小,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度。

填料要及时摊铺碾压,防止雨水影响,以确保填方路堤质量。

最佳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

9、塘渣下垫层经监理验收合格后,铺设钢塑土工格栅。

格栅要求紧绷、平直,用U形钉固定,搭接宽度不小于20厘米,铺设完成后不得上车上挖掘机。

10、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填筑塘渣上垫层。

11、每层塘碴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下层铺好后,在没有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前,不得填筑上层石料。

每层塘碴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型,任何出现不规范或凹陷的表面应采取挖松、添加、移去或换土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证表面平整和均匀。

如在检验时发现塘碴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或弯沉,需分析原因,如为含水量问题,可采取翻松加水或翻松干燥来调整其含水量,再重新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如为塘渣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调整采矿地点。

五、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设计的机动车道路面基层为35cm厚6%水泥稳定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层各材料需结合实际进场材料确定配合比。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下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大于97%,7天(25℃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3Mpa。

(1)材料基本要求

1、水泥:

采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大于6小时)的水泥,水泥计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

2、集料: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下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下基层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E,集料压碎值≤30%。

2)颗粒级配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方孔筛):

层位

40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上基层

100

88-89

57-77

29-49

17-35

8-22

0-7

下基层

100

93-98

74-89

49-69

29-52

18-38

8-22

0-7

3)集料中0.5mm以下的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3、水

采用人、畜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应进行化验,并符合下列要求:

1)PH值不小于5。

2)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700mg/L。

(2)施工注意事项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按规范要求检验其下层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方可施工。

2、施工时应用12T以上压路机压实,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不应超过15cm,用15~18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时,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以上规定时,应分层铺筑。

3、在雨季施工时,注意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雨天应停止施工。

4、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补贴法进行找平,基层养生期不得小于7天,而且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水泥稳定基层上未铺筑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5、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3)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本工程水泥稳定层采用厂家供料并用摊铺机摊铺。

水泥稳定层施工工艺图

 

1、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层所用的集料级配必须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

针、片状(≥1:

3)颗粒含量<20%。

稳定层采用的碎石应洁净,坚硬,有棱角,级配连续。

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碎石压碎值应<30%,含泥量<3%。

不宜采用早强性水泥,在本工程中拟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矿渣水泥。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拌和时含水量要比试验时的含水量略高,具体资料要根据现场的试验确定,主要是抵消灰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和摊铺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2、拌和、运输

我们采取工厂集中拌和,灰土拌和机的拌和能力为150T/h,采用自动计量系统,碎石分仓堆放,输送带输送。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拌和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熟料要求均匀一致,无夹生现象。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拌和时含水量要比试验时的含水量略高,具体数据要根据现场的试验确定,主要是抵消灰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和摊铺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3、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层在摊铺前要对基层的质量进行复验,符合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后,方能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摊铺。

3、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层在摊铺前要对基层的质量进行复验,符合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后,方能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摊铺。

1)摊铺采用摊铺机,整幅一次性摊铺成型,两侧立钢模板,避免纵向接缝的产生。

摊铺时,严禁用四齿耙,严禁抛撒,摊铺成型后,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压路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带或窝,并及时补充细混合料,摊铺平整。

2)快车道稳定层按设计要求分二层施工,每层为20cm,在下层压实后应尽早摊铺上层,上层不能立即铺筑下层应保湿养生,再摊铺上层,两层为阶梯形前进,相隔时间不得超过5至7小时。

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3)摊铺时抛高度要根据试验路段试验进行确定,严禁贴层施工,摊铺时应掌握“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严禁用齿耙拉平或抛撒。

摊铺后的混合料必须在2小时内碾压完毕,采用ZW-20轮式振动压路机压实,模板边缘及井周用小型震动碾或人工夯实。

碾压时要先静后振,先边后中,轮迹应重叠三分之一轮宽以上。

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路段确定,严禁在刚压实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进行压路机或送料车的转弯、调头、急刹车等,保证基层质量。

混合料的碾压时间应掌握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天气炎热、蒸发快时,摊铺时间应避开中午时间。

4、养护

水泥稳定层碾压成型后,应注意早期养护,以利强度得到正常发展,特别是施工后1周内,灰土表面要保持湿润,拟采用覆盖麻袋湿治养护方式,每天至少洒水2次,不得使灰土表面发白。

养生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行。

5、质量控制措施

①、两侧立模以保证平整度,并在路中间位置每5m打一高程桩,设立方格网,以利及时检测和发现偏差情况。

②、每层初压后用3m铝合金检查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低凹处应翻松后修整,翻修深度不得小于10cm。

③、接缝处理

车行道采用半幅施工,采用垂直接通,严禁斜接。

上下层的垂直接缝要错开。

横向接缝亦采用垂直接缝形式,严禁斜接,垂直接缝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六、平侧石及人行道板施工技术方案

(1)平侧石

1、平侧石施工根据施工图确定的平面位置和顶点标高排砌。

平侧石必须安砌稳固,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相邻块高差允许偏差≤3mm。

2、相邻侧石缝宽为1cm,平石间缝度1cm,平侧石勾缝均为平缝,灌缝用1:

2水泥砂浆,灌浆必须饱满嵌实,深度为0.5cm,平石和侧石错缝对中相接,平石与侧石间的缝隙为1cm,平石与侧石面接缝,边线必须顺直。

3、用道路基层材料回填夯实填密实至侧平石基础,侧平石基础及侧石背后用C10细石混凝土做成三角灰,安砌好侧平石之后,再回填道路基层材料。

4、雨水口处侧平石安砌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做到安砌牢固,位置准确,平石无阻水和积水现象。

5、施工要点:

(1)侧平石采用架子车搬运,要小心轻放,掉角及破损侧平石不得用于本工程中。

(2)侧平石基础采用C15细石混凝土,侧石、平石用1:

3水泥砂浆铺砌,灌浆必须饱满嵌实,接缝要进行三天以上的湿治养护。

(3)在做完基层后,按照设计边线或其它施工基准线,准确放线、定桩。

侧石、平石安放须稳固,做到线段直顺,曲线圆滑;侧石顶面平整无错牙,勾缝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4)雨水口处侧石、平石安放,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做到安放牢固,位置准确,平式雨水口的标高应比平石低落1cm,以利汇水。

(5)侧平石灌缝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大于10Mpa,灌缝必须饱满嵌实。

接缝湿润养护不少于3天,且在养生期间严禁上载荷。

(2)人行道板

1)对于铺设水泥砂浆结合层上的地面砖,施工时应该将块料浸水湿润,这是保证面层与结合层粘结牢固,防止空鼓、起壳等质量通病的重要措施。

如使用干燥预制块,铺贴后结合层砂浆的水份很快被板块吸收,因此会造成水泥砂浆脱水而影响基凝结硬化,不但降低砂浆强度,也会影响结合层、砂浆与青石板粘结质量。

2)弹出边线

在四周人行道上取中→在地面上弹出十字中心线→按预制块的尺寸加预留缝放样分块→铺预制块时按分块的位置铺装。

每行依次挂线(起面层标筋的作用)。

地面面层标高由砖压顶水平基准线返下找出。

正式铺贴前应安放标准块,标准块是水平标准和横缝的依据,在十字中心线为中缝时,则在十字线交叉对角线安放两块标准块,然后用水平尺和角尺校正。

3)铺贴作法

(1)水泥砂浆结合层,或是找平层,应严格控制其稠度,以保证粘结牢固及面层的平整度。

结合层宜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因干硬性水泥砂浆具有水分少、强度高、密实度好、成型早及凝结硬化过程中收缩率小等优点,因此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结合层是保证地面的平整度、密实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2)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常用1:

1-1:

3(水泥:

砂)(体积),一般采用不低于325号水泥配置,现场如无测试仪嚣时,可以用手捏成团,在手中颠后即散为度。

(3)为了保证干硬性水泥砂浆与基层(或找平层)、预制块的粘结效果,在铺砌前,除将联锁型地面砖块浸水湿润外,还应在基层(或找平层)上刷一遍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随刷随摊铺水泥砂浆结合层,待板块料试铺合板后,还应在干硬性水泥砂浆上再浇一层水泥浆,以保证整个上下层之间粘结牢固随抹随铺预制块。

(4)摊铺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找平层)时摊铺砂浆长度应在1米以上,其宽度要超出人行道板宽度20mm-30mm,摊铺砂浆厚度为20mm-30mm,砂浆应先用大杠刮平、拍实、用木抹子找平,再进行试铺。

4)面层灌缝与养护

(1)人行道板铺完毕后,用水泥砂灰扫缝再洒水养护。

一般在两天之后,再检查有无松动现象,开放通行。

(2)扫缝面层上溢出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在其凝结之前予以清除,再与人行道板相同颜色的水泥将缝擦满。

待缝内的水泥凝结后,再将面层清洗干净,3天内禁止上人走动。

5、坡道、盲道和树池施工注意点:

1)触感块材铺设在人行道的中部,宽50cm,分为带凸形指示前进方向的行进块材和带圆点形指示前方障碍的停步块材。

2)触感导向块材的色彩应与相邻之无触感背影区有明显对比。

3)停步块材距离级石及障碍物≥20cm,行进块材和指示块材成垂直向铺装。

4)人行道中地下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盖。

5)盲道在缘石尽端及缘石坡道位置应避开雨水口位置。

6)人行道内临时凹陷、突起的障碍物,应采取防护措施。

7)单向坡坡道上行口中心和道路转角中心相对应。

8)单向坡坡道人行道内外缘高差保持人行道横坡坡度。

9)单向坡坡道适用于交叉口人行横道处,二向坡坡道适用于道路路侧开口处。

10)树池紧贴侧石设置,绿化区紧贴道路侧石外边缘。

11)人行道上立柱除特殊要求外,均设在距人行道内侧0.5-0.8m处。

并于树池保持1.5m以上的距离。

七、沥青砼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1)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要求

1、沥青材料

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I),沥青采用3-5%SBS改性沥青(96%AH-70进口道改性沥青路石油沥青+4%SBS改性剂)0.2%德兰尼特纤维(以沥青混合料重量计)。

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I),沥青采用4%SBS改性沥青(96%AH-70进口道路石油+4%SBS改性剂)。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Ⅱ),沥青采用进口道路石油沥青AH-70。

其中4%SBS改性沥青采用进口成品改性沥青,或全套进口移动式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和技术在沥青拌合厂现场制备生产。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AH-70

测试方法(JTJ052-93)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70

T0604-93

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

100

T0605-93

软化点(环球法)(℃)

46-54

T0606-93

闪点(COC),不小于(℃)

230

T06011-93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2

T06015-93

密度(15℃)(g/cm3)

实测记录

T0603-93

溶解度(氯乙烯)不小于(%)

99.0

T0607-93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不小于(%)

0.5

T0609-93

针入度比不小于(%)

65

T0609-93/T0604-93

延度(25℃)不小于(cm)

50

T0609-93/T0605-93

延度(15℃)(cm)

50

T0609-93/T0605-93

2、改性沥青

沥青中改性剂剂量以内掺法计量为准,即4%SBS+96%的基质沥青,改性沥青采用SBS1-D级成品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下表: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SBS(I)

测试方法(JTJ052-93)

I-D

针入度(25℃,100g,5s)(0.1mm)最小

40-60

T0604-93

针入度指数PI最小

+0.2

延度5℃,5cm/min,(cm)最小

20

T0605-93

软化点TR&B,(℃)最小

60

T0606-93

运动粘度135℃(mm2/S)最大

3

T06019-93

闪点(℃),最小

230

T06011-93

溶解度(%)

99

T0607-93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

2.5

Shell啤酒罐法

(180℃,72h)

弹性恢复25℃(%)最小

70

比利时方法

A169-86/04001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最大

1.0

T0604-93

针入度比25℃(%)最小

65

T0604-93

延度(5℃)(cm)最小

15

T0605-93

3、纤维稳定剂特性

用于改性沥青砼中的纤维稳定剂,具有强度高、不溶解、吸附性强、在溶剂中不膨胀、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它不仅仅是稳定添加剂,更能改善沥青胶体的结构,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耐温性:

耐温可达240℃而不改变,满足不同的拌和温度。

抗剪性:

纤维的增强作用提高了沥青玛蹄脂高温下的抗剪强度。

抗车辙性:

通过五年长期实地观测,加入德兰尼特AS纤维与不加纤维或加入其他纤维相比,路面车辙可减少35-60%。

抗裂性:

更好的改善沥青砼低温脆性,提高路面的柔韧性,减少路面开裂。

提高玛歇尔稳定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提高沥青软化点、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飞散性、提高玛蹄脂粘结性。

4、粗集料

(1)粗集料的粒径规格要求见下表

序号

公称粒径(mm)

规格要求

1

9.5-16

大于13.5mm和小于9.5mm的颗粒含量均应不小于10%

2

4.75-9.5

大于9.5mm和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均应不小于10%

3

2.36-4.75

大于4.75mm和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均应不小于10%

(2)SMA使用的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石料坚硬、耐磨耗,外观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沥青面层使用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种类

技术项目

技术指标

SMA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15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0

30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

2.5

吸水率不大于(%)

2.0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掺抗剥落剂后)级

5+

5+

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0

15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1

1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

42

石料冲击值不大于(%)

28

28

三个破碎面以上碎石含量不小于(%)

80

70

5、细集料

SMA的细集料宜采用人工砂(机制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