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97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x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八团

2012年6月28日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一)项目区创建棉花生产与科技推广应用现状

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农业优势作物之一。

随着棉花生产的迅猛发展,棉花中低产田种植单产水平不高,投入成本大而在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也明显暴露了出来,大大降低了我国和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走节本增效的路子,围绕棉花精准农业技术解决成本与效益水肥高效利用的问题。

2004年以来,兵团棉花单产、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出口率等方面稳居全国第一,兵团棉花生产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均领先于全国其它省区,部分团场大量涌现出皮棉单产超240公斤/亩的高产田。

近20年来,兵团棉花单产年均递增16.3%,其中30%以上的贡献率来源于良种的推广。

兵团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为棉花生产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团是一个以农为主,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贸、文教、卫生为一体的综合发展的农垦团场。

而在农业生产中棉花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团的棉花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棉花是我团的传统优势产业。

棉花生产技术体系健全,特别在耕作制度改革、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方面,狠抓了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了超宽膜地膜覆盖、节水灌溉、化学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重大技术,形成了“八团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棉花综合栽培配套技术”,“棉花肥水运筹技术”等技术体系。

截止2007年,八团在全团围已经实现了滴灌团的目标,全团的棉花灌溉全部由滴灌方式完成。

随着长期不懈的坚持发展,确保了全团棉花生产规模的稳步扩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快速普与和收购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使棉花产业成为了我团职工种植增收的重要支柱,先后被确立为兵团、国家优质棉基地。

2010年在气候资源严重不利于棉花生产的条件下,棉花生产按照“生产简单化,过程可控制、措施可重复,结果可预见”的简化栽培理念,以与“适期早播促早发,系列化调促稳长,生育转化促早花”的以“早”为中心的各项管理目标,采取“高强度、高频率、低流量、适期早打顶”的“两高一低一早”滴水滴肥促早配套技术,科学管理,有效调控,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全团全社会会实现棉花种植面积10.1万亩、籽棉总产量3850万公斤,平均单产381.2公斤/亩,折皮棉152.5公斤/亩,较上年增产2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1年全团全社会会实现棉花种植面积10.1万亩、籽棉总产量4180万公斤,平均单产413.9公斤/亩,折皮棉169.7公斤/亩,较上年增产皮棉17公斤,近些年虽然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但我团常年全社会棉花种植面积仍然保持在10万亩以上。

(二)高产创建的必要性

1、有利于稳定发展棉花产业。

棉花是我团农业优势传统骨干经济产业项目。

当前,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使棉花产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规模有所下降。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加大“三田”(领导示田、科技样板田、职工高产田)示力度,开展典型示,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均衡增产,加以推动兵团、师市农业发展,增强科技辐射,带动项目区由低产到高产的创建,提高棉农植棉水平,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和带动产业发展。

2、有利于增加职工收入。

棉花是我团种植业中确保职工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项商品率较高的经济作物,职工种植一亩棉花一般亩产值可达1000—1300元,2012年棉花亩净利润可达2000元/亩左右,且不愁销路。

稳定发展棉花产业,是确保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不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建立和发展稳定的棉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产业化经营质量与档次。

4、有利于发展地方工业,培植城镇税源,促进团场经济全面发展。

5、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棉花生产、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和发展稳定的优质棉花产业,可有效实现团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收购、加工就业岗位,对构建平安团场产生积极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推动项目团场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努力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继续在现有的条件下,稳步的提高作物生产能力,因此对促进南疆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作物比例失调,棉花枯、黄萎病的蔓延危害,棉铃虫、棉蚜等病虫危害逐年加重,生产资料价格一路上涨,生产成本持续攀高,种植棉花的效益持续下跌加之棉花收购价格较低,市场疲软、外销不畅,棉农收益甚微等现象,对我省棉花生产非常不利,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增加。

全面推广高密度、规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全程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棉种包衣等新技术推广步伐缓慢,造成棉花品质下降,规模效益降低。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加植棉规模效益,提高棉花品质与单产,增加职工收入,开展棉花高产创建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

通过本项目实施,对稳定棉花生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团场“三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三)高产创建的可行性与工作基础

1、气候条件适宜。

年平均降水量为42.4毫米。

年日照时数变动在2811.7-3311.8小时之间,80%保证率,日照时数为2935小时。

4-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796.4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光热同步,能全面满足棉花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气候条件的需要,是棉花生产最适生态区。

2、技术力量强。

全团有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高级农艺师1名,副研究员1名,农艺师6名,农业技术员36名,绿色证书职工技术员300余名,同时多年的棉花生产、实践与探索,造就了大批的技术骨干和植棉能手,“一连两生”配备到位,具备了大面积高产稳产的科技水平,建成了服务力强的团、连技术网络,具备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

3、产业化经营有规模。

多年来,我团的棉花生产,一直都是以师市棉麻公司和棉花种子公司塔河种业为龙头,实行定单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有较强的生产、收储、加工能力。

4、职工种植积极性高。

棉花是我团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广大职工的重要经济来源,全团各级领导从来没有放松过棉花生产,职工群众也把稳定和扩大棉花面积作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并对新品种、新技术十分渴求,广大职工热切期盼。

5、有长期与上级科研单位合作的传统。

长期与上级科研单位合作保证了大量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早示、早应用、早推广,使全团的棉花生产技术推广一直处于率先水平。

二、项目实施目标与考核指标

(一)项目实施目标

1、项目目标:

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是:

棉花生产实现省工、节本、高产、高效。

基本实现“六大精准技术”项目实施后,将八团整团7万亩棉花产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起到辐射带动周边连队和团场乃至师市高产创建的效果。

2、考核指标:

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达到亩产160公斤皮棉的目标,即籽棉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主栽品种中棉所49号,进一步提升作物的综合生产力。

三、项目工作容与技术路线

(一)项目实施地点

2012年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地点:

农一师八团整团。

1、地理位置

农一师八团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岸冲积平原上,塔北灌区中游,阿克市东南部80km处,东临塔里木河,西南分别与七团,多浪水库毗邻,北至大沙包与北二干垦区接壤。

2、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温度)

八团垦区属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冬寒夏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日照长,光热资源充足,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尤其对长绒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气温:

八团垦区年平均气温最高11.5℃,最低9.9℃;月平均气温10.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4.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8.8℃;年极端最高温度39.8℃,年极端最低温度-28.4℃(1967年1月4日)。

气温年较差平均为59.1℃,气温日较差平均15.3℃。

八团垦区无轻霜期192天,无重霜期210天。

80%保证率,无重霜期197天。

降雨:

年平均降水量为42.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的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7%。

日最大降水量为24.5毫米(1971年9月20日)。

全年平均降水日数22.4天,主要集中在4-8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5日(1970年1月4日-8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275天(1970年7月30日-1971年4月30日)。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年平均蒸发量为2044.6毫米,为降水量的48倍。

冬季降雪不多,平均4-10天,个别年份无降雪,最大积雪深度6厘米。

日照:

年日照时数变动在2811.7-3311.8小时之间,80%保证率,日照时数为2935小时。

4-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796.4小时。

热量:

4-9月太阳总辐射量为97.3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29.4-145.1千卡/平方厘米。

3、土地资源

(1)土壤

①土壤分类

八团处于山前洪积扇尾部与河流冲积三角洲的交错地带,成土母质较为复杂,依据土壤分类标准,该区土壤可分为:

潮土、草甸土、盐土3各类型。

耕地土壤有盐潮土、灌耕草甸土2各亚类,23个土种。

②质地

据土壤普查资料。

北部地区洪积物多,土壤比较粘重;南部地区冲积物多,局部地区有粘夹层。

八团表层土壤质地较轻。

0—30公分的质地是:

粘土占0.57%,重壤占1.29%,轻壤占26.93%,沙壤土占67.57%,沙土占1.27%。

已开垦利用的面积中:

粘土占0.46%,重壤占4.14%,轻壤占53.03%,沙壤占40.88%,土壤表层质地比较单一,无重壤、松沙出现,轻壤、沙壤占总面积的94.5%,在已开垦利用的面积中,这两种质地占93.91%。

八团土壤表层质地较轻,有利于耕作,春季增温快,利于治碱脱盐,利于出苗,具有发展小麦、棉花生产的优势。

③盐分

垦前,0—100公分土层含盐量:

最高27.04%,最低10%,平均16.2%,表层含盐量为1%。

土壤盐分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氯化物。

据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表明:

0—30公分土层,中度盐渍化以上的,面积173697亩,占总面积的52.4%,其中盐土占75%。

0—100公分土层,中度盐渍化以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6.2%,其中盐土占76.4%。

这足以证明,八团垦区的土壤含盐量极重,不仅是塔河地区之首,而在全师来说,接近一团、二团,名列第三。

若按耕地荒地平均计算,八团则是全师土壤含盐量最严重的单位。

这已成为八团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每年失产面积均在10%以上。

④养分

据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

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5%,耕地为1.22%;全氮平均为0.047%,耕地为0.062%,全磷平均为0.068%,耕地为0.08%;碱解氮平均为33PPM,耕地为35PPM,速效磷平均8.4PPM,耕地10.3PPM;速效钾平均369PPM,耕地为243PPM;八团土壤全量养分尚可,速效钾丰富,速效氮、磷不足。

4.交通电力

阿塔公路横穿八团,团柏油路与其相连,团与连通营通连公路均为柏油路。

电力供应由农一师电力公司保障,38kv输电线路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要。

5.人力技术资源(人口、劳力、文化素质、科技人员数量与水平等)

八团现有常住人口9933人,职工2581人,劳动力资源充足。

已有40多年农业生产历史,职工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现有管理人员截止到2010年6月,全团各类人才总量达354人,其中:

党政类(政工)人才60人;农业类(农机、园林)专业技术人才82人;财会类专业技术人才31人;经济类专业技术人才7人;工交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21人;基建、水利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8人;教育类专业技术人才96人;医护类专业技术人才49人。

团场职工中取得各类技术等级人数为336人。

各类专业人才中,本科与以上学历127人,占36%;大专173人,占49%;中专50人,占14%。

各类专业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人;中级157人,初级135人。

各类专业人才中,30岁以下44人,占12.4%;31岁-40岁120人,占33.9%;41岁-45岁103人,占29.1%;46岁-50岁68人,占19.1%;51岁-55岁19人,占5.3%;56岁以上1人,占0.28%。

团建有:

(1)农业技术推广站:

下设试验站、种子管理站、气象站、病虫测报站、土壤化验室等科技服务机构,

(2)农机技术推广站;(3)林业工作站;(4)畜牧兽医站。

为培养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致力于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人才,促使我团生产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项目关键技术与技术实施路线

1、主栽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2012年主栽品种为:

常规棉中棉所49号,该品种生育期135-138天,衣分41%,铃重5-6克,铃卵圆型。

高产、中早熟,中上部结铃优势强。

开花吐絮集中,好拾花。

6月15日后对缩节胺反映敏感,适宜播期4月上旬-4月20日;理论密度17600-18200株/亩;株高70-80cm,果枝9-10个,7月上旬打顶。

注意调节顶部1、2果枝外伸,以利于多结顶部桃。

抗枯萎耐黄萎,适宜在无病地或轻病地种植。

抗棉铃虫,注意防止棉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2、集成高产优质高效技术:

按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在高产创建片集中示优质高产抗病棉花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尤其是杂交棉与配套栽培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早发早熟防早衰生产技术,盐碱地棉田高产种植技术,棉田间作小茴香一体化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节本增效简化种植技术,棉花生产配套机械与生产实用技术,以与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系列化调、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增产技术的普与应用。

以主攻单产为突破口,采取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示相结合的方法,100%推广以下高新技术:

精量播种、高密度栽培、超宽膜覆盖、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农机标准化作业,落实关键性技术措施。

加强棉花质量管理,促进订单生产。

3、高产栽培技术理念与技术实施路线:

棉花生产在加强播前准备工作,做好土地和种子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简单化,过程可控制,措施可重复,结果可预见”的简化栽培理念,以与“适期早播促早发,系列化调促稳长,生育转化促早花”的以“早”为中心的各项管理目标,在全面普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100%采取“高强度、高频率、低流量、适期早打顶”的“两高一低一早”滴水滴肥促早配套技术,科学管理,有效调控,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在抓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适墒、适温早播,确保一播全苗;

(2)坚持“前督后促”化调技术应用,确保苗壮苗匀;

(3)坚持七月十日前完成打顶,确保丰产高产;

(4)坚持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确保投入产出比最优,测土配方施肥力争达到100%,每50亩测一个土样。

根据土壤肥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100%棉花秸秆还田。

高产示区棉田100%进行土壤化验和配方施肥,多施优质有机肥;

(5)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与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6)坚持推行激光平地技术,为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稳产高产夯实基础。

(7)加大机采棉采摘面积,2012年我团机采面积达到85%,力争突破6万亩以上,切实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8)2012年激光平地面积要完成3万亩,保证在两年的时间里全团所有耕地洗平一遍。

(9)坚持对病虫草害严重的棉田进行轮作倒茬,对当年不能倒茬的棉田采取深翻60-70cm的深翻技术,缓解倒茬压力,全面提升中低产田。

(10)加强质量管理。

通过宣传、培训、示等,指导职工在收获、晾晒、装运等环节全程质量控制,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提高棉花收获质量,示片的棉花“三丝”要100%达到国家标准。

  (11)促进订单生产。

引导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与高产创建活动合作,实行订单生产,促进产销衔接,示片力争实现100%订单生产。

(12)加强职工素质和技能培训。

通过冬季培训、科技三下乡活动、地头现场会、专家授课等形式进行对项目区职工进行培训,培训覆盖面达到100%以上。

(三)项目组织措施与工作主要容

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规划、管理、协调。

为确保该项目各项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在项目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团长、政委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农业副团长、总会计师与其它党委常委成员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农业科、办公室、发改科、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健全工作机构,人员配备到位,岗位和责任落实,建立完善高产创建工作档案,与时将文件、方案、记录、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归档立案;使该项目的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机结合,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管理办法,严格使用围,落实监管责任,严谨截留和超围支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对资金使用方案报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组长:

翟保江(八团政委,农艺师)

塔(八团团长,高级农艺师)

副组长:

王河江(八团副团长,农艺师)

任斌(八团副团长,高级政工师)

何江涛(八团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政工师)

洪云(八团副政委,高级政工师)

伟(八团武装部长,政工师)

朱丽娟(八团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丁胜(八团总农艺师,副研究员)

成员:

王志斌(八团农业科科长,农艺师)

马洪智(八团办公室主任,政工师)

根庆(八团发改科科长,会计师)

学江(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振东(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专家服务小组:

组长:

王河江(八团副团长,农艺师)

朱丽娟(八团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成员:

王志斌(八团农业科科长,农艺师)

学江(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振东(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健(八团农机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振彪(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柴多赟(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邓梦君(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站技术员,助理农艺师)

技术培训小组:

组长:

王河江(八团副团长,农艺师)

丁胜(八团总农艺师,副研究员)

成员:

丙生(八团社政科科长,政工师)

王志斌(八团农业科科长,农艺师)

学江(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振东(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健(八团农机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振彪(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站长,助理农艺师)

柴多赟(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站副站长,助理农艺师)

邓梦君(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站技术员,助理农艺师)

(四)项目承包经营分配机制与产业化经营情况

1、本项目包括品种引进、集成高产技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普与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六大精准技术等等具体工程。

在项目建设项目管理上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兵团、农一师、八团团有关财务制度。

涉与固定资产投资类建设活动要全面执行招投标制度,合同制,监理制,加强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

科技咨询服务要签定具体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约定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做好各项目间的协调,严格控制费用,保障各单项项目进度,加强分项项目管理。

2、八团农业科负责整个创建活动的领导,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牵头整合社会资源,组织有关科研、推广单位、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高产创建活动;制定总体方案与组织落实;开展对技术骨干(师资)的培训,组织专家巡回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

项目区所处团农业科负责本团项目区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组织团、连两级农技人员和示职工的技术培训,高产攻关田、示田落实到人、到田,技术和物资服务到位,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种子站等负责提供棉花高产新品种和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并参与高产创建的技术指导。

试验站负责品比试验、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为项目区提供高产品种引进试验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病虫害测报站负责为项目区提供病虫草害动态监测依据,为项目区指导预防与防止措施,确保降低减轻病虫草害发生程度。

农机推广站负责提供农机服务,加强农机队伍建设与标准化达标验收,确保项目区犁、耙、播、植保、采收等一系列全程机械化工作正常运转。

3、具体进度安排

2月至3月:

完成种子处理.准备好合格种子

3月至4月:

完成项目区的播种任务

5月至9月:

完成对项目区进行滴水滴肥,进行田间管理和数据调查

9月至12月:

完成全生育期数据整理。

四、项目单位情况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围

项目区单位八团隶属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正团级单位),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位于阿克市与阿拉尔两市之间,是集农、工、商、交、建、服务业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农牧团场。

所属连级以上建制单位16个,其中农业单位10个、工业单位1个,另有建筑、商业服务、学校、医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

农业以棉花种植和水稻种植为主,工业企业主要是轧花、生物菌肥肥、滴灌带生产、钾肥加工,大米加工等行业。

项目具体实施地点单位农一师八团所属各农业单位,具体为八团辖区相邻连片的行政单位9个,主要职能为从事农业生产,以棉花生产为主,兼有林果业生产。

2012年播种棉花面积70000亩,目标总产籽棉25431吨,实现皮棉150公斤/亩以上。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项目区交通便利,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土质肥沃,有专业的实验人员进行生产实验。

目前全团拥有科技与行政管理人员354人,其中本科与以上学历的有127人,大专173人,中专50人:

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156名,初级职称135名。

生产单位配备有1-2名专职技术员,学历层次高,技术力量强,且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农一师八团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麻、优质林果、优质肉牛肉羊为主的大主导产业,是我师重要的粮、棉、林果、畜禽生产基地。

现有21个基层单位,其中14个农业单位,全团总人口10864人,职工2655人,辖区面积220.8平方公里,耕地1.06万公顷。

项目区机械化程度高,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9台,农具451套;有收割机9台,采棉机6台。

截止2010年底,八团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33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1.09万千瓦,农业排灌动力机械166台,收获机械0.24万千瓦。

全团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5%以上。

能够确保棉花生产全程机械作业按时、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

2010年播种面积11.96万亩,其中粮食0.8395万亩,总产1万吨;棉花10.1万亩,籽棉总产3800万公斤,单产较上年增长25公斤,皮棉总产1.65万吨,较上年增长1500吨。

种植红黄麻2405亩,总产3750吨,生产麻纤维1000吨;现有果园3.71万亩,苹果2300亩,香梨9600亩,红枣1.4万亩,其它果园1200亩,果品总产2万吨。

2010年全团肉类总产1202吨,同期增长71%,产牛奶1305吨,同期增长21%,畜牧业产值1106万元。

2011年八团完成生产总值(GDP)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83%,其中:

一产完成3.7亿元,增长30.31%;二产完成0.842亿元,增长97.37%,其中:

工业0.499亿元,增长60.50%,建筑业0.343亿元,增长196.45%;三产完成0.486亿元,增长38.02%。

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实现利润2060万元,职均收入5.31万元。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初步建成油脂、饲料、滴灌带、生物肥和粮食、棉花、麻、红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